《岭南花木镜》:书如其人 美且深情

在初秋看彭焰师姐的新作《岭南花木镜》,尤能拨动心弦。书中典丽、深情的文字常能勾起我的一些与之相似的记忆。

“桂花香像水一样漫过来,几乎让人漂浮起来了。”

这句话真是说到心坎里去了。是的,这正是我对桂花香气最深刻的感受。大学母校图书馆门前便有那么一排桂花树,花开的时候,在楼上看书的我总觉得整个图书馆都悬浮在桂花的香气里。我稳稳地坐着,深深呼吸着窗外袭来的裹着桂花香气的清风,如痴如醉。

《岭南花木镜》:书如其人  美且深情

桂花

“暨大南门外十几株蓝花楹在广州颇有些名气。毕竟蓝花楹尚不多见。惜乎生在车水马龙的大马路边,仿佛在喧嚣杂沓的声响里艰难地做梦。”

蓝花楹我最初是在微博上见到的。点开大图,真有如雾如烟之感,美得让人惊叹。大抵是前年的四月底,我第一次去暨大的南门坐车,一出门便见到了马路对面安静盛开的蓝花楹,惊喜极了。隔着车流,远望那如雾的花儿,仿佛瞬间坠入了一个不期而遇的美梦。

当时,我并没有焰师姐“艰难地做梦”的遗憾,只庆幸自己居然能在这尘嚣漫天的街头做一场梦,真好。

《岭南花木镜》:书如其人  美且深情

暨南大学南门外的蓝花楹

“我总在一排排花树下徘徊不定,心里满是被震撼到绝望的迷惘——在这样一个锦绣天地间,我要做些什么?我又该往哪里去?”

“余光中说每次看雨中的白花紫荆,‘总是看到绝望才离开’,半分也没有夸张。”

我的身边有一个花痴,每每见到繁花,他总是非常激动,拿起手机就要为花儿拍照,似乎无论怎样都看不厌、拍不厌。

有一回,午饭后我和他在校园里漫步,逛到学校后门那条植满洋紫荆的短坡时,竟遇到了满地的落红。他依旧拿出了手机,却没有了狂喜。他沈浸在了只剩下他自己和紫荆花的世界里。我在风中的花树下站立了许久,终于忍不住先走了。那时候,我还不懂他。

后来,他跟我说,他见到落花会忍不住落泪,而满树的繁花有时竟会让他产生死亡的冲动。那时候,我似懂非懂。

《岭南花木镜》:书如其人  美且深情

洋紫荆的花

几日前,午饭后在校园里独行,不经意间抬首,便看到了校道旁正开得惊心动魄的美丽异木棉。粉嫩的花朵压满了树枝,仿佛无数翩翩欲飞的蝶儿。我仰着头,痴痴地看着,痴痴地走着,不敢在树下停留。我差点掉下泪来,不知道是因为独自赏花,还是因为我真正懂得了爱花人的世界。

看着师姐在书中如数家珍般写下关于花木的清词丽句,我被深深打动之际,方惊觉自己对花木是多么的薄情。

前不久在广州图书馆参加《岭南花木镜》的分享会时,师姐曾提到这样一句话——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最喜欢的一种或几种花木吧。那不是一个疑问句,我却陷入了思考。我最喜欢的花木是什么?梅花、桂花、木棉、兰花、榕树、竹子……我几乎把自己认识的花木都暗暗数了一遍,好像都挺喜欢,却偏偏找不出一个“最喜欢”的。那时候我感到了慌张。

水瓶座的我,对这个世界有很多好奇,很容易喜欢上各种物事,却始终缺乏深情。拜读了师姐的文章,我愈发确认了自己这一缺点。以前在家里上学的时候,我时常骑车经过一条长长的植满大树的街。

“那条路不宽,两旁的大叶榕极高壮,繁茂枝柯在空中交叠成一个长约百米的绿棚……初春嫩叶满枝时,开车自棚下缓缓驶过,无边嫩绿像开了闸的碧色潮水,铺天盖地倾泻而来,人如掉进春深似海里。”

是了,师姐笔下的那条路不正如我最爱的那段路么!可是,我“爱”了那么多年,却直到看了此书才切切实实地知道它的名字——大叶榕。大学母校的操场,初春时节落满红色跑道的黄叶,也是它。可我无数次惆怅地走过,竟从未好奇过关于它的一切……

《岭南花木镜》:书如其人  美且深情

大叶榕新芽

正如陈永正先生所评,《岭南花木镜》是一面镜子,它照亮了我的记忆宝匣里关于花木的美好记忆和感受,也无情地照出了我薄情的一面。我羞赧,却也相当感激。亦如徐晋如先生所言,《岭南花木镜》里的散文近词,“彭焰是在用幽微隐约悱恻到不能自已的词心写散文,也因此而成就了色貌如花却骨重神寒的《岭南花木镜》”,确是的评。

最后,我想,用“书犹其人”评价这本充满了美和情思的小书实在是再恰切不过了。此刻,在笃切的秋气中,我掩卷,遥想我们和师姐第一次相遇时的情景,内心盈满了难言的感动。

《岭南花木镜》:书如其人  美且深情

初见。与彭焰师姐第一次相遇时的照片。三年前的十月,流花湖公园浮丘岛,听童轩师讲宋词。师姐坐前排,我坐在后面。初越师兄无意中用手机记下了这一刻

《岭南花木镜》评论摘录

頒學 : 书我读完了九篇,我特别特别喜欢这样的文字,很美,很真实。每一篇都能勾起我许多回忆,几乎忍不住要落下泪来。第一篇写到外婆家,让我猝不及防地想起已故的外公外婆,想起小时候每年都会去度过一个无比快乐的暑假。还想起小时候和父亲一起种了满山几百棵桃树,想起老家菜园埂上那棵孤零零的李子树,儿时淘气地把树使劲一摇,李花便如雪般飘落的场景犹在眼前。而父亲的坟就在对面的山坡上,孤零零地遥对着那棵李树已有二十年。李树就是父亲亲手栽的,也不知如今长得怎么样了。这本书,让我真是不忍心读完,又舍不得放下。

小米is依米花:读讫,文字典丽,作者对声光色的感知极敏锐,观察细致幽微,诗词典籍信手拈来,是文人的细腻雍容,有大晏词的娴雅风韵,遣词讲究与精准,许多用字像诗词般考究,但无累赘感,读来如珠玉。更适合枕上闲来细读,随手翻一篇都有齿颊留香之感。花木无情,文字有情,尤喜那些回忆的细节。

枇杷:如今的植物散文很多,然而这么认真去写的人,真的是很少很少了。彭焰写植物,也是写自己的经历和情感。文风典丽细腻,是花光叶影般的生动摄魂。尤其喜欢其中写素馨花、细叶榕等篇章,深具岭南风情。花时篇用日记体写来,随意中更见笔下清华,倒要嫌前篇的文字刻意经营些了。

米尔达:(彭焰)是一个记忆中藏着“红糖烧酒”的女子。冬夜,在沐浴前,由外婆打发先喝上一口,幸福里有一点凄清的味道,童年时打下的这个底色,酝酿发酵,诗酒花茶,成了永远的憧憬与追求。无论身在何处,“灵窍”有了着落的地方。作者应不赞同宝玉伤心时所作的“灰黛玉之灵窍”。她偏偏要为灵窍找一个寄所,“岭南花木镜”,倒像是这一寄所的名字,镜中照出的不单是岭南的花木吧。她写“花心温润,却又极其强悍”,恰也可看成是自况。于是,我们在文中能见到何物为她所爱与何物为她所恨。算是一份秉持高贵精神的情感。

《岭南花木镜》:书如其人  美且深情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