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红色起点”,站在当代的角度写历史

11月22日,建党百年系列研讨之“红色起点”系列作品研讨会在上海作协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作协创研部和上海作协主办,上海作协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马文运主持会议。

2016年,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上海作协发起“红色起点”主题纪实文学创作项目。在已完成的第一季创作中,六部纪实文学《白纸红字》、《起来——<风云儿女>电影摄制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历程纪实》、《巾帼的黎明:中共首所平民女校始末》、《铿锵序曲——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新渔阳里六号——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起点》、《上海早晨——上海大学在1920年代》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重要活动与事件。

“这批作品还都出自上海的中青年作家,体现了上海文坛重视青年,为文学创作的发展提供青春的活力与不衰的后劲。”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表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上海作协走在全国前列,拿出了一批过得硬,留得下的精品力作。

在研讨会上,京沪两地的批评家就这六部纪实文学展开了深度解读。“生动性和真实性如何兼顾”,“可读性和资料性何以平衡”是被论及最多的话题。《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认为,这一问题其实内涵很广,包括纪实文学“能不能写人性”“怎么写人物”“如何搭建文本结构”“语言是文学语言还是公用语言”等一系列问题。

在六部作品中,程小莹的《白纸红字》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文学组织“左联”为主题。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杨扬评价“左联”题材在今天各大文艺领域都很热,但写好并不容易。这部作品以总体性的视角、全景式的笔触展现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学思潮,同时具有海派色彩。“它和以往左翼文学、革命文学的笔触有所不同,并不多展示激烈的冲突,而是呈现当时一种氛围中的人物活动与人物感受。”

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张陵表示《白纸红字》是一部厚重的作品,而且作者清楚自己面对的是广大普通读者,意在把各种各样的人物关系与故事讲给读者听,鲁迅等人物的形象也立起来了。

吴海勇的《起来——<风云儿女>电影摄制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历程纪实》记录了艰难岁月中主创人员如何进行拍摄和创作。这本书涉及二百多条参考书目,大量引用日记、报刊、档案、回忆文章、传记等历史资料,是这一系列里最厚的一本。中国作协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吴秉杰提到这类作品创作应深入发掘故事,同时注重情感。

“这本书的文学性固然有可提升之处,但它的学术方法同样值得非虚构文学写作者注意。”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岗认为,吴海勇的学术背景及创作方式对“红色起点”这一系列有特别启示,“红色不是一个纯粹的颜色,它后面其实是斑驳的颜色。这本书的难得在于回归了特定的历史语境,逼近了历史真相,不仅讲述了国歌诞生的故事,更再造了国歌诞生的土壤与环境:它与左翼电影、上海电影传统乃至上海城市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与互动。”

杨绣丽的《巾帼的黎明:中共首所平民女校始末》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平民女校的建立、发展始末,并刻画了在平民女校创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或在该校学习历练过的知名人物的故事及思想变化。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从“新女性”的角度理解这部作品,认为它具有两个重要面向。一是史实背景,涉及历史文献的丰富性、权威性、全面性;二是文学重构和完成度,这里还涉及杨绣丽作为诗人的抒情性。“历史文本写作必然涉及作家的历史观、世界观。”刘琼提出,文本中有抒情和议论都是可以的,但一定要准确。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何言宏评价这部书全面、细致、丰满,有史学品格,同时具有列传性。他还建议书要翻译成外文出版,为揭示中国妇女运动的源头与特点提供一份参考。

王萌萌的《铿锵序曲——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以党领导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为主题,记录了邓中夏和李启汉两位湖南少年,从潇湘橘子洲头到北大未名湖畔,再到上海苏州河边,并肩战斗成为中共早期工人运动开创者,以及在党的领导下他们组建和开展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的全过程。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刘畅肯定了这本书内容厚重,很花功夫,但也提及作者在处理事件和细节的时候有时显得被史料限制,比较克制和严谨,“如果能够对重点人物和重要历史细节进行更加生动的文学化处理,可能阅读效果会更好一点。”

陈晨的《新渔阳里六号——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起点》以中共在上海成立的第一个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主题,书写了李汉俊、陈望道等8名青年在渔阳里六号发起成立共青团的艰难过程。

中国作协创研部综合二处处长纳杨在这部作品里看到了作者对史实的敬畏、开阔的视野,也看到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人的感受。同时,她提出作品的上篇比中篇、下篇更精彩,作家在文本中针对一些职业不自然流露出的价值观也值得注意。上海大学中文系副主任许道军表示这部作品行文简洁明快,视野广阔,结构精致,但可以在突出关键词、紧扣新青年、加强可读性方面做得更好。

吴越的《上海早晨——上海大学在1920年代》围绕这一时期的上海大学,描述了中国近现代救亡史上,上海大学及上海大学的年轻中共党员们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展工人运动作出的伟大贡献。原中国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评价这本书简约流畅,很少看到大段抒情性的东西,但依然不乏文学性:“这本书让我们看到历史呼啸而过以后,精神是如何长存的。”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副主任李晓东更直言这部作品用简洁的文字展开准确的描绘,在内容与气质上对于上海文化而言是一份开拓。

何向阳感慨说,如果没有这本书,人们不会对上海大学的前世今生有如此清晰的了解。在书的后记中,吴越写自己于一片断壁残垣中寻找九十年前那些青年学子传递给她的气息,那些气息其实也萦绕在吴越上学、工作之地的附近,渗透进上海市民的生活空间与城市记忆。这让何向阳非常感动:“历史无所不在,上海的确是一部‘活’的近代史。”

上海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伟表示,“红色起点”这项创作工程还要不断延伸,扩展到党的其他的历史阶段,从而有力带动上海红色题材主题创作。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阎晶明深以为然,也认为写“起点”只是第一步,还要有不断的延伸,写历史也应该站在当代的角度,而不仅仅是回到旧书堆里找资料。

阎晶明还提出更多建议,比如目前这六本书多以文艺为切口进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但就“起点”而言其实还有很多领域可以挖掘;作家应注重细节精准,主题突出;未来可以对这六本书展开地图式导引,让更多读者哪怕是非沪读者也能展开地理阅读。

“‘红色’在上海需要被强调,需要予以真实的还原,同时这种红色的精神也应该被放大。在这一过程中,文学可以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阎晶明说。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