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养育》:用祖辈智慧,化解“三代同堂”难题

“隔代养育”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根据统计,80%的中国老人在不同程度地参与到养育第三代过程中。在三代同堂的家庭中,祖辈和儿女辈、孙辈与亲家的冲突并不鲜见。

论坛现场。

论坛现场。

10月25日,上海家长学校重阳节主题活动暨“隔代养育智慧丛书”新书发布会在上海开放大学举办,丛书共分为五册,从隔代养育的理念与方法、祖辈的心理健康、祖孙三代关系的处理等五个角度出发,阐述祖辈参与隔代养育的价值,分析隔代养育中存在的问题;这套丛书,也是国内第一套多学科、多视角、多层面研究并指导祖辈养育的通俗读物。

“隔代养育”是中国独有的社会现象

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范蔚文提到,当今的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个和发达国家类似的发展阶段,那就是过去以三代同堂甚至四代同堂大家庭为主的家庭模式,正逐渐向以核心家庭为主的模式转变。

在中国,随着第三代的出生,许多已经独立成家的年轻父母,会再次与祖辈共同组成临时的三代同堂家庭。这是一种中国社会独有的社会现象。

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范蔚文

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范蔚文

“祖辈虽无义务教养孙辈,但是出于对子女、对孙辈的爱,他们往往主动请缨。这些祖辈大多有着强健的体魄,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承担这份育孙的重担。”范蔚文提到,根据一项“中国城市家庭教养中的祖辈参与问题研究”课题调查数据,祖辈初次参与养育第三代的年龄中位数在55—60岁之间。这说明,育孙的祖辈们并不是垂垂老矣,而是依旧迸发着活力。

祖辈育孙,在大多数人心中往往是一副含饴弄孙、共享天伦的温馨景象,但实践中,祖辈育孙往往会面临多重挑战和压力。甚至,不少祖辈为了照顾孙辈,从自己所在的家乡来到子女所在的城市,在本应安享晚年的时候,成为了“老漂一族”。

这样的“老漂一族”,在现今的中国并不少见,他们的生活状况,他们的身心健康,不仅应当得到家人的关心,也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注。“隔代养育智慧丛书”让读者了解到,祖辈在育孙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含饴弄孙之乐,更要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他们的付出和牺牲,应当被子女们看到,也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每个家庭都是一所学堂

上海开放大学副校长王伯军表示,上海是全国老龄化最早和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为老服务是社会治理中重要的着力点。要在整个社会层面弘扬为老年人服务,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学。为此不仅要在生活起居的物质方面有所保障,还要满足老年人精神生活的需求。

祖辈在几十年的生活中积攒了丰富的人生经验,每一位祖辈都是一本“书”,这本“书”记载了他们的智慧、人生与家风。书中不仅收集很多祖辈育孙的经验,同时还提供专业的分析和建议,为祖孙三代共同构建和谐家庭提供切实的指导和帮助。

书店内,祖孙俩看书学习。 人民视觉 资料图

书店内,祖孙俩看书学习。 人民视觉 资料图

现场,丛书主编、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原主任乐善耀结合亲身实践和书中案例,分享了隔代养育的3个锦囊:首先,不要让“隔代亲”成为“隔代惯”,要学会怎样才能理智地爱自己的第三代;第二, 祖辈要维护儿女的教育权威,两代人要设定必要的界线,要建立有效的沟通通道,两代人既要相互尊重,又要相互学习,互相包容;第三,祖辈要终身学习,要与时俱进,要自我改变,争做开心、开明、开窍的阳光老人。

“每个家庭都是一所学堂。”乐善耀说。“学生只有一个,教师却有六个,其中四位是老教师,两位是青年教师。”虽然没有站在讲台上,却在实实在在地为孩子上课,用自己的言行教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同时,为了下一代的成长,每位祖辈都要审视自己、反思自己,做好孩子的良好示范,才能让家庭关系变得更加健康。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