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宇诞辰120周年:他的巨大影响,不仅仅在《大闹天宫》

张光宇(1900—1965)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也是现代中国装饰艺术的奠基者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对学院装饰风格的形成以及中国装饰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其创作的动画片《大闹天宫》艺术形象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动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今年正值张光宇先生诞辰120周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别在今天开设“张光宇先生诞辰120周年线上作品展”,通过漫画篇、绘画篇、插图篇、设计篇四个板块的多件作品及系列纪念文章,多角度展现张光宇的人生经历、学术思想和人格魅力。

少年张光宇

少年张光宇


《新西游漫记》1950年代? ?张光宇

《新西游漫记》1950年代? ?张光宇

 

动画片《大闹天宫》剧照

动画片《大闹天宫》剧照

张光宇是我国漫画及装饰艺术界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术根脉的奠基人。在过去二三十年间,他的艺术风格影响了我国漫画、书籍装帧、工艺美术及电影戏剧的美术设计。

艺术家黄永玉认为,张光宇先生是漫画界一致公认的“老大哥”和带头人,一直受到尊敬,在艺术上他是先行者和勇敢的实践者。“他将国外艺术和民族民间艺术结合得天衣无缝并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漫画流派,在伟大的抗战期间,向反动统治进行生死搏斗。”

《腐化的偶像》 1928年

《腐化的偶像》 1928年

 

《除蝇图》1933年

《除蝇图》1933年

  

《漫画骑士》1934年

《漫画骑士》1934年

 

《三个渔翁》 1936年

《三个渔翁》 1936年

 

《全国漫画展览会第一届出品专号》 1936年

《全国漫画展览会第一届出品专号》 1936年

张光宇,原名张登瀛,出生于江苏无锡县中医世家。1914年到上海读书,在住处附近“新舞台”结识武生张德禄,从此常去那里画戏剧速写和脸谱。1916年小学毕业,从师“新舞台”的置景主任、画家张聿光(中国早年的新派画家、漫画家和美术学校创办人),学习绘制新式布景。1921年任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广告部绘画员。1925年“五卅惨案”之后,创办《三日画报》,发表漫画。 1928年集资创办中国美术刊行社,并主编《上海漫画》(周刊),设计封面画、广告,发表漫画和摄影作品。

邵洵美(后排左1)、叶浅予(后排右1)、张光宇(前排左2),上海30年代中期

邵洵美(后排左1)、叶浅予(后排右1)、张光宇(前排左2),上海30年代中期

1929年11月,与邵洵美、万籁鸣、江小鹣、张正宇等成立“工艺美术合作社”。创作《紫石街之春》,该作品参加在巴黎、莫斯科、列宁格勒(圣彼得堡)的“中国艺术展”(1933-1934)。 1934年辞去英美烟草公司职务,致力于出版事业,任上海时代图书公司总经理兼编辑和漫画作家。创办《时代漫画》、《时代电影》等多种刊物。在《时代漫画》连载《民间情歌》。5月,主编《万象》杂志,先后设计彩色封面《森罗万象》、《科学与理想》、《虫鱼鸟兽》、发表漫画《四大天王》以及“新古典陈设”家具等等

1936年上海漫画界同仁合影,张光宇、张正宇、梁白波、张乐平、丁聪、万籁鸣、黄尧等

1936年上海漫画界同仁合影,张光宇、张正宇、梁白波、张乐平、丁聪、万籁鸣、黄尧等

1936年,张光宇参与组织发起“第一届全国漫画展览”,并设计广告,漫画《四大天王》、《民间情歌》等作品参展。1937年11月,上海沦陷。避居香港,并于1939年成立全国漫画家协会香港分会,办漫画训练班,开展抗日活动,掀起香港历史上第一个漫画高潮。

1939年香港现代漫画展,左起:叶浅予、爱波斯坦、斯诺、金中华、张光宇、丁聪、陈宪锜

1939年香港现代漫画展,左起:叶浅予、爱波斯坦、斯诺、金中华、张光宇、丁聪、陈宪锜

 1940年,与文艺界友人出版《耕耘》杂志。在《抗战漫画》发表漫画。8月,为纪念鲁迅诞辰六十周年举办的纪念活动绘制巨幅鲁迅像。同年9月,经东江游击区赴重庆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在中国电影制片厂任场务主任。1950年年初,受聘任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代理系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参与国徽设计工作。1956年秋,转入新成立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50年初回到北京,先后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出版有《西游漫记》、《张光宇插图集》等。1964年逝世,终年64岁。

《西游漫记》1945年

《西游漫记》1945年

《西游漫记》是张光宇于1945年秋天在重庆时的创作,作品表现了在反动政权的统治下顽固派和侵略者鬼鬼祟祟地表演名为“受降”,实是卖国纵敌的丑剧,表现了特务横行的黑暗世界、通货膨胀民不聊生的经济情况和乱拉壮丁充当内战炮灰的悲惨局面等。这部作品是一个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对当时反动政府的控诉。从《西游漫记》中可以看出,张光宇那种特有的色彩、构图、线条的运用及人物的变形,说明了画家在技法修养上达到很高的造诣,因此他的作品能够发出诱人的热力,通过美丽动人的技法,把内容感染与人。

《西游漫记》1945年

《西游漫记》1945年


《西游漫记》1945年

《西游漫记》1945年

据主办方公布的资料介绍,张光宇作品中特有风格的源泉,来自我国传统艺术的装饰精神。我国的民族及民间艺术,从来就带着浓厚的装饰情调,从殷周的青铜器图案、秦汉的玉石雕刻、唐人的金碧山水、宋元花鸟、寺庙壁画、刺绣、缂丝、木雕、陶瓷彩绘、民间年画……这些遗传下来的民族艺术遗产中,都可以看出我国艺术的装饰风格。从张光宇的作品里我们更显著地体会出这些东西对于他的影响。而更显著地影响他的作品的,是明清的版画、近代民间的玻璃画、年画及明代杰出画家陈老莲的人物画等。自然,二十年前到过中国的墨西哥画家珂弗罗皮斯的作品风格使他得到一些启发,但是由于张光宇是以我国传统艺术为基础来吸收外来影响的。他早年从事于舞台布景的制作,更使他接近民间,祖国的传统艺术在他的艺术思想上长下了深厚根基,因此在《西游漫记》这一作品中,虽然包罗采纳了各种东方的图案和造型,甚至埃及、波斯的艺术风格等,但是他用来统一这些不同风格的总调子,还是中国的。

《伊索新语 :狐曰皮之不存吾将为附》 1947年

《伊索新语 :狐曰皮之不存吾将为附》 1947年

 

《鼻子图颂》 1947年

《鼻子图颂》 1947年


《这是一个漫画时代》1948年

《这是一个漫画时代》1948年

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杜大恺看来,对张光宇先生的纪念是与呼唤新型艺术家的时代意志联系在一起的。“今天的艺术已成为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影响现实生活的行为,已不能拘泥于国、油、版、雕的传统形式,因此我要说对张光宇的纪念不仅仅是对一个过世的杰出艺术家的迟到的肯定,它还意味着对作为概念的艺术的重新审视,以及艺术之于当代社会的存在价值的再认识。”

《香港速写》10? 瓶花??1938年

《香港速写》10? 瓶花??1938年

上一世纪二十年代张光宇开始涉足电影、戏剧、杂志、漫画等艺术活动。“纵观张光宇在他所涉足的领域中所做的努力与贡献,就其现代性而言远远超出其同时代的国画家和油画家,这不仅因其所涉足的领域具有大众化、日常化的特征,而且他所创造的语言的经典性、时尚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特质和高度,而这些都是同时期的国画与油画不能望其项背的,他代表了那个时代,他是那个时代的典范和高峰,张仃先生说张光宇的艺术是亚洲的骄傲,这是一个公允而客观的评价。”杜大恺表示。

《缅甸写生》7? 1941年

《缅甸写生》7? 1941年


《柳州写生》3? 1944年

《柳州写生》3? 1944年


《黔贵途中》19? 1944年

《黔贵途中》19? 1944年


《黔贵途中》29? 1944年

《黔贵途中》29? 1944年

“他影响和带动了我院很多老师与学生的艺术追求,包括张仃老院长前半生的艺术也受到他很大影响。我虽然没有见过他,但我深爱他的艺术,受他的艺术影响也很重,我临摹过他很多画,特别是他的插画。我感觉张光宇先生是一位植根于民族民间艺术的关心人类命运的浪漫主义画家。他的插画平行于文学,又独立文学而创造了自己的绘画世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刘巨德表示,“他笔下的《神笔马良》给我印象最深,造型简约概括、精微单纯、朴厚生动,流动里方圆奇妙,那种生命力、想象力的鲜活永远难忘。感觉马良就活在他心里,活在他的童年世界里。”

《神笔马良》1? 1954年

《神笔马良》1? 1954年

 

《神笔马良》3? 1954年

《神笔马良》3? 1954年

1992年,以《装饰》杂志推出“张光宇专辑”为标志,设计界开始重新发现“张光宇”的学术活动,老一辈艺术家和当年的同代人,以最不吝赞美的声音呼吁社会重视张光宇,以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仃先生的话为代表:“光宇是真正由技进道的大艺术家”,著名文艺家夏衍甚至说:张光宇是“亚洲的骄傲”。

《近代工艺美术》 1932年

《近代工艺美术》 1932年

这些当年听起来甚至觉得有些“夸张”的话,也反衬了“发现”张光宇的难度,十多年过去,张光宇并没有被人真正重视和理解,他还为多数人认为充其量是一个杰出的装饰艺术家。

《光宇讽刺集》封面? 1936年

《光宇讽刺集》封面? 1936年

不解决“装饰艺术”与中国20世纪的关系的学理,就无法真正认识张光宇和他那一代人在中国设计发展上的成就。在既不屑于风花雪月又难以实业救国的年代,“装饰艺术”是解决中国人“艺术地生活”的艰难的唯一有效途径,某些时候,外在的“美化”与“内在”的功能改变,更能体现民族与地域对于生活改善的愿望,因而,就更具有文化的价值。此时,艺术只是手段,最终目的在改善和提升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苏醒过来的普罗大众的生活,因而他们热切的“不择手段”,月份牌、装饰画、漫画、绘本、插图、产品设计、招贴设计、包装设计、舞台设计、动画设计,“慌不择路”。

《印度代表团访华》 1953年

《印度代表团访华》 1953年

而此时,以张光宇为代表的现代设计前驱们与世界艺术发展的关系是:中国作为一个摆脱封建帝制不久的后进的“农业社会追求近代化” 的国家,他们的艺术实践,却同步学习和践行了欧美“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包豪斯”“装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等流派与思潮,他们最早经历了开放和本土守卫的痛苦,在上海这个当年东方最重要的大都市里,他们的实践是最初的全球化下的 “亚洲经验”。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