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新展“笔歌墨舞”:周文矩梁楷之作,存疑而精彩依然

传五代南唐的周文矩 《画明皇会棋图》卷、马远《小品》册、梁楷 《东篱高士图》轴等书画史名迹昨天起开始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对外展出。这一名为“笔歌墨舞——台北故宫绘画导赏”的展览共选取从五代南唐至清代的三十件书画作品,涵盖人物、花鸟、山水等题材,展期持续至9月23日。

《画明皇会棋图》旧传为南唐周文矩所作,但从画风看,与元代任仁发更为接近;而马远《小品》册图绘各种花卉,尤其罕见的是画心作独木舟式,署梁楷的《东篱高士图》应是精彩且忠实追随梁楷画风的作品。

传 五代南唐 周文矩 《画明皇会棋图》(局部)

人物画的典范在六朝至唐代(222-907)间,经由顾恺之与吴道子等人逐步奠定。山水画典范的成形约五代(907-960)之时,而且寓含着地理区域特质。例如荆浩、关仝画出北方山水风貌,而董源、巨然则有江南水乡山水的特色。在花卉翎毛画方面,四川的黄筌与江南的徐熙也形成两个不同的典范。

宋代(960-1279)山水画中的范宽、郭熙、李唐都在既有的典范基础上推陈出新,成为新的典范。宫廷画院在宋代艺术帝王的倡导下,发展出空前盛况。当时的画家讲究对自然的观察,并添加“诗意”以增强绘画的内涵与意境。对实物的兴趣促成了建筑、船车等以器械结构为主的绘画类型,使其在十一世纪后跃上绘画的舞台。诗意的强调,则于南宋时期发展出书法、诗文、绘画三者互相搭配的册页精品。另外宋代文人也将艺术的表现概念扩展到“形似”以外的范畴,文人画开始成为一种新的风格。

元代(1279-1368)的文人画则由赵孟頫、元四大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等人以复古为标的,并因复古而有更为多元的风格表现。这些风格逐渐成为绘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典型,在明清以后仍维持着持续的影响力。

明代(1368-1644)以后,不同地区的风格特色,成为艺术发展脉络中的重要环节。苏州的“吴派”从元四大家演化出优雅的文人风格,以浙闽画家为主的“浙派”则自宫廷绘画中发展,将南宋的典范变成粗放的水墨。松江的董其昌与稍后的王时敏、王鉴、王翬和王原祁等人又接着在对古代典范的“集大成”中,以笔墨再造自然,形成影响深远的“正统派”。

清代(1644-1911)帝王在推崇“正统派”作风之余,也包容欧洲传教士所带来的西洋画法,立体与透视成为对古老典范的新诠释。宫廷之外的扬州则有标榜着“怪、奇”的一批画家在高度商业化的市场中活跃。他们的笔墨与形象针对“非正统”的典范而发,而自己也成为后世追求变革的典范依据。

澎湃新闻获悉,“笔歌墨舞——台北故宫绘画导赏”此次选取从五代南唐至清代的三十件书画作品共同展出,包括传五代南唐周文矩 《画明皇会棋图》卷、宋李成 《群峰霁雪》轴、李唐《四时山水》册、梁楷 《东篱高士图》轴、马远《小品》册、钱选 《秋瓜图》轴、元吴镇 《疎林远山》册、王蒙 《秋山草堂图》轴、明沈周 《溪桥访友》轴、文征明 《品茶图》轴、唐寅 《万山秋色》册、吕纪 《芦汀来雁图》轴、董其昌 《葑泾访古图》轴、清王时敏 《仿黄公望山水》轴等。

传 五代南唐 周文矩 《画明皇会棋图》

其中周文矩《画明皇会棋图》描写唐代宫廷的围棋活动,玄宗坐龙椅,前置棋盘,另有官员、和尚道士和侍从内官观棋。红衣人趋前论事,袍服背后为丑角图像,应为优伶。乾隆诗评明皇纵容杨贵妃,任其由宠犬搅乱棋局,是日后政局紊乱祸因。全卷设色淡雅,衣纹线条细腻,人物表情生动。画无名款,旧传为南唐周文矩(活动于西元10世纪)所作,但从画风看,与元任仁发(1255-1327)更为接近。

宋 马远 《小品》册

宋 马远 《小品》册

宋 马远 《小品》册

宋 马远 《小品》册

马远《小品》册图绘茶花、牡丹、葡萄、桃实,设色浓丽,用笔极精,花叶脉络丝毫不茍。画心作独木舟式,装池形式别致。另两开山水人物,绘山阁对坐,策杖登高,水上乘舟,具有清旷脱凡的风韵。此册画无名款,被归于马远(活动于1180-1224)名下。画幅虽小,然构图布局呈现画家风格特色。本幅选自宋马远《小品》册第四、五、六、七开。

宋 梁楷 《东篱高士图》轴

梁楷(13世纪),山东东平人。善画人物、山水,南宋宁宗朝任画院待诏。此次展出的《东篱高士图》,溪旁松树藤蔓茂密,枫叶上点硃砂。树石以侧锋画出斧劈皴纹,笔描精细接近南宋时代风格。高士身穿禅衣,披鹿裘,右手拈菊,曳杖而行,应是描绘陶渊明的形象。右边坡脚虽有“梁楷”署款,但与其他真迹的写法不同,应是件精彩且忠实追随梁楷画风的作品。

元 唐棣 《仿郭熙秋山行旅》轴

唐棣 《仿郭熙秋山行旅》轴画烟岚高旷,秋意弥漫,峰峦高耸,古寺隐现山间。近景茅庐掩映,山路溪桥行旅活动,具有浓厚生活气习。构图与宋郭熙《早春图》相近,山石采卷云皴,蟹爪枯枝劲挺,皆承李、郭风格而来。唐棣(约1287-1355),字子华。浙江吴兴人。唐棣尝画嘉禧殿,为元顺帝所知,也为金陵龙翔集庆寺绘制壁画,受到元文宗宠遇。

明 吕纪 《芦汀来雁图》轴

吕纪《芦汀来雁图》轴画秋雁两双,飞鸣于苇塘沼泥之中,一飞降,一仰首,与栖息二雁颇有呼应。吕纪(活动于1475-1503),字廷振,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本幅“吕纪”款疑似后加,幅右下有“字以善”印,是林良字,本幅画风亦相近。林良(约1428-1494前)于明孝宗弘治(1488-1505在位)间值仁智殿,官至锦衣卫指挥,与吕纪先后供奉内廷。

明 丁云鹏 《松巅函虚》轴

《松巅函虚》轴绘松岩小径,士人携童漫步行吟。松岩之上,大片云头隔断,云外松杉密集,林梢露出寺宇。横石结构甚简,其上结顶一峰,则石棱繁复,结构极密。全画善于繁中用简,繁密中自有奇趣。作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时年六十八岁,是丁云鹏山水画中精品。丁云鹏(1547或1548-1629后),字南羽,号圣华居士,安徽休宁人。善画佛道人物,为晚明大家。

明 董其昌 《葑泾访古图》轴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松江华亭人。精于鉴赏,是晚明重要书画家及理论家。《葑泾访古图》轴作于万历三十年(1602),款识中提及与友人顾际明归自檇李(浙江嘉兴),遇雨宿葑泾,赏古人名迹,兴至作此图。山石以披麻皴,疏密安排巧妙,浓淡点画对比强烈,布局重视连结走势。陈继儒(1558-1639)跋称此作能再现董氏对王维、董源风格的理解。

清 恽寿平 《五清图》轴

恽寿平(1633-1690),初名格,字寿平,号南田,江苏武进人。擅画山水,专攻花卉草虫,以“没骨法”参以己意,独创写生风格,为清代最出名的花卉画家。此次展出的《五清图》轴全幅笔墨多变,枯干焦浓,先浓后淡,墨趣丰饶独具特色,富有高雅脱俗的气质。“五清”指的是松、竹、梅、水、月,比喻君子品格坚贞,清高不俗的情操。款识“辛酉”,时年四十九岁。

清 郎世宁 《画洋菊》轴

郎世宁 《画洋菊》轴花瓣描绘精微,层次分明,叶片以不同色调晕染。清宫《活计档》记载,乾隆二十三年(1758)曾裱郎世宁画纸本菊花一轴,或即此件。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意大利籍传教士画家,康熙至乾隆年间,以绘事供职内廷,长达五十一年。乾隆朝菊花品种极多,由海外传入洋菊,因花色、花瓣形状新奇,御园多有栽植。

清 金廷标 《品泉图》轴

金廷标 《品泉图》轴绘月下林泉,文士坐于溪边树干啜茗,状至悠闲,一童蹲踞汲水,一童竹炉燃炭。茶具如竹炉、茶壶、提篮、罐、勺、茗碗等,均描绘详尽。全画设色清雅,笔墨精练。圆短的文人脸型,极富个人特色,衣袖襟?皱褶转折猷劲,与“折芦描”相近。金廷标(?-1767)字士揆,浙江乌程(今湖州)人。善人物,兼花卉、山水、白描、界画。

(本文图文资料来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等)

附:展览清单

传 五代南唐 周文矩 《画明皇会棋图》卷

宋 李成 《群峰霁雪》轴

传 宋 郭熙 《关山春雪图》轴

宋 李唐 《四时山水》册

宋 毛益 《红蓼双凫》册

宋 马远 《小品》册

宋 梁楷 《东篱高士图》轴

宋 钱选 《秋瓜图》轴

传 元 高克恭 《青山白云》轴

元 吴镇 《疎林远山》册

元 唐棣 《仿郭熙秋山行旅》轴

元 王蒙 《秋山草堂图》轴

明 沈周 《溪桥访友》轴

明 文征明 《品茶图》轴

明 唐寅 《万山秋色》册

明 吕纪 《芦汀来雁图》轴

明 陈淳 《画重阳风雨图》轴

明 仇英 《人物》册

传 明 陆治 《画丹林翠嶂》轴

明 丁云鹏 《松巅函虚》轴

明 董其昌 《葑泾访古图》轴

明 蓝瑛 《秋林红树》册

清 王时敏 《仿黄公望山水》轴

清 王翬 《云溪草堂图》卷

清 恽寿平 《五清图》轴

清 王原祁 《仿李唐春树万年图》轴

清 郎世宁 《画洋菊》轴

清 金廷标 《品泉图》轴

清 丁观鹏 《摹宋人明皇夜宴图》轴

清 沈源 《画黄钟畅月》轴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