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2020上海高考作文怎么写易出彩?

2020年上海高考首场考试已结束。今年上海的高考作文题为:“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力为?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20年本身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今年的作文题没有像往年一样特意规避社会现实问题。”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黄玉峰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个题目也让考生去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如何相处以及人如何自处等问题。

“问题的发生有其偶然性,又有其必然性。有些问题的发生是突如其来的,猝不及防的,有些则有缓慢而持久的累积。在今天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对将会发生的所有事都要有思想准备,不仅要有思想准备,还要有相应的物质准备。当事情真正发生后,从容应对,不要慌不择路。而对于那些无法预料的事,既然已经发生了,也要去面对和处理。当然,它还提醒我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他人都要有一种敬畏之心。”

黄玉峰分析,今年这个作文题对考生的阅读面与眼界提出了严峻考验。“这个题是很难套题的,如果是刷题的考生,容易人云亦云,很难出彩。而阅读量大,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对世界有全面、多元了解的考生,他的文章会有深度和高度。此外要注意在写作时不要脱离自己身边的小事,不要脱离自我,结合自己的经历谈思考,这样的文章相对容易出彩。”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表示,今年上海作文题涉及人的自由意志和残酷客观情形间的关系,与新冠疫情这样的黑天鹅事件密切相关,考察学生联系当下时事做出有深度的分析。

“当然,出题者的意图是要学生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写作文时也不能一味抬高人的主观能动性,完全忽视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这其中有种辩证关系。要想得高分,学生要将其中的关系分析清楚,并举出独特的事例。”在王宏图看来,今年考题中正稳妥,既不尖新求奇,也有让考生展现思辨和语言能力的余地。

“因种种原因,有的青年学生对生活有一种无能为力之感,一个表现就是日本作家太宰治的小说《人间失格》在校园长期畅销,这本小说是比较契合‘丧文化’的。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是尽在掌握,还是无能为力,很值得讨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副院长黄平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今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是一个直面时代的好题目,“对于带有导向色彩的高考作文题目而言,充满现实感的哲学思辨,比玩弄修辞的抒情要好。”

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作家张生认为,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对考生难度不小,前半句“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是一种现象描述,后半句“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力为”则上升到了本质性问题的探讨,“表面上是一个问题,其实是两个问题。”

“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张生提及“转折”本身也有多种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可以是一种转折,大的历史性转折也是转折,这两种转折还是很有差别的。我们知道日常小意外大多还是可控的,但因为后半句‘无能力为’这样的提法,考生容易把这个转折理解为重大的历史性、社会性转折,从而给出一个比较简单的答案。”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