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艺事展”:从尚长荣韩羽到九龄学生,以艺事记录疫事

庚子之春持续至今的疫情对每个人都有着较大的影响,这样的影响也体现在艺术创作之中。

由中国戏曲人物画研究会等主办的“庚子艺事展”于6月27日在上海古美术艺术中心与罗浮紫艺术空间同时对外开幕并展出,与以往的疫事艺展不同的是,这次展览的参展者除了海内外艺术界人士,也有不少文学界、戏剧界名家,包括韩羽、尚长荣等。主办者表示,展览中最年长的是94岁的香港收藏家张宗宪,最小的是九岁小学生,“历时一个半月,筹成此展,作品凡一百八十余件,都是庚子新作。”

据策划者介绍,“庚子艺事展”的最早策划是在武汉解封前后,当时是想将疫期一些同道中人的真实心情以艺术的形式进行纪录与呈现,且更偏重于个人化的感触与记录,以有别于大型主题性展览,后来参展人数与规模不断扩大,展览的呈现与最初已有不同,但以民间之力、以如此规模的艺事记录疫事,现实意义仍然是一以贯之的。

这一展览由86岁的老报人、学者郑重任学术顾问,80岁的艺术评论家谢春彦为艺术监事,与以往主题性抗疫展览不同的是,这次展览更多呈现的文化艺术界人士面对疫情的一些记录、呈现与思考,用手中的笔以艺术的形式记录着他们在疫期的真实生活与所思所想。

上海古美艺术中心展厅现场,右一为尚长荣书法

京剧名家尚长荣书《贞观盛世》中魏征的唱词“梨花凝春韵”

戏剧界参展名家包括尚长荣、计镇华等,八十岁的尚长荣送了两件书法作品,都与他在京剧舞台饰演的历史人物有关,一件是书写的曹操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件是书写了《贞观盛世》中魏征的唱词“梨花凝春韵”。尚长荣在开幕现场说:“以文会友,以书画会友,以戏会友,是人间之乐事,今天这个(跨界)联展就是如此,增知识、长见识。我认为从事文艺工作一定要精益求精,创作出更多唤起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开幕式现场,以书法参展的京剧名家尚长荣在发言

参展作品中,既有反映疫期生活的“口罩”系列作品,也有记录医务人员参与抗疫的画作,更有在疫期记录现实、思考社会的书画诗词作品,以及艺术家疫期闭居期间所作的花卉、山水、人物画作以及速写、金石题跋等,无论是参展名家之多,还是涉及题材之广,都十分少见。

韩羽《我屋无鼠》

张宗宪书法《庚子艺事展》

计镇华书法

九十岁的知名画家韩羽以写意性的笔墨绘写了一只猫,上书“我屋无鼠”。94岁的香港知名收藏家张宗宪则专门为展览书写了《庚子艺事展》五个大字。90岁的台湾地区艺术名家夏阳以当代艺术雕塑知名,这次则罕见地书写了一副对联。

谢春彦画作《记住这个春天》


李向阳画作《天使》系列

知名画家、上海美协副主席李向阳有感于疫期一些女性医务工作者脱开口罩与防护服的面容,画了一批作品,以《天使》命名,他说,“都说战争让女人走开,却有一批又一批普普通通的女人,赌上脸,博上命,在战场上,与死神对决。”

顾千一(9岁)《拿花的女孩》

这次参展者年龄最小的是9岁的二年级学生顾千一,她的参展作品《拿花的女孩》被设计为展览的海报,她说:“因为不去学校,学画的时间就多了,我喜欢画画,我感觉女孩子戴口罩很美,所以就画了不少口罩与女孩,还让他们都拿着花。”

金宇澄版画作品

知名作家金宇澄、陈村、何立伟等也罕见地以画作参加了这一展览,对于参展作品,金宇澄说:“很难确切表达这大半年来的沉重感,我和大家一样,一直在家,藏书票和钟魁是跨年期间想到就画的,庚子、鼠年、蝙蝠、福,梅花,这些中国味变了没有呢。一看这些新春元素,对去年就特别怀念。”

作家、美食评论家沈宏非则仿效古人画饼充饥法,在口罩上写字画画,配以菜肴的模型,最终成了一个“四菜一汤”的装置作品。影评人毛尖结合自己新出版的新书《凛冬将至》,则书写了同名的四字参展。


古美艺术中心展厅现场,季崇建《题金石拓片》

文博学者、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修复学院副院长季崇建疫期隐于家中研究金石与青铜器铭文,此次他展出一组关于青铜器的题跋与考证。

王震坤《鼠之十二相》

画家、书籍设计师王震坤则画出了鼠的十二相,他说,“相比人类,老鼠的生存能力是最强的。这次疫灾居家时期,我画了一些老鼠的小品,就是处于老鼠的一些断想思考。即使四面楚歌,也要积极进取;即使年岁再老,也要咬文嚼字;即使环境黑暗;还能目光如豆;即使差评如潮,也不放弃对大米的追求。”

法国汉学家林琴心(Catherine Denis)法文书法《活我所见》

热爱中国书法的法国汉学家林琴心(Catherine Denis)在法国一直以书法为元素进行一系列创作,有感于法国的疫情,她应约用毛笔以法文书写了两件作品,一件是《活我所见》,“没想到由于欧洲疫情的影响,快递寄出后费了两个星期才到上海。”

陈九作品(局部)

王国安作品

知名媒体人陆灏在疫期业余多临古帖与古画,此次展出了他临摹的赵松雪书法与陈老莲的陶渊明画作;画家朱祖国则绘写了几幅老鹰图;画家陈九有感疫期所见的大月亮,以水墨晕染法绘写了三联画《庚子寒月》,画面月色朦胧,树影萧疏。制砚名家周小林平时制砚之余也喜爱书画,这次除了展出所制名砚,还专门绘写了兰花参展。

86岁的海上知名报人、文化学者郑重是这次展览的学术顾问,他除了以书法参加展览,还专门为了一些参展作品书写了题跋。

张伟麟书法

陆灏 《摹老莲》

对于策划这样的展览,艺术监事、参展者谢春彦撰文说,疫情期间,“研墨调朱,以笔作刀枪,与‘新冠’小儿一战也。况一己之力微微,遂呼朋唤友,近召海上,远邀欧美,同行同道,作同心同义诗书画,无论如香港‘年方九四’的大藏家张宗宪兄,幼弱如九龄的顾千一小丫,十二岁的法国女弟嘉函;无论名伶大师,还是领导群众等等,皆一呼而应。历时一个半月,筹成此“庚子艺事展”劲旅,真情作品凡一百八十余件,油、国、版、雕,小大尽有,都是庚子新作。”

策划者江砚在此次展览序言中写道:“当生命受到病毒威胁,艺事,似余事。然,无奈禁足,文字或图画,仍是思考的出口、历史的注脚。疫情稍缓,友朋聚首,言及禁足期间的思索和创作,便生出同道合展之念来。”

顾村言《口罩之舞》(局部)

策划者顾村言说,庚子年史无前例的疫情对每个人都有着巨大的思想冲击,疫情最盛时,悲愤,感动,反思……各种心情一直混杂着,李文亮医师辞世当晚,一夜难眠,研墨绘像并进行了长跋,“记得最早聊起‘庚子艺事展’策划,其实是想将疫期一些艺术界真正同道中人的真实心情以艺术的形式进行纪录与呈现,且更偏重于个人化的感触与记录,以有别于一些大型主题性展览,当然,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参展人数与规模不断扩大,展览的呈现与当初的想法已有不同,但不管怎么样,这样的展览策划呈现与变化,无论长处或不足,也是一种对历史的记录,也是值得反思的。”

曹刚画作

李天扬书法(局部,左)与毛尖书法(右)

古美艺术中心展出现场,石建邦书法(局部,左)与杨思胜书画(右)

展出现场

展出现场


链接:庚子艺事展


这次展览全称为《庚子艺事展——四王二顾李季曹谢艺术联展》,主参展者包括王家春、王震坤 、王国安、王造云、顾村言、顾千一、李向阳 、季崇建、曹刚、谢春彦十位,挥笔助阵参展的包括白文华  、蔡寅坤 、常青、陈村、陈福坤    陈广权、 崔如琢、龚心瀚、龚学平 、 景在平 、觉醒、李天扬、刘振元、刘蟾、刘国斌、陆灏、陆林汉、毛尖、欧豪年 、石建邦、王荣峰、嘉 函(法国)   、金宇澄 、觉醒、梁洪涛 、林琴心(法国)  、欧豪年、潘华信、钱建国、沈宏非、史 浩(美国) 、王小鹰、王运天、魏明伦、吴梅森、夏阳、徐刚、徐国卫、杨思胜  (美国)   、张衡德、张纪春、张伟麟、张正宜、张宗宪、中观、周小林、朱刚、朱祖国、郑辛遥、郑重等。

郑重书法《庚子艺事》

上海古美艺术中心(顾戴路205号) 展厅现场

上海罗浮紫艺术馆(天平路112号) 展厅现场

此次展览由中国戏曲人物画研究会、山东中国文学博物馆、上海古美艺术中心、罗浮紫艺术馆等主办、上海西区文化传媒等承办,展览分为两地展出,上海古美艺术中心(上海市顾戴路204号)将展至7月8日。罗浮紫艺术馆(上海市天平路112号)将展至7月27日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