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重新开放的上海闵行博物馆的常设展包括“上海县七百年展”“马桥文化展”“中国民族乐器文化展”等,其中,“马桥文化展厅展出了距今3900~3200年前马桥文化时期的150余件器物,而“上海县七百年展”和“中国民族乐器文化展”则生动全面地展示了现闵行区版图内的地域历史发展脉络及民族乐器文化。
近期,闵行区推出了“云非遗”等项目,展现闵行悠久的非遗传统。而闵行博物馆以非遗文化活动来普及地区性文化,在社区的文化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意义。澎湃新闻与闵行博物馆馆长刘静进行了对话,谈及了馆内的常设展,以及作为区级博物馆是如何与观众互动,如何为地区服务的。
闵行博物馆
闵行博物馆
澎湃新闻:可否介绍下闵行博物馆的馆舍规模及历史沿革?
刘静:闵行博物馆是2003年正式对外开放的。最早,闵行博物馆展馆位于莘庄地铁站的5楼,是一个平层,展示面积是2400平方米,楼下则是超市。2003年对外开放时,馆内有三个展览,分别是“马桥文化展”、“民族乐器展”和一个区级的“城市规划展”。当时,这几个展厅都很小,“马桥文化展”展厅面积只有500多平米,民族乐器的展厅面积也才600-700平方米。
2016年,我们开始筹备新馆,直到2019年9月26号,闵行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将位于莘庄的闵行博物馆搬迁至新的场馆是区政府筹谋已久的事情,但在选址上一直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最早的选址是在春申路附近,既现在的闵行图书馆的位置,后来,也有过把群艺馆和博物馆放在一起的想法。最后,政府决定做一个闵行文化公园,并安置一些文化元素,提高整体的环境,所以就把闵行博物馆的选址选在目前所在地。现在的位置很好,闵行博物馆与旁边的海派艺术馆及宝龙美术馆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三个大型场馆,相互沟通、相互补充。
闵行博物馆与海派艺术馆
闵行博物馆馆内
澎湃新闻:闵行博物馆在开馆的时候呈现了“中国民族乐器文化展”,随后又推出了“上海县七百年”与“马桥文化展”、可否分别谈谈这三个常设展?同时,博物馆的馆藏体系又是怎么样的?
刘静:闵行博物馆新馆目前有三个常设展,“中国民族乐器文化展示厅”,“马桥文化展”和“上海县700年”,展厅的总面积在5400平方米。
老馆的展陈理念和新馆是不一样的。现在的展厅里有多媒体、实景的辅助,让观众感受到更强的艺术性,而老馆的展陈则是单纯的文物排列,两者区别很大。我们现在对故事、对历史的探究、相关科普性的辅助、以及对观众的互动体验都大大增强了。
“上海县700年”是从上海县历史发展过程出发,展厅里的展品相对来说未必有非常高的文物价值,但是它有历史文化含义和意义在里面。我们根据展厅的需求做一些征集工作。展品并不是我们要侧重的方向,重要的是展陈概念,需要把上海和上海县的分分合合的故事讲述清楚。上海原属于江苏、叫江苏上海县,后来上海是从上海县独立出去的,再后来上海县变成了上海市的一部分,并于1992年与闵行区合并。
“上海县700年”展厅
马桥文化展展厅
“马桥文化展”的所有展品都是借自上海博物馆。这也是上海博物馆对地区文化建设的助力,借了不少精品给我们。因为马桥文化本就来自闵行区域内的,区域文化放在本地区宣扬会更有历史文化意义。我们向上海博物馆借了200多件展品,展厅展出了150多件,剩下的可以轮流更换。展览向观众展示马桥文化时期先民制作使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器具,让观众辨识先民用以传递生产与生活信息的独特符号和用以装饰器物的各种纹饰。在展出的各种文物中,以陶瓷为多,如原始瓷豆、云雷纹鸭形陶壶、叶脉纹陶罐等。其中,重点文物在展厅中间的“造物以术”部分。
云雷纹鸭形陶壶
云雷纹鸭形陶壶口径8.2厘米,底径7.4厘米,高10.6厘米。泥质灰陶。敞口,粗颈,椭圆形扁腹,尾部上翘,半环形扁鋬,假圈足,平底。颈部和扁鋬上饰云雷纹,圈足饰弦纹。
原始瓷豆
原始瓷豆口径17.4厘米,底径16.5厘米,高15厘米。原始瓷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也可以说原始瓷器是瓷器发展的低级阶段。此件原始瓷豆灰色胎,局部紫褐色,质硬。豆盘内施青黄色釉,釉面较多剥落。敛口,口沿旁有3个贴耳,浅弧腹,喇叭形高豆柄,豆柄上部与盘相接处贴环耳。沿面饰弦纹,圈足饰凸棱纹。器形与福建黄土伦文化的硬陶豆相似,说明马桥文化与南方文化有交往。
闵行博物馆的馆藏是在乐器方面,因为我们和民族乐器厂有合作。上海敦煌民乐一厂是一个在闵行区的乐器厂。为了表现乐器厂制作技艺的精湛,早年乐器厂按照画册仿制了一批老乐器。仿制完之后,乐器厂觉得这些乐器应该长久保留下来,让大家知道这些传统文化。2002年,区政府得知后牵线搭桥,将这些乐器拿到了闵行博物馆展示陈列。同时,乐器厂征集了一些名家使用过的乐器,再加上现有的非遗传承人制作的乐器,构成了三大板块。闵行博物馆也因此有了自己的基础资源,并将其深化,将乐器作为了主要征集方向,对乐器收藏进行了补充,对原来的乐器做了整理。我们在整理乐器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三把明清时代的古琴,对此进行了修复,还请名家进行了演奏。这些藏品构成了现在的“中国民族乐器文化展示厅”,该展厅也被评为了2019年的上海市精品陈列。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光是做器物本身的传播,也在不断做音乐历史文化的传播。乐器文化展很受广大市民的欢迎,很多市民都反应从没见过那么多形式各异的乐器。我们目前还在不断地完善展陈。虽然是三个基本陈列,但我觉得每年都应该推出陈列中的不同特色,吸引观众再来参观一次。虽然展陈名字不变,但展示的内容、展品或是互动体验可以有不一样的地方。例如“中国民族乐器文化展示厅”外的编钟、编磬是新放的,推出了敲打“编钟、编磬”的体验,在老师的辅导下让观众感受乐器的声音。
中国民族乐器文化展展厅
澎湃新闻:闵行博物馆每年在“特展”上的策展主题和展览计划方面是怎么样的?馆内的展览策划制度是怎么样的?
刘静:我们每年都会呈现“特展”,计划每年做一或两个特展。开馆后的第一个特展是“奥地利银器展”,第二个是“丝路启航—广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向广西省博物馆借了一些琉璃杯等,做了一个汉墓的展览。今年将呈现的是来自杭州的“精品玉石器”展。我们的特展也是通过和好多博物馆,包括区县博物馆的交流沟通的成果。
澎湃新闻:作为区博物馆,它是如何定位的?
刘静:当然,要做一个级别很高的展览,其实和经费预算是挂钩的,我们暂时还达不到这样的资金支持。我觉得区级博物馆应该是增加观众,尤其是学生的科学普及和文化传播,让他们愿意走进博物馆看一些东西,这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力推一些亲子活动,教育活动,反响都很好。
我们希望观众先走进来,再去体验文化。等我们的服务设施、配套设施再跟进一步后,我们希望将博物馆打造成一个文化的体验基地。其定位和市级博物馆不同,它将是一个为社区,为闵行的群众服务的场馆,并以非遗文化活动来普及我们地区性的文化。
同时,我们希望结合“四史”教育,把闵行博物馆打造成一个思想教育的学习基地。在“上海县七百年”展厅里有不少相关的展品,例如社会主义发展史,抗日、工业改革等和上海地区相关的历史故事,以及上海县是如何作为一个农副产品的供应基地的。这些展陈都可以作为一个教学点。我们正在梳理,梳理好以后就准备把博物馆作为一个教研基地,也是带动闵行博物馆的参观人流及文化传播。
闵行博物馆与校园的互动
澎湃新闻:目前,博物馆是如何与周围的社区进行互动的?哪些活动比较受观众欢迎?
刘静:我们推出的活动是结合文化类的,非遗类的,与展厅相关的亲子活动。其中,徐时欢老师的泥塑的项目活动是比较成功的。去年,他根据马桥文化展厅里的器物、房屋、道具及人物4类,做了一期4节课的文化体验。让观众先听马桥文化的故事,了解马桥文化,再做泥塑,感受文化技艺的传承。同时,这也是都市生活的疏压方式。
马桥文化创意黏土体验活动
我觉得博物馆未必要是教科书式的博物馆。我希望我们的博物馆是能够服务于观众的,大家来这里放松的同时,又能感到一些美的体验,一些愉悦,接受一些文化知识。我们这个区级博物馆毗邻公园,有着好的风景,可以相结合,成为一个市民乐于接受文化传播的文化体验基地。
澎湃新闻:当下,博物馆在数字化的运用方面呈现显著的发展趋势,疫情期间,博物馆呈现出了“线上展览”、“直播”热等,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闵行博物馆在此期间做了哪些工作?
刘静:由于疫情,博物馆关闭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重新开放后,还是有一定人数的观众预约参观,说明了大家的精神状态、思想状态,其实是非常紧张的,希望有一个文化场所提供一些精神上的放松。
疫情对我们社会来说肯定是一场灾难,但在博物馆线上方面起到了一些促进的作用。疫情促成了我们的线上推广。我们推广了微视频,云讲解、云展览、云导播,也因此锻炼了我们的队伍。在6月6日的博物馆奇妙夜活动中,我们开放了夜场,展现了文创集市和徐时欢的泥塑活动,同时还有直播导览,效果非常好。到了端午节,我们计划做一个大型的体验活动,例如包粽子、做香囊,希望更多的观众能够走进来。目前,我们有一个多功能厅,希望根据“民族乐器展厅”做一些音乐方面的交流与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