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辛斯基:被涂污的鸟与行走的信用卡

【编者按】

波兰裔美国作家耶日·科辛斯基,1991年自杀身亡。他引起文坛关注的作品《被涂污的鸟》,去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入围了2019年的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第92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其中文版也在去年再版。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短篇故事集《暗室手册》,让他获得了1969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近日,该书的中文版推出。

耶日·科辛斯基一生充满传奇。他1933年出生在波兰,在二战中幸存了下来,求学于苏联。1957年,他通过伪造文件,移民美国,并娶了有钱的美国女人,进入上流社会。他的朋友圈里,都是沃伦·比蒂、基辛格、罗曼·波兰斯基这样的名人;无论到哪,他都会受到有钱朋友的奢华招待。他喜欢随意编造自己的人生故事,讲给朋友们听。下文的访谈选自1993年出版的《科辛斯基访谈录》(Conversations with Jerzy Kosinski),谈及了《被涂污的鸟》与《暗室手册》,以及他的写作、他自己。

耶日·科辛斯基

“每一部小说的形式都直接来自我想要说的东西。我认为形式反映着特定的内容,我无法想到任何其他形式能够让我把我想说的说得更好。比如,我对语言的一切看法都反映在《暗室手册》里,我为每个对话都赋予了独立的功能;对话成为独立的事件。《暗室手册》里的每个事件都是独立的;它们以流浪汉传奇的方式相互关联,但是也被主人公不断积累的觉醒串联起来——他对自我和对社会的觉知。以命运为导向的西方文化坚持认为,即使在小说里也需要一种指导性的原则,需要一种情节。有些评论家在《暗室手册》里看到了好几个不同的主人公——仿佛他们害怕承认,我们的生活并非建立在一个单一的情节上;同样地,我们的小说也并非如此。”

耶日·科辛斯基曾在访谈中以《暗室手册》为例,阐述他对小说形式的看法。这本书虽然体量轻小,但冲击力丝毫不亚于表现人性黑暗面的《被涂污的鸟》,后者的同名改编电影也入围了上一届奥斯卡奖的最佳国际影片十强。《暗室手册》完美聚集了科辛斯基“招牌”式的写作元素,比如城市秘密角落的探险、充满实验性和危险性的恋爱、令人紧张不安的心理体验。如1970年美国艺术和文学学会的颁奖词所言,科辛斯基的小说处理的是“在人类身心越轨的状态下,梦境与日常生活的尖利毒牙与斑驳色彩”。这部由多个片段构成的小说,有意采用冷峻、不带感情的叙述方式,描绘出平淡日常生活中一个个诡异的情节。这些短小的片段看似独立但又潜藏着隐秘的关联:从没有见过信用卡,但有一天忽然被物质所迷惑的乡下女孩;疗养院里的游客、病人和滑雪教练之间的三角恋爱故事;富人圈子里的赛车游戏以及这场游戏最终造成无辜路人死亡的惨剧;为了避免被处决,而在刹那间不得不成为行刑者的命运……这些故事展示了主人公不断试图满足权力欲和控制欲的过程,而与此同时,他也无形中被一套社会规则操纵着。

电影《被涂污的鸟》海报

实际上,至少在他生前人们所知的看来,科辛斯基的人生经历和他的小说一样迷人和神秘。他对自己究竟是否犹太人有过模棱两可甚至彼此矛盾的答案,当然,这或许是因为,许多经历过“二战”的波兰犹太人在战争期间隐藏身份,而在战后波兰已经形成统一民族国家的氛围下,许多人都选择认同波兰文化而对犹太血统继续闭口不提。来到美国的科辛斯基迅速写书成名,娶了一位钢铁公司巨头的遗孀,跻身名流社交圈。和当时许多名人富豪一样,他也喜欢光顾纽约的夜店,展开和他书中一样大胆的性游戏,并因此对城市的地下世界和秘密角落变得十分熟稔。他收藏着各类假发、奇特的服装和防身武器,会偷听别人的谈话,喜欢做些恶作剧,比如藏在桌子下面挠外交官的脚让他误以为是狼蛛,或者让一帮马球运动员误以为他们要和美女约会结果发现科辛斯基为他们准备的是变性的男人。

在科辛斯基的叙述中,1957年他最初从波兰来到美国时,身无分文、不通英语,曾做过轮船刮漆工人和哈莱姆区毒贩的私人司机。但这些细节似乎有所夸大或并非事实。据后来研究,他在波兰得到了大学里几位导师的帮助,并获得了亲戚提供的经济支援才来到了美国。他声称自己从事过的七七八八的职业也没有留下充足的证据。不过,考虑到他的座右铭是“Larvatus Prodeo”(“带着假面前行”),或许我们能理解,发明自己的生平故事是他最自然不过的创作了。毕竟,他在一段需要不断伪装的残酷战争中长大。在访谈中他表示,他所有的计划,都是“为了昨日而制订的”。他的众多身份和人格面孔,是否也是他为昨日制订的计划之一?

这是一个将生活和文学、真实与虚构相混淆的人物,而这也是他写作的魅力所在。使用后天学习的非母语写作,令他的语言异乎寻常的简洁、清晰。他很少使用超乎日常的、过于书面的词汇和复杂缠绕的修辞,他在访谈中表示,自己总是力图避免使用形容词和副词但重视动词。这种癖好也和他早年学习摄影的初衷一致:最大可能地在表面上保持灰色,保持“客观中立”,而这种失去个性的、回避情感流露的生活,恰恰是他写作关心的主题之一。只要你打开书页,就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了。尽管科辛斯基的自述有着充满争议的多重版本,他在文学上抵达的锋利和魅力也依然无可替代。就连后来试图攻击的人也曾承认,《暗室手册》整部书就像在发起进攻之前的一刻蜷起身子的毒蛇,它的语言“完美、精确,如宝石一般明澈”。

科辛斯基与罗曼·波兰斯基

科辛斯基访谈选摘

Q:小说的目的是什么?

A:让读者置身于某种戏剧性情境,它比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凝练、更加具体,然而却是以同样的材料构成:相互作用中的人,相互冲突的人。我相信,在这种过程中,读者会更加强烈地体会到他自己的生活——作为某种戏剧。当我们用一种“被稀释”的方式体验我们的生活,小说,好的小说,却多多少少能够使之戏剧化。小说向我们暗示,我们和那些虚构的人物一样,也能够占据相对的重要地位,直面并且驾驭我们的人生。

Q:我想你应该不止一次被问到,你小说中那些恐怖的事件、诡异的艳遇和骇人听闻的故事是否源自你个人的经验。你怎样使自传性因素和你对小说创作的定义相互协调?

A:我的小说从不是自传性的;我认为它们只是小说,而非其他。我写作这些小说让人想到自传性的因素,是来自我对身为小说家的基本看法,即小说家写作,是因为他和其他人有许多共同之处,而非因为他与众不同。正因为他和其他人非常相似,他会感到不论要描述什么,都要给别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如果我在书中描述我的情绪,是因为我相信这也是你的情绪,因为作为人类的我们,有如此多的共同点。对于法国人、中国人、爱斯基摩人、拉丁美洲人、东欧人,还有这片土地上教会我英语的人来说都是一样的。在人的境遇和我们的想象方面,我们的差异很小。只是在身体的层面、我们所受的教育、某种生活环境和我们情感方式的某些细微特征上有所不同。

在我看来,20世纪的人反映着西方文化的各种驱力;因此小说家也是探测情绪的、道德的、社会政治的各种道路的地形学家,他们对欧洲人和美国人一样都带来启发。这样的观点排除了以自传方式写作小说的做法,因为即使是作者感到自己在以严格的自传视角写作,他也依然只是传达着人类的经验而非其他——这种经验不知道所谓私人财产,垄断或版权。但它知道反常——有些作家将自己视为私人福音的传教者;他们的小说如此离经叛道,的确和人类境况关系不大,而他们小说使用的形式和语言总是把注意力引向这种形式和语言本身,于是无法成功地表现人类的事件和心理活动。这些小说对我来说不过就像那种旧电话簿,上面有各种名字和号码,可如果你打那个电话,根本无法接通。

《暗室手册》

Q:你在构思《暗室手册》时,是否就想象它是现在这样碎片化的、没有时间顺序的样子,还是说你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去写那些行动,最后像新浪潮电影导演那样把它们编排起来?

A:在《暗室手册》中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像是某种阶梯,在这本书开头,主人公已经成型的观念令他相信,他自己是可以操纵他人的独一无二的人,但到了结尾,他意识到自己不过是文化的各种手段的复合体。在他旅程的开头,他仍然把自己看成一个非常具有个性的人,尽管他已经拿着信用卡。他仍然愿意认为他并没有购买整个文化,而是买下了一次浪漫邂逅而已。但随着这本书里种种事件的展开,他越来越感觉到,他自己就是西方文明的一张信用卡。他被大批量地出卖,被大批量地购买。一旦他意识到这一点,他的最终目标就变成了承认它,向它屈服,然后消失。

Q:你会怎么处理你的手稿?

A:我把它们放进银行保险柜里。我非常注意保密。我把东西藏起来,把它们锁起来。我有十五个不同的地点用来藏东西。有些用来放稿件的保险柜甚至比我自己的公寓还大。我总是害怕有某种组织力量会跟踪我,不仅打入我的公寓——让他们那样做吧!——也渗透我的内心生活,而这种恐惧,我总是在写作和信件中流露出来。

Q:你认为,你的书获得成功是什么原因?

A:我只能通过评论、信件以及与读者直接的交流来推测,我猜想读者是为了不同于我的意图的缘故去看那些书的。年轻的美国人似乎认为《被涂污的鸟》是有关他们自己生活的象征化小说:他们在工业化的社会里也变成了不受欢迎的“被涂污的鸟”。而《暗室手册》这部书典型地展现了一个男人作为冷漠、原子化社会的产物所经历的行尸走肉状态,他在这个社会里不仅被人所操纵,也禁不住要操纵别人。他成了行走的信用卡,丧失了一切他本来应该有的生命力。

Q:你如何看待书写者的未来?

A:我认为它会一直幸存——在当代感受力的边缘。我认为这是比较恰当的位置。读小说的人一直是大众里面的少数。渐渐地,它会成为想要寻求非同寻常经验的人会去尝试的活动,比如恋物癖或者有反常想象力的人。

Q:为什么读者会这么少?

A:如今人们都去被更常见的媒介也就是视觉的媒介吸引了。看电视不需要多少教育水平,也没有年龄限制。到处都有电视。电视具有语言所没有的直接性。语言要求某种内在的触发机制;电视则不然。图像根本上是可被理解的,也就是说它有极大的吸引力。而且同时,我想,它从根本上是可怕的,因为它将观看者变为旁观者。当然,这是我们一直以来都渴望得到的位置……宗教的终极目标就是让我们从噩梦中解脱。实际上电视达到了这一点。它向我证明你永远能成为他人悲剧的旁观者。有一天你会在真人秀节目里死掉,这无关紧要——关于这一点你得到提醒的此书不会多过你得到真实的天气预报的次数。电视里没人让你打开窗户看看天气,它永远不会那么说。只是会说“今天的天气是……”诸如此类的。天气预报员永远不会说:“如果你不相信我,你就自己看看好了。”

自古以来,我们作为担惊受怕的人类经历的主要进化就是学习如何面对我们存在中的不适,首先就是遭遇意外的可能,突然的死亡,丑陋,永久的分离。在这方面,电视的确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媒介:你永远是旁观者。不适的生活永远属于其他人,而即使这一点也会被抹除,因为一个节目会立即取代上一个节目。文学不具有这种抚慰的能力。你必须唤醒自己,而通过唤醒,你自己必须为内在的生命提供背景。当你读到一个男人死去,你的某一部分也随他一起死去,因为你必须在头脑中重现他死去的场景。

《被涂污的鸟》

Q:你说过,相比视觉媒介,文学要求受众更多地主动参与和努力。这是否就是为何你的《被涂污的鸟》和《暗室手册》在语言上都如此精省的缘故?

A:我相信读者。我认为他完全能够填补那些我有意留出的空白。《暗室手册》不采用清晰、可辨别的情节,借此吸引读者投入其中。从开篇第一句,“我继续向南方腹地漫游”,读者在书页上开始了旅行,而我没有给他任何承诺,没有明显的情节线来诱惑他。他必须像我的主人公那样做出决定:他要继续吗?他对下一个要发生的事件会感兴趣吗?

Q:你的意图是颠覆性的,你希望让读者通过想象力卷入你的作品,纠缠其中。

A:我猜是的。当他受到牵连,他就成了同谋,他受到刺激,卷入事件,得到净化。这就是为什么,我不会给他提供道德上的准则。读者必须对自己问问题。是好奇心令他进入我的故事,还是因为认同,因为他与人物的共谋?对我来说这就是写作的终极目的。

Q:你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参与者,还是旁观者?

A:我认为自己肯定是参与者,因为我热爱生活,如果有一天它停止了,我会非常难过。生活是无可比拟的非凡礼物,每一个时刻都应该被崇拜。我写下的每一部小说都表现着这种原则:突发事件,小插曲,一个个小小的步伐,一次只迈出一步,因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你就会错过全部。我们只会在特定的瞬间认知我们的生活:这就是生活到来的方式。也就是说,我自己也不只是一个参与者;我把自己视为一个过于急切的参与者。我发现自己试图尽可能多地榨取生活,把它挤压进每一个时间单元里。

Q:你是否希望人们记得你是……

A:我不希望被记住。我们现在正处于人性解体的时代——我最好是被人遗忘。我并没有兴趣继续成为原子化时代的成员之一。

Q:但你还是保存所有东西的复本,你对保存自己的作品总是非常小心。这些对于未来的准备……

A:未来?我所有的计划,最终都是为了昨日而制订的。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