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本新书推荐

在世界读书日推荐给大家的一份书单。一直与书为伴的编辑们,个人的阅读好恶是什么,阅读趣味又是怎样的?这份书单或许可以窥见一二,也希望能给读者们一些阅读参考。之后,我们还将会定期更新,为大家推荐更多有思想的好书。

《资本与意识形态》

【法】托马斯·皮凯蒂/著 【美】亚瑟·戈德哈默/译,哈佛大学出版社,2020年3月

推荐人:丁雄飞

推荐理由:

“每个人类社会都必须证明它的不平等是合理的。”这是六年前因为《21世纪资本论》一跃成为全球学术明星的托马斯·皮凯蒂,在他一千多页的新著里写下的第一句话。不同于用经济理论和数学模型(资本回报率大于经济增长率)呈现资本主义不平等的前作,《资本与意识形态》是一本结合了当代经验主义经济分析和传统政治经济学,受惠于法国长时段学派的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史。通过检视历史上各个时代的不平等政权,皮凯蒂想要告诉我们,不平等并非自然事实,而是政治选择。尤其在今天西方的优绩制超级资本主义社会,婆罗门左翼和商人右翼结盟,不平等危机深重。皮凯蒂把他为当下开出的药方称为“参与式社会主义”:对富人的收入和遗产激进征税,以此来承担全民基本收入,同时在企业内部促使资方同劳方分享权力。主流经济学家自然觉得这是一派胡言、天方夜谭,马克思主义者也会认为皮凯蒂对“意识形态”的使用,乃至对社会主义和民主的想象都问题重重——谁是皮凯蒂的行动者?尽管如此,在方生方死的2020年阅读这本大书,或者仅仅浏览皮凯蒂在个人社交媒体账号公布的、他因新冠疫情而取消的纽约大学课程——“不平等政制:一部全球史”的课件,我们都会获益良多,虽然皮凯蒂终究不可能成为21世纪的革命导师。

《桑贝在纽约》

【法】让-雅克·桑贝/著、绘 任凌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9年5月

推荐人:方晓燕

推荐理由:

作为法国的国宝级插画大师,让-雅克·桑贝为很多人所知,却是因为他为《纽约客》杂志画了100多个封面,因此从这本收录了这些封面插画的《桑贝在纽约》进入他的插画世界当是个很不错的选择。书中还收录了他与朋友、记者马克·勒卡尔庞蒂耶关于纽约的对谈,桑贝说:“那种身处高楼大厦之间,感觉自己很渺小的感觉,不会让我有压迫感,那就是生活啊,我倒是一直觉得很意外,人们好像总是意识不到自己其实是很渺小的。”

《看不见的爱》

【法】埃里克-埃马纽埃尔·施米特/著 徐晓雁/译,中信出版集团·中信大方,2019年9月

推荐人:龚思量

推荐理由:

本书由施米特的五篇短篇小说组成,五个故事皆是围绕着“爱”这一主题来展开,而作者依靠其精彩的构思凸显出了“爱”的神秘莫测、变化多端。正如同许多读者表示的那样,施米特高超的写作技巧让人想起了欧·亨利与莫泊桑等大师。更加有趣的是,拥有法国高等师范学院哲学博士学位的施米特在本书的五个小故事中讨论了爱的背叛与忠诚、爱情的社会认同性、爱与身份、爱的相互性等一系列问题。在小说《狗》中,施米特更是巧妙地化用了列维纳斯的概念,让主人公表示从特殊的被爱对象的目光中重新找回了上帝。在后记中,施米特针对本书最后一篇小说《幽灵孩子》写道:“很明显,我们这个时代不堪忍受痛苦。我们可以在忍受痛苦的同时仍然感到幸福吗?对于这个问题,今天大多数的回答是否定的。”但是,如果我们回头再次阅读本书的《布鲁塞尔的两位先生》以及《狗》两篇小说,或许可以体会到正是那看不见的、难以名状的、甚至给人以痛苦的爱才成为了我们生活的支撑和幸福的源头。

《播种人:平成时代编辑实录》

【日】马场公彦/著 赵斌玮、幸丹丹/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

推荐人:顾明

推荐理由:

本书作者马场公彦是日本岩波书店的前总编辑,书名中的“播种人”源自岩波书店的社标,而这社标又取自法国画家米勒的《播种者》,寓意“思想文化的传播者”。读《播种人》的过程中,你会深刻体会到一个日本老牌出版社对于这一寓意的坚持。

全书分为三部分,有宏观方面的日本出版业概况、中日出版业的交流,有微观方面的个人出版生涯回顾。宏观方面,作者查阅了很多、很新的数据资料,分析了日本出版业的整体趋势,尤其是电子阅读、智能手机时代,他结合自己在岩波书店的工作经历,阐释了对传统出版业转型的思考。此外,作者也回顾了只做经典的文库本、旨在提高大众教养的新书等,这些由岩波书店带起的日本出版业特有的潮流。

微观方面,生于战后的马场公彦,也介绍了他进入出版社后与中薗英助等作家的交往,但作为一名学术图书编辑,他的兴趣更多在于战后日本与亚洲关系、中日关系的重塑,他给读者讲述了他负责的《现代亚洲的肖像》、《亚洲新世纪》以及东亚通史等的编辑经过。

年过六旬的马场公彦,在岩波书店任职的最后几年还在为应对数字时代推动成立新事业部。他并不认为数字阅读是洪水猛兽,相反,他看到读者的阅读行为和出版产业的构造在发生改变,但图书并没有消失,经过了150年的日本出版历史,有些是不变、也是不可改变的,那就是:“身为一个持续创造出版物并将已出版图书在内容、数据两方面进行更新的内容制造商,必须坚持不懈地经营”。为了不丢失作为出版人的自尊与自信,他时常问自己诸如“你了解你出版社的出版物吗”之类的问题,无愧于“播种人”这一寓意。

《断代》

郭强生/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后浪,2018年6月

推荐人:顾明

推荐理由:

这是近几年所读小说中最令我惊艳的一本。台湾地区作家总能在小说书写上,突破传统讲故事的苑囿,而找到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从早前的朱氏二姐妹、张大春,到骆以军,再到这位郭强生。和蒋晓云类似,郭强生也是长期离开文坛(去做剧场了)后再度回归,即获得多方赞誉——《断代》一出版,便被评论家们拿来跟白先勇的《孽子》相提并论了。小说情节复杂,时间线跳跃,作者在多个时空里来回穿梭,不停地转换叙述视角,主线故事之外还旁生出诸多支线,但读到最后你会发现,一个关键人物串联起了整个故事。而回看整本书,作者似有为台湾地区同志文化立传的意图,但最终却还是在描摹这世间为爱与世俗所困的人。郭强生的文字鬼魅,更添故事的悲凉;书中妙言警句不断(我看的是电子版,阅读器隔几页就会有提示:此句被多少多少人标记),是个人在朱天文《荒人手记》后读到的最好的书写同志的文学作品。

《与神作战:古代世界的无神论》

【英】蒂姆·惠特马什/著 陈愉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2月

推荐人:黄晓峰

推荐理由:

尚未读完,但是比较有意思。只是书名有点夸张,因为全书主要讨论的是古代希腊的无神论者,探究他们的思想、抗争以及所受的压迫。

开头部分描述古希腊无神论者所受的遭遇,作为中国读者,颇有时空错位之感,比如作者感慨:“我们默许一场语源儿戏:仅仅根据无神论者(atheos)在语源上是缺乏(a-)对神(theos)的感应的人,就把他们从人群中挑选出来。在这里,是否具备神感俨然成为一种识别标准。”(第5页)“历史久远的无神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权问题,即是否应当承认无神论者在现实生活中理应和其他人一样得到尊重和包容,并且可以不受打搅地度过他们的人生。”(第6页)

在第8章“对无神论的审判”中,作者介绍了多个因为持无神论主张而被审判的案例,不过也许是材料理解分歧的原因,总觉得这几位无神论的言论并没那么旗帜鲜明,但还是被判有罪且流放甚至处死。

相反,作为从小就接受辩证唯物主义学习的中国读者,对王充和范缜这两位无神论斗士,大约都耳熟能详,他们两位渎神的言论如此直截了当,甚至跟皇上及其智囊团对喷,最后也没啥事。而清代有些信奉宋学、不信鬼神的儒生,也不过被纪晓岚之流调侃几句而已。

无论古今,中国才是无神论者的天堂吧。

《莱昂内往事》

【意】塞尔吉奥·莱昂内、【法】诺埃尔·森索洛/著 李洋/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2010年1月

推荐人:韩少华

推荐理由:

吃了美味的蛋,就想认识一下那只下蛋的鸡。抱着这种心态去读的这本访谈录。

两位对话者分别是意大利导演莱昂内和法国影评人森索洛。莱昂内起初因为“镖客三部曲”名声大震,然而优秀的全球票房最初并没有给他带来相应的美誉,惟有法国《电影手册》杂志不遗余力地力推其“通心粉”风格的西部片。森索洛即《电影手册》的资深撰稿人。

莱昂内开始拍摄西部片的时代,西部片几乎已经走到末路,甚至连他自己在“镖客三部曲”之后,也以一部“西部往事”来终结“西部时代”。

一个旧的时代的逝去,与另一个新的时代的降临相互伴随。对莱昂内自己来说,是“镖客三部曲”与“往事三部曲”的承上启下,对今日的观看者来说,则或许就是眼睁睁看着身处其中的这个正在逝去的时代在旧日影片中的光临。铁路替代了马车,资本推开了牛仔,一个新的时代正在胶片中成型,而这个时代已然在新冠之下再次被验证已经正在离我们远去。

从访谈录中能看出,莱昂内和森索洛几乎无话不谈,不仅关于其电影、也关于其生活,不止坦承其思想、乃至吐露其情感。部分内容可能甚至有故意夸大事实之嫌。

在这本书正文最后一章,莱昂内透露了其夭折的电影《列宁格勒保卫战》的第一个镜头的计划:在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的乐音中,人群逐渐聚集……这其实并不存在的事物,是多么令人神往。阅读让人得以从时代中解脱,其乐趣或许也在于此。

《致命流感:百年治疗史》

【美】杰瑞米·布朗/著 王晨瑜/译,社科文献出版社·方寸,2020年3月

推荐人:彭珊珊

推荐理由:

来自专业人士的科普。作者是一名军医和急诊科医生,目前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急救护理研究办公室负责人。英文原版问世于2018年,也就是1918年大流感爆发100周年之际。作者复盘了一个世纪以来人类应对流感的努力。无论是去北极挖出1918年的尸体复活流感病毒,还是互联网时代利用数据预测流感趋势,人类的探索从未停止。尽管,我们至今没有找到真正有效的药物。

在新冠疫情的刺激下,近期有不少疫病史著作出版或再版。这些作品各有侧重,本书的重点在于流感的应对手段(“治疗史”)。作为急诊科医生的作者在叙事节奏上也紧凑明快,时常冷不丁甩出一些医学冷知识,但通俗易懂,适合休闲阅读。

1918年大流感影响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全球经济到人类寿命、从各国秘密物资储备到医疗商业……其中一些后果在几十年后才显现出来。许多疫病史研究者写过类似的话——我们都知道过去的疫情会在未来重演,只是不知它在何时到来。如今,大流行已经发生,接下来的剧本会怎么写?思考过去也许能带来一些启示。

《使日十年:1932-1942年美国驻日大使约瑟夫·C.格鲁的日记及公私文件摘录》

【美】约瑟夫·C.格鲁/著 沙青青/译,社科文献出版社·甲骨文,2020年3月

推荐人:彭珊珊

推荐理由:

1932-1942年美国驻日大使的日记及公私文件摘录。对研究者而言,是理解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日关系、乃至中日关系的重要资料;对大众读者而言,则可以看到一位“话唠”大使关于近代日本政治、社会的生动记录。

本书英文版出版于1944年,商务印书馆1983年曾出版中山大学已故历史学者蒋相泽先生的中译本(有删节),此次重译是由青年学者沙青青在1944年初版的基础上做更完整的翻译。初版保留了格鲁对美国国内政治人物的批评(主要是孤立主义者),但这些内容在后来的英文版本中曾被删去,此次新译也将其复原。

本书最大价值在于为观察当时日本局势提供独特的外部视角,可与日本国内的观察互为参照。新译本对诸多涉及日本近现代史的人物、事件做了注释,帮助读者了解记录背后的历史脉络。例如格鲁提到他参加日本宫廷聚会时,有一位“李亲王”找他搭话;注释说明这位李亲王其实是朝鲜王朝末代王世子李垠,他被伊藤博文接到日本留学,曾在名义上获得日本皇族身份。

格鲁发表日记时经过挑选和摘编,出版意在为美国当局处理战后局势提供参考,阅读时应心中有数。但这六百页日记和资料仍蕴含相当大的信息量,对关键事件如美日谈判过程、关键人物如近卫文麿等,都有详细的记录。

《记忆之场》

【法】皮埃尔·诺拉/著 黄艳红 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1月

推荐人:伍勤

推荐理由:

新史学“记忆研究”的奠基之作《记忆之场》近日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我在2016年第一次读到这本书,始终难以理解它的主编、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提出的“历史在加速消失”。然而处在2020年这一由灾难构筑的历史时刻,这句话却反复缠绕着我,它的内涵在这个复杂的历史现场愈发清晰起来。“记忆研究”提醒我们,当历史的见证人消失时,历史与记忆就不再浑然一体。事件在离开了它所发生的现场后,重新被人们用文字、声音、图像等媒介呈现出来,而经过再现的事件与历史真实永远有一定距离。人的记忆也在不同时空中不断地被重塑与修正,意义被不断叠加或删减,内涵逐渐空洞。然而,在今时此刻,与“历史事件的通货膨胀”同时发生的,是记忆承载力的大幅缩短。

《记忆之场》不仅仅为我们打开了从马赛曲到普鲁斯特的关于法兰西共和国的集体记忆,同时也标记了史学的认识论转向——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大历史”走向社会史书写。它也同时指向未来,警醒着我们:要把历史从记忆的圣殿中驱赶出来。

《剧变:人类社会与国家危机的转折点》

【美】贾雷德·戴蒙德/著 曾楚媛/译,中信出版社2020年4月

推荐人:熊丰

推荐理由:

但凡在大学里受过基本的通识教育的人,大致都读过或者听说过贾雷德·戴蒙德的那本《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在书里,贾雷德·戴蒙德讨论了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小麦和玉米、牛和猪以及现代世界的其他一些基础作物和牲畜都最早出现在新月沃地,而不是其他地区?为什么是欧亚大陆人征服、赶走或大批杀死印第安人、澳大利亚人和非洲人,而不是相反?仅有数百人的西班牙征服者又是怎么征服并统治庞大的印加帝国的?大四时初读《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那种阅读的快感和思维的震撼时至今日依旧无法忘怀。

最近出版了戴蒙德的新著《剧变:人类社会与国家危机的转折点》。在本书中,作者先是回顾了自己儿时的一场悲剧——“椰林俱乐部大火”(1942年,波士顿椰林俱乐部突然大火,导致了492人丧生),戴蒙德从自己作为外科医生的父亲口中了解到这一悲剧的细节,并且亲身体会了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对遇难者家庭和幸存者造成的苦痛和折磨。戴蒙德长期关注这批受害者的余生:有些无法走出伤痛选择了自尽,有些终生被痛苦的回忆折磨,还有的则比较好地调整了自己,生活最终重归正轨。戴蒙德从个体出发,借用了大量心理干预的理念和方法,最终得出了个人从危机中走出所需要的12个因素。之后,他对上述指标进行了微调,进而考察一个国家在面对危机时的应对。戴蒙德对芬兰、日本、智利、德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美国这七个国家的历史进行了细致的考察,看他们在面对危机时候是如何调整,个体应对危机的经验是否能给国家以参考。

“宏大叙事”在我们这个时代时常沦为一个贬义词,但是戴蒙德绝对是宏大叙事的大师,本书堪称是他对人类历史的又一次巡礼,作为生理学教授的他又一次在自己的历史叙事中使用了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方法论和视角。

戴蒙德在本书的最后两章对世界向何处去进行了自己的预测,但他也绝对无法预料2020年会是如此的凶险和艰难,新冠疫情将全世界都拖入了危机之中,如何应对危机和不确定性,恰恰是我们可以从《剧变:人类社会与国家危机的转折点》一书中获得的智慧。

《依稀识得故乡痕:漆家山50年村史》

漆永祥/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7月

推荐人:于淑娟

推荐理由:

作者漆永祥是北大中文系教授,漆家山就是他的家乡——“黄土高原上一个贫寒闭塞的小山村”。中文系教授如何为自己的家乡写史?出于专业、或也出于个人情感,都是我想读这本书的理由。

开篇序文中,作者说想用亦文亦史的笔法,来叙记这个“极其普通平凡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小山村的过往史”,“用农民的身份与话语,写父老乡亲的生老病夭、婚丧嫁娶、居舍衣食、耕田打柴、牧牛贩马、敬神祭鬼、年俗节日与悲欢离合”,想给200年后的人写一部信史,待他们与今日之“正史”对比研究时,可以看到“一个偏僻村落百姓的日常生活,看到不一样的历史叙事,看到真正血脉连贯风味浓厚的乡土气息”。

书分三卷,上卷记叙了漆家山的自然环境、医疗卫生、农林畜牧、人口移民四个方面的变迁;中卷围绕文化教育、公共娱乐、婚丧嫁娶、节日方语来写;下卷是漆家山山民小传,总十篇,写了十一个人,有学堂老师、有传统手艺人(扎纸活的“画匠”)、有林场工人、有会计,还有杀人凶犯和打工者——无一不是平凡人、平凡事,但平凡人物的悲喜人生更令人动情。也不只是小传部分,在整部书中,作者总时不时地流露出对家乡、家乡人的情味儿,时代变迁之下,对于家乡世情中“好”的一面或“不好”的一面,总能读出作者所怀的同情之理解与理解之同情。与一般史书的体例、编纂比较起来,这部村史大概算不上“规矩”——即使作者颇费力气地统计了1965-2015年漆家山家族户数人口表;绘制了2015年的村舍民居图——如作者序中说,这是“尝试性的纂述”。而作为一部私人撰述的村史,于我这个读者而言,更感怀于作者坦露的真诚和叙写出的人情、乡情、国情。

《克尔凯郭尔传》

【丹麦】尤金姆·加尔夫/著 周一云/译,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2019年12月

推荐人:臧继贤

推荐理由:

克尔凯郭尔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其短暂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著述。尽管在他去世之后(1855年),他的著作很快被人遗忘,但在20世纪初,它们的价值又被一些德国学者重新发现。《克尔凯郭尔传》这部重要的传记时隔近20年被译成中文出版,应该是读者的幸事。传记作者尤金姆·加尔夫(Joakim Garff)本就是克尔凯郭尔研究专家,对丹麦神学、神学与哲学交叉的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在详细叙述的哲学家生平中恰如其分地介绍其作品和思想,可信度较高。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汝伦在《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中是这样评价克尔凯郭尔的:“他关心的始终是将个人生存放在哲学关注的首位。在有血有肉的个人生存面前,理性与逻辑的缺陷与不足昭然若揭……他的哲学让我们感到的不是真理的满足,而是对真理的不安,这种不安也许可以是我们摆脱那些往往不太容易摆脱的成见,直面我们自己生命的问题,这也许就是祁克果(克尔凯郭尔)哲学的价值之所在。”哲学系学生在“经受训练”时,哲学家传记和哲学原著的阅读一样不可或缺。这部传记应该不会辜负他的读者。

《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

宋杰/著,中华书局,2020年3月

推荐人:郑诗亮

推荐理由:

对宋杰先生所著《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久闻其名,几个和我一样喜爱三国史的朋友读过之后也连声夸赞,但一直没有狠下心来开读,毕竟这是一部厚达1525页的真正意义上的“大书”,读之前,需要找找状态。

疫情期间,枯坐家中,只能读书消闲。这才发现,《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读起来一点都不难,不仅不难,简直就像打游戏一样有趣。上册的“曹魏篇”就是一部曹操发家史,让我这个从《三国志Ⅳ》开始,每次游戏开局都选曹操,而且把《三国志曹操传》打了无数遍的老玩家倍感亲切。中册的“蜀汉篇”我最关注“姜维统军时期的北伐与兵力部署变化”,喜欢《三国志姜维传》的读者,肯定和我的想法一致。下册的“孙吴篇”我的阅读重点则放在了“三国战争中的夷陵”上,原因无他:因为我是湖北宜昌人。

总之,这部书给了我极大的惊喜,值得向每一位喜欢三国史、军事史和历史地理的朋友推荐。硬要挑毛病的话,最大的遗憾就是所附地图少了点,而且都是黑白的。

《诗人十四个》

黄晓丹/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乐府文化,2019年7月

推荐人:朱凡

推荐理由:

去年十一月的一天,偶然在豆瓣看到一篇日记:“这个时候他对湖对岸还是有很多的向往,可是他就决定把对岸留在对岸,把未知留在未知。”这个微小说一般的长标题深深地吸引了我,点进去才发现是一席的一期演讲,讲者是在江南大学教授古代文学的黄晓丹老师,演讲正式的名字是“随时间而来的真理”,来自叶芝的诗,内容则出自她暑假刚刚出版的新书,《诗人十四个》。

古诗词给大多数人的感觉大概是美则美矣,遥不可及。黄晓丹提供了一条打破时间隔阂的通路。不论古今,人生的终极问题都是相似的,于是便有了理解前人的可能。在演讲中,她引用了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欧文·亚隆对人生烦恼的总结:死亡、孤独、自由和无意义。仅仅一两个月后,新冠疫情爆发,从某一个时间点开始,世界仿佛再也无法回到之前的模样,但人类的烦恼,大概仍旧不外乎上述四种。

黄晓丹说,读陶渊明的诗能够抚慰死亡焦虑。陶渊明在《拟挽歌词》中想象自己的死亡,“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死亡并不足道,因为只是归入了生命的洪流;在《荣木》中,陶渊明因木槿花的生命短暂想到“人生若寄,憔悴有时”,却选择用道德承担来对抗生命的无意义,“匪道曷依,匪善奚敦”。而开头那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王维,情节来自《辋川集》里的一首《南垞》,说的是他有一天划船从北边的山去南边的山,却在船行驶到湖中央时决定停下,“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黄晓丹说这令她非常感动,“去追求理想固然很动人,但是在有些时候决定不去追求那些唾手可及的理想,其实是一种更大的力量”。

在这个人与人的悲欢越发不相通的世界,不如翻开这本满溢着春光的小书,与大诗人们遥相作伴。

《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

【美】马修·德斯蒙德/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2018年7月

推荐人:钟源

推荐理由:

这是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马修·德斯蒙德博士时期的实地调研。怀着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关怀,作者深入密尔沃基专租给穷人的一个拖车营地和贫民社区,用一年多的时间,跟踪采访了许多租客、房东,还做了大量问卷调查。通过定性、定量研究相结合,以及作者独到的观察力和同理心,为读者呈现出美国底层人民生活的悲惨图景。

本书的主角有带着孩子的单亲妈妈,有双腿残疾的老人,有十九岁的少女,有同性恋护士,任何一次驱逐都会带来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悲剧。租客需要找到仓库储存物品,给孩子办转学,打上百个电话找新的房子和寻求补助,四处坐公交看房以至于丢掉现在的工作,导致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至本书结尾,只有一位白人护士依靠家庭暂时脱离了贫困,其他人继续深陷不断被“扫地出门”带来的贫困之中。

马修·德斯蒙德“要把这本书写成一个道德批判”,他认为家居(home)是生活意义的载体,像书中租客那样每个月70%的收入用于交房租是极其不合理的。究其原因,马修·德斯蒙德认为“人人是业主”是美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占有者的利益远远压过了居住者的利益。如果“人人有房住”成了主流信条,那么政策可能就会向居住者倾斜,驱逐可能就不会那么普遍。

本书对于时下的中国社会也颇有启示。当家这个起居空间被异化成资产,没有房子落不了户口、上不了学、找不到对象,疫情期间租房者不能进入小区,种种现象也是租客被变相地“扫地出门”。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租客个人不努力(贫穷)吗?恐怕历史和社会结构性因素更多一些。

《六论自发性:自主、尊严,以及有意义的工作和游戏》

【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 袁子奇/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4月

推荐人:钟源

推荐理由:

耶鲁大学教授詹姆斯·C.斯科特的一本关于“自发性”的随笔集,旨在透过无政府主义的镜片看待民众运动、革命、寻常政治和国家历史,从而获得一些从其他视角无法获得的洞见。

以“重新引入具体性、流变和偶然”、“历史误读的政治”两个章节为例,作者认为历史和社会科学研究者整理总结出的“历史”,是一种整洁得具有欺骗性的秩序,它抹杀了很多历史事件的偶然性。这种清理、简化、浓缩历史事件的习惯不只是人类的自然癖性,更是一种具有高度利害关系的政治争夺。历史的凝练,人们对于清晰叙事的欲望,精英与机构展示秩序和目的性的需求——这些力量合谋起来,传递了一种历史因果律的虚假画面。对此,应当非常警惕。

本书中的无政府主义不是意识形态,也无关政治立场,而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模式,可以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类现象,如红绿灯的设置、抄近道形成的小径、地名的设置、林场或种植园的管理、游乐园的设计、科学文献索引体系的意义、养老院与老人间的关系等。通过带入无政府主义者的非国家视角,斯科特讨论了这些现象中蕴含的悖论。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