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一天,“砥砺前行——2020年各界名家抗疫寄语手稿展”将在上海图书馆第一展厅开幕,展出96件各界名家应邀写赠上海图书馆的抗疫寄语手稿及30件来自抗疫一线工作者和集体捐赠的具有历史文献价值的抗疫实物。配套图录《砥砺前行——2020年各界名家寄语手稿集》由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同日首发电子版。
自2月1日起,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向各界知名人士征集手书抗疫寄语,得到了许多名家的相应。发来寄语者不仅有作家、评论家、学者,有画家、书法家、古籍碑帖拓片专家,有演员、音乐家、戏剧表演艺术家,还有医生、电视台主播、运动员、图书界实业家、翻译家等。许多人系首次公开自己的笔迹。而抗疫实物的提供者有奋战在抗疫前线的援鄂医疗队、医护人员、新闻记者和画家等。
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说:“没有书写就没有阅读。数字化时代,手写弥足珍贵。我们相信书写的力量,所以我们致力于收藏手稿、展示手稿,用手稿推广阅读,用手稿服务研究。”
为保障公众看展安全,此次市民前往上图观展依然需要预约、测温、全程佩戴口罩。
杨雄里院士收到寄语征集邀请时正身在美国,立即给予了热情响应和支持,很快发来了手书寄语。
从“线上”到“线下”,记录并保存历史
“这次征集不是书法作品征集,你会看到来自各行各业的名家,也会看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尽管有些手稿是寥寥数语,但其中内容与意义十分丰富。”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周德明透露,手稿寄语者中年龄最大的是陈佩秋,现年九十八岁,年龄最小的是F1赛车手马青骅,现年三十三岁。八十岁以上的寄语书写者有十位,约占寄语作者总数的十分之一。
在抗疫时期,这些手稿在上图官方公众号上连续刊登和展示,累计得到了线上87万多的阅读量。“举办手稿征集主要有两个想法,一是通过征集各界文化名家的手稿来鼓舞全社会的斗志,弘扬正能量;二是图书馆在重大事件中实现‘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初心使命的重要实践,从文化的高度记录和保存历史是我们研究型图书馆的职责所在。”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如是说。
诸多手稿中,最受读者关注的莫过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的手书寄语。2月初,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向张文宏发出了书写寄语的邀请。因工作繁忙,张文宏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抗疫一线工作的休息时间使用住地的便笺书写了寄语“冬将尽,春可期,山河无恙,人间皆安”,拍照发至上图,当日即被大量转发。在得知上图即将举办本次展览时,张文宏特地用毛笔和墨汁重新书写了一份。这也是上图在此次布展前收到的最后一份寄语原件。
此外,张文宏还捐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崔天凯致其的感谢信。为帮助广大在美留学生和华人华侨更好地了解疫情,美东时间3月26日9时,中国驻美国大使馆邀请张文宏通过央视新闻平台与在美留学生及华人华侨代表视频连线,现场答疑释惑。随后,崔天凯大使向张文宏致公开感谢信。
在得知上图即将举办本次展览时,张文宏特地用毛笔和墨汁重新书写了一份。这也是上图在此次布展前收到的最后一份寄语原件。澎湃新闻记者 薛松
留下抗疫一线的实物纪念
在疫情缓和之时,援鄂医护人员分批返沪,上图向多家单位、集体和个人征集抗疫实物,力争留下特殊时期具有历史文献价值的实物文献,拉近公众与各岗位上为抗疫工作付出心血的工作者们的距离,向社会传播更多更好的能量。
“感恩同路人。窗外万家灯火,有人千里赴约,救死扶伤,也有人心存热火力挺自己的家乡。此日此地,赴江汉,吾不分老幼尊卑,不分先后贵贱,必同心竭力。征新肺之地,剿病毒之穴,讨祸乱之寇,伐诛心之戮,遂沧海横流,儿立身无愧!”
这是一件特殊的防护服,除了有上述这段文字,还有181个医护人员的集体签名。这些医护人员来自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上海华山医院第三纵队、上海第六批援鄂医疗队、华山医院第四纵队。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赴武汉记者陈瑞收集到了181个签名,并把防护服带回上海,捐赠给此次展览。
有181个医护人员的集体签名的防护服。澎湃新闻记者 薛松 图
防护服上的寄语。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图
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任队长的上海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则捐赠了集体签名队旗,上面含163位医护人员的签名。在武汉,这支队伍累计收治患者数332人,累计收治(危)重型237人,累计治愈出院总人数278人,总治愈率达83.73%。
个人捐赠实物最多的一线医护人员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任医师谢静远博士,他于2020年2月9日至3月31日参加瑞金医院援鄂重症救治医疗队赴武汉同济光谷分院,担任医疗组副组长。谢静远共捐赠了18件从抗疫一线带回的个人物品,包括登机牌、明信片、救援服等。其中,拥有集体签名的上海第六批援鄂医疗队瑞金医院第七组指示牌,从到达武汉的第一天直到回沪都在使用,每位组员对其都很有感情。
上图方面表示,对于来自抗疫一线的捐赠实物,他们都确保其安全性,也会用博物馆级的收藏盒对其进行保存。另悉,本次展览的闭幕时间尚未确定,将根据上海抗疫动态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