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文学界的抗疫纪实:凡人小事和人间大爱

“这就是一场战争。3月之前的‘战场’在武汉。但现在的主战场在上海、在北京。……我们这样几个月‘宅’惯了的人,再到国际机场看一眼,你一定会吓得心惊肉跳:这哪是机场,简直就是‘120’救护现场!有多少身穿防护服的战斗队员?有多少辆医用急救车?还有多少等待在那里的医生?总之,到处都有恐怖的‘白色’。上海的机场,眼下确实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疫情‘前哨’——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前哨。”

——何建明《“战争”风云》

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上海广大作家秉持为人民创作的初心使命,深入一线采访,记录下了那些临难不苟的逆行者、八方驰援的爱心人士、坚守本职岗位的基层工作者。

在沪的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何建明率先创作了反映上海抗疫的一系列纪实作品,反映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上海经验和上海精神,上海作家们也采写创作了三十多篇纪实作品,聚焦发生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感人事迹,反映凡人小事和人间大爱。

4月10日,上海市作家协会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在上海图书馆举办了上海抗疫纪实文学创作研讨会。会上,何建明交流了上海题材抗疫纪实文学创作经验并发布了报告文学集《第一时间》。青年作家、《“战地”日记》作者许丽莉也畅谈了自己的创作体会。

研讨会现场

抗疫纪实文学中的群像

“一个民族危难的时刻,生活就把每个人与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何建明说,“疫情”时期是个特殊的生活时段,虽然它可能是生命中一段很短暂的时光,但它是却能透视每个作家内心的光明与黑暗、自私与无私、道德与良知、参与与逃避,甚至还是考量一个人是否可以真正成为“作家”的一面镜子。“从疫情开始到现在,我留在上海长达80多天时间,写了各类作品20多万字,让我对这个城市有了更具体的、更感性和理性的了解与认识。”

何建明新作《第一时间》呈现了上海各条战线抗疫故事的全景

关于对“战时”上海的创作,何建明谈了自己的几点体会。既然是战“疫”,就必须用军事学的目光去关注和审视“战略”与“战术”问题。也就是说,书写要有“格局”,要有“战争”和“战役”的全局思维和“硝烟味道”。要关注决策层的战略意图,传统的“好人好事”和“黄继光”“董存瑞”式的英雄,自然少不了。但当人人参与战争时,战场的“格局”与发展趋势,才是根本的和最重要的关键点,它也应该是文学艺术的核心关注点。要想把“格局”和战争的发展过程写好,就要处理好“面”与“点”的关系。“面”是作品的“舞台”、“格局”、“高度”、“深刻性”;“点”则是这种舞台、格局、高度和深刻性的“料”、“灯火”或者是“血肉”。没有“点”,“面”将无法支撑;没有“面”,“点”将无从安落。

写“战时”的上海,归根到底还是写上海这座城,城市书写,要有对“城”的特性和概念的深刻理解。往常书写城市,关注的是它的美丽与色彩、情感与小资、时尚与未来;然而书写疫情中或特殊时期的城市,就要洞察它每时每刻瞬间变化着的那些惊心动魄和催人泪下的、甚至是惊恐吓呆的“表情”,因为此时的“城市表情”,是最生动、最丰富、最立体也是最真实和最深刻的表情,它是城市内在的质的呈现。抓住了这种“表情”,也就等于抓住了“城”的精神与灵魂,以及它的本质问题。

“敏锐观察”是一个人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外溢;“迅速出击”是现实主义作家的写作态度。报告文学作家、纪实文学作家,包括小说家、诗人在内,都需要这种“战时状态”。“文学要以自己的艺术方式,将疫情期间的‘上海经验’‘上海方案’传播发扬开来,就像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作家通过文学作品,将欧洲工业革命的伟大成果(包括思想成果与精神成果)传播和发扬到整个世界一样,使之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永恒的经典——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我已经意识到或者正在参与朝这个方向的某种努力。我想上海作家也应该意识到这一点。”何建明说。

在何建明的创作中,王彤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作为上海市疾控中心综合处处长,王彤既是何建明的采访对象,又是其他采访对象的推荐、组织者。这些对象包括收治上海首个新冠病例的医院院长、新冠定点医院领导、上海首支赴武汉医疗队领队、设立发热门诊的医院、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等。

在上海卫生系统历年的工作中,王彤经历过非典、H1N1、H7N9防控和汶川地震、东南亚海啸救灾,这次在市防控新冠肺炎指挥部已连续工作70多天。

王彤在会上说道:“我深知防控重大传染病使命重大、任务艰巨,而采写抗击新冠肺炎的报告文学,记录这段历史,探寻上海这座城市、上海市民在面对史无前例的疫情时,所爆发出来的顽强而巨大的力量,特别有价值。”

此次经历,让王彤对抗疫纪实文学有了深入的体会,一是从历史细节找寻抗疫宝典。党组织、科学家、人民群众,这三者仍然是战胜疫情的最佳组合。二是信息公开透明是上海抗疫的重要特点。我几乎经历了市政府防控疫情的所有发布会。充分感受到上海信息公开透明工作的做法与成效,这是上海战疫的基本特征。三是把防控疫情的知识与技能教给民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是上海防疫的重要经验,希望在作品中进一步体现。”

护士许丽莉的《“战地”日记》

《“战地”日记》是援鄂护士许丽莉的日记,记录了曙光医院6名护士(3名金银潭,3名武汉三院),从驰援到回沪,两个月间在武汉抗疫一线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心理状态。文中的素材均来自她们从武汉发来的日记、和作者之间的微信对话以及朋友圈动态以及从新闻报道获取的事件材料,再做梳理提炼加工。

“从大年夜看到3位出征驰援的照片开始,我萌生了要把这些事儿用文学形式记录下来的想法。疫情一来,他们就那么勇敢地去直接面对病毒,用生命抢救生命,他们在武汉的每一天,令我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

许丽莉说:“治病救人是医者天职,既然选择这份职业,这个时代又交给了他们这样的使命,也向我交付了使命,就是发挥写作特长,把他们的事迹和精神记录下来。哪怕是最朴素的记录,我也希望用我的真挚和诚意,让更多人知道他们,让我们的后辈们知道,庚子年有过这样一件事、有过这样一群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记录,作为医疗系统的作者,责无旁贷。”

平凡的人在时代呼唤的时候,不负所学、以己所长、挺身而出,就是“英雄”。两个月的整理采写过程,许丽莉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写作体验,对一线战士们的担心、思念、心疼、崇敬等情感交织,让她似乎更理解诗人艾青的那句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王伟(左)与何建明

还有更多作者在记录这场抗疫战争。到目前为止,《上海纪实》电子期刊上已经推送了上海抗疫纪实作品近30篇,比以往的频率增密了约一倍。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王伟说:“这些作品的题材,涉及上海抗疫的多个方面,包括支援武汉的一线医务人员的感人事迹、本地医疗和防疫人员艰苦努力、关口和社区工作人员的执着坚守、志愿者和普通劳动者的热情奉献、传统医疗对抗疫的特殊作用等等。限于原有的创作基础和现实的采写条件,也充分考虑文学的表现手法,作协会员的创作,大多选取了相对较小的角度,瞄准了众多的普通人,写他们从平凡事中体现出来的不平凡的精神和境界,力求生动感人。把这些作品集纳在一起,确实也能‘窥一斑而见全豹’,了解到上海在此次抗疫中的特殊贡献。”

“纪实文学创作,正在逐渐成为我们组织重大主题创作、推动上海文学创作全面繁荣的一个重要方面。此次抗疫的纪实文学书写,再次给予我们许多启示和经验,“一是要重视做好题材规划、策动组织工作;二是要注重系统地培养力量、锻炼队伍;三是要努力探索纪实文学写作的传承与创新。”王伟总结道。

组织重大主题的纪实文学创作,为弥补创作短板、培养创作力量、组建创作队伍,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上海市作协还对今后一个时期抗疫题材写作做了研究,设想在持续反映上海抗疫实践的同时,聚焦中国、上海支援全球抗疫、突出全球抗疫中的中国贡献的主题,继续推出纪实文学作品,继续凝聚和锻炼我们的纪实文学写作的力量。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