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

我们这个时代不乏优秀的教育家、作家和演讲家,但能把这三种角色集合于一身的例子并不多见,而罗宾逊就是一位能把宏观教育发展趋势和微观师生家长间的互动巧妙融进他妙趣横生的写作和演讲里的“大家”,让人在会心一笑之后开始严肃地思考。

重新思考“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不做校长之后,我把工作重心从学校教育转移到了家庭教育以及更大范畴的社会教育领域,因为光靠学校无法完成教育孩子的任务,5+2(天)可能等于0。如果家长们没有厘清教育、学校和学习这三个概念的定义和逻辑关系,对未来和对年轻人没有足够的敬畏之心,这很容易让杜威说的“用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就等于毁掉孩子的未来”一语成谶。

我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直言,家庭教育才是中国教育的第一大难题,一些家长“只生不养”“只养不教”“只教不育”,把被自己玩儿坏了的孩子丢给学校,希望学校能帮他“修好”。而跟“只生不养”几乎一样残忍的是“爱之不以道”。现在各个阶层的很多家长都打足了鸡血,不惜一切代价把孩子的日程填满,却只为了在一个即将被废弃的赛道上争得一席之地。

自从有了孩子之后,我更能体谅中国家长的焦虑。在剧场效应已近失控的局势下,他们因走投无路而欲罢不能,从淡定到妥协,从受害者最后沦为施害同谋。雪崩来临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要突破这不断升级的恶性循环,我们亟须一些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视角,在未来的语境里去思考教育的本质,思考什么是有效的学习。在越来越不可预期的VUCA时代(变幻莫测的时代——编者注),最不容易失去安身立命的资本乃至生活意义的方式就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天赋和志趣,而不是从众地在别人制定的、可能已经过时了的“成功”“有保障”和“幸福”的标准中赌上自己的青春。别忘了,如果方向不对,你越努力,偏离目标就越远。

那么,一本旅美英国教育家写给西方家长看的书,为什么我觉得它来得如此及时,并迫不及待地想要推荐给中国家长呢?

·第一,家长,尤其是被甩包爸爸们逼上育儿第一线的妈妈们很容易陷入当下的困境中,在三姑六婆的七嘴八舌中,被明天就要面对的以“买学区房还是换外国籍”“报钢琴课还是补习班”为代表的种种现实问题引起的焦虑搞得乱了阵脚。偶尔抬起头来看看美国家长的育儿遭遇,会给你带来一种“哦,原来天下妈妈一般愁”的释怀。

·第二,很多中国家长会用“没办法,中国人太多,竞争太激烈”来解释一切对孩子“不得已而为之”的“爱”。罗宾逊为我们描绘的全球未来就业图景,可能会帮助我们看清全人类面对的更大的挑战。那些即便站起来,站到椅子上的人,还是看不清舞台上在演什么。而因为受观众的干扰已无法正常演出的演员们,决定录制节目放到网上,让那些没法挤进剧场或买不起门票的人都能免费观看。

·第三,虽然这本书的名字是《什么是最好的教育》(You,Your Child,and School),但书里聊到了很多字面上跟学校、跟教育无关但意义更重大的话题,比如“幸福”“健康”“(有效)学习”。教育的本质其实不是教育,要解决教育的问题也不能单纯依赖学校。

·第四,罗宾逊用众多真实的案例提醒家长们,除了对教育制度不公、学校质量不行、老师水平不够等问题进行毫无建设性的抱怨,除了即使付出失去家庭和谐、孩子身心健康的代价也要火拼到底的骁勇,除了省吃俭用、砸锅卖铁也要把孩子的教育托付给别的国家、学校、机构的决心之外,我们到底还能做些什么?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应该怎么做

技术革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变化。人工智能学会了学习之后,迭代的速度更是超出我们的想象。对我们来说,最明智的应对方法就是果断把那些重复性的、有规律可循的工作让给机器人去做,把我们有限的精力花在打磨那些唯有人类擅长的事情上:艺文方面的,情感层面的,精神领域的,需要创造性、审美力和慈悲心支撑的。

教育是所有行业里最具争议的领域之一,我先抛两个可能会引起热议的问题。

教师会不会被AI取代?

我第一次问这个问题时,有位执教几十年的老教师拍案而起,大喊:“绝无可能,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请问这位高三的化学老师,灵魂工程师的岗位职责是什么?在40分钟的课堂上,花在这些事情上的时间有多少呢?没错,教师这个职业当然是因为有了人的温度才有了意义。那让机器人替我们把作业改了,让网上那些比我们更会讲课的老师把知识点给教了,我们省下时间多关心一下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德智修养可好?

学校会消失吗?

真的只有在学校才能交到朋友吗?学校里教的知识跟学生们现在和将来的生活有关系吗?一定是跟同龄的孩子一起学习才最有效吗?他们走出校园能不能继续学习、愿不愿意继续学习?150年前,当现代意义的学校还没有出现时,人们是如何学习的呢?我们比那个时候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了吗?在那些万人超级学校、“胜者为王”的竞争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同窗之情,真的比那几个“众筹资源,互助共学,选择在家上学”的家庭关系更紧密而珍贵吗?

我们误以为靠《义务教育法》就能保障每个孩子接受教育的权利,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恰恰是在上学的过程中,很多孩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因为很多学校的做法像是在逼森林里的所有动物学习爬树,最后还要比赛谁先爬上去,可大部分动物的食物并不在树上。

请别误会,我并不是说所有的学校都没有继续存在下去的意义。比起新中国成立前,九年制义务教育为提高国民平均认字识数水平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眼下,很多学生以拼分数、攒学历为学习的唯一动力,很多高学历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很多岗位却招不到称职员工,这种荒诞和尴尬的现状再次证明了,伴随着工业革命出现的现代学校已经无法培养当下及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就像当智能触屏手机出现的时候,曾经为诺基亚日进斗金的流水线瞬间变成一堆废铁一样,整个教育系统迭代的时刻已经到来。

罗宾逊书里介绍了一些不愿意在这条即将被淘汰的流水线上继续接受工业化加工的案例,中国在这些年也涌现出不少教育创新的探索。这些微弱的星光目前还只能改变个别学生的命运,但他们勇敢的坚持必然会照亮整个教育体系进化的前路。教育系统升级听上去是一件别人的事,一件不是一觉醒来就会发生的事,但它一定会在接下来的5-10年之内发生,更多个体的觉醒会帮助它实现加速。只有那些在“洪水”来临之前就提前思考和行动的人才有可能幸存,并享受创新的红利。

教育进化的趋势哪怕你听得再频频点头,合上书还是会有强大的无力感,回到育儿现场,仍然有必须精确到该不该看哪一本绘本的取舍细节。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难题,再厉害的教育家也不能给你一个现成的方案,让你从此万事大吉。你必须通过全情的观察、实践和反思,整理出最适合你的家庭和你的孩子的教养策略和求学路径。这本书可能为你提供了一些启发,也或许让你更焦虑了。但这都是一个好的开端,至少说明你真的开始思考,并开始担心那些真的值得你担心的问题了。

本文是《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英】肯·罗宾逊、卢·阿罗尼卡/著 钱志龙/译,浙江教育出版社·湛庐文化2020年1月版)的译后记。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