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浩谈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题展:建筑引领“共生”

随着新冠疫情近日在欧洲的加剧,威尼斯双年展官方发布声明,宣布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将延期开幕,由原定的5月23日延期至8月29日。在此之前,本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刚刚发布了主题展的参展名单,建筑师孟凡浩成为今年中国大陆唯一受邀参加主题展的建筑师。

日前,孟凡浩接受“澎湃新闻·艺术评论”的采访,谈到了此次的参展作品,以及在日常建筑实践中的一些思考。孟凡浩率领其创立的“gad ·line+ studio”,致力于城市和乡村双线并行的创作实践,他主张消解二元对立的格局,实现城乡生活的融合与共生。

孟凡浩,gad · line+ studio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2020年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由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哈希姆·萨基斯(Hashim Sarkis)担任策展人。展览以“我们如何共同生活”为主题,希望建立一种新的“空间契约”,在政治分歧和贫富差距愈演愈烈的当下,呼吁建筑师们构想一个可以从容共同生活的地方。

威尼斯双年展官网发布的更新日期后的海报

麻省理工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哈希姆·萨基斯(Hashim Sarkis)担任策展人

在此次双年展中,建筑师孟凡浩受主策展人邀请参加主场馆展览,作品将在威尼斯军械库(Arsenale)展出。他长期致力于城市和乡村双线并行的创作实践,随着他在城市营建和乡村激活领域的不断深入,对于城乡问题有着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如今中国城市与乡村存在着“围城”现象:城里人向往乡村自然朴实的生活,而村民则怀揣着“城市梦”。因此,在乡建中,重要的是实现乡村的现代化,而非一味追求风貌控制。“乡村需要现代化,传统村落也需要现代化,保护传统村落是为了让它发展,发展才能更好地保护。”

杭州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 摄影:姚力

杭州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 摄影:缪纯乐

以东梓关回迁农居为例,孟凡浩和团队基于当地村民对空间的真实诉求,从传统院落的基本单元与生长逻辑出发,提炼传统地域民居要素并转译为现代化的语言,试图以当代建造方式实现地域性表达。这一项目因其诗意的外观而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备受关注,这让孟凡浩感受到网络对于乡村发展的影响:“网络传播为这个村子带来了大量的关注和人流,让一个默默无闻、趋向衰败没落的小乡村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它的社会效应对房子本身产生了外延效益。”这在他看来也符合建筑师在今天的责任,“在今天,建筑师的身份更加趋于泛社会化。”

东梓关村民活动中心 摄影:赵奕龙

威尼斯双年展:疫情过后如何“共同生活”

澎湃新闻:您如何理解此次双年展的主题“我们如何共同生活”?

孟凡浩:现在是一个剧变的新时代,全球化在“加速度”地行进,与此同时也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经济体内的不平等程度在逐步加剧,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也在逐步碎片化,因此近两年反全球化的浪潮也日趋高涨。尤其是当下突然爆发、波及全球的疫情也让“如何共同生活”这个主题显得格外应景,让我们意识到共居生活是一件多么日常,但又多么重要的一件事,这也从某种层面强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事实。从个人到家庭、家庭到社区,如何打破边界,跨越壁垒,携手面对全球危机而共同行动是一个挑战。

澎湃新闻:您这次参展是如何回应主题的?

孟凡浩:中国刚刚经过了急速发展期,完成了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城市化。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发展其实是建立在消费、透支乡村的基础上,中国的乡村一直是输出的状态,人员的流动也基本是单向的,这使得乡村逐步衰败没落。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城市乡村如何共生是一个迫切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

作为建筑师,我们一直游走在城市和乡村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同时为城市人和乡村人,进行着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建筑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的群体有着极端差异化的诉求,甚至完全对立的价值观,这会让我们思考有没有一种超越城乡的新型聚集状态,能够包容这种差异,因此这次我们将打破城乡边界,促进不同群体和谐共居作为切入点来回应展览主题。

飞茑集 · 松阳陈家铺 摄影:飞莺集

澎湃新闻:具体会有一些怎样的作品?

孟凡浩:我们会通过一组体验性的装置,分别从新型社区的构建、存量建筑的再利用、公共空间的营造这几个领域去阐述我们在建筑空间实践中的策略和态度,并展现空间使用方式的动态变化。我们探讨的不仅仅是空间层面,而是尝试通过空间设计来增加包容性,激发和强化社群关系,改善社会现状。

澎湃新闻:最近的疫情对你们的参展是否有影响?

孟凡浩:肯定有影响。我们去年8月收到哈希姆·萨基斯邀请参展,9月中旬第一次提交了参展主题和方案,并顺利通过,原计划是3月中旬开始运输我们的展品,5月中下旬开展,但春节之后因为疫情,工人都无法复工,差不多耽搁了一个月,有些工作还没有完成。现在展览延期,也正好给了充裕的时间可以做一些完善和提升。

渔乡茶舍 摄影:赵奕龙

城乡的“围城”:现代化与差异化的新型聚落

澎湃新闻:您如何看待现在中国的城乡关系和共生?

孟凡浩:现在中国的城乡有点像一座 “围城””。城市精英们特别向往乡村的田园环境,对现实生活的一些不满催生了他们的“乡愁”,怀念乡间的尺度、街巷、庭院和自然。而对于乡村的人来说,他们则羡慕城市的基础设施、资源配置和生活品质,非常渴望成为都市人。所以,这两个群体之间的诉求是有错位的。这个错位对于我们做空间生产的建筑师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所以我们这次参展也是尝试打破城乡“围城”,为都市人治愈他们的乡愁,又为乡村人实现他们的城市梦。

渔乡茶舍 摄影:赵奕龙

澎湃新闻:所以您认为现在的乡村建设应该强调现代化?

孟凡浩:乡村的发展肯定是不能脱离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的,在乡村盖房子不是说房子的风格一定要现代或者传统,而是首先要提升空间品质。我们做过调研,对于乡村人来说,他们的诉求很简单,就是希望自己家也能和城里人一样,有空调、冬天不冷,夏天不热,采光通风好、卧室最好带卫生间、有垃圾统一管理回收处、外墙材料维护成本低等这些最朴实的诉求,夯土屋、木板屋这些传统范式在他们眼中反而是贫穷的象征。他们不愿意住在漏风漏雨的传统民居里,供城里人来以猎奇的眼光“欣赏”农村,却连基本的物理空间品质都不能保证。

东梓关村民活动中心 摄影:shiromio

澎湃新闻:为了实现乡村的现代化,有哪些要素是贯穿你们所有的项目的?在实现乡村的现代化以及满足城里人对乡村的差异化的期待之间,是如何兼顾的?

孟凡浩:所有的空间设计,最后都是围绕着用户体验而展开的。不同的用户诉求不一样,你自然需要回应这些事情,为他们提供差异化的策略。

对于乡村人来说,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实现他们的“城市梦”,这一点是最基本的,但这一点恰恰是现在中国大量的乡村保护建设中并没有关注到的。传统村落也需要现代化,保护传统村落是为了让它发展,而不是成为活化石,结合新产业的更新改造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文化历史价值,助力保护。

飞茑集 · 松阳陈家铺 摄影: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城市是混凝土森林,是垂直向的发展,对于从城市来到乡村的人来说,我们是要给他提供的是,有别于城市的差异化的空间和视觉感官体验。当你在乡村的地理环境中为来自城市的群体造房子的时候,乡土材料等反而成了一种需要考虑的显性要素,营造氛围和意境。

松阳原舍 摄影:侯博文

澎湃新闻:和过去相比,今天的乡村发生了哪些变化?对于建筑师的实践有怎样的影响?

孟凡浩:今天的乡村不再是封闭的自我更新的,以农业为主的居住聚落。所以,如果再去做一个像世界文化遗产宏村或西递这样的历史传统村落,其实没有意义。因为使用的人不一样了,产业结构、支撑业态等等都不一样。

在如今互联网的连接之下,其实城市和乡村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模糊之后就是融合,是“基因的混血”。在我们为乡村设计的这些社区中,最后未必都是乡村原住民在使用,也会出现一些新型的群体,例如有些退休的老人会从城里来到乡村租住一段时间,有些年轻人来这里租房子开茶室等等,这些混居群体也需要共享的文化公共空间以及配套设施。

朔 · 美术馆 摄影:吴清山

如何满足他们这些需求,并让他们和谐共处,这一切最后一定会映射到我们的空间生产中,也是一种城市乡村人群聚居新模式的探索。另外,互联网改变了乡村和城市之间的距离,数字农业、农村电商、农村物流的发展等等,乡村与城市、甚至与全球都在发生连接。

朔 · 美术馆 摄影:吴清山

建筑师的责任:远不只是“盖房子的人”

澎湃新闻:gad有一些项目,例如东梓关,可能被认为是“网红”项目,您觉得这些项目会让作为建筑师的话语权增加吗?

孟凡浩:以东梓关举例,在“网红”的背后,其实是建筑学本体的一些探索。包括单元空间原型的抽象,由单体到群体的生成逻辑。但是,在当下颜值正义的背景下,视觉传播往往掩盖了我们对建筑核心问题的研究,当然,美也是评判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准。

东梓关是互联网时代的受益者,新媒体的传播,为这个村子带来了大量的关注和人流,无形中改变着当地村民对建筑的认同感和价值判断,同时也让当地村民在政策、资金补贴上获得了各种支持和帮助,一个默默无闻、趋向衰败的小乡村,经济复苏,活力再现,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它的社会效应对房子本身产生了外延效益。

杭州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 摄影:孟凡浩

澎湃新闻:这次威尼斯双年展的策展人提出了“空间契约”的概念,您是怎么理解这个概念和建筑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的?

孟凡浩:如今建筑师的身份认同在发生变化。传统建筑师相对单一、单向的解决问题,而现在大时代背景强化了建筑师组织者的角色,要求我们组织综合性团队更加复合的、多维度的去开展工作。另外策展人也提到了在如今不同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环境所组成的多元世界中,如何采取行动去解决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所以,我认为从策展人的意图中,可以看到在今天,建筑师的身份更加泛社会化。

澎湃新闻:说到建筑师身份的社会化,您认为当今建筑师担负着怎样的责任?

孟凡浩:建筑本身就是有一定自主性的社会行为,所以建筑师也和艺术家一样,有责任通过自己的作品和实践来回应问题、表达立场。但是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在资本主导的商业社会,我们很难判断建筑师的力量到底能有多大?批判抵抗,顺势而为、逃避现实这些都有可能是建筑师的选择。我觉得Hashim Sarkis作为主策展人也是期望在这样一次展览中,面对这个星球这个时代的诸多问题,鼓励大家一起来揭示问题,展现策略和立场,并向大众传播。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