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艾琳·文森特镜头下的敦煌莫高窟黑白影像

丝绸之路的千年繁荣,多元文明的千年交融催生了敦煌莫高窟的千年营建,其无与伦比的价值与国际化的属性,吸引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体系中的人们不断走近敦煌,爱上敦煌。美国人艾琳·文森特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那些精美的洞窟使她如痴如醉。她拍摄了一百余幅莫高窟外景及洞窟内景黑白照片,之后,她的书籍《神圣的绿洲》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出版,成了西方人了解敦煌石窟较早的著作。

20世纪初,敦煌藏经洞的发现震惊了中国学界,也让敦煌再次走上国际舞台。藏经洞文物的丰富内涵和珍贵价值不仅受到中国学者的重视,而且吸引了世界许多国家的众多学者竞相研究,遂在20世纪形成了一门国际显学——敦煌学。敦煌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和敦煌文化艺术的传播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70多年前,一位女士曾暗自发誓:有生之年,她想亲眼去看看位于中国偏远地区敦煌的神圣的佛教石窟寺。她发誓的地方是美国一所大学的一间普通教室。对于这位在中国出生的年轻女性来说,中国似乎并不是那么遥远。

艾琳·文森特

她就是艾琳·文森特。1919年,艾琳·文森特出生于中国汉口,并在中国长大。1936年就读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斯威特布莱尔学院,1939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关于中国艺术的精品课程学习,期间,从密西根大学的詹姆士·普拉玛教授那里得知了莫高窟。

1948年,作为朝圣者的她在这片神圣的绿洲停留的时间比原计划停留的时间要长很多,她拍摄了大量的洞窟照片。那些精美至极的洞窟使她如痴如醉,入神入迷,以至像古代的使徒保罗一样,她已不知道自己的灵魂是在身内还是在身外??????艾琳·文森特女士拍摄了一百余幅莫高窟外景及洞窟内景黑白照片。之后,她的书籍《神圣的绿洲》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出版,成了西方人了解敦煌石窟较早的著作。

西魏第249窟窟顶

西魏第249窟窟顶(对比彩图)

西魏第249窟窟顶。窟顶中央绘“斗四方井套叠藻井”图案。图中最左边是长着11个人头的怪兽,天人骑着神兽或坐在由神兽牵引的车内。图右边可以看到部分锯齿形的大门。

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屋顶中央的一种结构和装饰,四方叠涩,交木而成天井,经过彩画称为藻井,所谓“交木为井,饰以藻纹”。中国古代的建筑都是木构建筑,藻井中央绘莲花海藻类水生植物纹样取以水克火之意。后来这种建筑形式移入佛教石窟,洞窟顶部最中心凹入部分呈方形,被称为藻井。斗四方井套叠藻井又称为叠涩式藻井或套斗藻井,西方称之为“Laternendecke”,是敦煌石窟现存最早的藻井图案,主要绘于北朝至隋代诸窟。在边饰联成的方井内四角,再斜置一条边饰,四条相斗,又成一重方井,如此反复相套,形成多重方井套叠结构。此类藻井图案在莫高窟有两种形式:一是仿木浮塑立体形;二是绘画平面形。

北魏第251窟北壁壁画

北魏第251窟北壁壁画(对比彩图)

北魏第251窟北壁壁画。佛和菩萨像。佛的华盖之上为天宫栏墙。两个木制的斗拱插入洞窟墙壁的顶端。斗拱左侧,洞窟的这一部分与窟内的主要部分相连接。人物肤色明显由于氧化已变成黑色,变色后突出了高光部分。

天宫栏墙石窟图案的一种,又称天宫凭栏,即敦煌石窟北朝洞窟内环绕四壁上端的“天宫伎乐” 凭栏装饰。天宫为圆拱龛形或屋宇形,龛(屋)内各有一天人,或舞蹈,或奏乐。天宫(龛)下(前)设凭栏,如现在楼舍阳台栏墙。凭栏下有梁栋承托,栏墙正、侧、底三面均可见到,有凹凸透视感。

北魏第254窟南壁的塑像和壁画

北魏第254窟南壁的塑像和壁画(对比彩图)

北魏第254窟南壁的塑像和壁画。表现佛陀诞生的场景及本生故事画。墙壁中央绘降魔变以及其他佛传故事画。画面右侧描绘的是萨埵太子舍身饲虎本生故事,画面下方最右端可以看到老虎的两条后腿。两个佛龛内均保存有彩塑,其中右侧佛龛中的塑像损坏严重。四壁下部绘魔众。

“本生”为巴利文Jataka(阇陀迦)的意译,指释迦的前世。本生故事画是描绘释迦牟尼佛在过去若干世为菩萨时忍辱牺牲、教化众生的种种事迹与善行。敦煌石窟本生故事画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延续时间长,为敦煌艺术精品之一。

北魏第254窟壁画

北魏第254窟壁画(对比彩图)

北魏第254窟壁画。尸毗王本生故事画。画面右下方一位身形较小的人物正在用刀割佛左腿的肉;白鸽在画面右上方盘旋。

西魏第288窟壁画

西魏第288窟壁画(对比彩图)

西魏第288窟壁画。此窟窟顶绘有四种常见的窟顶装饰图案,从上到下依次是:莲花、莲蕾和莲蓬、平棋、“千佛”图案。

平棋指建筑物内部的天花板,古代也称为“承尘”。因为平棋是由大方格组成,仰看就像一个棋盘,所以得名。在石窟中指窟顶连续整齐的方形装饰图案。北魏、西魏、北周石窟中心 柱周围的较大块的方形棋格图案,多做斗四布局,中心绘莲花、飞天,周围斗四边沿绘边饰。宋、西夏窟顶的坡面分作较小的四方棋格,绘莲花或宝相花,纹饰多样,色彩富丽。

西魏第285窟北壁东侧(右侧)壁画及部分窟顶

西魏第285窟北壁东侧(右侧)壁画及部分窟顶(对比彩图)

西魏第285窟北壁东侧(右侧)壁画及部分窟顶。佛、胁侍菩萨、供养人像 ;两个禅窟的上半部分。通过对比图右侧一排佛像和图中央的佛像,我们可以看到此窟窟顶略带弧度。

=所谓供养人,就是信仰佛教、出资建窟的施主和捐助者,将自己的像请画工绘于洞窟内。莫高窟的供养人包括了当时社会的各阶层、各民族的佛教信仰者,既有王公大臣、地方官吏、贵族妇人、寺院僧侣,也有戍边将士、庶民百姓、官私奴婢等。

唐代第217窟壁画

唐代第217窟壁画(对比彩图)

唐代第217窟壁画。南壁中央描绘西方净土的场景。墙壁下方的壁画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损坏严重。

第217窟南壁壁画原定名为法华经变,新的研究表明,此窟南壁绘制的是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因此,第217窟南壁中央部分表现的是释迦说法会,而非净土世界场景。

唐代第217窟

唐代第217窟北壁和东壁拐角连接处,北壁的最左边可以看到部分表现极乐世界场景的壁画,在其右侧描绘韦提希王后的十六观。

第217窟北壁是依据《观无量寿佛经》绘制的观无量寿经变,主要宣扬进入西方极乐净土的修行方法和进入西方极乐净土的等级。此铺经变画的两侧用条幅连环画的形式绘制了“未生怨”与“十六观”。“未生怨”主要讲因果报应,而“十六观”是讲在佛陀的指引下,韦提希夫人采用十六种观想的修行方法,最终得到解脱,进入佛国世界。

唐代第61窟南壁东侧(左侧)的壁画

唐代第61窟南壁东侧(左侧)的壁画(对比彩图)

唐代第61窟为敦煌当地的豪门望族张氏和曹氏家族统治时期开凿的一座规模宏大、装饰华丽的洞窟。墙壁下部描绘大型供养人画像。至于供养人像旁的五方榜题何时或为何被涂成黑色,目前不得而知。

莫高窟第61窟开凿于五代(947—951)年间,后经元代重修。据窟内南壁第三身供养人画像题记“施主敕授浔阳郡夫人翟氏一心供养”可知,此窟为五代晚期河西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及夫人出资开凿的功德窟。

唐代第156窟西壁龛顶中央壁画

唐代第156窟西壁龛顶中央壁画。千手千眼观音经变。

千手千眼观音为密宗主要尊像之一,又称大悲观音、千眼千臂观世音、千手圣观自在等,简称“千手观音”。据有关佛经记载:在过去无量数劫时,观世音菩萨因听千光王静住如来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神咒”时,发誓要安乐利益一切众生,于是身生千手,每手一眼。莫高窟现存千手千眼观音经变40余铺,根据各种不同的《千手千眼观音经》所绘。始于盛唐,终于元代。

唐代第220窟南壁壁画

唐代第220窟南壁壁画(对比彩图)

唐代第220窟南壁壁画,这幅壁画覆盖整个南壁,约6米长,是千佛洞其中最大的一幅西方净土变。

敦煌佛教经变画之一,为无量寿经变、阿弥陀经变、观无量寿经变的总称。莫高窟第220窟南壁壁画依据《阿弥陀经》绘制而成,也称为阿弥陀经变。莫高窟现存38铺阿弥陀经变。画面绘有佛、菩萨、楼阁、孔雀、白鹤、宝幢等,表现出佛教所谓“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好场景。

唐代第159窟西壁壁画

唐代第159窟西壁壁画(对比彩图)

唐代第159窟西壁壁画。佛龛北侧(右侧)的壁画为骑着狮子的文殊菩萨。

梵名Ma?ju?rī,亦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师利”,略称文殊,意译为妙德、妙吉祥等,为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按照佛教的说法,文殊本来早就成佛,但为了协助释迦教化众生,方甘为菩萨身,为释迦牟尼的左胁侍菩萨,常与普贤菩萨并列在释迦两旁。文殊菩萨是大智慧的象征,其造像多骑坐狮子,象征智慧勇猛。

艾琳·文森特在一个已部分损毁的魏代洞窟中的自拍像。经译者仔细核对,此窟为莫高窟第438窟。据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此窟开凿于北周时期(557—581)。

(本文转载自敦煌书坊公众号,文章摘编自《神圣的绿洲——1948,艾琳·文森特的敦煌之旅》,艾琳·文森特著,刘勤译。)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