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四大展今启幕:阎立本马远赵孟頫“领衔”

2020年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四大展览迎新年。“巨幅名画展”、“四方来朝:职贡图特展”、“婉而通:篆书的故事”、“受赠名品展”都于元旦当天开幕。其中,“巨幅名画展”展出宋马远《画雪景》、明文伯仁《吴山春霁》等6件大尺幅名画作品;“四方来朝——职贡图特展”展出20件(组)“职贡”主题书画,包括传为唐朝阎立本《职贡图》卷、《王会图》卷、传为唐代周昉的《蛮夷执贡图》册,传宋李公麟《万国职贡图》卷、元赵孟頫《贡獒图》卷等。“婉而通:篆书的故事”展出包括西周青铜器毛公鼎的全形拓与铭文拓片等;“受赠名品本期聚焦活跃于北京、上海的近现代名家如吴昌硕、齐白石、吴湖帆等。

“巨幅名画展”展马远、王翬等大尺幅名作

“巨幅名画”作为台北故宫颇具特色的常设展,聚焦院藏大尺幅名画作品,不定期更换展期。本期展品一共6件,包括宋马远《画雪景》、明文伯仁 《吴山春霁》、清王翬《千岩万壑图》、沈宗敬《双松图》、邹一桂《墨妙珠林》、董邦达《江关行旅》等。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历代书画名迹既丰富又具有很强的艺术性。部分尺幅超大的作品,无法于一般展柜中陈列,仅能藉由202室的挑高大陈列柜中展出。展期持续至3月25日。


宋 马远 《画雪景》轴

白雪皑皑中松树姿态劲挺,山岭间华亭敞轩,访客骑着马过桥而来,随从瑟缩于一旁,一股寒意贯穿全画。虽然下方有“马远”签名,但是从绘画笔法判断,应该是明代的画家所作,树枝画法与画山石的斧劈皴,仍保有马远余韵。

马远(1195-1224),南宋宁宗朝院画家,山水画取景常偏于画面一角,因此又称“马一角”。


清 王翬 《千岩万壑图》

王翬(1632-1717),常熟人,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山水得王时敏(1592-1680)亲授,为清初四王之一。

此作有千岩万壑、高峻雄奇的气势,古刹梵林坐落在山林间,僧侣行走其中,水面上渔夫棹桨,增添幽境的逸趣。画家以松秀流动的线条,皴擦山石肌理,搭配雅淡的色调,表现出山水的苍润华滋。


清 董邦达 《江关行旅》

董邦达(1699-1769),浙江富阳人,字孚存,号东山。雍正朝进士,官至礼部尚书。

本幅画高山峰峦迴曲,江流湍急,旅人沿着岖崎栈道与山径而上,下有旅舟茅店。山石擦染细腻,质感丰富而雄浑,充满笔墨趣味,具有浓厚的仿古气息,深得元人笔墨精神。

“婉而通”:篆书的故事

本次展览精选不同时期的篆书来介绍风格流变与不同的欣赏角度,展品包括西周青铜器毛公鼎的全形拓与铭文拓片等。展期持续至3月25日。

中国历代篆书琳琅满目,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盟书、简帛书、玺印文、钱币文、石刻文字等,可简单区分为大、小篆,秦统一文字之前通称大篆。隶书在秦汉之际发展成熟,成为通行书体,自此篆书退出书写主流,成为特殊的装饰文字,南北朝以后又发展出楷书与行书。直到清代,三代秦汉古文字陆续出土,加上务实学风的影响,书家重新探索古代笔法,终于在篆书写作上开创新局。

尽管古老的篆书很早就脱离日常使用脉络,却能以其高度的艺术性延续生命。篆书笔法虽然简单,线条起伏变化也较小,其结构却极富变化性,从方正、宽扁到不规则形都能加以安排,很容易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媒材上。唐代书论家孙过庭(约647-约690)曾说:“篆尚婉而通”,明确指出篆书赏鉴的重要参考标准。篆书要达到婉而通的境界,除了线条的流畅与质感,还需配合篆法的空间安排,才能展现出各种不同的美感。


周 《毛公鼎全形拓本》

毛公鼎为西周晚期毛公所铸,清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岐山县),铭文达四百九十九字,记载了毛公衷心为国献策之事,是金文(钟鼎文)中的经典名作。全作书写精谨,线条凝练,字形狭长,疏密有致,带有古朴风格。

全形拓是一种以墨拓技法辅以线描、绘画、剪纸等技法,把器物原貌转移到平面拓纸上的技艺。此作为叶公超先生捐赠。


汉 《永受嘉福瓦当墨拓》册页

瓦当于西周时已经出现,装置于屋檐前端,用来挡住上方的瓦,保护檐头同时便于泄水,上面经常装饰图案、动物纹和文字等。此作以鸟虫篆体书写“永受嘉福”,寓意吉祥,线条婉转缭绕,空间布排匀称,有极高的艺术性。本件为叶公超先生捐赠。


清 胡澍 《篆书斋额》

胡澍(1825-1872),安徽绩溪人。为赵之谦好友,两人的篆书成就亦不相上下。

本幅以篆书写斋额“尊古堂”三字,结构舒展流畅,线条圆润遒劲,酣畅淋漓,为清代小篆书法的代表。本幅为兰千山馆寄存。


民国 齐白石 《篆书阿弥陀佛》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

篆书“阿弥陀佛”四大字,字形利用大量的几何构图来组成,强化视觉上的稳定感,浓墨与飞白穿插使用,增加线条的变化与趣味,整体感觉气势磅礡。本幅为林诚道先生捐赠。


民国 王壮为《王弇州法书苑序》

王壮为(1909-1998),晚号渐翁,河北易县人。

此幅用上个世纪中出土的侯马盟书笔法来创作,行笔讲究轻重缓急,线条变化丰富,既有圆润厚重,也有轻灵苍劲,结构方圆兼备,带着篆书中罕见的生动活泼气息。本幅为云辰文化基金会捐赠。

从职贡图特展看四方来朝

“职贡”是王朝时代的中国对外交往的体制,意指朝贡国向宗主国修职纳贡,并接受朝觐、册封与赏赐,以示臣服。东亚职贡体系的建立,起源于先秦时期。西周订立甸服、侯服、宾服、要服及荒服等朝贡服制,规范周天子跟诸侯、边疆民族的关系。深植于西周朝贡体系的“非平等关系”与“华夏中心思想”,持续影响历代涉外事务的运作,并且反映到图像中。

《职贡图》是描绘邦交国、藩属国与边地部族的图像,不论是刻画远来朝觐的使节,或者以各地贡物象征四方来朝,皆可视为广义的“职贡图”。职贡图具有展示国力、象征民族融合,展现大一统气象的意义,因此备受统治者重视,经常由朝廷敕命绘制万国来朝的盛况。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有丰富的职贡题材作品,本次共选展20组件,希望透过图像梳理与文字考证,分析职贡图的风格类型。例如兼具纪实和想像的《阎立本职贡图》,刻画中国为世界中心的《契丹使朝聘》,暗喻华夷有别的《李公麟万国职贡图》,揭示地缘政治的《阎立本王会图》、《顾德谦摹梁元帝蕃客入朝图》,体现治外方略的《明太祖御笔》、《谢遂职贡图》,描绘人物牵曳走兽的经典图式,如《周昉蛮夷执贡图》、《明人画麒麟沉度颂》等,都是对外交通的吉光片羽。


唐 《阎立本职贡图》(局部)

画中域外人物高额深目,手捧奇珍异物,由右向左络绎前行。此画应是描绘贞观五年(631),婆利、罗刹、林邑三国使节团,向大唐帝国朝贡的史事。画中人物极富戏剧性的造型,说明职贡图“纪实”与“想像”的叙事风格。

此幅没有画家款印,签题作阎立本(?─673)。依《宣和画谱》著录,阎氏画作多与唐朝国际政治有关。


唐 周昉 《蛮夷执贡图》(局部)

本幅描绘一名牵羊的西域朝贡者,人物卷发戴箍,深目隆鼻虯髯,腰系蹀躞带并配戴短刀。蹀躞带原本是欧亚草原民族的服饰配件,画中所绘形制,与突厥、契丹墓葬出土物相仿。

山羊角长如弯刀,毛色灰白,特征与中东地区阿拉伯大羚羊极为吻合。画中人物牵曳走兽的构图,后经演变成为职贡图的经典图式。


宋人 《景德四图:契丹使朝聘》(局部)

宋人 《景德四图:契丹使朝聘》(局部)

《宋人景德四图》第一段“契丹使朝聘”,描绘景德元年(1004),契丹遣使韩杞入宋谈判,签订澶渊之盟,隔年朝觐真宗(968─1022)的场景。

契丹使团入崇德殿朝见真宗,先于殿庭递交国书后升殿,代表契丹君主向中国皇帝致意。画中环绕着贡礼的北宋臣僚与位处边缘的契丹国使,突显出以宋为中心的国际秩序,构图立意不言可喻。


《明太祖御笔》(二)《礼部进贡事》

明太祖御笔手稿,朱墨兼采,因行文多以行草书书写,故后人附上楷书释文,以便识读。全作有数开反映明代初年外交事务与边政的运作,元明改朝,太祖亟需各国承认其正统性,责成礼部统筹朝贡事务,并派遣使节传递文书,落实和平外交的理念。

相关作品将分前、后两档展出,第一档展出《礼部进贡事》、《谕安南国王》及《谕书安南事》,第二档展出《谕占巴国王》、《暹罗进贡事使者至京谕》、《使臣差发》、《西南诸夷谕》。


明人 《画麒麟沉度颂》

《明史?成祖本纪》记载,永乐十二年(1414)榜葛剌(今孟加拉国与印度之西孟加拉邦)遣使奉表进献麒麟。麒麟原本指传说中的神兽,明代亦称长颈鹿为麒麟。

榜葛剌于永乐六年(1408)入贡后,即与中国往来密切。为纪念来自遥远国度的瑞应事件,由翰林院沉度(1357─1434)撰写《瑞应麒麟颂》,宫廷画家绘图,并且抄写颂词于画上,皇帝再颁赐画作给臣子,以达到宣传政治的目的。


清 谢遂 《职贡图》(一)(局部)

清 谢遂 《职贡图》(一)(局部)

乾隆十六年(1751)起,皇帝谕令军机处统筹,动员中央与地方政府绘制的四卷大型图卷。乾隆二十六年(1761)大抵完成后,随着版图的扩增与少数民族的归附,陆续进行增补。每段图附满、汉文题识,涉及对外关系与边地统治等议题,反映出乾隆皇帝的国际外交、贸易与民族政策。

谢遂,生卒年待考,乾隆朝供奉内廷。第一卷描绘西洋、外藩及属部人物图像七十幅。


无款 《贡象图》

本幅画一名深目高鼻、肤色黝黑的外国人双手牵象。大象体态敦厚,驮负一只华丽的珐琅盆,盆内盛满金银、珊瑚、砗磲、玛瑙等财宝,佛塔矗立其间,当中有尊弥勒佛像,珍珠璎珞垂缀于上。

东亚的朝贡体系中,有不少信奉佛教的国家,他们上贡中国皇帝具佛教色彩的贡品,说明宗教是经济利益之外,另一个影响外交的重要因素。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