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同一种方式面对所有项目,要么看高了设计,要么看高了自己

【编者按】

《改变阅读的设计》由知名书籍设计师、中国出版协会书籍设计艺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刘晓翔主编,是一部探讨书籍设计与阅读、设计与生活的艺术图文集。本书荟集中国当代书籍设计中坚和新锐力量的书籍设计案例及创作谈,尤其突出1980 年代及其之后出生的新锐设计师,讲述他们对书籍设计的理解、书籍如何影响自己的生活、如何看待设计与阅读的关系。本文摘编自书中的设计师群访部分,由澎湃新闻经浦睿文化授权发布。

作为一名书籍设计师需要树立明确的设计风格吗?为什么?

陈曦成:以“表情”借喻“个人风格”这回事,是很贴切的形容。一张人脸在不同情形下会挂上不同的表情,喜怒哀乐,变化无常。单单说“喜乐”,各人在脸上所表露的形式也不一样,有人喜欢大笑,有人喜爱微笑,有人笑中有泪,也有人很高兴却是一副很Cool的样子,各式各样,这是微妙的个性决定的。书籍的“表情”也是一样,这种“表情”就如同每人独有的性格,不能言教,不能复制,要经过时间、环境兼种种经历才能慢慢提炼出来。

书籍本身就好似调酒师的酒杯,是设计人在其中发挥创意的器皿;再以技艺调和不同的佳酿(图文),就能创制出不同“表情”的鸡尾酒(出版书品)。Design always speaks for itself,不需解释,不需掩饰,只要摸摸看看、嗅嗅听听,它会散发出自身独有的气息,有心人自会感应识别。

我想,做书人之所以能造出富有其独特表情的书,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成功的书籍设计师们绝对忠于、坚持及确信自己的一套设计理念与美学价值观。

白凤鹍:风格是个人的审美选择,即使是处理不同题材类型的作品,也会流露出设计师的个人倾向,因为审美喜好一直在你的血液里。所以我觉得不需要刻意去树立。

吕旻:我承认自己的设计还没有找到风格,但深感树立风格的重要性。拥有鲜明风格的设计师可以更好地掌握创作的主动性。委托方在合作之前对设计师的风格有比较明确的预判,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不过我也不建议处于起步阶段的书籍设计师过早地确立风格。在职业初期,适当地消除自身风格,多体会、倾听委托方的需求,可以更好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自己的潜力。

李瑾:不需要。每本书原本都有其独特个性,设计师的工作是为展示出这种鲜活的个性。

马仕睿:对这个问题,十几年前我是持否定态度的,而今,我觉得这是唯一的路径,且越早找到自己的风格越好。我其实很恼怒自己这么晚才明白如此浅显的道理。

早年间,每当我们提到风格或者个人风格,都有一句潜台词,隐隐将个人风格和设计的需求对立,仿佛设计师对个人视觉风格的追求就是在损害书籍设计需求的利益,做财经书就要像财经书,做历史书就要像历史书,“另辟蹊径”就是在利用机会“玩设计”,以达到成就个人设计作品的目的,就是不尊重市场和读者的客观选择。这种对立看起来只是将“设计感”“好设计”等和市场需求对立起来,但其实这种观念更恶毒,因为这等于承认,大众市场就只能接受“没有风格的、雷同的、因为既定投放到市场上的量大,就被认为是读者群体接受的设计”。这实际上就是以“自认为保护了自己既得利益的安全区”为前提,而拒绝思考和拓展设计实践的一种观念。这在今天看来是很可笑的,但持这样的观念或潜在持有这样观念的人仍然为数不少。

前阵子出现的自动生成设计的“鲁班”APP和更早之前就有的“猪八戒”设计网都说明了一个基本的问题:进行设计工作并不难,任何人只要有基本的工具都可以从事;通过有迹可循的归纳,人工智能也可以获得同样的设计结果。其实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已有不少设计是利用数据推演的工作方式,自动随机生成。当时这是非常先锋的一种方式,也是现在人工智能设计存在的基础,只不过前者是对设计边界可能性的探索,后者是对市场应用可行性的实践。

所有这些都说明,设计工作者唯一的出路就是明确自己的风格。风格并不简单是一种视觉面貌,设计的风格,同时包含你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不断对自我风格进行思考和实践性的尝试也是不断扩展自己思维的宽阔性和思考角度的独特性的过程。建立自己的风格是设计师的基础工作,不仅必要、严肃,而且越早开始越好。

曲闵民+蒋茜:没太想过要树立某一种设计风格。因为书籍的文本与设计的风格有着很大的联系,除此之外,有时候不是自己想成为什么风格就能成为的,还跟内在的修养和知识面有关系。

邵年:对我来说不需要,我不是在为自己做设计,设计师需要证明自己,但最终还是要成就他人,这是我的观点。但是每一个设计师都需要认识自己,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你做的设计是你自己延伸到现实中的那一部分。平野甲贺做了那么多本书的封面,但本质上我认为这是一种“美术”,而不是“设计”,他是“艺术家”而不是“设计师”。对我而言,用同一种方式去面对所有的设计项目,要么就是看高了设计,要么就是看高了自己。这种工作方式本质是一种重复,没办法带我走到更远。

另外“风格”这两个字本身就很表面,是最容易被看到但却是最肤浅的那种东西,是表象而不是本质。


我不排斥设计中有“我”的存在,但这应该是无意识的,而不是刻意为之的。比如通过长期的工作下来,我就发现自己极少使用荧光色,也不喜欢使用图片作为素材,习惯尽量用少的字体和纸张。如果我真的使用一张图片,一定是因为这张图片在这个项目里确实是最佳的选择,它不是素材,而是内容。经过时间,我越来越了解自己,慢慢发现自己的性格,建立自己的原则,但我不觉得这是风格。我也可以用王志弘举例,他的设计有很多自己的气息,但如果你认真地回顾他这20年的所有设计,会发现他的设计其实一直在改变,每个阶段他都会让自己面对新的挑战,这是我觉得他的设计能够拥有生命力、他作为设计师能够持续有创造力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孙晓曦:每一个设计师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个人的风格,有的设计师是为了内容服务,有的设计师是借助书来实践自己的理念。我认为并不需要刻意去强调这些。书和人一样,面貌万千,如果能够准确挖掘内容的特点,那么每本书自然是与众不同的。

王鹏:当然,必须的。说话要有方向感,音乐也强调调性,设计当然不例外。书籍设计师从一开始就要有明确的方向和调性,越明晰越好,清晰到做之前就在脑中明确地看到了。往往做到这样就会产生好的设计。不然,我认为是完败。

熊琼:我觉得作为一名书籍设计师,首先是一个阐释者,应该体现的是每一本书的气质。当我们看到一本书的时候,好的设计让人看见故事,而不是设计师。这可能是书籍设计师和其他门类的设计师的区别吧。

张申申:我认为主观上不需要,因为一本书的设计手段是由内容决定的。我希望自己能有更丰富的表现力去表现不同的内容。

许天琪:风格来自于设计师自身的阅历、修养和品位,不需要去刻意树立,也是确实存在的。

尹琳琳:设计风格不是刻意追求的,是一种不自觉的自然呈现。设计师对世界、对书籍的理解,甚至个人的品性都会被带入到设计作品中。每本书中都潜藏着书籍设计师的神韵和气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张志奇:其实这个问题是所有设计师都想要解决的,设计风格是设计师自身对内容理解后的视觉表达,表现形式也是为了内容的存在。风格,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设计师对自身的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等的表达。

周伟伟:需要确立,因为任何艺术创作者都需要自己的风格。

区别于其他领域的平面设计,书籍设计有哪些特点?

白凤鹍:书籍是文化传播、留存的一种载体,这与其他平面设计领域的产出物有很大不同。另外,书籍设计的周期长,需要耐心和细心。

李瑾:连续性、阅读舒适性、纸张、工艺与书籍内容的把握度、编辑的高度和开阔性。

连杰+部凡:要求设计师综合能力更强。好比能做好品牌、海报、包装等的设计师未必能做好书籍设计。思考方式、编辑逻辑以及所涉及的印刷知识都是相对独立的体系。

鲁明静:从文本角度出发的设计,受其他因素干预较少。从这个角度来说,书籍设计师有较大的自由度。设计周期长,可以反复思考和打磨。视觉冲击力不是最大为最好。

刘运来:书籍设计之道是解决书籍形态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并会随着读者的变化、技术的进步而改变。书籍在阅读、印制、运输、陈列以及当下网络阅读环境中都会面临各种新问题,时下纸质书籍设计的特点基本是以建筑诗意的书籍阅读空间为方向,运用恰当的字体家族、准确的图像、合理的色彩配置、严谨的逻辑结构、精湛的印刷工艺、个性的纸材来营造一种诗意的阅读空间,以达到书籍美学与信息阅读功能的完美结合。

麦启桁:设计一本书要具备的能力非常广,组版技巧、字体设计、视觉图形、信息建构、选纸、装订、色彩、印刷,还有对文本的敏锐触觉与观察力等,无一不需要长时间的历练。我亦相信看一个平面设计师的真正功力,看他设计的书就会一目了然。

马仕睿:多数时候书籍设计要考虑“翻阅”这个因素。也就是说,对一本书的感受包含触感和线性阅读的时间因素。“翻阅”“线性阅读”是书籍设计独特的议题。

邵年:不管做什么设计,设计的本质还是服务属性。但书籍设计与其他类型设计相比,客观地说,一方面我觉得书籍设计拥有更大的设计空间,各方面受到的局限与妥协会较小,设计师可以拥有一些主导地位,但这肯定也是相对的。另一方面,我认为书籍设计普遍拥有比其他设计更强大的生命力和持续性,当然这也并不是设计决定的,而是书籍自身拥有的生命力。

王鹏:我觉得书籍设计更安静吧。养性。大概书籍设计容易融入自我吧。怡情。目前看书籍设计更像苦中作乐吧。烧脑。

许天琪:书籍设计更综合也更难吧。

尹琳琳:书籍设计不仅是二维(平面)设计,同时也是三维设计、多维设计。二维层面的设计是将图书的内容,文字、图形、色彩等,按一定的法则和逻辑层次经营位置,编排梳理,满足悦目和易读的需求。三维层面的设计体现在书籍的结构体态上,通过内外部空间格局设计,如页面的折叠、翻转,制造移步换景的阅读感受。多维层面的设计体现在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五感”的阅读体验中。

张申申:我认为差别大致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书籍设计中存在时间元素的设计,这是最突出的差别。思想是在不断运动的,随着阅读的进行,读者会产生一系列连续的感受,书籍设计需要把这点考虑进去,而我认为其他的平面设计更注重瞬间感受。第二,书籍的存在感很强,从这一点上看,与产品设计有共通之处。

张亚静:书是有温度的,更像是个生命体。书籍设计的过程,是在参与一个生命诞生的过程。

你觉得设计给一本书带来的增值体现在哪些地方?

陈曦成:我曾受教于日本书籍设计师祖父江慎先生,我很认同他对设计使书本增值的看法。一般人可能会说书籍设计就是对内容的整理,但是设计师如果单是整理内容,是不够的;例如悬疑小说,书籍设计不能告诉读者犯人是谁,如果把它的内容说明出来就没有意思了。书籍设计并是说明书的内容,而是要传达用文字无法传达的内容。这些文字没法传达的内容,往往通过图像、数据、计算、触觉等与众不同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读者。当读者发现书本能有一个自己从未接触过的世界的时候,会感到惊喜与感动。

李瑾:关注度。吸引人们花钱和时间去阅读它。

连杰+部凡:恰当的好设计是可以把书籍的气质传递升华,不仅仅是视觉翻译而落于所谓的形式美感。

吕旻:关于增值,要分两类设计来看。一类是纯文字读物,设计的增值在于为阅读提升舒适性。另一类是艺术画册和社科类的图书。比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计者对图片进行美化或是根据行文内容加以补充,对信息表做出优化的设计,为产生趣味而适当调整文本顺序等手段,都会给一本书带来多方位的增值可能。

白凤鹍:设计师最初拿到的原始资料可能就是一份Word文档或者散乱的图片,然后通过编辑设计,文字编排,材料、工艺搭配等,将其转化为一本可持可握、可观可品的实体书。两相比较,一本书带给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审美愉悦是不言而喻的。另外,结合自身的设计经历,我做过几个公版书的设计项目,比如《金圣叹选批唐诗六百首》《东坡乐府雅集》《宋词三百首》,出版方和发行方都不是上海古籍、中华书局这样权威的古籍出版单位。原始内容一样,如何做出差异化并且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呢?这个时候设计的力量就不容忽视了。这三个项目用全新的编辑理念和别样的视觉表达达到了良好的市场反馈,《金圣叹选批唐诗六百首》上线后2个小时售5000册,《东坡乐府雅集》一周内售10000册。

鲁明静:经济价值—增加销售量。阅读感受—用最好的视觉方式和材结构,去呈现文字和图片,改善了阅读的舒适性和趣味性,是给作者和读者最满意的回报吧。

刘运来:首先是透过“内容”延出阅读的趣味;然后是通过创造性的设计,在阅读进程中产生感动;最后通过书籍来传播设计观。

邵年:首先,我认为书有其自身价值,不管有没有设计,这个价值是恒定的。其次,这个设计如果只是对设计师有意义,而对读者没有意义,那我觉得对书而言也就没有意义。这不代表设计对书不重要,具体还是需要看面对的是什么书,比如说对公版书而言,我觉得这种增值可能会被放大,但同样更好的翻译也能带来更大增值。设计对我而言只是一本书从写作到出版整个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设计师需要警惕, 不要把设计的作用放得过大,不然只会离书本身更远,离读者更远,离现实更远。

王鹏:惊喜,愉悦,自然融入。

麦启桁:书籍是为了传承知识而诞生的工具,我喜欢把书比喻为“人”的说法。人都会面临死亡,书籍正是另一个躯壳,好让思想、灵魂得到延伸。好的设计应该能为这些“孤魂”塑造合适的容器,还能让读者感受到文字中没有表达出来的东西。

曲闵民+蒋茜:与其说增值,不如说给读者营造良好的阅读体验。在设计书的时候,设计师所设立的字距、行距、白页等哪怕是一个微小的元素,也许都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与阅读方式。在我看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就是为书增值的一种体现。

孙晓曦:首先,好的设计能更好地传递作者想表达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内容的还原,其结果可能在作者的预料之外,设计可以用一个更好的或更具创意的方式联结作者与读者。其次,图书作为商品,追求外观、品质上的高要求,在市场化的环境中,这无疑是竞争力之一。在电子阅读时代,实体书的物理特性更加珍贵,这反而给了设计师很大的发挥空间。

《改变阅读的设计》,刘晓翔主编,浦睿文化·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9年9月。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