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多岁的“小河公主”来到北大,丝路特展明起展出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明天起将推出年度大展:“千山共色——丝绸之路文明特展”,澎湃新闻从今天的展览现场看到,这一筹备较久的特展展出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维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博物馆、木木美术馆等11家博物馆的共70件(组)文物。展览将突出新疆地区文化的交流碰撞的主题,以在新疆出土的汉唐文物为主,呈现新疆地区在历史中的多样化文明。

公元前1500年面庞轮廓清晰的长睫毛 “小河公主”干尸和她的船棺、男根立木、女阴木桨;出自汉晋时期精美鲜艳的“营盘男子”服饰;《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写本残卷;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憨态可掬的陶俑……

11月1日起,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将推出年度大展:“千山共色——丝绸之路文明特展”。展览由北京大学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联合主办,展出包括以上文物在内的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维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博物馆、木木美术馆等11家博物馆的共70件(组)文物。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以新疆与丝绸之路历史进程为线索,共分三个章节,第一章节“联雪隐天山”。四万年前人类的足迹便已出现在新疆。青铜时代至铁器时代的早期文化,新疆与河西、中原地区关系密切,也与亚欧草原有着广泛的联系。在冶金、作物种植、动物驯养等方面技术的传播中,新疆起了关键的桥梁作用,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独特的贡献。第二章节为“影丽天山雪”,讲述春秋战国时期,新疆草原地带的游牧部族、沙漠绿洲的城邦逐步发展,渐次演变为汉代“西域三十六国”,并在草原游牧的阿尔泰山、天山北麓、葱岭,以及绿洲地带的龟兹、焉耆、于阗、高昌、疏勒分别形成区域文化圈;第三章节“明月出天山”,介绍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 年)设西域都护统辖天山南北,新疆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此后历代中央政府在西域建置军政机构,设官分职,颁布政令,行使国家管理,对新疆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凌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谈道:“丝绸之路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空间跨度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文化线路。虽然东西方的交流早在史前时期就已开始,但只有到张骞凿空之后,才提升成国家行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丝绸之路途中所经,多是高原、雪山、戈壁、荒漠、草原等艰险地带。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从来没能阻断人们互通往来的脚步。无论是张骞、甘英、法显、玄奘,抑或是马可·波罗、鲁布鲁克,以及无数不知名的行人,他们的艰辛跋涉在历史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迹。这里的每一件文物无不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

据陈凌介绍,本次展览将突出新疆地区文化的交流碰撞的主题,以在新疆出土的汉唐文物为主,呈现新疆地区在历史中的多样化文明。

展览的“重头戏”就是“小河公主”干尸,这具尸体为小河墓地11号墓主人。成年女性。身高152厘米,深眼窝,亚麻色眼睫毛,高鼻梁,面容姣好,体态丰腴。全身涂抹乳白色浆状物,经检测为乳酪。人们习惯称之为“小河公主”。

“小河公主”干尸

“小河公主”头戴白色圆毡帽,左侧插两根单杆羽饰、横缀一只伶鼬,鼬头悬于帽中部。头部下枕白羊皮。颈部佩戴缀有珠饰和羽毛缨的红毛绳项链,右手腕系戴穿缀一枚管状玉珠的红毛绳手链。身体用一件宽大的白色毛织斗篷包裹,斗篷上有穗的一边位于颈肩部位,向外翻折。斗篷从右向左掩合,在胸部用两根刻花木别针和两根短红柳棍一里一外配合插别在斗篷的右边缘,上挂三包麻黄枝。腰围白色毛织腰衣,穗长近膝。脚穿皮靴,靴底皮毛朝外。

“小河公主”干尸

“小河公主”身上所挂的麻黄枝是研究中国中医药学、外科手术发展史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中国中医药学与西亚、南亚地区交流史的宝贵资料。

同样备受关注的还有营盘男子服饰,出土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营盘墓地15号墓的墓主为男性,约25岁,遗体已成干尸。头枕鸡鸣枕,面带麻质面具。身内着淡黄色绢袍,外着红地对人兽树纹双面罽袍,毛绣长裤。足穿绢面贴金毡袜。腰系绢质腰带,上垂挂香囊、帛鱼。左臂系蓝縑地刺绣护膊。胸前及左手腕处各置一件冥衣。下颌及四肢用淡黄色绢带托系缠绕。随身衣物品质精美,保存良好,色泽鲜艳。

出土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营盘墓地15号墓的男性干尸

墓主所穿红地对人兽树纹双面罽袍,长110厘米,下摆宽100厘米。交领、右衽,下摆两侧开衩至胯部。用做袍面的毛罽为双层两面纹织物,表面以红色为地黄色显花,背面花纹相同,颜色相反。纹样对称规整,每区上下六组,横向布置对人纹或对牛、对羊纹等典型的波斯图案,当中用横排的无花果树或石榴树隔开。其中的人物皆为裸体男性,卷发高鼻,肌肉发达,健壮有力,肩搭披风,手执兵器,两两相对作演武状,应是古希腊爱神厄洛斯(Eros)形象。每组图案均呈二方连续的形式,贯穿通幅。整体纹样体现出古希腊、波斯两种文化互相融合的艺术特征。

男性干尸面具

面具为麻制,长23.4厘米、宽19.8厘米、高11.7厘米、壁厚0.2厘米。用三层麻布粘糊成人面形,前额贴饰长条形金箔片。表面涂白,用硬物划出眼、唇线,墨线勾勒眉眼和胡须,朱唇。戴上它给人以瞑目入睡的感觉。

另有小型冥衣两件:放置在墓主胸前的是冬装,内絮羊毛,身长22.2厘米、袖长11.4厘米,圆领、右衽、直裾,上衣下裳。在它的领口、前襟及腰侧内外缝有用于系扎的绢带;另外一件放置在墓主左手腕处。短夹衣,交领、右衽,袖口呈喇叭状。领口及腰襟处各缝缀一条用于系扎的绢质系带。

墓主下身着阔裤筒的合裆长裤。面料为绛紫色平纹丝,其上用淡黄、湖蓝、红、粉绿各色毛线以锁针法满绣花纹。纹样骨架为联珠、七瓣花构成的四方连续的菱格,内填四叶八蕾的花卉。针脚细致匀称,配色单纯大方。足部所穿绢面贴金毡靴是一双专门为死者特制的靴子,浅黄色绢作面,与里层的毡缝合在一起。靴面、靴底都缝有贴着金箔的弓形绢片。金箔有三角形、方形,按底衬绢片的形状组合成几何纹样。是迄今所见贴金丝织物中时代最早的实物。墓主人可能是当时西域城邦之一的墨山国的贵族。

下图的铜武士像以红铜合模浇铸而成,内部中空。左右两手中间中有一孔管,原来应握有器物。由于这件铜人头顶所戴近似尖帽,因此以往学术界大多认为表现的是古希腊史家希罗多德(Herodotus,约公元前480—425年)《历史》中记载的塞人(Saka)一支的“尖顶塞人”。甚至有人认为是匈奴祭天的“金人”。但这些观点并不正确。铜人的跪姿和手势说明了其身份,头顶所戴也并不是尖帽,而是希腊式武士盔。盔上高高突起的实际上表现的是长盔缨。这种头盔在希腊瓶画、雕塑中极为常见。因此,这件铜武士像应该是希腊化时代影响下的产物,是中国和希腊化世界存在文化交流的物证。

铜武士像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承担了许多考古任务,陈凌教授就曾两次在新疆带队进行考古挖掘,如最近仍在撰写考古报告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卓尔库特古城的考古发掘中,陈凌教授就发掘出以下文物:

骨博具

这件骨博具出土于卓尔库特古城晚期地层的魏晋十六国时期房址之中。将大型动物骨骼磨制成长方形。中空,两端各刻三道横槽,中间分别刻1至4个圆圈,每个圆圈中间有4个小圆,小圆中心带孔。骨博具是中原地区文化娱乐生活中常见的器具。随着新疆纳入中国版图,中原的文化生活方式,以及相关的文化生活用品源源不断输入新疆,极大丰富了新疆地区的文化生活。类似的骨博具在库车友谊路十六国墓也有发现。

《三国志 吴书 孙权传》写本残卷

这件《三国志 吴书 孙权传》写本残卷于吐鲁番安乐古城南佛塔出土,为陈寿《三国志》写本残卷。残存内容为《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吴主传二》建安二十五年至黄武元年一节,文字与今通行本略有不同。

迄今为止,新疆共出土过两件《三国志·吴志》写本残卷。第一件,1924年鄯善县出土。残存《三国志》卷五十七《虞翻传》至《张温传》部分内容,共八十行,一千九十余字。原件流入日本。第二件,即此件。该残卷1965年出土于吐鲁番安乐古城南一处佛塔遗址的陶瓮中,存四十一行,五百七十余字。同出的还有《魏书·臧洪传》残卷、佛经残卷、梵文贝叶经写本等。

郭沫若根据字体判断,第一件为东晋抄本,第二件为西晋抄本。从新疆出土魏晋时期写本来看,这两种《三国志》写本的字体都比东晋、十六国时期简纸所见的字体更早,应该都写于西晋时期。也就是说在陈寿成书之后到西晋灭亡(315年)之前的短短二十年内,《三国志》已传写入新疆。可见当时中原文化在新疆地区传播速度之快、影响之深。

本次展览的展品来自于新疆地区的几个主要的木葬群,如阿斯塔那古墓群。考古工作者在上世界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的阿斯塔那墓地,发掘出近500座墓葬,出土的各种文物达数万件,各种制作精致的木俑、用作冥器的彩绘木器、五彩斑斓的丝织品等等。这些墓葬群以葬汉人为主,同时葬有车师、突厥、匈奴、高车以及昭武九姓等少数民族居民,这说明当时高昌王国的主体民族是汉族,各民族之间是平等的。

展览中也展出了来自阿斯塔纳墓地的文物,如下图的傀儡俑,该俑的制作方法是先用木头分别雕出头部和胸部,在胸部的左右两侧各钻一孔。头、胸部粘合后再粘接在圆角长方形木柱上,木柱下部两侧贴附片状腿足。头、胸部磨光上粉白色地,后施彩绘,精细描绘出眉毛及发饰等。臂膀用纸捻成。

傀儡俑

下图为阿斯塔纳墓地的文物伏羲女娲麻布画,这件麻布画用三片原白色麻布缝合。彩绘伏羲、女娲,二人上身相拥,下尾相交,左为伏羲,头戴幞头,穿紧袖中衣,外穿右衽宽袖黑色长袍,腰间束带,左手执矩尺,右手勾着女娲的脖颈。右为女娲,女娲发束高髻,穿紧袖衣和半臂,下穿条纹裙,身披黑帛,右手执规,左手扶于伏羲的腰间。

伏羲女娲麻布画

下面为人首牛头陶水注,于和田约特干遗址出土,为细泥黄陶质地,上端为盘口人首,头戴螺旋高帽,额广眉隆,深目高鼻,双目舒展,美须飞扬,蓄络腮胡须,脸部喜气洋溢。下端为两角竖立的牛头,牛嘴作小圆口。形神毕肖,特点鲜明。这种水注造型源自来通,即一种末端采用动物(或人形)的角杯。来通是小亚细亚和地中海地区常见流行的饮酒器具。和田约特干遗址还出土另一件黄陶水注,与此近似,但末端残缺。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过一件兽首玛瑙杯,实际上也是仿自来通。

人首牛头陶水注

印花陶羊

镶红宝石金面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波马墓地。

这件面具以金片锤揲打制而成。人物脸型宽大,眉、眼、胡须均镶嵌红宝石。胡须嵌红宝石处,还运用了掐金珠点焊工艺。

同一座墓葬中还出了罐、剑、杯、壶等大量金银器。对于这批金器的年代和族属,学术界有不同的意见。或认为是乌孙,或认为是魏晋时期的悦般,或认为是唐代的西突厥。根据出土墓葬的形制,这批金器属于乌孙的可能性较大。

克孜尔石窟171窟龟兹王族头像,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石窟壁画,背面有德国探险队题记M.O.Q,与哈佛大学博物馆馆藏克孜尔壁画题记相似。应为1914年德国探险队第四次赴克孜尔石窟科考时由冯·勒柯克(Albert von LeCoq,1860—1930年)切取带回德国。

托盏侍女图,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187号墓

绢本,设色。此幅图是屏风画《弈棋图》中的一部分,绘在对弈者的身后。侍女发束平髻,扎两个十字红头绳。阔眉,额间描花钿。身着圆领蓝印花袍,腰间系黑带,内穿晕裥布裤,足穿丝帮麻底鞋。双手托茶盏,小心翼翼地为对弈的主人进茶。屏风画是中国古代置放室内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始于西周、春秋之际,汉唐时代盛行不衰。吐鲁番墓葬出土的屏风画说明当时新疆社会生活、居家布局都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即使墓葬之中也仿效中原方

铜牛祭盘

木人俑

这件木人俑以整个木头削出人型,头部刷红。木人是小河地区很有特点的随葬品。

阿克苏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玛瑙串饰

千山共色:丝绸之路文明特展

展期:2019年11月1日-2020年2月28日

地点: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