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十七世纪后中外珍报展”:回望历史的底稿

10月26日,“历史的底稿——十七世纪后中外珍报展”揭幕仪式在复旦大学文科图书馆举行。此次展出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策划,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图书馆协同主办。

张力奋介绍,此次展出的近90份中外报刊中,除《申报》创刊号外均为原件,源自全球各大洲、数十个国家,而最早的一份则刊印于17世纪中叶。“作为历史的底稿,新闻记录也许不是最准确,但却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历史体验。”


1872年4月30日《申报》创刊号,为上海图书馆馆藏复印件。创刊号为单面印刷、八版,版式独特,近正方形,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报纸,有中国近现代史“百科全书”之称

作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庆90周年系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珍报展将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展期至11月25日。

甄选90件报刊:新闻价值与历史意义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表示,这次展出的所有收藏几乎都为原件,这是一种治学的严谨以及对历史的尊重。


1979年8月12日《解放日报》,本期头版右下角,新闻《一辆二十六路无轨电车翻车》已载入中国当代新闻史

这近90件报刊是如何被甄选出来的呢?张力奋表示,不仅要考量出版物自身的新闻史价值,而且要考虑新闻内容的历史意义,例如头版刊发的重大新闻。同时,还要均衡报刊的地域与国家分布。他将一份十七世纪的中国地图作为此次珍报展的第一件展品,“这是西人绘制的最老的中国地图,由一位意大利传教士通过实地勘测绘制的,我在报道苏格兰公投时从爱丁堡高价买回。”这些报纸中花最长时间找到的,是深圳特区最早的报纸:80年代的“蛇口通讯报”,现今几已绝版。


1988年2月8日《蛇口通讯报》,为中国第一份实行主编负责制的报纸,本期为百期纪念刊,创刊总编辑是复旦新闻系学生韩耀根

关于策划本次展览的契机,张力奋表示,自己在英国研习传媒多年,染上了爱好收藏的“英国病”:每有世界大事发生,他便留心存上一份报纸。他的收藏涵盖近100个国家,有些购买于拍卖行、收藏家处,有些取自各国机场休息室的赠阅报刊,有些则托旅行或出差的友人带回。

传统媒体的基因依旧重要

策划珍报展既是在呈现报纸,也是在回望历史。当谈及历史进程中的报刊与新闻这个话题,首先应当承认报纸作为原始史料的独特价值,而这一点已经成为了学界的普遍共识。

同时,报纸作为“历史的第一份底稿”,既要看到其记录现实的价值,也要看到因时代局限下新闻机构专业化程度不足,报道上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颇。因此,对报刊提供的史料理应作出甄别,发现谬误,有所存疑。


1981年7月1日《文汇报》,本期头版刊载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复旦大学新闻系前副主任董荣华回忆,1935年10月,复旦大学30周年校庆之际,新闻学系曾举办“首届世界报纸展览会”,是当时中国新闻界的重大创举;时隔多年,今年的中外珍报展可被视为第二届,是历史的延续。


2016年12月31日的《东方早报》,本期刊载告读者,宣布纸版停刊、向网络版全面转型。

在揭幕式的圆桌讨论会上,张力奋认为,尽管如今新媒体发展繁荣,但是环顾左右,在国际上媒体转型做得最好的,是那些十九世纪创办的老媒体:经济学人、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传统媒体的基因在如今的时代依旧发挥重大的作用,优秀的媒体应该在传统媒体的基因之外,熟练运用新技术,并应用到报道中去。新闻教育应该在印刷文明和数字文明之间建立桥梁。


复旦新闻系学生邱兵制作的手工报纸,是“新闻编辑”课程期末考核的重要内容,由任课老师张子让教授收藏、捐赠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