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生经典阅读指数报告:偏爱历史文化

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出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身影。8月16日,“2019新时代上海大学生经典阅读指数报告”在2019上海书展公布。该报告提出,当前上海大学生基于传统文化的经典阅读目的比较明确,阅读能力中等,综合阅读能力偏弱。上海大学生偏爱历史文化、古典小说、诗文类传统读物,传统文化经典读物的平均阅读量整体高于同期全国的全民阅读水平。

该项调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华东师大社)重点实验室联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开展。面向上海所有在校大学生,采用多轮分层抽样法进行采样。这些大学生多是“95后”“00后”。调研从阅读素养、阅读动机和阅读行为三个方面对新时代上海大学生的经典阅读现状进行测量。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邓香莲发布2019新时代上海大学生经典阅读指数报告。

该调研项目于2019年3月正式启动,一共获取符合采样要求的样本4000个,样本有效率为86.25%。经专业统计分析,以当前全国国民阅读水平为中等(70分)的基础上,上海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素养指数为91.756,上海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动机指数为87.815,上海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行为指数为85.775。

结果显示,在经典阅读素养方面,当前大学生基于传统文化的经典阅读目的比较明确,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基本阅读能力中等,综合阅读能力偏弱。

在经典阅读动机方面,“社会交往”是影响大学生经典阅读动机的第一要素,“个人发展”是大学生经典阅读动机的第二大影响因子,大学生为“他人认同”和“兴趣偏好”而阅读传统文化经典读物的动机强烈;“数字媒介”依赖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经典阅读动机的独立因子;大学生基于“情感抒发”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动机偏弱。

在经典阅读行为方面,上海大学生偏爱历史文化、古典小说诗文类传统读物,同时也不乏国外经典文化作品的阅读。大部分大学生阅读过传统文化经典读物,平均阅读量整体高于同期全国的全民阅读水平。他们偏爱夜晚读书,每周阅读时间在两小时以下,主要的阅读场所是宿舍和图书馆,选择纸质阅读略高于数字阅读,图书馆借阅和在线免费阅读是主要的阅读方式。

在付费阅读方面,大部分大学生有经典读物付费意愿,且集中于历史文化类和古典小说诗文类读物。三分之一的上海大学生每月经典阅读支出集中在100元以下,经典有声阅读已经初具规模,近半数大学生会通过网络平台阅读传统文化经典读物,近四成大学生通过社交平台进行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上海大学生偏好书评和主题书展,在阅读服务上,多元的阅读形式最受欢迎。

基于此,调研小组认为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上需要更多专业化的支持。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社会各界应协同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阅读素养,加大基于用户偏好的传统文化IP开发力度,要大力提高5G时代优秀传统文化数字资源的质量和传播效果。另外,大学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类课程尚未普及,高校应在推广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上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各界要协同营造支持性的经典阅读环境,充分利用数字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来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交往和个人发展中的作用,应基于“他人认同”和“兴趣偏好”开展针对大学生的经典阅读推广活动,大力提高数字平台优秀传统文化阅读资源的质量和传播效果,进一步发挥传统文化在培养大学生高尚情操中的作用。

北京大学教授王余光表示:“今天我们有通识教育,但还缺少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帮助我们的学生建立价值观、形成文化认同和独立人格。”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则方卿认为,不仅经典深度阅读值得提倡,“读闲书”也是很好的。“阅读也有‘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我们过去常常提倡经典阅读的同时诟病‘读闲书’。但我认为年轻人该有读闲书的习惯。”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王焰说:“阅读是人类敞开心灵、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建设、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现代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阅读书籍是一种认真对待生活的态度,更是一种对精神幸福感的追求。通过阅读民族经典书籍,人们,特别是当代青年人,能够体验文化延续性、得到文化熏陶、感受文化魅力、产生文化共鸣,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不断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强国建设。”

在会上,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宏舟等领导和嘉宾共同启动2020新时代上海市青少年经典阅读项目。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