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生存手册:你会感到孤独,但你不是一个人

去年3月底,我提交了博士论文,经过年底的答辩、提交论文正式版本,以及漫长的大半年投简历面试,终于在今年一月正式落实博士后工作。尽管未来的路还很漫长,我目前总算是PhD生涯的初步幸存者之一了。

说自己是幸存者,这话放在过去,学术界之外的人听起来可能觉得矫情,但近一两年国内外频繁出现的硕士博士生因学业或导师关系导致严重心理问题,甚至自杀的新闻,多少令大众也了解到了选择学术的心理风险。


2017年6月,西北工业大学一名航天学院的博士生在读博第8年时坠楼。

2017年12月,西安交大博士生杨宝德因为与导师的关系问题,选择溺亡在西安灞河。

2018年3月底,武汉理工研究生陶崇园同样因导师关系问题,跳楼自杀。

2018年5月,纽约大学医学院即将毕业的博士生Andrea Liu在宿舍内自缢身亡。

刚刚过去没多久的6月22日,佛罗里达大学博士生陈慧翔因被导师逼迫论文作假而选择自杀身亡。

……

一连串的新闻看起来已经相当惊人,而实际上高校学生尤其是硕士博士生自杀,远不止新闻上看到的这几则。每个高校几乎每一到两年都会有学生尤其是硕士博士生自杀的事件出现。我硕士到博士的4年间就知道本校有两起硕士生自杀事件,新的博后工作开始前不久,现在所在高校也出现学生自杀。

由于心理健康概念普及较早,西方学术界对硕士博士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向是有所关心的。我读博士的高校每年有心理健康宣传月,心理问题的应对途径和学校咨询师的联系方式在学校主页有详细信息。出现学生死亡事件,学校会第一时间公开通知全校,并鼓励因此受到影响的学生去寻求帮助(这点同样很重要,但常常被忽略,许多院校甚至有意隐瞒学生死亡的事件)。

2017年,比利时根特大学的Katia Levecque教授及其同事发表的新研究发现,和其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相比,在读博士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显著更高,有三分之一的人已经或可能患有常见精神疾病 (Levencque et al., 2017)。这一结果出来,立刻引发了学术界及权威期刊的热烈讨论。这项研究的发现和新闻显示的内容相似,造成博士生心理问题风险,主要有三大原因:学业压力、就业前景和导师关系。

学业方面,读博的过程本身很容易感到孤独和与世隔绝。一方面科研领域的细分和科研对独创性的要求,导致每个学术人都必然要在一块很小的领域精耕细作。领域小众时,同系能在学术上互相交流的可能只有导师,甚至没有人能讨论。再加上工作繁忙,收入普遍不高,导致社交和个人生活空间被压缩,加剧孤独感,2015年亚利桑那大学一份关注硕博学生身体健康的报告显示,入读后硕博学生反映自己的锻炼时间减少,身体素质变差,锻炼习惯被打乱了(Smith & Brooks,2015),因此应对研究本身的孤独,保持适量的身体锻炼和坚持社交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气氛和谐的组会,抽空参与不同的期刊俱乐部(journal club)也能有效缓解孤独感。

如果身在海外,一定要使用学校的精神卫生服务。我身边的大部分同事前辈,包括我本人都是学校咨询服务的常客。不必将咨询服务看得太严重,在焦虑、抑郁情绪出现又找不到合适对象吐露时,咨询师是很好的倾诉对象。另外,海外高校的咨询服务队对谈话内容保密是有保证的,不必担心自己留下不好的记录。你的老板、系里的博后,说不定也跟同一个咨询师谈过。

当然,在寻求咨询服务前,察觉自己是否状态不佳是很关键的能力。如果感到不愿意社交,和朋友圈逐渐失去联系,不愿和朋友倾诉自己的经历,你就已经开始无意识地孤立自己了。当务之急是打破这种孤立倾向,找到突破口。而当出现显著的生理征兆,比如嗜睡或失眠、记忆下降、失去食欲等,首先要对这些症状保持敏感,其次不要慌张,不要责怪自己无能。应当马上考虑抑郁症的可能性,联系学校心理服务机构,获取建议。如有必要,放心去看医生。2019年了,情绪上扛不住吃点抗抑郁药是很普遍的,我身边的同事朋友里,轻易就能攒出个药友小组。对情绪问题的治疗保持平常心,感到困难的时候一点点熬过去。

学术的就业竞争问题,一时很难彻底改变。但Levencque的研究发现,清晰的职业规划对缓解心理压力很有帮助。而规划并不意味着以学术为唯一就业方向。去年至今年,Science数次刊文讨论不以学术为未来职业目标的话题,鼓励学术人积极考虑学术以外的职业道路。热衷研究的人自然都希望能以学术为志业,一直走学术道路。但我认为不必因为体系的不完善而受限,也不应当让接受过的教育和训练成为未来选择的包袱。工业界是很好的出路,完全与学术无关的工作也未尝不能考虑。我的第一个role model,也是第一个给我雇佣合同的一名年轻学术人,就在获得教职后跟我谈起,想转为兼职,做些别的。我们畅谈了一场,自那以后,我常畅想未来某个节点,也许自己会突然去照顾和救助野生动物,甚至再读一个完全无关的专业。考虑学术以外的出路和逃避心态并非一回事,只是让自己脱离执着的状态,使心境更轻松。

最后就是近年逐渐成为焦点的博士生与导师关系问题。五则博士生自杀的新闻里,三则都是导师关系导致。导师霸凌学生的新闻在国外学术新闻中也时有发生。比如去年的一大新闻就是德国莱比锡马普所一个心理学实验组的大牛导师霸凌学生和博后。 Levencque的研究也指出,导师关系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是造成所有压力的主要来源,也可以是缓解压力的巨大支持。

糟糕的导师风格,和快乐、支持性的导师风格,我都经历过,切身体会过导师的差异对科研体验的影响有多巨大。好的指导方式能令人保持在严峻竞争中的自信和良好心态,时刻提醒你科研的乐趣,而糟糕的指导风格则会完全剥夺新手学术人的科研热情,令人感到被利用而每日体会愤怒和虚无。

作为糟糕导师风格的幸存者,我的个人经验是:不要自我孤立。被霸凌的事实会让你感到孤独,而霸凌现象实则非常普遍——这当然是个很坏的事实,但你一定能在同系的老师、同事或同辈朋友中找到有过类似经验的人,从他们那里获得共情和支持。必要的情况下,更换导师也是很常见的操作。国外大学院系通常以保护学生为出发点,会在保密的情况下进行处理,

在各种措施都不起作用,心理状况也无法承受的情况下,一定要果断下定决心退出。休学或退学都是可以考虑的。今年2月和6月,Science上有两篇文章谈到了博士退学的问题,将退学作为一个堂皇的选项放上了台面,强调退学并不意味着失败,甚至也不意味着你要永远告别学术。各大学术期刊网站的讨论和相关研究也谈到对导师风格的要求。一些高校也建立起了针对导师的指导方式和风格培训,和确保学生能够倾诉指导过程中不快的机制。

在情况最终有所改善之前,我想对当下陷入困境的同僚说:不要考虑任何伤害自己的可能性。以目前学术界的结构,新研究人的揭发,甚至自杀,都很可能无法对霸凌者造成实质的职业伤害——这点我们已经在无数新闻的后续中看到了。在孤独的心理困境下,自杀很可能只是一时认知偏差导致的决定。在当下的文化氛围作出任何一个决定都不容易,但学位确实不值得此刻的你付出更多的时间,甚至生命。不要让过去的糟糕经历继续影响自己的未来,你得以坦然地活下去,就是你并没有被施害者毁掉的证明。

你不是孤独一人。无论如何选择,回望这段经历的时候,一定会到来。


参考资料:

Levecque, K., Anseel, F., De Beuckelaer, A., Van der Heyden, J., & Gisle, L. (2017). Work organization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PhD students. Research Policy, 46(4), 868-879.

Smith, E. and Brooks, Z. (2015). Graduate student mental health 2015. [online] Nagps.org. Available at: http://nagps.org/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5/06/NAGPS_Institute_mental_health_survey_report_2015.pdf [Accessed 7 Jul. 2019].

https://www.sciencemag.org/careers/2019/02/leaving-phd-takes-courage-and-it-doesn-t-mean-path-academic-success-over

https://www.sciencemag.org/careers/2019/06/it-s-ok-quit-your-phd


(本文作者系发展认知神经心理学博士、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