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也是澳门科技大学成立19周年。20年来,传播载体和传播途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照片到短视频,从电视台到“抖音”,城市影像日渐成为一种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嵌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构筑起充满细节与肌理的城市故事。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4月1日,由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当代电影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六届澳门科技大学传播周拉开帷幕。本次传播周以“镜中之城:传播与影像叙事”为主题。
“镜中之城:传播与影像叙事”为主题开幕仪式
澳科大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张志庆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澳科大人文艺术学院与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去年正式结为合作伙伴,共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伙伴基地─澳门传媒研究中心,合作日渐深入,此次传播周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也是合办单位之一。同时,澳科大将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契机,与大湾区乃至全国相关学术机构加强联系,将澳科大建设为大湾区学术重镇。此外,今年传播周特别加入“讲好澳门故事:廿载影像”分享会,以此向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致敬和献礼。
据悉,本次澳科大传播周共收到了多个国家的论文投稿,主办方从70多篇论文遴选出20篇论文参会。
在主旨演讲环节,汉堡大学的戈登·米切尔(Gordon Mitchell)教授、香港浸会大学黄煜教授、中国电影资料馆孙向辉馆长和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孙玮教授先后进行了主旨演讲。四人均将目光聚焦到了技术和社会环境变化之下,影像等叙事方式带来的新意义。
米切尔教授带来了题为“叙事与空间”的主旨演讲。他从他在汉堡大学开展的关于外国留德学生之文化体验与传播的课题出发,探究如何思考叙事与实体空间意义的多重维度。他表示,故事(stories)有着复杂的意义网络,使我们可以思考哲学问题,让我们可以去尝试言说那些矛盾的、难以捉摸的东西。而讲述(telling)使得我们成为独特的人类存在。米切尔教授认为,当前我们要看到“交叉/融合”的力量,包括时间与空间的融合,故事与地方的交互,自我与他人的碰撞,意义阐释的交叉,新观点和感觉的融合等等。
“如今‘今日头条’已经代替了几十年前的电视,牢牢把握住用户需求。”香港浸会大学协理副校长、传理学院院长黄煜教授从人工智能当下的实践出发,思考人工智能对于媒体传播构成的挑战。
他表示,当前类人化的智慧技术基于计算机算法思维,进行大数据的搜集、分类、清洗、评估、提取、分析、处理与输出,并不断完成自我升级。自然语言处理,不断逼近人类自身的深度理解能力。“今日头条”使用的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推送模式,和从前媒体提供什么,用户就看什么的被动接受模式相比,有了本质的颠覆。人工智能技术使内容生产、传播渠道、分发方式及使用者体验都发生了颠覆性转变。同时,随着无人机及图片处理、识别技术的进步,以数据视觉化为基础的交互性设计成为新闻报道中重要的内容呈现手段,图片和视频成为用户阅读新闻的主要方式。
黄煜认为,人工智能正在推动新闻业从手工业跨越到流水线大工业时代,这是新闻业经历的“有史以来最为震撼的大变革”,新技术手段甚至倒逼上游内容生产,使内容生产向碎片化、图片化转变。但目前AI只是根据阅读点击率判断新闻价值、推送分发内容,缺乏传统记者秉承新闻为“社会公器”的视角,这也造成了如今社交媒体上谣言传播迅速,传播进入“后真相时代”。
影像承载着传播文化的重要功能,电影自诞生以来,更是和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孙向辉以“影像故事与传播——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的传播实践与思考”为题做了主题演讲。
中国电影资料馆保存了大量电影资料,这些资料被修复后,重新传播,成为观众重新认识、发现彼时城市和人的重要影像资源。孙向辉从保存与修复、经典电影重映和艺术电影专线放映三个角度分享了影像资料馆的传播实践。她认为,影像资料馆的传播实践使得影像叙事的“重构”成为可能,一方面是主题季的展映把原有的电影单本叙事变成综合叙事;另一方面,电影也是城市精神空间的再塑造,如《爱猫之城》之于伊斯坦布尔,《阿飞正传》之于香港,电影和城市之间的互动关系被突出,影像对于发展城市的特殊空间精神价值具有特殊的意义。
随着自媒体和短视频的兴起,碎片化的影像成为城市传播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内容。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新闻学院副院长孙玮教授以“赛博城市的影像实践——上海城市形象片与抖音短视频”为题,思考在传播方式发生变化之后,个人、影像和城市之间的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传播、网络、城市,在今天形成了更紧密的互嵌关系。孙玮借用“赛博格”定义如今的城市,提出了“赛博城市”和“赛博人”的概念。“赛博格”是指“无机体机器与生物体的结合体”,孙玮认为,如今的城市,正是技术与人的互嵌体。“抖音”等影像传播APP使每个人都可以随时生产和传播关于城市的影像内容,这个过程正是机器与人类身体的融合,人们的多重感官和身体时间日益融入到城市影像的个性化“生成”之中,曾经作为城市“表征”的影像,越来越融入到城市的物理空间之中。
孙玮用两个经验材料来回应从叙事到实践转向的影像变化的过程,即上海城市形象片和抖音中的上海城市短视频,两者分别对应“视频圈的影像叙事”和“赛博人的城市体验”。城市形象片是“上帝之眼”,多从俯瞰等角度观察,呈现的是虚拟的城市视觉奇观、时空的剪裁与拼贴;而抖音中的上海城市凸显了“实践”的力量。拍摄地铁的视角不是俯瞰,而是正常人身体的平视;拍摄上海外滩,关注的是年轻人的街舞和行为艺术;拍摄上海美食,有生煎馒头的热气腾腾,也有锅边溅出的油渍,真实而鲜活。这些影像中既有个人叙事、也通过短视频转发、评论产生群体交往,具有日常生活的偶然性。
据悉,在传播周期间,围绕“镜中之城:传播与影像叙事”这一主题,有多场讲座、学术论坛、博士生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