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壮先生旧事漫录

张大壮(1903年4月-1980年9月),原名颐,又名心源,后更名大壮,字养初,号养卢。他与江寒汀、唐云、陆抑非合为现代四大花鸟画家,被合称为花卉画的四大名旦,擅花鸟,工书法,能治印,并培养了众多海派书画弟子。本文呈现了顾秉松先生与其老师张大壮的往事,鲜活地呈现出了“人淡如菊”的张大壮。

永裕里

初冬时节,天气淡淡的。沿着复兴中路、自忠路一带走,那一排排规整的石库门房子,在喧嚣都市,时显幽静。时而可见路边围墙的铭牌,往昔的人文气息弥漫过来。

这里曾经的艺人印痕,细数不尽:西门路上黄宾虹在虹庐挥毫,复兴中路刘海粟于存天阁画室创作,客居西门里的张善孖、张大千昆仲,在大风堂画斋泼墨,稍远一点,嵩山路上吴湖帆、冯超然两位名家,他们的梅景书屋与嵩山草堂,被誉为“艺林双清”。还有林散之、陆俨少、谢稚柳、钱君匋、陶冷月……皆是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艺海流金的岁月里,他们谱写了差不多半部中国近代美术史。

张大壮与顾秉松,摄于20世纪50年代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老西门一带,可谓人文荟萃,翰墨生辉。这里有浓郁的人文气息,也有繁盛的烟火气。然而,“人淡如菊,花鸟画家张大壮先生就是这样,人生是淡淡的,艺术是淡淡的,也在用淡淡的目光看着周围的世界,像老西门这样热闹的地方,门前又是电车站,可谓闹市中的热闹地了,可是他一住,使人感到那热闹的地方也淡了起来。”

郑重先生的这篇《人淡如菊张大壮》,前后读了好几遍,开头几句甚至可以背诵出来——一位清素淡逸的老画家浮现在眼前。私下里,一直想着到他原先的住处永裕里去看看,追怀他曾经的足迹。

永裕里地处复兴中路三百二十弄、自忠路三百零七弄一带,这条建于一九二五年的里弄,在滚滚时代的洪流之中,如今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高档住宅区——翠湖天地嘉苑。旧貌新颜,新的“翠湖天地”与“新天地”,一南,一北(仅一条西门路之隔),与太平桥地区连成一片。周围芸芸众生,熙来攘往,为生活奔忙。


永裕里(图片来自网络)

永裕里也留有文化名人的雪泥鸿爪:一九二八年七月,著名作家丁玲和胡也频从杭州到上海,在永裕里租了一间亭子间栖身,并和沈从文商量开办《中央日报》副刊《红与黑》。丁玲住的是十三号(一说十号)三楼,是一间髹了庸俗绿色油漆充满油漆气味的楼房。

张大壮当时住在永裕里九十八号的三楼,是个“假三层”。据说,与他同住一里的还有几位画家:六十五号的沈广曾、七十四号的马骀、七十六号的熊松泉。

自忠路上还有一处裕福里,一条颇有腔调的新式里弄,一九二二年夏,章太炎先生曾居于此处。妹妹章炳芹则带着儿子张大壮另辟屋居住。

离永裕里不远处,即是顺昌路(原菜市路),此处的房屋还存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时的风貌,市井气息浓郁。走进一家小型菜场,摊位上摆放着时新的瓜果蔬菜,还有蜷曲着的带鱼、堆叠如积的明虾,室内有浓重的腥味扑鼻而来。郑重老师曾撰文说:“我曾随他(张大壮)走进这家菜场,对黄瓜、茄子、毛豆、蚕豆、竹笋、卷心菜、黄鱼、带鱼、明虾、蛏子……都一一仔细观察。”只是,文中所说的菜场,原是正对着复兴中路的,现在也拆掉了。

流水般的日子里,繁华与落寞不过是过眼烟云。只是往事并不如烟。

“现代恽南田”

张大壮先生在我的印象里总是淡淡的,不入时流之眼,也不随波逐流。郑重先生写的张大壮,追述当年逸事,格外教人怀旧,也格外教人怀念他笔下的这位人物。郑重先生善写海派画家,他的传记以前陆续读过,由此识得海上花鸟大家杭人唐云,山水名家陆俨少,江南画派名家谢稚柳等人。对善画花鸟的江寒汀、陆抑非也知一二,唯对身后落寞、记载无多的张大壮其人陌生,甚至是不知。

其实,张大壮与江寒汀、唐云、陆抑非被合称花卉画的四大名旦,在海派画中具有极高的地位。据说,一九七四年,张大壮七十二岁,上海画院挂历出版发行,其中张大壮的花鸟画为时人称赞,被誉为“现代的恽南田”,一时之间,求画者趋之若鹜,纷至沓来。


《张大壮花鸟草虫图册》,上海书店出版社,二〇一一年版

有缘的是,我走近张大壮的一位入室弟子,看他画画,听他谈悠悠往事,张大壮先生的面目也逐渐清晰起来。

丙申年(二〇一六年)秋,我对赵宏兄说想找位画家学画,打发闲暇时间。他很爽气地向我推荐了顾秉松老师,说是张大壮的学生。见我一脸茫然无知的神情,赵宏兄说,你可以先找资料看看。插叙说一下,赵宏兄参与编辑《海派文化》报多年,年轻时即游于艺,与沪上许多海派名家吴青霞、赵宏本、曹简楼、王康乐、施南池、黄若舟、厉国香、乔木、苏局仙、周退密,均有密切交往。年经日久,自然珍藏有一段段深厚的艺缘情怀。与之闲聊,均涉艺林掌故。

于是,我才知这位有“现代恽南田”之誉的张大壮。他原名颐,又名心源,小名“养初”,后来将小名改成号,叫“养庐”,别署富春山人。


张大壮作品


张大壮作品

才知道他的不俗身世:他是章太炎的侄子。幼年丧父,随母亲章炳芹生活。父亲张砚荪于金石书画有修养,善书画鉴定,在杭州府中学教国文,是郁达夫、徐志摩的老师。

才知道他虚斋十年的经历。一九二一年,十九岁的张大壮,得庞莱臣赏识,得以在“虚斋”临摹名画。庞氏收藏在江南首屈一指,其收藏的作品品味高,琳琅典册,浩翰载籍,这让日夜浸淫在书林画海中的张大壮,朝夕临摹,潜心研习,就此奠定了书画基础。在那里,精心汲古,富览多闻,于金石谱录、书画词章,颇有研究,书法也日益精进。经过十年历练,学问修养均渊雅有致,所以不论画作诗作,自然清超绝俗,不同凡响。

一九三一年,张大壮二十九岁,因体质孱弱,又长期缺乏调养,无奈离开“虚斋”,同时婉拒了吴湖帆梅景书屋共事之邀,就在离舅父章太炎不远处的永裕里居住,始更名“大壮”,远离缙绅名流,以卖画及篆刻为生。


张大壮信函

才知道他曾经的交游圈艺家云集,有陆恢、庞莱臣、黄宾虹、李庆霄、汪洛年、吴湖帆、叶恭绰、盖叫天、贺天健、吴琴木、张石园、周信芳、盖叫天、俞振飞、俞剑华、钱瘦铁、江寒汀、陆抑非、白蕉等人。

可是从网上看到的资料,以及偶尔读到的文章,也只是留给我一个花鸟大家的虚淡印象,对其人其艺的真实印象,却是在与顾秉松老师的交往过程中,通过他点点滴滴的讲述,他无时不在的追念,渐渐渗透到我心里的。

顾秉松老师时年已八十七岁,从一九四七年起师从张大壮专攻花鸟,师从张石园画山水,前后求教过王个簃、来楚生、吴野洲、朱文侯、方干民等前辈。为张大壮、王个簃入室弟子。他十七岁从张大壮学中国画,一直到张大壮去世,长达三十多年。

七十余年前,张大壮是年轻顾秉松眼中的名画家;七十余年后,养庐先生已成为他心里的日常惦念。

养庐先生课徒

顾秉松少年即有清才。一九四七年,当时十七岁的他初拜张大壮老师前,临摹了好多年芥子园画谱,有一定的国画基础。

起先,他跟张大壮学画,是在行余书画社。这家书画社,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华亭人沈剑南和同人创设的,聘请有张石园、张大壮等名画家执教。顾秉松一个星期去几次。一九四七年的时候,行余书画社是在跑马厅边上,即现人民广场的地方。张大壮穿着一件长衫,坐在一个厅里,接待来学画的人。张大壮给顾秉松每次画一张小画,有时是牡丹,有时是兰草,有时是鸟,或是别的花,让顾秉松带回去临摹,临好后再带作品到张大壮那里去。一九四九年上海解放后,张大壮与张石园又创立两益画室,地点在市工人文化宫地下室,后来又借在北海路的一个医生家里。后来没多久,画室就迁到张大壮家里。顾秉松继续学画,一直到他去世。


顾秉松珍藏的张大壮当年画稿


课徒稿


课徒稿

行余书画社的画室,外面有天井,有花,有植物。张大壮坐在室内,有时候会让学生去外面,摘一片植物的叶子给他,他则将叶子平摊着给学生看,告知从这个角度去观察叶子;然后,又会举起来,对着光让学生看,教他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观察。

张大壮画画自有观点,要想提高就要临摹。顾老师有次去宝钢写生,看到田野里的植物,自然风神,长势喜人,颇为喜欢。就摊开纸,坐在那儿用毛笔宣纸写生,认认真真画了几十幅带给张大壮看。他自我感觉不错,还想等着老师的夸奖呢。谁知出乎他的意料,张大壮看了之后,淡淡地,将画往旁边一推,皱着眉头说:“这不是中国画,你不能这么画。”顾秉松颇为不解,就问大壮老师:“那该怎么画?”张大壮一字一句地强调说:“你要去临摹。”

受过十年虚斋生涯熏陶的张大壮,遍览名迹,临摹修复,巨细不爽,笔墨功夫、鉴赏眼力为庞氏所倚重。他是从古画的临摹过程中过来的,所以在他的意识里,“临摹”是学习中国画的必经之路。老老实实把前人的画临摹好,之后才有资格谈创新;通过临摹把握“道”。中国画不像西方的油画,实际是寥寥几笔的意会。

顾秉松年轻时学过一段时间的素描。又有一次,他在大壮老师面前无意中冒出了“构图”一词。张大壮听到后,面色颇有些不悦,就说他:“你就只学了个嘴巴。”并且,他要求顾老师不要多去关注理论,要多实践,要多画,拿出东西来。在张大壮看来,中国画讲究章法,西洋画才讲究构图。

每次去张大壮老师家,年轻的顾秉松总是带上自己的临摹作品请老师点评。张大壮先生总是常夸其悟性高,特别勤奋。可顾秉松画到一定程度后,觉得自己很难提高,就又向老师请教。张大壮要求他多练字。中国画的学问往往在题不在画,与中国篆刻的学问在跋不在印很相似,艺术是相通的。


课徒稿


课徒稿

张大壮本人的篆刻、书法都非常好。不只一次,有时是在两益画室,有时是在永裕里的养庐,顾秉松就看到张大壮给别人写对联,用笔挥洒自如。虽然是别人请他写的,但是看上去,他的书写兴致很高。

当时年轻,有些道理还不能深切体会。年经日久,顾秉松如今在时间深处体会张大壮作画本色,领悟画事三昧。

况味题跋

花鸟生动,草虫跃动,这样的清秋题材让人喜欢。张大壮曾有一本精品册页,二十四开,上绘小写意花鸟草虫,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这本册页作于一九四九年,题材丰富,包含有花卉、蔬果、虫草、鳞介,在画法上借鉴了恽南田与华新罗笔意,轻逸灵秀,可谓是张大壮早期绘画作品集大成者。

说起这本册页,颇有些来历。民国时期的张大壮收有一些学生,在众多海派书画弟子里,顾绳勇、顾秉松、浦培芝、徐璐等皆从其学。顾秉松跟随张大壮的时候,还有一位年长他不少的顾绳勇,是南汇周浦人,号东涯,嗜收藏,从张大壮、陆俨少等诸先生习花鸟、山水,与诸画家均有密切交往。顾绳勇曾去顾秉松控江新村的家里玩过。因都是自己的学生,在张大壮口中,就随口称他们为大顾、小顾,显得颇为亲切。想来,张大壮是非常喜欢这两个姓顾的学生,经常听他说“大顾如何如何”“小顾如何如何”。


张大壮作品

两位师兄弟,并不经常见面,只是偶尔有机缘会相遇。当时顾绳勇年龄大,拜师久,一周会去几次。有一次,顾秉松来到养庐,将画好的稿子想请大壮老师看一看,不巧这天张大壮身体不好,绳勇师兄正好在,就代老师帮他看。其实这日,绳勇师兄也带有东西想让老师帮忙指点。只是张大壮感觉力不从心,基本上就没看,两人只好携画稿而归。

还有一次,一九四九年的一天,顾秉松仍如约前往张大壮处,见到师兄大顾也在那里。原来早先顾绳勇带了一本空白册页,想请老师有空帮他画一本。那天,顾秉松见张大壮将画好的册页递给大顾。这本册页后面写有一段题跋,让顾秉松印象颇为深刻:

绳勇砚弟,性嗜六法,暇时偶写花鸟,涉笔成趣。此册若干帧多半为余所开粉本,以余老马识途庋藏为枕中秘,其实大匠教人止及方圆,神明变化仍在学者。绳勇其勉,时己丑十二月,养庐张大壮识。


张大壮为顾绳勇所作册页题跋

令他记忆犹新的是其中两句:“其实大匠教人止及方圆,神明变化仍在学者。”当时张大壮对着画好的册页,面色凝重,将这两句用带着杭州口音又念了一遍,颇有韵味。当时年轻的顾秉松还不大能够明白这两句话的意思,现在近七十年过去,他却深深体味到了其中的况味。

册页里的《金粟来禽》《苇塘雁影》《草间觅食》《香染龙涎》等画作,张大壮也给顾秉松画过,画意相近,均用小写意笔法,细致描绘。这些课徒稿,顾老师至今还保留着,时而翻阅,恍若重睹老师当年作画时的情形。

富春山人的牡丹花

丁酉小满后几日,正是牡丹花开时节。去顾老师的家里,“春泥轩”案头总是开有牡丹花。丰丽雍容、端庄秀雅的写意牡丹,端的是让人难忘。


春泥轩

顾老师用饱含水分之笔调出粉彩色,一边画一边说:刚学画的时候,张大壮喜欢用煮锤笺(半生半熟宣)教他画写意,而在画工笔的时候,喜欢用蝉衣笺(熟宣)。画工笔牡丹,张大壮的习惯是先总体把花的轮廓勾勒出来,淡淡地勾好墨线,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中锋用笔画牡丹,再上色。张大壮到晚年时用笔,比较偏大;而年轻时,用笔较小。他用较小的毛笔,在花的轮廓上点下去,还会顿一顿,如此反复地笔墨点染穿插,使花的前后层次更为分明。顾秉松经常见到张大壮大胆落笔,然后在画好的牡丹花上细心收拾。有时,会有一些习惯性的小动作,比如喜欢用毛笔在牡丹花上反复渲染。喜欢用花青加墨填涂缝隙,就像写文章烘云托月一样。


顾秉松先生近影


顾秉松牡丹画作

张大壮有“张牡丹”之称,可见绘牡丹是他的一绝。张大壮的牡丹画属于文人画,对牡丹花的上色是有讲究的,强调颜色淡。张大壮喜欢白色的花,像白荷花、白牡丹。张大壮在教顾秉松画牡丹时,总要点染一些白色,还会特意强调说:“涂的白粉不要太厚,就像女人打扮一样,脸上的白粉涂得太厚,不好看。牡丹花上的白粉,也要淡淡地去涂才好。”如此,张大壮笔下的牡丹就显得淡雅,有仙气,而且与恽寿平的牡丹有相同,又有不同之处。他将恽氏的生香牡丹变得更为淡雅秀美,他是真正脉承传统的人,也是创造传统的人。


张大壮所画牡丹


张大壮课徒稿,牡丹

张大壮的另一位学生了庐曾做有一文《张大壮的牡丹花》,说:

从我师从张大壮老师至今,依然感觉最难认识和把握的是他对牡丹的写生创作。虽然老师是在恽南田的没骨写生基础上生发的,但最终演化成了具有印象主义的写意,表现出阳光变化中复瓣的牡丹花从里到外各层花瓣间的明暗交错,体现了形象的个性和整体的共性。他笔触写意的过程,是由里到外先体现花卉的整体形象,又略加点、染地笔墨穿插,似有似无地使原本在一起的花瓣各自分离,让人感觉到花瓣由里到外各自形象的转折变化和相互依存,以及整体组合的最终形象。

但在具体的表现上,要达到先生这样娴熟的表现技巧,我始终感觉困难。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曾在仿效老师写生的过程中,对一两种花的形象有过较为成熟的表现,积累了大概十几张可谓一枝独秀的折枝画稿,但始终不敢进入完整的创作过程。间隔一段时间之后,就又不能自在发挥了。所以相比较老师其他的绘画形象,我一直感觉他的牡丹是最难认识和把握的,我期待着后人予以充分重视和认识。(《了庐画论》,了庐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二〇一八年四月版)

从了庐先生的文中,可知张大壮的牡丹不仅是一绝,而且画技难以掌握。顾秉松老师不仅想很好地继承张大壮的牡丹技法,而且想在此基础上对张大壮的牡丹画技有所创新。多年来,他一直铭记于心,日夕探索,经年实践,在牡丹画这一领域颇有成就。来向他请教的就有被誉为“汤牡丹”的汤兆基先生。海派画家恽甫铭先生曾写有一篇文章,称他为“顾牡丹”。

顾老师还曾计划编绘一本《牡丹》课稿,讲绘牡丹花的过程,步骤详细,一共有十三帧。其中有:皇冠型、绣球型、蔷薇型、托桂型、单瓣型、菊花型、荷花型、粉盘托桂型、金环型、千层台阁型。可惜当初编好的文字竟找不见了,时间一长,年事已高,这事自然就搁下了。

养庐墨妙,刻骨铭心,张大壮先生的牡丹画,始终是顾老师心目中的供养。

养庐先生性情

养庐里的主人,在淡淡孤灯之下,探索绘事,自是萧疏,静闲,但“心素如简”的张大壮先生也有性情幽默的另一面。

有时,顾老师会怀想起张大壮先生的一些日常小事,用朴素的话语讲来,质朴生动,其中有着性情的流淌,智性的凝结。


张大壮信札

张大壮个头修长,为人清瘦,声音不高,轻而快。张大壮是杭州人,说一口杭州话,爱带儿字,还会说一些杭州本地的老话。有一次,年轻的顾秉松提出要去杭州玩玩。张大壮听了,轻笑地说道:“你要小心,杭州人会‘刨你黄瓜儿’。”“刨黄瓜儿”,这句是杭州俗语,敲你竹杠的意思。顾秉松是慈溪小伙,起先听不懂这话的意思,张大壮又给他解释了一下,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刨黄瓜儿”在杭州话,是把人当成傻瓜看呢。顾秉松听出了老师在和他开玩笑呢,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笑了。

还有一次,正好也是顾秉松一个人。教完画后,张大壮就同他聊天,将电视里的相声绘声绘色地说给他听。这个相声是说:广东人在上海开百货商店。一个上海人除在门口看橱窗,没事就看看。广东老板见有人在看,就问:先生,你要买什么东西?上海人用沪语说:“阿拉看看橱窗。”广东老板以为是要看“痔疮”,忙说:“这里没痔疮,要看去医院看。”上海人知晓后觉得不开心,以为是触霉头。上海人说买双袜子。广东老板又听成帽子。再接下去,还是没搞清楚,又以为是钢精锅子。张大壮绘事之余,很注意调节气氛,让跟随自己多年的徒弟放松心情。他用杭州口音模仿这段相声,倒是一份别致的情趣。顾秉松听了,也忍不住笑了。

日后回味养庐传出的这欢声笑语,师徒二人的那份情谊,也着实让人难忘。


张大壮信札

老友记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郑重先生以此来描摹张大壮先生,最是恰宜。“春泥轩”中雅闻乐事已久,我写了一篇文章发在《上海纪实》上,郑重老师看到了,内中有一些他尚未知晓的故事,颇感兴趣;而且他对张大壮的这个学生在年轻时即有耳闻,但从未见过面,就提出来想与顾老师见见面。

戊戌五月的一个上午,我陪同顾老师坐出租车去郑重老师处。顾老师那天特地换了一身装,是一款褚色皮夹克,人显得特别精神矍铄。他还特地将自己的画册作品签名带上,要送给郑重老师。

这份缘分真是难得。在“百里溪”室,见到相闻已久、从未谋面的顾老师,郑重老师显得兴致很高,坐在藤椅上与顾老师亲切攀谈起来。顾老师虽不善言辞,但谈及兴奋处,有时也会主动向郑老师介绍一些张大壮先生的生前往事,以及两人共同认识的人。顾老师的话虽不多,但是只要郑老师提及当初他熟悉的人,提及当初的事,他则显得很开心。


郑重与顾秉松亲切交谈

郑老师记得,张大壮先生的住处,是在24路车站。车通到张大壮的家门口,还走过一个小菜场。如果从靠近老西门这端进入,依次有张大壮、陆俨少、刘海粟……郑重原住南市区,离这里也很近,只要用半天的时间,就可以探望好几位画家。陆俨少的家在一条弄堂里的石库门厢房,坐西朝东,除了清晨有一缕阳光射进,其他时间都看不到太阳。郑老师还提到陈秋草。当时陈秋草夫人生病,需要一种药,是他帮忙去医药联系治好的。顾老师在一旁听了,又补充了一点情况,他曾经向陈秋草学过素描。

顾老师说,因为郑重当时是搞评论的,张大壮先生对郑重的印象蛮深,经常在顾秉松面前提起他。七十年代,郑重时年三十多岁,他虽是跑卫生、教育这条线,但业余时间却喜欢到画家处交游。当年那批被忽略的老画家,在郑重先生眼里却都是“宝贝”。他持有传承文脉的热诚,终赢得画家们的尊重。在郑老师的印象里,养庐虽是素朴简斋,却有浓郁的文人气息,因而去张大壮那里他很开心。

郑老认为,张大壮有才气,虽名气不如唐云,但绘画感觉很好。张大壮为人清高,不屑于结交达官贵人,但与吴湖帆是很好的朋友。郑老还说,张大壮是所有老画家里最有仙气的一个。“你看他的两个大耳朵,那么饱满的下垂,看上去就与众不同。”“画画也有仙气。”

颇为有趣的是,出生于一九三一年顾秉松实比郑重大五岁。但在顾秉松的意识里,一直认为郑重比他年长,独立,有主见,行事稳重,有兄长的风范。无独有偶,郑重当时的感觉,也认为从未谋面的张大壮的这个学生是个小年轻,比自己小。可实际上,自己竟是比他还年轻好几岁呢。

顾秉松老师将自己的画册奉上,上面写着:“郑重先生雅教。戊戌夏顾秉松赠。”郑老师翻看顾老师的画册,边看边赞赏道:“你这受张大壮先生的影响大,恽派风很浓。你的这菜,这虫,这包心菜,这瓜果,画的多好。”一边说一边用手拍拍画册,很是欣赏。我将藏在手机里顾老师最近画的十二幅册页给郑老师看,有荷花鸳鸯戏水,有喜鹊登梅枝,有枫叶白头翁,有松树喜鹊,有东篱菊花,笔墨生动,不同时流之作,郑老师看了,颇为喜欢,说“现在还有谁会这样画?”对老一辈画家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虽以前未曾逢面,却如多年老友般相知,一片玉壶冰心,也将我带回当年那些人事的忆念之中。

养庐

养庐是清简的,张大壮在此养心,养命,养雅,养慧,养格,养境。

去永裕里的养庐,要经过一个老太太的亭子间,转个弯,才到前楼张大壮的住所。再爬一截扶梯,扶梯不是很高,四五级格子,年轻的顾秉松爬起来自然并不费力。进了屋,四四方方的一间房,尚显宽敞,四五十平米,四扇玻璃窗,明窗净几,不带一丝尘埃气。靠窗处,有一个长方形的画桌。墙上什么也不挂。


张大壮课徒稿

养庐的生活是清淡的。室内养有菖蒲。无菖蒲不文人,张大壮曾为郑重先生画过一幅菖蒲灵石图。郑老多年后还深情回忆,特录宋人谢枋得的一首歌行体的诗:“有石奇峭天琢成,有草夭夭冬夏青。人言菖蒲非一本,上品九节通仙灵。……人间千花万卉尽荣艳,未必敢与此草争高名。”这首《菖蒲歌》,收在最近出版的《百里溪翰墨缘·郑重书法集》中。文末另有题跋说:“今人张大壮先生养菖蒲,亦擅画之,斋中蓄菖蒲数盆,以宣纸沾水拂拭其叶,使之一尘不染,尝言菖蒲吾友也。曾为余画菖蒲灵石一帧,故书此诗以志往。”郑老诗写得清气凛凛,读之,觉养庐内浮动着一股孤清灵气。


郑重所书《菖蒲歌》


郑重所书《菖蒲歌》(局部)

除菖蒲外,张大壮还养有兰花。这些清淡植物,更衬托得养庐清淡,也让人感受到其中的积学、宁静、无欲之道。

他偶尔养有一只八哥,蛮听话的一只“白头翁”,挂在窗口之处,蛮有趣的,会叫“老伯伯”。顾秉松去时,张大壮对白头翁说叫“老伯伯”,那只白头翁会把翅膀伸出来,眼睛翻上去,用一阵声音叫“老伯伯”。顾秉松听了,直偷着乐。在“春泥轩”,顾老师惟妙惟肖地为我学那只“白头翁”的样子,现在回想起来,还直让人忍俊不禁。

屋子里是暗的。有时会有一些人来。有一些是画友,有一些烟友。有时室内会临时摆一些卧具,几个抽鸦片的人躺在那里。有的人见顾秉松进来之后,就不声不响地走了。张大壮站在那儿,有时会和他说说话。这样的情形,在顾秉松的记忆里,有过两三次。这是大壮先生年轻时染上的陋习。

有一次,在老西门顺昌路、复兴中路附近,顾秉松正好遇到老师与那帮烟友,由两个解放军带去戒毒所。过了两个月,他惦记着想去看看老师回来了没有。去了一看,已经回来了。问了老师好几个问题。张大壮也非常坦率,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顾秉松:刚进去时,有几天是放任自由,什么都不管。要吃什么吃什么;要喝什么喝什么,就是不能抽。别的要求也可以提。想看戏,也成。那个时候喜欢看京戏,也可以,派人带他们去。很自由。但对抽鸦片的人来说,很难熬。第二是定量。以最低的标准,一天一天减少,一点不抽是不行的。否则真的要死过去了。就这样,张大壮吸鸦片的陋习终于戒除了。当时顾秉松听了,很佩服老师的毅力。

一九六四年,张大壮先生搬到了复兴中路一百九十二号底层。那里的房子并不比永裕里好,但因为是在底楼,方便进出。顾秉松依然如故,每周去那里求学。有时,顾秉松偶尔会遇到同门师友。有一个灯泡厂的职员经常到张大壮那里去学画。还有一位汪亮(原名汪鸿孝,字虹霄),家里是开酱园厂的。他知道张大壮先生的另一位学生了庐,是在张大壮先生的追悼会上。后来,他还曾特地去其住处拜访过了庐先生,可惜当时了庐先生不在,只见其母亲,略谈几句而去。后再也未见面了。

张大壮去世后,顾秉松去看过陆竞曼师母。他记得,结婚时师母身体很好,后来耳聋得比较厉害。听不见,和她说话困难,要用纸才能交流。张大壮去世三年后,顾秉松还惦记着她,想着去看看她。见了面,他在纸上写:老师已经走了三年。师母见到纸上写的话,很伤心。顾秉松心情也不好受。有很长一段时间,又去看过几次。师母去世时,他也去送行。

张大壮算是慧性孤寒之人。古人云:“贫与富交则损名,贱与贵交则损节”,或许在张大壮看来,忠于自己的内心是最重要的。但他对知己朋友,却是梦寝不忘的。比如,在“虚斋”的一段日子里,他结交有吴琴木先生,与之交谊尤深。正因两人身世相同,都爱沉潜在文艺之中,过着清苦的生活。

旧札遗珍

听顾老师说当年事,语气多朴趣,仿佛可以感受到养庐主人历经岁月蹉跎后的静水流深,平淡安妥。如此淡逸之人,如此性情之真,真是让人怀想。

“春泥轩”的案头处,一直搁着一本《张大壮》作品集。顾秉松老师时时翻阅,经常临摹,时而清气牡丹,时而倚侧荷花,时而鲜灵海鲜,时而时令蔬果。读之,确然有种清润生动的气息。顾老师之所以对这本作品集如此珍爱,除了深

喜其中气韵情真的画作外,还因为这里寄寓了他内心对几十年师徒情缘的深切怀念。


《张大壮》作品集

除画集外,还有老师当年写的信札、课徒稿,那些是属于老师的遗珍,既有缘得之,定当加倍爱惜,从未敢掉以轻心。顾老师还有缘珍藏一幅他与张大壮先生的合影。那是他二十岁左右时,去市工人文化宫学画,正遇到张大壮先生来此授课辅导。事前,顾秉松不知道张大壮先生会来。当他看见自己的老师走进来时,顾秉松特别的开心,为他忙前忙后的换水。上完课后,他又抓住机会,请一位同龄年青学员,来为自己和张大壮合影。与张大壮先生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留影。相片上的两人,身着当时时兴的中山装,前面口袋插钢笔,内衬白衬衫,并肩而立,看上去不像师生,倒像是父子。拍照地点是在市工人文化宫的楼顶,背景隐约可见外滩。远处雾蔼淡薄,显出当时的一股清新朗润的时代气息。后来,上海美术家协会编海派百年代表画家系列作品集,入选名家为虚谷、任伯年、吴昌硕、贺天健、朱屹瞻、颜文梁、吴湖帆、刘海粟、丰子恺、林风眠、关良、吴大羽、周碧初、张大壮、陆俨少等人,计十五位。其中《张大壮》一册所配影像,竟找不到张大壮当时的中年单人照,就用了这张合影中的张大壮像。后来工人文化宫的美术班结业时,当年的授课老师与学员们有合影,顾老师也保存了下来。如今再看这些旧影札,真可谓是相片遗珍。


摄于工人文化宫结业时(中间一排左三起:俞子才、张大壮、张聿光、朱文侯、朱梅村;后排左三顾秉松)

养庐先生旧事,看似星星散散,内蕴却深厚沉甸,且例数不尽。对于张大壮其人,我是懵懂地进入,继而对他的身世产生了感怀。虽然得知张大壮先生已有时日,但唯有去顾秉松老师处,才是我最能真切地感知他人格魅力之处。加之,赵宏兄不时转发些微信给我。有时是张大壮的一幅作品,有时是关于他的一篇文章,吉光片羽,弥足珍贵。也提醒我这样一位画家的遗世存在。

戊戌大雪后一日于清徽小筑,时申城飘第一场小雪。新年改定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