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年伊始,文娱圈吃瓜的第一大事就是翟天临的“学霸”人设。
翟天临扮演打假警察时,可能从没想到过,自己的学历也会被全网打假。这几天,翟天临涉嫌学术造假的话题一直盘旋在微博、知乎的首位,而且愈炒愈热,丝毫没有降温趋势。
翟天临
有媒体公开检索发现,能查到的翟天临公开文章一篇是《如何用“下意识”让表演更生动鲜活》,2018年5月刊载于《综艺报》;另一篇《谈电视剧中“白孝文”的表演创作》载于《广电时评》。把这篇《谈电视剧中“白孝文”的表演创作》放到知网查重,复制比例达40.4%,而这篇论文的篇幅不过2700余字。
2月9日,一名为“黄立华教授”的微信用户发帖称:“明星博士的工作室声明其没有学术不端的问题,但我十几年前发表的论文却被其整段整段的抄袭,事实胜于雄辩。”黄立华所称自己被“整段抄袭”的论文为他于2006年发表的《一个有灵魂深度的人物〈白鹿原〉白孝文论》。
许多粉丝在网上为偶像鸣冤,他们不理解的是,为何明星爱立学霸人设的不在少数,这一次翟天临事件在舆论激荡的漩涡却格外凶猛?前有靳东的“诺贝尔数学奖”,后有马思纯的“张爱玲读后感”,这些明星的学霸人设崩塌,只是迎来一片嘲讽,而翟天临面对的,却是铺天盖地的愤怒。
愤怒缘何而来?如果事件查明属实,一个拿不出学术成果的演艺明星,竟能轻松拿到名牌大学的博士学位和进入博士后,如果“演而优”就能获得学术晋升的绿色通道,那么莘莘学子的寒窗苦读,意义何在?
这样的愤怒值得吗?不仅值得,火力还要越猛越好。此事的意义已无关翟天临本人是否造假,而在于整个学术圈层。
正如评论员曹林所说:博士,对多数真正读博的普通人来说,是一份养家的工作,是向上流动的机会,是一种为生民为命的志业,是一份带着信仰的学术生命。为了拿到这个学历,为了配得上博士这个人设,他们经历了多少生活的辛苦挣扎,有人秃了头毁了眼睛,有人推迟生孩子,有人在事业如日中天时辞掉工作,有人奋斗了五六年最后都没拿到学位,望博兴叹。
明星们之所以爱立学霸人设,本质在于颜值、权力、金钱等衡量指标外,社会对智识仍保留一份尊重。追求知识的殿堂,意味着放弃可能拥有的高额薪水和社会地位,孜孜不倦、心甘情愿地成为人类进步阶梯中的一块垫脚砖。来自社会的肯定,是对他们义无反顾奉献的弥补。每一个人的生活目标不同,明星在拥有这些常人难以匹敌的资源之外,还将手贪心地伸向知识的殿堂,用“博士”这一头衔充当自己胸前的荣誉勋章,不仅玷污了学术,更折辱那些毕恭毕敬,将艺术奉为事业的演员们。
有评论人指出,艺术作为实践类学科,在学术评价上早有争议,单一依靠论文难以准确衡量其专业成就。对于艺术类学科的学术衡量标准固然可以重新讨论,但只要现有规则没有变化,无论演员演技如何,观众口碑如何,涉及学术造假,必须“零容忍”。
世上没有完美的“圈”,我们不需对“学术圈”抱有过高幻想,也不需神化“ 博士”,但请维持它必要的整洁和尊严。演员并非不能有学术成就,但请堂堂正正走上战场,佩戴你引以为傲、呕心沥血的学术成果,披荆斩棘,光明磊落地斩获这份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