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帝国的覆灭》作者常博逸:别让机器掌控我们的生活

作为近两年迅猛发展、备受瞩目的一项技术,人工智能早已悄然地渗入了我们的生活,但大多数人对人工智能依然一知半解。对那些对人工智能充满好奇又不知从何开始了解的人们来说,阅读这本《人类帝国的覆灭》是个不错的选择。它以一个2038年的机器人视角,讲述人工智能研究及应用的历史与现实,并对未来20年人工智能的发展做出了精彩而丰富的预测。

在短短的200页篇幅里,作者常博逸(Charles-Edouard Bouée)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史:从众星云集的1956达特茅斯会议,到1970-1990年代的停滞摸索、逻辑推理与概率统计的路线之争;再到21世纪前20年的人工智能再勃兴——配套技术和算力的发展使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非常熟悉的部分,无声但快速地改变着人类的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而在未来,人工智能又会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怎样的方向,它究竟是能促进人类的解放和提升,还是会导致人类群体的分裂和人类统治的瓦解?

常博逸作为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的高级合伙人及全球CEO,是世界经济学论坛、达沃斯论坛的座上客,著有《中国如何改变世界》《孔夫子与机器人》《轻足迹管理》等。《人类帝国的覆灭》由他与法国《论坛报》前任主编弗朗索瓦·罗什(Fran?ois Roche)合著而成,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于2018年12月推出中文版。近日,澎湃新闻记者对常博逸进行了专访,请他谈谈《人类帝国的覆灭》背后的创作故事,以及他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种种思考。

常博逸

这是一本历史与科幻结合的书

澎湃新闻:作为一名商人,你为何要写一本关于人工智能的书?

常博逸:我在中国住了12年,一直都非常关注全世界的科技发展。2012年我开始写作《孔夫子与机器人》,在写作这本书期间,我同时也在寻找一种能够改变世界的技术。2013年,我发现人工智能就是这样的一种技术,于是询问我的出版商能否为此写一本书。所以这本书的写作始于2012至2013年,当时人们尚未开始关注人工智能。而那时我就意识到了,它将会成为一项伟大的技术。

澎湃新闻:你是如何写作《人类帝国的覆灭》这本书的?

常博逸:作为一名咨询人和公司CEO,我很擅长收集信息。于是我走遍了全世界,拜访了全球三四十多名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与他们深入讨论这一技术。我向他们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人工智能的现状以及它背后的历史是怎样的?第二,如果我们采取了措施去保护自己,接下来的十年会发生什么?最后一个问题则是,如果机器能够思考,它们会如何思考?这本书就是我这一系列采访的成果。

澎湃新闻:《人类帝国的覆灭》有两名作者,你们是如何合作的?

常博逸:我的搭档弗朗索瓦·罗什是一名作家,他也是法国《论坛报》的前任主编。我之所以选择与他合作,是因为他并不了解人工智能——他现在已经60多岁了,对技术一窍不通,所以他也不会对人工智能怀有偏见,就像一台全新的电脑。他负责将我的想法整理成文字,确保我的所有想法都能体现在书中。阅读他的文字,就像透过镜子看着我自己。我本可以只在封面上放上我自己的名字,但为了尊重他的工作和我们的友谊,我将他当作合著者并排出现在书籍封面上。

澎湃新闻:你为什么选择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向读者介绍人工智能?

常博逸:因为我想写一本简单易读、能够引起人们兴趣的书,而人人都爱读故事,这比一本分很多章节的专业书籍要有趣多了,人们一旦翻开了它,就会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我的朋友、客户和读者都告诉我,这本书很容易读,而且阅读体验非常愉快,正因为它是以故事的方式呈现的。

同时,我希望这本书能够适用于任何读者。无论你是7岁的孩子还是70岁的老人,人人都愿意听故事,否则它只会成为一本针对特定人群的书。阅读这个故事时,人们可以很轻易地将自己代入故事所在的年代去感受故事中的起伏,无论那时他们是刚刚出生还是已经成年。目前我们才站在这个故事的初始部分,关于人工智能你可以写出成千上万本书,但是从过去写起并一直推进到未来,会让这个故事拥有更持久的生命力。所以这个故事是由一段历史和一段对于近未来、未来展开想象的科幻小说构成的。

澎湃新闻: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你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常博逸:首先,我比其他人更早意识到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但在我们的写作过程中,一切都在不断加速发展,人工智能领域不断发生新的进展,例如AlphaGo。所以我们需要不断修改,以确保这本书能提供给读者最新的讯息。第二项挑战则是,人工智能这一概念太过宽泛和复杂,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控制在200页的篇幅内,让读者能在两三个小时里读完,在火车、飞机或沙滩、草地上享受阅读。我和我的合著者费了很大心思来让这本书变得有趣易读,不让它变成一本无聊的课本。

如何阻止人类帝国的覆灭

澎湃新闻:你为什么要选择从一个机器人的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

常博逸:当我开始写这本书时,我想我需要追溯人工智能的过去,所以我选择了1956年作为起点,这是人工智能诞生的时刻。而后,我想到故事的结局,机器人露西的形象慢慢浮现出来,她成为了我构思的核心。于是我想到,为什么我不能让机器来讲述这个故事?因为我讨论的是人类帝国的覆灭,这种故事通常会由历史学家来讲述,所以我觉得让博物馆里的机器人露西来讲这个故事最合适不过了。一切由她开始,再由她结束,形成了一个圆。这也能帮助读者找到一个锚而不至于迷失其中。当读者看到最后一页,会意识到为什么她是故事的讲述者,因为她正是故事的一部分。是的,她就是这个故事,是故事的叙述者,而且她在博物馆里。总而言之,这个故事关乎一个新型物种对于人类的挑战,所以我选择机器人露西作为故事的主角。

澎湃新闻:通过这个故事,你想传达给读者怎样的理念?

常博逸:首先,我想让读者知道人工智能并不是当下才有的事物,它的历史开始于1956年,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也不是刚刚出现的新事物;其次,我想告诉人们接下来的十年还会发生什么;最后,我想让人们思考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人类能够使用和控制这项技术来让我们生活得更好。因为很多人对于人工智能的想法很消极,认为它会掌控世界,取代人类的工作,而我的想法要积极得多,只要人类能够意识到面临的风险,就能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来改善生活。

我也希望这个故事能吸引更多的投资人关注人工智能技术。投资人想要知道怎样的事业是值得投资的,而我认为人工智能是值得的。机器正在进入我们的人类帝国,我们应该如何掌控它们?我希望这个问题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澎湃新闻:对于人工智能的未来,你给出了非常详尽的预测,甚至预测了具体在哪一年,这项技术会怎样发展。你是如何做到如此精确的?

常博逸:我咨询了世界各地、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例如,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奇点,有些专家认为会在2038年,有些认为会更快,2028年就会发生。在书中,我的重点在于表达专家们的共识:在2028年,世界会变得有所不同,人工智能技术会更加繁荣,我们的商业和娱乐业都会更加丰富;而人工智能也会在某一天迎来一个奇点,变得更加智能。我的工作并不是做出精确的预测,而是为人们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向。对于今后十年、二十年,人工智能会走向怎样的方向,我是很有把握的,因为我们已经看到了智能手机和互联网今日的发展。今后一切都会加速发展,在未来的十年我们就能看到。

澎湃新闻:对于人工智能的未来,你是否想过一些可能性,却没有写入书中?

常博逸:写作《人类帝国的覆灭》时,我对于结局有两种考虑。未来究竟会是一个机器掌控一切的悲观世界,还是人类利用人工智能做出壮举的乐观结局?我把这两种可能都写进了书里。书名叫作《人类帝国的覆灭》,我认为两种情况都是可能会发生的,所以我已经把自己对于人工智能的所有想法都写进了书中。我没有倾向于其中的一种,因为我觉得这样对读者并不公平,这本书不应该只导向单一的结论。所以我们究竟是能成功地掌控人工智能,还是迎来人类帝国的覆灭?我认为成功的可能性是80%;但依然有20%的可能性,我们会失败,人们可能会变得懒惰、贪婪,做出种种危害到我们自身的事。如果我们没有引起警戒,这些因素就可能会扼杀我们的帝国。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变得懒惰,沉溺于娱乐消遣而让机器完成所有的工作,所以我认为,如果我们让机器掌控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们就会面临人类帝国的覆灭。

澎湃新闻:那么此时此刻,我们应该如何避免人工智能的风险和威胁?

常博逸:你无法避免,因为在人类历史上,我们从未能阻止任何技术的发展。人类发明了生化武器和核武器,它们的威力都足以毁灭这个地球,却依然在人类手中诞生了;而人工智能未来也可能会导致这样的危机。人类会因为自己的贪婪和自私自利放任危机扩大,但最终人们会跨越种种界限团结在一起对抗它们。目前还没到达这样的境地,所以我们无法现在解决。我们只能觉察到风险,并为此做一些准备,但还不能宣称我们已经齐心协力在对抗人工智能带来的威胁,因为还有太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每个人都在等待人工智能成为一股超级力量。所以我的书是为未来准备的。我很确信我在书中写下的关于2038年的预言都会发生, 因为它是合乎逻辑的。我在历史中的工作就是一个咨询人,我观察历史,为客户提出建议,而我的同行也在这么做。我已经提醒了读者们人工智能的危险性,并给予了建议。


在中国,下一个阿里巴巴或百度随时可能诞生

澎湃新闻:你个人对于技术的态度是怎样的?

常博逸:我想我的态度已经表明在这本书里了。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去了解科技,了解公司,投资给一些公司并为他们提供建议。我也会与客户探讨未来十年人工智能对他们公司的影响,无论人工智能在不在他们的业务范畴之内。我有很大一部分工作在于帮助客户理解十年后的未来,并建议他们如何从中受益。我也经常会与朋友、政府和客户讨论一些哲学思考,关于我们如何保护人类社会,如何保护地球,以及如何面对人工智能的威胁并让这项技术为我们所用。

澎湃新闻:似乎你的目光总是聚焦在未来,是不是?

常博逸:我的理念是,我们必须要掌握未来,所以我们就要看见未来,并且采取行动。但人无法活在未来,人只能活在当下。我们都必须意识到,未来尚未到来,但它可以通过你的行动来实现。人要学会享受当下,不能沉溺于过去也不能空想未来。将现在作为桥梁,连结过去与未来,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与幸福。

澎湃新闻:在中国生活多年,你是如何看待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的?

常博逸:人工智能会渗入人类社会的每一个领域,在每一个层面改变我们的世界,其中也包括军事这种由政府掌控的领域。所以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关注,提高它的优先级。而中国在这方面的优势是,中国有一个非常强大而高效的政府,这能够推动人工智能向一个明确的方向快速发展,就像一台高效的引擎。另外,由于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非常广,而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正在投身这一行业,新公司正在不断出现,下一个阿里巴巴或百度随时都有可能诞生。我很看好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这里有丰沛的可能性。但中国也不能感到自满,因为这场竞争才刚刚开始。

澎湃新闻:除了《人类帝国的覆灭》,你也写过很多书,例如《中国如何改变世界》《孔夫子与机器人》。对你而言,写作的意义是什么?

常博逸:我开始写作是个偶然,我的第一本书是在我市场团队的建议下诞生的。后来我周游世界,在从事我的咨询人工作时,了解了很多新模式和新想法,我意识到自己可以将它们整理在一起,变成一本书。对我来说,写作能够让我与更多人分享我的思考,也能让我认识更多的朋友——因为写作中我会去见很多人,与他们探讨问题。此外,它也能帮助我梳理自己的想法,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我喜欢写作,这对我来说是很棒的体验。它能够帮助我与人们交流思想,获得愉悦与进步,并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

澎湃新闻:你未来还有怎样的写作计划?

常博逸:接下来的两年我会写作一本关于未来发展趋势的书;还有一本书,我将与一名著名的中国企业家共同完成,他会帮助我采访50名CEO,以探究中国的商业管理模式。

读书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