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世纪前,岩波茂雄,一名农家出身的年轻人来到东京神保町,开出一家并不起眼的二手书店——岩波书店,之后兼做出版生意。经过数代耕耘,岩波书店成长为全日本首屈一指的出版机构,刊行了《夏目漱石全集》《黑格尔全集》《日本古典文学大系》等重量级图书。另一方面,岩波书店始终秉持 “知识属于大众”这一理念,为日本社会提供质取材严谨、价格适中的高品质读物。“岩波新书”即为其中的代表。
“新书”是岩波于80年前开创的出版形式。其开本小巧,便于携带,字数在10万日文字上下,题材多为纪实与学术,通常由该领域的权威人士撰写。截止今年,岩波新书已有3200余种,称其提升了日本社会的整体教养也不为过。
岩波书店logo,灵感来自于让·弗朗索瓦·米勒的名画《播种者》,寓意知识的传播。店招由文豪夏目漱石题写。
岩波书店与中国结缘已久,由“岩波新书”推出的中国主题图书已近150种。1947年,抱着对中国文化的感谢之情,岩波书店开启了对华赠书计划,向中国高校及国家图书馆捐赠岩波书店当年的全部出版物,数十年不辍,受到中国学界的广泛赞誉。
岩波图书经翻译在中国出版的已有数百种之多,但以“岩波新书”之名成系列地译介推出,尚属首次。为此,新经典文化作为中方出版机构,邀请到岩波书店总编辑马场公彦先生以及岩波新书《日本文化关键词》的作者藤田正胜教授访华,他们在北京接受了澎湃新闻专访。
澎湃新闻:感谢二位今天接受采访。我想首先问一下马场先生,对于此次岩波新书成系列引进中国,你抱有怎样的期待?
马场公彦:现在岩波新书已经出版到中国还有韩国等地方,书目超过500种,其中在中国大陆出版的岩波新书已经有200多种,“新经典”出版的是最多的。这次在新经典出版的书与以往主要有两个不同,一个是这次是以一个系列来出版的;另一个是,这次在中国的出版不仅仅是岩波新书中的某一本的价值得到了认可,而是以岩波新书这一层级获得了很高的评价。所以我们这次很期待岩波新书这个系列以及它所带来的观念能够在中国固定下来。
岩波书店总编辑马场公彦在北京 图片来自:新经典文化
澎湃新闻:这次系列引进的13本书涉及现代日本社会、日本历史文化和日本的中国研究等领域,请问这几本书是如何选定的?今后你希望哪些领域或类别的书能够进一步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
马场公彦:这次新经典出版的书籍,主要集中在文化、社会、人文等领域。岩波新书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每月都会出100本左右,大概有60多家出版社也都会有“新书”这样一个概念。岩波新书的特点是它的历史是最悠长的,它已经有80年的历史了,而且它涉及所有领域。所以我们希望不仅在社会、人文等领域,将来在自然科学、现代社会问题等领域也能出一些新书。另外,现在我们出的这几本书都是比较新的、偏现代的书,我们也希望出版一些经典的、古典的书,比如说西田几多郎在上个世纪40年代写的书,我们希望能够出版。
澎湃新闻:刚才你提到了“新书”的概念,其实日本对于“新书”的样式、厚度是有一个严格规制的,这次引进中国的岩波新书,采用的是精装版的形式,这与日本的“新书”还是有一些差别的。这一改变是岩波与新经典讨论后达成的吗?你怎么看这样的差异?
马场公彦:日本的岩波新书都比较薄,一般只有200页左右,而且便于携带,可以做成口袋本。我们也很希望按照日本的规格来出版,但是考虑到中国书店的一些具体情况,最终还是决定以这样的形式出版。
虽然我觉得书的版式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新书”的“新”,因为它更多的是面对现代问题,想给现代人提供一些解决方案。我觉得,与日本的书相比,中国的书比较多,而且也比较厚,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岩波新书,可以把“便于携带又能很快读完”这样一种读书的理念固定下来。
“岩波新书”80周年庆。图片来自:岩波书店官网
澎湃新闻:下面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藤田先生,在你看来,你的书在岩波新书出版,相比于在其他出版社出版,是否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藤田正胜:在我的这本书的最后,也写到了岩波新书出版的精神和趣旨,我非常认同。同时,岩波茂雄先生还提到过“批判的精神”,他认为人不应该只有一种自身的观点,应该站在不同的角度理性地思考问题,我非常认同这种精神和趣旨,所以我特别希望通过岩波新书来出版我的作品。
还有一点,岩波新书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教养”,类似中文里的“修养”“素养”的意思。岩波新书的目的就是想让现代人有更好的教养和更多的学识,所以我也非常愿意与岩波新书共同承担这个责任。
岩波新书《日本文化关键词》作者藤田正胜教授 图片来自:新经典文化
澎湃新闻:你刚才提到了“教养”这个词,我想紧接着再问你一个问题。岩波新书也被称为教养之书,你的新作《日本文化关键词》通过5个关键词解读了日本文化的本质。你认为了解日本文化应该是现代日本人教养的一部分吗?了解传统文化对日本人有何意义?你认为这本书可以为中国读者带来哪些乐趣或帮助呢?
藤田正胜: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原始动力就是人的欲望,但人的欲望却是无穷无尽的,满足一个欲望后还会有下一个欲望。所以我就在思考,这样的社会是否应该是人类应该有的一个社会,这也正是我写这种书的一个初衷。
在这本书的第三章中也提到了鸭长鸣和吉田兼好这两个人物,他们本来是仕官,但他们后来思考,做官这样一条路真的是人应该有的一种样子吗?最终他们选择了隐遁的生活。当然我也不是推荐大家都去过隐遁的生活,只是说想让大家思考一下,到底应该是一路向前还是退一步去找到人类真正的样子。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随着全球化不断发展,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导致社会产生了许多分歧、矛盾与对立,这些对立有时会引起民族主义风潮,会让人觉得自己的东西总是比别人好,而去排斥那些不同于自己的人。为此,我们需要反思一下这样的风潮是否正确,这也是我写本书的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在不同文化的交流和接触过程中,要有文化间的对话,这是最重要的。
我想这本书翻译出版到中国,对中国读者也是想起到这样一种启发的作用,因为现在中国社会也面临着跟日本社会同样的问题。
澎湃新闻:接下来想问马场先生。日本政府的对话ODA项目始于1980年,到今年结束。而岩波书店至今仍坚持向中国的多所大学和国家图书馆赠送图书。你怎么看待两者间的“时间差”?这些年来,赠书项目中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故事吗?
马场公彦:ODA这个项目到现在已经差不多40年了,一开始就是想起到一个援助中国经济、改善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目的来做的。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中国GDP的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所以安倍首相可能也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来考虑的,认为以后中国和日本要一起共同发展了。
岩波书店给中国赠书与ODA项目的理由是完全不同的,1937年“七七事变”后战争爆发,当时岩波书店的创始人也非常担心这一事态。日本曾经从中国得到过很多的恩惠,这也构成了当今日本文化的基础。然而,日本却仿佛背叛了这些恩惠而发起了侵略战争,这是不能为世人所原谅的。
当时的日本人对于中国以及战争事态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因此岩波新书就在次年创刊,目的是为了恢复人们正确的教养。另外,他们虽然不是政治家,但作为出版业人士想要对中国人表示歉意和谢意,同时他们也具有想要做出好书的抱负,因此开创了给中国赠书这项事业。但是由于战争爆发,这项事业也未能实现。
二战结束后,继承了公司的次子岩波雄二郎于1947年重新开始了这个事业。赠书项目一直持续到了现在,主要有中国国家图书馆以及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这五个地方。我跟这些机构或大学的馆长都进行过一些交流,这些馆长对岩波新书也表示感谢,我跟这些机构或大学里研究日本的学者也交流过,学者们也表示捐赠的这些新书对于他们开展研究也非常有帮助,而且不仅是父代的研究者,还有子代的研究者。我去看这些机构或大学里的岩波新书,发现都已经被翻过很多次,甚至有些“破破烂烂”了,我作为岩波新书的一员是感到非常骄傲的。
岩波书店对北京大学图书馆的部分赠书。图片来自:北京大学图书馆官网
澎湃新闻:岩波书店现在仍然坚持着严格的折扣制度吗?亚马逊这样的网络书店巨头有没有给岩波书店带来压力?
马场公彦:在日本,书店其实是不打折的,电子书一般会有一些折扣。但是岩波新书的电子书和实体书一样,都是不打折的。即使是打折,我们也不会有很大的负担。
虽然有实体书和电子书,但主要还是取决于读者的选择,有的人喜欢电子书,有的人则喜欢实体书,所以我倒不觉得这是一件有压力的事情,反倒是一种补充。虽然实体书的销售情况确实大不如前,但与其说是电子书带来的影响,倒不如说是日本人读书的状况带来的改变。
澎湃新闻:在众生喧哗的互联网时代,你觉得岩波新书所倡导的“教养主义”需要重新定位吗?
马场公彦:岩波书店的“给更多人传播正确的教养”的使命是没有改变的。的确,我们现在处于互联网时代,信息量和发展速度都要比以前快很多,但也正因为此,作为媒体的出版行业才更有意义。互联网的意义在于更快、更平等地把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但出版业界的使命在于把更多正确的信息传递给大众。相比互联网来说,出版行业不会像互联网一样讲求非常快的时效性,而是要非常扎实地把正确的教养传递给读者。
澎湃新闻:方便告知我们一下你常用的三个手机App吗?
马场公彦:一个是亚马逊的Kindle,一个是Line,再一个是Facebook。再有一个就是听书的软件。
澎湃新闻:最后一个问题想共同问二位。中国有许多为工作烦恼的年轻人,他们觉得工作只是为了赚钱不得已而为之的苦差事。作为过来人,可否为年轻人提供一点建议?对你来说,工作是什么?在工作方面有什么诀窍吗?
藤田正胜:我希望现在年轻人先思考一个问题,你努力地工作,然后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地位,赚更多的钱,这真的应该是人应该追求的目标吗?在这批岩波新书中,有一本书是《过劳时代》,现在很多人想的只是怎么赚更多的钱,怎么努力工作,到最后就造成了一个过劳的现象,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这样的,所以年轻人还是要思考什么才是工作的价值。
马场公彦:我想以出版业界人士的身份跟现在年轻人说几句。在互联网时代和全球化时代中,出版社也必须做出改变,这也是日本的出版行业稍显落后的原因。日本的出版业界是发展比较早的,因为它大概是从明治维新时期成立的,现在大概有150多年了,所以也已经形成了一些固定的经营模式,跟现在的时代潮流可能会有不相符的地方。不光是出版业界,现在日本的学术界和教育界也面临着与时代不太相符的问题。所以,现在有必要把日本的出版业界、学术界、教育界联系起来,共同去为教养做一些事情。
我们也希望与互联网的一些通讯行业加强联系,以及与其他国家如中国加强交流。但是也不是要全部改变,比如刚才说到的岩波书店的使命还是不变的,概念和内容是不变的,但是普及概念和内容的方法是需要改变的。
岩波书店编辑出版的《世界》杂志 图片来自:岩波书店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