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紀〔一〕《紀年》曰:湯有七名而九征。《太平御覽》卷八三皇王部案:《御覽》影宋刻及鮑刻本皆作「七名」,《存真》、《輯校》同,《訂補》改作「七命」,無說。
湯有「七名」,古有此說,《金樓子?興王篇》云:「(成湯)凡有七號:一名姓生,二云履長,三云瘠肚,四云天成,五云天乙,六云地甲,七云成湯。」或出於緯書,不盡可信。楊樹達《積微居甲文說》云:「按《太平御覽》八十三引古本《竹書紀年》云:「湯有七名而九征。」今湯名可知者,湯(卜辭作唐)、太乙、履三名而已。」(頁三五)《孟子?滕文公下》:「(湯)十一征而無敵于天下。」《帝王世紀》:「(成湯)凡二十七征,而德施于諸侯。」(《御覽》卷八三引)《廣弘明集》卷一一法琳《對傅奕廢佛僧事》所云:「湯凡九征二十七戰」,則綜合《紀年》、《世紀》之文。所謂「九征」、「十一征」、「二十七征」,皆言其征伐之頻繁,《存真》一一為之從典籍勾稽「九征」之名,以征葛、有洛、豕韋、顧、昆吾、夏、三朡當之,而以「餘二征未詳」,似泥。
甲骨文作「唐」或「大乙」。
〔二〕《紀年》曰:外丙勝居亳。《太平御覽》卷八三皇王部案:《存真》於「外丙勝」下增「即位」二字,《輯校》同,《訂補》「據《御覽》刪」,是。
甲骨文作「卜丙」,郭沫若同志云:「羅振玉云:「卜丙,《孟子》及《史記》均作外丙。《尚書序》云:成湯既沒,大甲元年。不言有外丙、仲壬,太史公采《世本》有之。今卜丙之名屢見於卜辭,則孟子與史公為得實矣。」按此片以卜丙、大甲、大庚、大戊為次,卜丙之為外丙無疑。」(《卜辭通纂》頁四六)《廣弘明集》卷一一法琳《對傅奕廢佛僧事》:「伊尹立湯子勝」,勝即外丙,似亦據《紀年》。
〔三〕《紀年》又稱:殷仲壬即位,居亳,其卿士伊尹。《春秋經傳集解後序》(《太平御覽》卷八三皇王部引杜預《春秋後序》同)
《紀年》云:殷仲壬即位,居亳,其卿士伊尹。《尚書?咸有一德》正義《汲冢紀年》曰:殷仲壬即位,居亳,其卿士伊尹。《通鑑外紀》卷二案:「其卿士」,《存真》作「命卿士」,《輯校》同,云:「《春秋經傳集解後序》、《尚書?咸有一德》疏、《通鑑外紀》二引《紀年》,《太平御覽》八十三引杜《後序》,均作「其卿士伊尹」。」《存真》、《輯校》蓋據今本。
甲骨文無仲壬,董作賓云:「卜辭中不見中壬,疑南壬即是中壬。卜辭中帝王名稱,日干上一字,多與後世所傳者異,如示之與主,虎之與沃,羌之與陽,康之與庚,皆是,而其他先祖皆有祭,中壬不能獨無。《春秋經傳集解後序》引《紀年》「仲壬即位,居亳」,亳在殷南,稱曰南壬,或即以此。」(《甲骨文斷代研究例》,刊《慶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歲紀念論文集》上冊第三三二至三三三頁。)
伊尹,甲骨文有「伊尹」、「伊」、「伊奭」諸稱。又有「黃尹」,亦即伊尹。郭沫若同志云:「黃尹,余謂即阿衡伊尹。或說阿衡與伊尹乃二人,舉《君奭》以伊尹隸于成湯,以保衡隸于大甲為證。然《商頌?長發》「允也天子,降予卿士,實維阿衡,實左右商王」。敘在成湯伐夏之次,則又非伊尹莫屬。舊說為一人,恐仍不能易。」(《殷契粹編》考釋頁三三)先秦典籍記伊尹者至多,齊靈公時之《叔夷鐘》銘文亦云:「○=成唐(湯),又(有)敢(嚴)才(在)帝所,尃受天命,○伐○(夏)司(祀),○○(厥)靈師,伊少(小)臣隹輔,咸有九州,處○(禹)之堵(土)。」(《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頁二0三)所謂「伊小臣」即伊尹。
〔四〕《紀年》又稱:……仲壬崩,伊尹放大甲于桐,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放大甲七年,大甲潛出自桐,殺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奮,命復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春秋經傳集解後序》(《太平御覽》卷八三皇王部引杜預《春秋後序》略同)
(《紀年》):太甲殺伊尹。《晉書?束皙傳》《紀年》云:……仲壬崩,伊尹放太甲於桐而自立也。
伊尹即位於太甲七年,太甲潛出自桐,殺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奮,命復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尚書?咸有一德》正義《紀年》曰:太甲潛出自桐,殺伊尹。《文選?豪士賦》注《汲冢書》云:……太甲殺伊尹。《史通?疑古》(《竹書紀年》):太甲殺伊尹。《史通?雜說上》《汲冢書》云:伊尹自篡立後,太甲潛出,親殺伊尹而用其子。《廣弘明集》卷一一法琳《對傅奕廢佛僧事》《汲冢紀年》稱:伊尹放太甲于桐,尹乃自立,暨及位于太甲七年,太甲潛出自桐,殺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奮,命復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柳開《河東集》卷三《太甲誅伊尹論》《汲冢紀年》曰:……仲壬崩,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於太甲七年,太甲潛出自桐,殺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奮,命復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通鑑外紀》卷二案:《尚書?咸有一德》正義、《御覽》引《春秋後序》、《通鑑外紀》等皆作「於太甲七年」。《存真》刪「於太甲」三字,《輯校》「於」作「放」,校語云:「《外紀》「放大甲」作「於大甲」。」似他書皆作「放」,誤。《存真》所引《路史?發揮》卷五,見本書附錄。
甲骨文作「太甲」。據史籍,太甲,太丁之子,湯孫。《孟子?萬章上》:「伊尹相湯以王於天下,湯崩,大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太甲顛覆湯之典刑,伊尹放之於桐。三年,太甲悔過,自怨自艾,於桐處仁遷義,三年以聽伊尹之訓己也,復歸於亳。」《史記?殷本紀》:「湯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於是迺立太丁之弟外丙,是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迺立太丁之子太甲。……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宮。三年,伊尹攝行政當國,以朝諸侯。帝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反善,於是伊尹迺迎帝太甲而授之政。」此傳統之說,與《紀年》異。《御覽》卷八三引《瑣語》云:「仲壬崩,伊尹放太甲,乃自立四年。」所引過簡,但所反映之史事,與《紀年》同,可證戰國時有此種傳說存在。湯死後,其長子太丁已前卒,伊尹乃立太丁之弟外丙;外丙死,繼立其弟仲壬,政權皆為伊尹所控制。仲壬死,按商朝繼承之制,應由太丁之子太甲即位。伊尹囚太甲篡立。伊尹統治七年,太甲從被囚之桐宮潛出,殺死伊尹,恢復王位。太甲不承認伊尹篡立七年,故其殺伊尹時稱為「太甲七年」。
〔五〕按《紀年》太甲唯得十二年。《史記?魯世家》索隱案:《存真》據此作「〔大甲十二年,陟〕」,《輯校》無「大甲」二字。《尚書?無逸》:「肆祖甲之享國,三十有三年。」《偽孔傳》以祖甲為「湯孫太甲」。王肅說同。馬融、鄭玄則以為「武丁子帝甲」(見《史記?魯世家》集解及索隱)。《無逸》述祖甲事在武丁之次,當非太甲。《廣弘明集》卷一一法琳《對傅奕廢佛僧事》引《陶公年紀》:「太甲治十年」,近於《紀年》。
〔六〕《紀年》曰:沃丁絢即位,居亳。《太平御覽》卷八三皇王部案:甲骨文作「○丁」,或釋「羌丁」。郭沫若同志云:「○丁此片僅見(指《殷虛書契後編》上二一?一三)以沃甲作○甲例之,則此乃沃丁也。」(《卜辭通纂》考釋頁六四)陳夢家以此片○丁為父丁誤釋,別舉《殷虛書契前編》五?八?五及善齋舊藏甲骨二三三一片為說,認為「可能是沃丁」(《殷虛卜辭綜述》頁四二三)。 〔七〕《紀年》曰:小庚辯即位,居亳(即太庚也)。《太平御覽》卷八三皇王部案:《存真》、《輯校》未引夾注「即太庚也」四字。《訂補》已指出。
《史記?殷本紀》作「太庚」。《吉石盦叢書》影印日本高山寺藏古鈔本《殷本紀》作「大庚」。甲骨文作「大庚」。 〔八〕《紀年》曰:小甲高即位,居亳。《太平御覽》卷八三皇王部案:甲骨文作「小甲」。
〔九〕《紀年》曰:雍己?即位,居亳。《太平御覽》卷八三皇王部案:甲骨文作「邕巳」。 〔一0〕《紀年》曰:仲丁即位,元年,自亳遷于囂。《太平御覽》卷八三皇王部案:影宋本及鮑刻本「囂」皆作「嚚」,《存真》始改為「囂」。《訂補》云:「案《史記?殷本紀》:「帝仲丁遷於隞。」索隱云:「隞亦作囂。」《通鑑外紀》二:「仲丁自亳遷都囂」,即作「囂」。隞與囂音近相通,囂與嚚為字形之訛,此改作「囂」,是。」 甲骨文作「中丁」。
〔一一〕《竹書紀年》曰:仲丁即位,征于藍夷。《後漢書?東夷傳》注(《竹書紀年》)又曰:仲丁即位,征于藍夷。《太平御覽》卷七八0四夷部案:據《後漢書》注,《御覽》影宋本及鮑刻本皆脫「征」字,補。
〔一二〕《紀年》曰:外壬居囂。《太平御覽》卷八三皇王部案:《御覽》影宋本及鮑刻本皆作「居嚚」,《存真》、《輯校》改「嚚」為「囂」,是(參前條)。甲骨文作「卜壬」。
〔一三〕《紀年》曰:河亶甲整即位,自囂遷于相。征藍夷,再征班方。《太平御覽》卷八三皇王部案:「囂」原作「嚚」,據《存真》、《輯校》改。
《呂氏春秋?音初》:「殷整甲徙宅河西,猶思故處,實始作為西音。」「整甲」即「河亶甲整」,「徙宅河西」,即「遷于相」,「故處」即「囂」,所記為一事。甲骨文作戔甲,郭沫若同志云:「戔甲當即河亶甲,河亶者戔之緩言也。」(《卜辭通纂》考釋頁四一)
〔一四〕《紀年》曰:祖乙勝即位,是為中宗,(居庇)。《太平御覽》卷八三皇王部案:《存真》、《輯校》皆作「祖乙滕」,蓋據今本。《輯校》云:「《路史?國名紀》丁引「滕」作「勝」。」似《御覽》作「滕」,《路史》作「勝」,影宋本及鮑刻本《御覽》皆作「勝」。《輯校》所引《路史》見本書附錄。
《尚書?無逸》:「昔在殷王中宗,嚴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懼,不敢荒寧。肆中宗之享國,七十有五年。」《偽孔傳》、《史記?殷本紀》及鄭玄《詩?烈祖》箋皆以中宗為太戊。王國維云:「戩壽堂所藏殷契文字中,有斷片,存字六,曰:「中宗祖乙牛,吉。」稱祖乙為中宗,全與古來尚書學家之說違異,惟《太平御覽》八十三引《竹書紀年》曰:「祖乙滕即位,是為中宗,居庇。」今由此斷片知《紀年》是而古今尚書學家非也。」(《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續考》,見《觀堂集林》。)王氏之說,又見所著《戩壽堂所藏殷虛文字考釋》及《古史新證》。甲骨文亦作「下乙」,見胡厚宣《卜辭下乙說》(見《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 《史記?殷本記》:「帝祖乙立,殷復興。」《晏子春秋?內篇諫上》:「湯、太甲、武丁、祖乙,天下之盛君也。」祖乙之稱「中宗」或即以此。
〔一五〕《紀年》曰:帝開甲踰即位,居庇。《太平御覽》卷八三皇王部案:開甲,《史記?殷本紀》作「沃甲」。《世本》作「開甲」(《史記》《殷本紀》、《三代世表》索隱引),與《紀年》同。
甲骨文作「○甲」,或釋「羌甲」。 〔一六〕《紀年》曰:祖丁即位,居庇。《太平御覽》卷八三皇王部案:甲骨文作「且(祖)丁」。
〔一七〕《紀年》曰:南庚更自庇遷于奄。《太平御覽》卷八三皇王部案:《輯校》所引《路史?國名紀》丁,見本書附錄。 甲骨文作「南庚」。
〔一八〕《紀年》曰:陽甲即位,居奄。《太平御覽》卷八三皇王部《竹書》曰:和甲西征,得一丹山。《山海經?大荒北經》注案:《山海經》注引《竹書》,《存真》入輯。《輯校》改列祖甲下,云:「「和」、「祖」二字,形相近,今本《紀年》繫之陽甲,乃有「陽甲名和」之說矣。」此僅以「和」、「祖」形近為說,無確證,其《今本竹書紀年疏證》卷上則云:「隸書「和」、「祖」二字形相近,和甲疑即祖甲之訛。」尚作疑似之詞。楊樹達云:「今本《紀年》云:「陽甲名和。」按《山海經?大荒北經》郭注引古本《紀年》云:「和甲西征,得丹山。」按和甲之稱,與《呂氏春秋》稱河亶甲為整甲者辭例同,非後人所能杜撰,此可證今本《紀年》陽甲名和之說為可信。王靜安略無證據,謂郭注和甲為祖甲之誤,疑撰今本《紀年》者據誤字造為陽甲名和之說,徑以西征得丹山之事屬之祖甲,武斷甚矣。」(《積微居甲文說》卷下頁三八)現從《存真》,仍列入陽甲。
甲骨文作「象甲」,或釋「兔甲」。郭沫若同志云:「象、○與陽同部,則象甲若○甲即陽甲矣。」(《卜辭通纂》考釋頁三一)
〔一九〕《紀年》曰:盤庚旬自奄遷于北蒙,曰殷。《太平御覽》卷八三皇王部《竹書紀年》曰:盤庚即位,自奄遷于北蒙,曰殷。《水經?洹水注》瓚曰:……《汲冢古文》曰:盤庚遷于此汲冢,曰殷虛。南去鄴三十里。《史記?項羽本紀》集解《汲冢古文》云:盤庚自奄遷于殷。殷在鄴南三十里。《尚書?盤庚》正義《汲冢古文》云:盤庚自奄遷於殷。《尚書?祖乙書序》正義《汲冢古文》云:盤庚自奄遷于北蒙,曰殷虛。南去鄴州三十里。《史記?項羽本紀》索隱《括地志》云:……《竹書紀年》云:盤庚自奄遷于北蒙,曰殷墟。南去鄴四十里。《史記?殷本紀》正義《汲冢古文》云:盤庚自奄遷于殷。殷在鄴南三十里。《通鑑外紀》卷二案:《項羽本紀》集解所引《汲冢古文》,諸本同,張文虎《札記》云:「據索隱及《水經?洹水注》「此冢」當為「北蒙」之訛,妄人增「汲」字。」又《殷本紀》正義所引《竹書紀年》,諸本亦同,《札記》云:「原訛「字也北冢」四字,吳校改,與《項羽紀》索隱引《汲冢古文》合。」金陵書局本據改為「盤庚自奄遷于北蒙」,今從之。《尚書?祖乙書序》正義所引《汲冢古文》,《存真》、《輯校》、《訂補》失收。「殷在鄴南三十里」,《輯校》云:「此七字乃注文。」《存真》、《輯校》入輯。《紀年》有注,載籍無徵,有此等字樣者皆出《汲冢古文》,乃引自「臣瓚」書,當為臣瓚注《漢書》之語,非《紀年》文。《殷本紀》正義所引「南去鄴四十里」,亦為李泰《括地志》之文。現姑附於此。《存真》、《輯校》所引《路史?國名紀》丁,見本書附錄。
《存真》云:「《尚書序》:「盤庚五遷,將治亳殷。」正義曰:「束皙云:孔子壁中《尚書》云:將始宅殷,是與古文同也。」段玉裁《尚書今古文撰異》云:「此《晉書》所謂皙在箸作,得觀《竹書》,隨疑分釋,皆有義證也。」」 〔二0〕《括地志》云:……《竹書紀年》:自盤庚徙殷,至紂之滅,七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紂時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據邯鄲及沙丘,皆為離宮別館。《史記?殷本紀》正義案:《輯校》云:「案此亦注文,或張守節隱括本書之語。」「七百七十三年」,除晚清金陵書局本作「二百五十三年」外,諸本同(見日本水澤利忠《史記會注考證校補》卷三頁三0)。《存真》據趙紹祖《校補竹書紀年》卷一、陳逢衡《竹書紀年集證》卷四九改作「二百七十三年」,《輯校》仍作「七百七十三年」。日本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卷三作「二百七十五年」,《訂補》云:「瀧川本正義多據古鈔本,比較可信,而二百七十五年與下文「湯滅夏至于受,用歲四百九十六年」語不悖,當近得實,宜從之。」《考證》「雖博勘諸本,而其所主在金陵書局本」(水澤利忠書自序)。且其書誤字頗多,水澤利忠云:「按瀧本「二百五十三」誤作「二百七十五」。」(《會注考證校補》卷三頁三0)瀧川所據原為金陵書局本之「二百五十三」,作「二百七十五」,非有古鈔本為據,《訂補》誤信。金陵書局本之「二百五十三年」,《訂補》亦云:「係據吳春照依今本《紀年》所改,不足憑。」是。至《校補》、《集證》、《存真》之「二百七十三年」,雖僅憑理校,然較可信。「紂時稍大其邑」以下,《存真》入輯,《輯校》云:「蓋誤以張守節釋《史記》語為《紀年》本文。」《訂補》云:「陳氏《集證》亦作《紀年》本文。疑此與上文均為《紀年》注語,張守節引以釋《史記》「益廣沙丘苑臺」句,王說似覺未安。」案《正義》所引,實出自李泰《括地志》,乃隱括《紀年》之文,非張守節釋《史記》語,更非《紀年》注。現從《存真》。
〔二一〕《汲郡古文》:殷時已有應國。《水經?滍水注》《括地志》云:……《汲冢古文》云:殷時已有應國。《史記?梁孝王世家》正義臣瓚曰:……(應),《汲郡古文》殷時已自有國。《漢書?地理志》注《汲冢古文》:商時已有應國。《輿地廣記》卷九汝州葉縣案:《梁孝王世家》所引一條,《存真》、《輯校》、《訂補》失收。《存真》、《訂補》所引《路史?國名紀》己,見本書附錄。《存真》云:「《水經?滍水注》、臣瓚《漢書?地理志》注並云:《汲郡古文》殷時已自有應國,《路史?國名紀》亦云爾。然則今本《紀年》云:「盤庚七年,應侯來朝」,或是《竹書》本文,但未見古籍援引,未敢信也。」次於前條案語中。《輯校》附於「無年世可繫者。」現姑從《存真》。
〔二二〕《紀年》曰:小辛頌即位,居殷。《太平御覽》卷八三皇王部案:甲骨文作「小辛」。
〔二三〕《紀年》曰:小乙斂居殷。《太平御覽》卷八三皇王部案:甲骨文作「小乙」。 〔二四〕《紀年》曰:祖庚躍居殷。《太平御覽》卷八三皇王部案:《存真》、《輯校》作「曜」,所據《御覽》為鮑刻本,影宋本作「躍」。
甲骨文作「且(祖)庚」。
〔二五〕《紀年》曰:帝甲載居殷。《太平御覽》卷八三皇王部案:《存真》、《輯校》作「帝祖甲」,所據《御覽》為鮑刻本,影宋本作「帝甲」。
《尚書?無逸》作「祖甲」。《國語?周語下》:「帝甲亂之,七世而隕。」韋昭注:「至紂七世而亡也。」祖甲至紂正當七世,是「帝甲」即「祖甲」。《史記?殷本紀》:「祖甲立,是為帝甲。」(《吉石盦叢書》影印日本高山寺藏古鈔本《殷本紀》作「帝祖甲」)《三代世表》作「帝甲」。甲骨文作「且(祖)甲」。 〔二六〕《紀年》曰:馮辛先居殷。《太平御覽》卷八三皇王部案:《世本》作「祖辛」(《史記?三代世表》索隱引)。《史記》《殷本紀》及《三代世表》作「?辛」。《世表》索隱:「或作馮辛」,是唐代一本有作「馮辛」者,《漢書?古今人表》亦作「馮辛」。《帝王世紀》作「憑辛」(《史記?殷本紀》索隱引),「憑辛」即「馮辛」。甲骨文作「且(祖)辛」。
〔二七〕《紀年》:庚丁居殷。《太平御覽》卷八三皇王部案:甲骨文作「康且(祖)丁」或「康丁」,郭沫若同志云:「康祖丁或作康丁,羅振玉云:「《史記》作庚丁,為康丁之訛,商人以日為名,無一人兼用兩日者。」」(《卜辭通纂》考釋頁一五)
〔二八〕《紀年》曰:武乙即位,居殷。三十四年,周王季歷來朝,武乙賜地三十里,玉十?,馬八疋。《太平御覽》卷八三皇王部案:甲骨文作「武且(祖)乙」,晚殷金文《肄○》(《三代吉金文存》六?五二?二)、《豐彝》(《薛氏鐘鼎彝器?識》二?三八)作「武乙」。
〔二九〕《竹書紀年》曰: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後漢書?西羌傳》注《竹書紀年》曰:武乙三十五年,周俘狄王。《通鑑外紀》卷二案:「西落鬼戎」即甲骨文、西周金文及《易》、《詩》等典籍之「鬼方」,詳王國維《鬼方昆夷玁狁考》(見《觀堂集林》)等書。《易?未濟九四》:「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于大國。」昔人多以為係武丁時事,與《既濟九三》之「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同。《尚書?召誥》:「嗚呼!皇天上帝,改厥元子茲大國殷之命。」《大誥》:「天休于寧(文)王,興我小邦周。」周人稱殷為「大國」,自稱「小邦」。因此,「有賞于大國」,即有賞於殷,非指殷高宗武丁伐鬼方,其事甚明。《詩?魯頌?閟宮》:「不虧不崩,不震不騰。」鄭箋:「震、騰,皆謂僭踰相侵犯。」《易》之「震」,亦當作如是解。此役因鬼方入犯,周人大舉出擊,歷時三年,始獲勝利,報捷於殷,復得殷王之賜。《未濟》爻辭所述史實當如此,與《紀年》同,且可互證。
〔三0〕《竹書紀年》曰:太丁二年,周人伐燕京之戎,周師大敗。《後漢書?西羌傳》注《紀年》曰:太丁二年,(周公季伐燕京之戎,周師大敗)。《通鑑外紀》卷二案:《後漢書?西羌傳》注及《太平御覽》引《紀年》作「太丁」,《晉書?束皙傳》及《史通》《疑古》、《雜說》二篇引《紀年》及《汲冢書》,皆作「文丁」。《史記?殷本紀》作「太丁」。《帝王世紀》:「帝文丁,一曰大丁。」(《御覽》卷八三引)甲骨文作「文武丁」,當以作「文丁」為是。
雷學淇《竹書紀年義證》卷一四云:「《淮南子?墬形訓》曰:「汾出燕京。」高誘注云:「燕京,山名也,在太原汾陽,水所出。」《十三州志》曰:「汾出武州之燕京山。」(《水經注》六)《水經》曰:「汾水出太原汾縣北管涔山。」酈注云:「燕京山亦管涔之異名也。」……據此,是燕京之山當殷末政衰為戎所據。」
〔三一〕《紀年》曰:太丁三年,洹水一日三絕。《太平御覽》卷八三皇王部案:洹水在殷都之旁。甲骨文有「洹其乍(作)茲邑禍」(《殷虛書契續編》四?二八?四)。謂洹水泛濫,殷都受災,此武丁時所卜。「其?於洹泉大三牢,宜○」(《殷虛文字甲編》九0三)。謂以牛羊?祭於洹水,祈其不為災禍,此武乙、文丁時所卜。洹水固可以泛濫,亦可以因旱而絕流,此次祭祀洹水,與《紀年》所記「洹水一日三絕」,可能為一事。
〔三二〕《竹書紀年》曰:太丁四年,周人伐余無之戎,克之。周王季命為殷牧師。《後漢書?西羌傳》注《紀年》曰:武乙即位,周王季命為殷牧師。《文選?典引》注《紀年》曰:太丁四年,(周伐余無之戎,克之。太丁命公季為牧師)。《通鑑外紀》卷二案:《通鑑外紀》所引,《存真》、《輯校》、《訂補》失收。存真》云:「《文選?典引》注稱《紀年》云:武乙即位,周王季命為殷牧師。案:據《後漢書?西羌傳》則牧師之命在太丁四年,李善誤也,故不錄。」《輯校》引《文選》注,亦認為「與此(詩銘案:指《後漢書?西羌傳》注)異」。《訂補》云:「《孔叢子?居衛篇》云:「殷王帝乙之時,王季以功,九命作伯。」與此又異。」是王季為牧師有武乙、文丁、帝乙三說,武乙、文丁兩說當屬荀勖、和嶠與束皙釋文之異。
〔三三〕《竹書紀年》曰:太丁七年,周人伐始呼之戎,克之。《後漢書?西羌傳》注《紀年》曰:太丁七年,(又伐克始呼之戎)。《通鑑外紀》卷二案:《通鑑外紀》所引,《存真》、《輯校》、《訂補》失收。
〔三四〕《竹書紀年》曰:(太丁)十一年,周人伐翳徒之戎,捷其三大夫。《後漢書?西羌傳》注《紀年》曰:太丁十一年,周伐翳徒戎。《通鑑外紀》卷二案:《帝王世紀》:「太丁之世,王季伐諸戎。」(《通鑑前編》卷五注引》與《紀年》合。 〔三五〕(《紀年》):文丁殺季歷。《晉書?束皙傳》《紀年》云:文丁殺周王云云。《北堂書鈔》卷四一政術部《汲冢書》曰:文丁殺季歷。《史通?疑古》《竹書紀年》:文丁殺季歷。《史通?雜說上》案:《訂補》云:「《書鈔》標目為「殺季歷」,……則原文當為「文丁殺周王季歷」。」是。
《呂氏春秋?首時》:「王季歷困而死,文王苦之。」高誘注:「王季歷,文王之父也。勤勞國事,以至薨沒,故文王哀思苦痛也。」許維遹《呂氏春秋集釋》卷一四云:「《晉書?束皙傳》引《竹書紀年》,稱季歷為殷王文丁所殺,與《史記?周本紀》及此注不同。」(案《周本紀》云:「季歷立,是為公季。公季修古公遺道,篤於行義,諸侯順之。公季卒,子昌立。」)《呂氏春秋》所記,與《史記?周本紀》等傳說不同,高注依《史記》為說,與正文更了不相應。《史記?龜策列傳》:「(紂)殺周太子歷,囚文王昌。」索隱:「按「殺周太子歷」,文在「囚文王昌」之上,則近是季歷。季歷不被紂誅,則其言近妄,無容周更別有太子名歷也。」《列傳》所述亦即文丁殺季歷事。「太子」二字為「季」字之訛,「季」上部「禾」與「太」字形近,校勘學上二字合為一字,或一字析為二字,其例極多。原文當為「殺周季歷」,後世以季歷不能為紂所殺,因析「季」為「太子」二字。「索隱」指出「文在「囚文王昌」之上,則近是季歷」,是。《龜策列傳》為褚少孫「問(太卜官)掌故文學長老習事者」所補,文丁誤為紂,當為傳說之誤。
〔三六〕《紀年》曰:帝乙處殷。二年,周人伐商。《太平御覽》卷八三皇王部案:《尚書》《酒誥》、《多士》、《多方》皆作「帝乙」。金文《○其卣》(帝辛時器)作「文武帝乙」。
〔三七〕《紀年》曰:帝辛受居殷。《太平御覽》卷八三皇王部案:《尚書?牧誓》:「今商王受惟婦言是用。」孫星衍云:「史遷作殷王紂。……史公作紂者,《漢書?五行志》亦作紂。凡今文俱作紂,古文或作受。」(《尚書今古文注疏》卷一一《牧誓》)
〔三八〕臣瓚曰:《汲郡古文》:畢西於豐三十里。《漢書?劉向傳》注案:《存真》、《輯校》據金履祥《通鑑前編》引《紀年》,列有「六年,周文王初禴于畢」一條。《前編》卷五云:「《竹書紀年》曰:紂六祀,周文王初禴于畢。」金氏宋末元初人,未能見古本《紀年》,其所引或為當時輯錄之本,此不入輯。《新唐書?曆志》:「後六百一算至紂六祀,周文王初禴於畢。」文字與金氏所引同,《輯校》謂此「雖不著所出,當本《紀年》」。《漢書?劉向傳》:「文、武、周公葬于畢。」臣瓚即引此《汲郡古文》之語為注,似古本《紀年》有文王葬畢之語,(今本《紀年》有「周文王葬畢,畢西於豐三十里」。)存此志疑。
〔三九〕《汲冢古文》曰:殷紂作瓊室,立玉門。《文選?東京賦》注《汲郡地中古文冊書》曰:紂作瓊室,立玉門。《文選?吳都賦》注案:《存真》云:「《世紀》:「紂造傾宮,作瓊室,七年乃成。」《六韜》:「紂作瓊室、鹿臺。」《呂覽》:「作為璇室,築為傾宮。」《韓非子》:「文王見詈於玉門,顏色不變。」《賈子》:「紂死棄玉門之外。」」
〔四0〕《紀年》曰:帝辛受時,天大曀。《開元占經》卷一0一案:《存真》作「周大曀」,《輯校》改「周」為「天」。《訂補》云:「朱本作「周大曀」,次在「帝辛受居殷」後。案徐文靖、郝懿行、陳逢衡、雷學淇等引此條皆作「周大曀」。今所見河南刻小字本《占經》則作「天大曀」,王氏當即據此。然疑舊抄本必有作「周大曀」者,故諸家書所引如此。」今所據恆德堂本仍作「天大曀」。 〔四一〕《汲冢紀年》曰:湯滅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歲四百九十六年。《史記?殷本紀》集解《紀年》曰:殷自成湯滅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文選?六代論》注《汲冢紀年》曰:二十九王,四百九十六年。《通鑑外紀》卷二案:《史記?殷本紀》所引「用歲四百九十六年」,日本高山寺藏古抄本(《吉石盦叢書》影印)「用」作「周」。
《晉書?束皙傳》:「(《紀年》)夏年多殷。」夏年為四百七十一年,而殷年為四百九十六年,非「夏年多殷」,而是殷年多夏,與束皙語不合。《存真》云:「案《束皙傳》云:「夏年多殷。」今據諸書所引,仍殷年多夏,未詳。」疑今所見《紀年》夏殷年數,為和嶠、荀勖所釋,故與束皙之語不合。
《存真》云:「《易緯?稽覽圖》亦云:「殷年四百九十六」,與此同。」今所見《稽覽圖》,收《古經解彙函?易緯八種》,稱鄭康成注。
殷紀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