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第七 魏嵩山注译 《夏书》曰:〔1〕禹抑洪水十三年,〔2〕过家不入门。陆行载车,〔3〕水行载舟,泥行蹈毳,〔4〕山行即桥。〔5〕以别九州,〔6〕随山浚川,任土作贡。〔7〕通九道,〔8〕陂九泽,〔9〕度九山。〔10〕然河灾衍溢,〔11〕害中国也尤甚。〔12〕唯是为务。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13〕南到华阴,〔14〕东下砥柱,〔15〕及孟津、〔16〕雒汭,至于大邳。〔17〕于是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18〕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厮二渠以引其河。〔19〕北载之高地,过降水,〔20〕至于大陆,〔21〕播为九河,〔22〕同为逆河,〔23〕入于勃海。〔24〕九州既疏,〔25〕九流既洒,〔26〕诸夏艾安,〔27〕功施于三代。〔28〕【注释】〔1〕“《夏书》”,《尚书》组成部分之一。相传为记载夏代的史书。今本凡《禹贡》、《甘誓》、《五子之歌》、《胤正》四篇,后二篇为伪《古文尚书》。《禹贡》一篇记载治水事,据近人考证为战国时人所作。〔2〕“抑”,障遏、堵塞。《汉书·沟洫志》作“堙”,与“抑”同意。〔3〕“载”,乘。〔4〕“毳”,音cu@,通“橇”。适用于泥泞道路中滑行的一种木制交通工具,形状似船或簸箕。〔5〕“桥”,即“轿”,音qi2o。本书《夏本纪》作“檋”,《汉书·沟洫志》作“梮”,皆音j*。登山所用交通工具,犹如后世所称“肩舆”,竹或木制,以人力扛抬而行。一说为附于鞋底下面的“车”,下有铁钉,防止上、下山滑跌。〔6〕“九州”,古人一般以“九”泛指多数。“州”通“洲”,水中陆地。此处“九州”则指相传为禹所分的地理区划,据《禹贡》记载为冀州,相当今河北、山西、辽宁三省和河南北部一带;兖州,相当今山东西部一带;青州,相当今山东东部一带;徐州,相当今江苏北部一带;扬州,相当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及江苏、安徽二省淮河以南地区;荆州,相当今湖南、湖北二省及河南西南部地区;豫州,相当今河南中部和东南部一带;梁州,相当今四川和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一带;雍州,相当今陕西、甘肃二省秦岭以北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一带。《周礼·职方》载九州另包括幽州、并州,而无徐州、梁州。《吕氏春秋·有始览》载九州又包括幽州,而无梁州。幽州相当今辽宁省和河北北部一带,并州相当今山西省。又《尔雅·释地》载九州又包括幽州、营州,营州相当今辽宁省。然汉班固以为《周礼·职方》所载为周制,三国魏孙炎以为《尔雅·释地》所载为商制。〔7〕“贡”,相传夏代实行的租赋制度。〔8〕“九道”,泛指九州的道路。〔9〕“陂”,障遏。“九泽”,泛指九州的湖泊。一说即“九薮”,然其名未有定说:一说为具区、云梦、圃田、望诸、大野、弦蒲、貕养、杨纡、昭余祁;一说为具区、云梦、阳华、大陆、圃田、孟诸、海隅、巨鹿、大昭;一说为具区、云梦、阳纡、大陆、圃田、孟诸、海隅、巨鹿、昭余等。〔10〕“度”,音du$,估量,推测。“九山”,泛指九州的名山。〔11〕“河”,古代对黄河的专称。〔12〕“中国”,与“中原”、“中夏”、“中州”、“中土”、“诸夏”同义,泛指华夏族所居黄河中下游一带。〔13〕“道”,通“导”。“积石”,即积石山,在今青海东南部,延伸至甘肃省界,黄河绕流东南侧。“龙门”,即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黄河至此,两岸峭壁,形如门阙,故名。〔14〕“华”,即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县南。“阴”,与“阳”相对,古人以山南为阳,山北为阴。“华阴”即华山北麓。一说华阴,县名,故城在今陕西华阴县东南。然其县本战国魏阴晋邑,秦惠文王更名宁秦,汉高帝始改名华阴,与传说禹治水事不合。〔15〕“砥柱”,即砥柱山,一作底柱山,又名三门山,在今河南三门峡市东黄河中流,今已炸毁。〔16〕“孟津”,一作“盟津”,渡口名,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孟县西南黄河上。“雒”,一作“洛”,即今河南黄河支流洛河。“汭”,音ru@,一作“内”,河口。“雒汭”,指雒水流入黄河处,在今河南巩县东北。〔17〕“大邳”,即大邳山,一作大伾山,在今河南浚县东,一说在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西北黄河南岸。〔18〕“湍”,音tu1n,急流。“悍”,凶猛,强悍。〔19〕“厮”,音s9,通“斯”,《汉书·沟洫志》作“酾”,音sh9,皆意为分、疏导。“二渠”,据孟康及《汉书音义》,其一指西汉黄河干流、故道自今河南浚县西南,东北流经滑县南、濮阳县西、河北大名县东、山东高唐县南,折东北经德州市东、河北南皮县西,又东北至沧县东北入海;其一指漯川,故道自今河南浚县西南分黄河东北流,经濮阳、范县及山东莘县、聊城、临邑、济阳、高清、滨县等县境入海。〔20〕“降水”,上源即今绛水,下游指古漳水。绛水源出今山西屯留县西南盘秀山,东流至潞城界县入漳水,漳水复东流经今襄垣、黎城及河北省涉县、临漳、成安、肥乡、曲周等县入古黄河。一说专指今绛水,不包括漳水;一说即绛水(枯洚),故道自今河北广宗系经南宫、冀县、衡水等县,至武邑县界入漳水;一说即淇水,源出今山西陵县,本东南流至河南汲县东北淇门镇入古黄河。然凡此诸说,皆不足取。〔21〕“大陆”,即大陆泽,一名巨鹿泽、广阿泽,在今河北隆尧、巨鹿、任三县之间,今已淤为平陆。〔22〕“九河”,指黄河至大陆泽后所分的众多岔流。一说即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挈、钩盘、鬲津九条河道,然其中徒骇、胡苏、鬲津、马颊等河故道皆在今山东北部和河北东南部,而居大陆泽之东,其间相距较远,此说似不可信。〔23〕“逆”,迎受,《汉书·汉洫志》作“迎”。“逆河”,以众水汇而为一,相向迎受,故名。〔24〕“勃海”,即今渤海。然《尚书·禹贡》作“夹右碣石入于海”,无“勃”字。疑此“勃”字当衍。〔25〕“九川”,泛指九州的大川。一说即指弱、黑、河、漾、江、沅、淮、渭、洛等九条河道。〔26〕“洒”,音s3,分散,疏导。《汉书·沟洫志》作“陂”,障遏。〔27〕“诸夏”,义同“中国”,详上。“艾安”,安定,太平无事。“艾”,音y@,一作“乂”。〔28〕“三代”,指夏、商、周三代。
自是之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1〕以通宋、郑、陈、蔡、曹、卫,〔2〕与济、汝、淮、泗会。〔3〕于楚,〔4〕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5〕东方则通沟江淮之间。〔6〕于吴,〔7〕则通渠三江、五湖。〔8〕于齐,〔9〕则通淄济之间。〔10〕于蜀,〔11〕蜀守冰凿离碓,〔12〕辟沫水之害,〔13〕穿二江成都之中。〔14〕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15〕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16〕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
【注释】〔1〕“荥阳”,秦县,故城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北。“鸿沟”,一作“大沟”,战国魏惠王时开凿的运河,故道自今河南荥阳县北引黄河水,东流经中牟县北,至开封市东南折而南流,经通许县东、太康县西,至淮阳县东南入颍水。〔2〕“宋”,西周封国,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领有今河南东部及其相近的山东、江苏、安徽部分地区,公元前二八六年为齐所灭。“郑”,西周封国,自郑武公后迁都新郑(今河南新郑县),领有今河南中部郑州市及新郑、荥阳、尉氏、扶沟等县地,公元前三七五年为韩所灭。“陈”,西周封国,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县),领有今河南东南部及其相近的安徽部分地区,公元前四七八年为楚所灭。“蔡”,西周封国,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春秋蔡平侯迁都新蔡(今河南新蔡县),昭侯又迁都州来(今安徽凤台县),称下蔡,公元前四四七年为楚所灭。“曹”,西周封国,都定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南),领有今山东西南部一带,公元前四八七年为宋所灭。“卫”,西周封国,都朝歌(今河南淇县),春秋先后迁都曹(今河南滑县东)、楚丘(今河南浚县东南)、帝丘(今河南濮阳县西南),战国时又迁都野王(今河南沁阳县),领有今河南黄河以北一带,公元前二○九年为秦所灭。〔3〕“济”,一作“沇”,即济水,分上、下两段:上段源出今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故道东南流至武陟县南入黄河;下段故道自荥阳县北分黄河东出,至山东巨野县西南注入巨野泽,复自泽北出至东阿县西南旧东阿城西,由此折而东北,略循今黄河及小清河入海。“汝”,即汝水,上游即今河南汝河;自郾城县以下,故道南流至西平县东循今洪河、沙河、南汝河、洪河至淮泽滨县东南入于淮河。“淮”,即淮水,源出今河南桐柏县西南桐柏山,下游自今江苏盱眙县以下,故道东北穿过洪泽湖,循淤黄河经清江市北、连水县南,而东入于海。“泗”,即泗水,源出今山东泗水县东蒙山,西南流至济宁市东南鲁桥镇,此下故道循今大运河至南阳镇,穿南阳湖而南,至江苏徐州市东北循淤黄河东南流,至清江市西南入淮河。〔4〕“楚”,西周方国,都丹阳(今湖北秭归县东南),春秋时迁都郢(今湖北江陵县北纪南城),战国时又行迁都陈(今河南淮阳县)、巨阳(今安徽太和县东南)、寿春(今安徽寿县),领地由原来的今湖北西部扩大到长江中下游以及淮河流域,公元前二二三年为秦所灭。〔5〕“汉水”,又名沔水,即今汉江,源出今陕西宁强县,东南流经陕西南部、湖北北部与中部,于武汉市入长江。“云梦”,即云梦泽,故址在今湖北潜山县以南长江、汉江之间一带;一说包括今湖南境洞庭湖,恐不足信。〔6〕“通沟江淮”,原作“通鸿沟江淮”,《汉书·沟洫志》无“鸿”字,则此字衍,应删。“沟”,当指邗沟,故道自今江苏扬州市南引江水北过高邮县西,折东北入射阳湖,又西北至淮安县北入淮水,春秋时吴王夫差开凿,战国时其地属楚。“江”,古代对长江的专称。〔7〕“吴”,又称句吴、攻吴,西周方国,相传为吴太伯及其弟仲雍建,都蕃离(今江苏无锡市东南梅里),春秋时徙都吴(今江苏苏州市),领地由原来的太湖流域扩大到长江下游及钱塘江、淮河流域一带,公元前四七三年为越所灭。〔8〕“三江”,泛指太湖平原众多的水道,或如顾夷《吴地纪》所释即太湖尾闾的松江、东江和娄江。此外说法甚多,但所指非限吴地,与此文义不合。“五湖”,后世解释不一:一说即太湖的别名,一说太湖及其附近四湖,一说泛指太湖流域众多的湖泊。〔9〕“齐”,西周封国,都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初领有今山东东北地区,春秋时扩展到山东东部,公元前二二一年为秦所灭。〔10〕“淄”,即今山东淄河,源出淄博市西南,东北流至广饶县东北入时水(今名小清河)后入于海。〔11〕“蜀”,商、周时方国,自蜀王开明氏以后都成都(今四川成都市),领有今四川邛崃山以东成都平原一带,公元前三一六年为秦所灭,改置蜀郡。〔12〕“守”,春秋末年诸国于边地设郡,作为地方政权组织,后逐渐推行于内地;“守”为郡级政权最高长官,初系武职,后变成掌地方行政,汉景帝时改称太守。“冰”,即李冰,战国水利专家,秦昭襄王时出任蜀郡守。“离碓”,一作“离碓”,又称“溷崖”,本指孤立于河谷中的小丘,今四川境以离碓为名的小丘凡五处,此所指在乐山县境;“碓”、“■”,俱音du9,古“堆”字。〔13〕“沫水”,一名渽水,即今四川西部岷江支流大渡河。〔14〕“二江”,即郫江,又名北江;检江,又名流江、南江:自今四川灌县西北都工堰分岷江东南流,分别至成都市,大体北江相当今市北油子河,检江相当今市南走马河。“成都”,即今四川成都市。〔15〕“飨”,音xi3ng,通“享”,享受。〔16〕“畴”,音ch$u。
西门豹引漳水溉邺,〔1〕以富魏之河内。〔2〕【注释】〔1〕“西门豹”,战国魏文侯时出任邺县令。“漳水”,即今漳河,源出山西境内,东流入河北境,自临漳县西南邺镇以下故道久堙,改由今道。“邺”,战国魏县,故城即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2〕“魏”,即魏国,战国七雄之一,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领有今山西西南部、河南北部和河北西南部地区,公元前二二五年为秦所灭。“河内”,指今河南黄河以北、山西太行山以南及河北西南部一带。
而韩闻秦之好兴事,〔1〕欲罢之,〔2〕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3〕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4〕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5〕欲以溉田。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为然,卒使就渠。〔6〕渠就,用注填阏之水,〔7〕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8〕收皆亩一钟。〔9〕于是关中为沃野,无〔10〕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11〕【注释】〔1〕“韩”,即韩国,战国七雄之一,都阳翟(今河南禹县),后灭郑国,迁都新郑(今河南新郑县),领地扩大,据有今山西东南部和河南中部一带,公元前二三○年为秦所灭。“秦”,西周方国,都秦亭(今甘肃张家川县东北),春秋时迁都雍(今陕西凤翔县东南),战国时迁都栎阳(今陕西临潼县东北)、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领地由原来的甘肃东部逐渐扩大到今陕西和四川北部、中部一带,公元前二二一年统一中国,建立秦朝。这里指战国秦国。〔2〕“罢”,通“疲”,疲劳。〔3〕“郑国”,战国韩水利专家。“间”,间牒。〔4〕“泾水”,即今泾河,源出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六盘山,东南流经甘肃东部入陕西境,于高陵县南入渭河。“中山”,一作“仲山”,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泾河畔。“邸”,通“抵”。“瓠口”,一作“谷口”,在今陕西礼县东北泾河畔。〔5〕“并”,通“傍”,依靠。“北山”,指今陕西关中平原北面泾、洛二河之间诸山。“洛”,即洛水,今又称北洛河,在陕西北部,源出定边县南梁山,东南流至大荔县南入渭河。〔6〕“卒”,终于。〔7〕“阏”,通“淤”。“填阏”,壅泥,泥沙。〔8〕“泽卤”,一作“舄卤”,盐碱地。〔9〕“钟”,古计量单位,一钟约当今二百五十斤左右。〔10〕“关中”,即今陕西关中平原。〔11〕“郑国渠”,故道自今陕西泾阳县北仲山引泾河东流,经三原县北、富平县南,至蒲城县东南入洛河。
汉兴三十九年,〔1〕孝文时河决酸枣,〔2〕东溃金堤,〔3〕于是东郡大兴卒塞之。〔4〕【注释】〔1〕“汉兴三十九年”,即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一六八年)。〔2〕“孝文”,即刘恒,孝文为其庙号。“酸枣”,秦县,故城在今河南延津县西南。〔3〕“金堤”,一名千里堤,即黄河下游两岸石堤。此处所指金提在今河南滑县、延津县境。〔4〕“东郡”,战国秦王政五年(公元前二四二年)置,治濮阳(今河南濮阳县西南),辖有今河南东北部和山东西北部一带。
其后四十有余年,〔1〕今天子元光之中,〔2〕而河决于瓠子,〔3〕东南注巨野,〔4〕通于淮、泗。于是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5〕辄复坏。〔6〕是时武安侯田蚡为丞相,〔7〕其奉邑食鄃。〔8〕鄃居河北,河决而南则鄃无水灾,邑收多。蚡言于上曰〔9〕:“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为强塞,塞之未必应天。”而望气用数者亦以为然。〔10〕于是天子久之不事复塞也。
【注释】〔1〕“四”,当作“三”。此句《汉书·沟洫志》作“其后三十六岁”,汉文帝十二年河决东郡,至元光三年河决瓠子,正为三十六年。〔2〕“天子”,古代封建帝王以为受命于天而统有天下,因称天子。此处指汉武帝刘彻。“元光”,即汉武帝年号,凡五年,此处指元光三年。〔3〕“瓠子”,故址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4〕“巨野”,即巨野泽,又称大野泽,在今山东巨野县北,今已堙为平陆。〔5〕“汲黯”,字长孺,濮阳(今河南濮阳县西南)人。好黄老之术。武帝时任东海太守,继为主爵都尉,常直言切谏,并反对武帝对匈奴贵族的战争。后出为淮阳太守,在位十年死。“郑当时”,字庄,陈县(今河南淮阳县)人。好黄老之术。景帝时为太子舍人。武帝时先后任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内史及大司农等。出为汝南太守,未几死。〔6〕“辄”,音zh6,“即”。〔7〕“武安”,秦县,故城在今河北武安县西南。“侯”,即列侯。汉承秦制,行二十等爵以封臣僚,其第二十等名彻侯,武帝改为列侯或通侯。“田蚡”,长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人,景帝王皇后同母弟。崇尚儒术。武帝初封为武安侯,为太尉,后任丞相。骄横专断。〔8〕“奉邑”,封建皇帝封赐官吏作为世禄的采邑。“奉”,通“俸”,指俸禄。“鄃”,音sh&,汉侯国,故城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9〕“上”,封建皇帝的专称。这里指汉武帝。〔10〕“数”,气运,命运。
是时郑当时为大农,〔1〕言曰:“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2〕度六月而罢,而漕水道九百余里,时有难处。引渭穿渠起长安,〔3〕并南山下,〔4〕至河三百余里,径,易漕,度可令三月罢;而渠下民田万余顷,又可得以溉田: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得谷。”天子以为然,令齐人水工徐伯表,〔5〕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6〕三岁而通。通,以漕,大便利。其后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颇得以溉田矣。
【注释】〔1〕“大农”,官名,即大司农的简称,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2〕“异时”,已往,从前。“关东”,泛指今河南灵宝县东北故函谷关以东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及长江下游地区。“漕”,指水道粮运。“渭”,即今渭河,源出甘肃渭源县鸟鼠山,东流经陕西关中平原,至潼关县北入黄河。〔3〕“长安”,汉高帝五年(公元前二○二年)置县,七年定都于此,故城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4〕“南山”,即今陕西南部秦岭。〔5〕“表”,标记,指徐伯经过巡察于所选线设立竖标。旧说“徐伯表”三字为水工姓名,非。〔6〕“悉”,音x@,尽,全部。“悉发卒”,《集解》引徐广曰:“一云‘悉众’。”
其后河东守番系言:〔1〕“漕从山东西,〔2〕岁百余万石,更砥柱之限,败亡甚多,而亦烦费。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阴下,〔3〕引河溉汾阴、蒲坂下,〔4〕度可得五千顷。五千顷故尽河壖弃地,〔5〕民茭牧其中耳,今溉田之,度可得谷二百万石以上。谷从渭上,与关中无异,而砥柱之东可无复漕。”天子以为然,发卒数万人作渠田。数岁,河移徙,渠不利,则田者不能偿种。久之,河东渠田废,予越人,〔6〕令少府以为稍入。〔7〕【注释】〔1〕“河东”,秦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辖有今山西西南部地区。“守”,即太守的简称。〔2〕“山东”,泛指今河南崤山以东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及长江下游地区。〔3〕“汾”,即今山西汾河,源山宁武县管涔山,经太原市南流,至新绛县折而西南,于河津县西入黄河。“皮氏”,秦县,故城在今山西河津县西。“汾阴”,汉县,故城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宝鼎填。〔4〕“蒲坂”,一作“蒲反”,秦县,故城即今山西永济县西蒲州镇。〔5〕“壖”,音ru2n,一作“壖”,缘河边地。〔6〕“越”,部族名,秦汉以前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南,从事渔猎、农耕。其后渐与汉族融合,部分与今壮黎傣族有渊源关系。〔7〕“少府”,官名,掌山泽收入和皇室手工业制造,为皇帝的私府。
其后人有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事,〔1〕下御史大夫张汤。〔2〕汤问其事,因言:“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3〕回远。今穿褒斜道,少阪,〔4〕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5〕斜水通渭,〔6〕皆可以行之船漕。漕从南阳上沔入褒,〔7〕褒之绝水至斜,间百余里,以车转,从斜下下渭。如此,汉中之谷可致,〔8〕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9〕天子以为然,拜汤子卬为汉中守,〔10〕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道果便近,而水湍石,〔11〕不可漕。
【注释】〔1〕“褒斜道”,道路名,为关中通往汉中交通要道之一。自今陕西眉县西南行沿斜水及褒水河谷至汉中市。〔2〕“御史大夫”,官名,掌监察、执法,兼掌重要文书图籍。“张汤”,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武帝时历任廷尉、御史大夫等职,用法严峻,曾与赵禹合编律令,撰有《越宫律》二十七篇。〔3〕“故道”,道路名,一名陈仓道,为关中通往汉中重要交通要道之一。自今陕西宝鸡市西南行出散关,沿嘉陵江上源河谷至凤县,折东南入褒谷至汉中市。秦置故道县于今宝鸡市西南,正在此道之上。〔4〕“阪”,山坡。〔5〕“褒水”,即今陕西褒河,源出秦岭太白山,南流至汉中市西北入汉江。“沔”,即沔水,今长江支流汉江。〔6〕“斜水”,即今陕西石头河,源出秦岭太白山,东北流至眉县东入渭河。〔7〕“南阳”,指今河南南阳盆地与湖北襄樊市以北地区。战国秦昭王五年(公元前二七二年)于此置南阳郡,治宛县(今河南南阳市)。〔8〕“汉中”,指今陕西汉中盆地一带,战国秦惠王时于此置汉中郡,治南郑(今汉中市),汉移治西城(今陕西安康县西北)。〔9〕“巴”,泛指今四川东北部地区,本巴国地,战国秦于此置巴郡,治江州(今重庆市)。〔10〕“拜”,除授。〔11〕“湍”,沙石上急流。《集解》引徐广曰:“一本作‘溲’。”
其后庄熊罴言:〔1〕“临晋民愿穿洛以溉重泉以东万余顷故卤地。〔2〕诚得水,可令亩十石。”于是为发卒万余人穿渠,自征引洛水至商颜山下。〔3〕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颓以绝商颜,〔4〕东至山岭十余里间。井渠之生自此始。穿渠得龙骨,〔5〕故名曰龙首渠。〔6〕作之十余岁,渠颇通,犹未得其饶。
【注释】〔1〕“庄熊罴”,《汉书·沟洫志》作“严熊”,因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庄”为“严”,又省“罴”字。〔2〕“临晋”,秦县,故城在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东南。“重泉”,秦县,故城即今陕西蒲城县东南重泉村。〔3〕“征”,汉县,故城在今陕西澄城县西南。“商颜山”,即今陕西大荔县西北铁镰山。〔4〕“颓”,音tu0,水向下流。〔5〕“龙骨”,恐龙化石。〔6〕“龙首渠”,故道自今陕西澄县西南引洛河东南流,经铁镰山西侧,至大荔县仍入洛河。
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1〕而梁楚之地尤甚。〔2〕天子既封禅巡祭山川,〔3〕其明年,〔4〕旱,干封少雨。天子乃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于是天子已用事万里沙,〔5〕则还自临决河,沉白马玉璧于河,〔6〕令群臣从官自将军已下皆负薪窴决河。〔7〕是时东郡烧草,以故薪柴少,而下淇园之竹以为楗。〔8〕【注释】〔1〕“登”,成熟。〔2〕“梁”,即魏,战国魏惠王迁都大梁,故从此魏又称梁;“梁楚之地”,相当今河南东部、山东西部以及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地区。〔3〕“封禅”,封建皇帝至泰山祭祀,于泰山筑坛祭天曰封,于山南梁文山上辟基祭地曰禅。〔4〕“明年”,即元封二年。〔5〕“万里沙”,在今山东掖县东北;一说在今陕西华县东北,误。〔6〕“沉”,《汉书·沟洫志》作“湛”。〔7〕“窴”,通“填”,填塞。〔8〕“淇园”,故址在今河南淇县西北。“楗”,通“揵”,音ji4n,堵塞河堤决口所用的竹排,直竖水中,中间用土石填塞。
天子既临河决,悼功之不成,〔1〕乃作歌曰:“瓠子决兮将奈何?晧晧旰旰兮闾殚为河!〔2〕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3〕吾山平兮巨野溢,鱼沸郁兮柏冬日。〔4〕延道弛兮离常流,〔5〕蛟龙骋兮方远游。〔6〕归旧川兮神哉沛,〔7〕不封禅兮安知外!〔8〕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9〕泛滥不止兮愁吾人?啮桑浮兮淮、泗满,〔10〕久不反兮水维缓。”〔11〕一曰:“河汤汤兮激潺湲,〔12〕北渡污兮浚流难。〔13〕搴长茭兮沈美玉,〔14〕河伯许兮薪不属。〔15〕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颓林竹兮楗石菑,〔16〕宣房塞兮万福来。”于是卒塞瓠子,筑宫其上,名曰宣房宫。〔17〕而道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而梁、楚之地复宁,无水灾。
【注释】〔1〕“悼”,怜惜。〔2〕“浩浩旰旰”,《汉书·沟洫志》作“晧晧洋洋”,其义同,指水流盛大之状;“旰”,音h4n。“闾”,州闾、闾里。《汉书·沟洫志》作“虑”,以音同“闾”,假借。一说“虑”意犹“恐”,或作“大抵”解,未确。“殚”,尽。〔3〕“吾山”,在今山东东阿县西南。一说“吾山”非专名,“吾”即“我”,非是。〔4〕“沸郁”,“沸”通“弗”,《汉书·沟洫志》作“弗郁”,其义同,犹“纷纭”,指鱼众多之状。一说“沸郁”义为“忧不乐”,未确。“柏”,通“迫”,逼近。〔5〕“延道”,《汉书·沟洫志》、《水经注》皆作“正道”,此“延”为“正”字之误,说详《史记考异》。一说“延”作“延长”解,非是。〔6〕“蛟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蛟能发洪水,龙能兴云作雨。〔7〕“沛”,滂沛,盛大。〔8〕“外”,指关外,与关内相对,相当今河南灵宝县东北故函谷关以东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及长江下游地区。〔9〕“河伯”,《汉书·沟洫志》、《水经注》作“河公”,古代神话中的河神。〔10〕“啮桑”,邑名,故址在今江苏沛县西南;“啮”,音ni8。〔11〕“水维”,水的网维。〔12〕“汤汤”,大水急流之状。“潺湲”,缓流。“潺”,音ch2n。“湲”,音yu2n。〔13〕“污”,音y&,通”纡”,纡回,返归,《汉书·沟洫志》作“回”。“浚”,应从《汉书·沟洫志》作“迅”。“迅”,急速。〔14〕“搴”,音qi1n,取。“茭”,应作“筊”,竹索。一说指茭草,非。“沉”,《汉书·沟洫志》作“湛”。〔15〕“属”,连接。〔16〕“颓”,毁坏。“菑”,音z@,通“倳”,插入,树立。“楗石菑”,以竹楗插入石笋中。〔17〕“宣房”,即宣房宫,故址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
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1〕而关中辅渠、灵轵引堵水;〔2〕汝南、九江引淮;〔3〕东海引巨定;〔4〕泰山下引汶水:〔5〕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佗小渠披山通道者,不可胜言。然其著者在宣房。
【注释】〔1〕“朔方”,本指北方,汉元狩二年(公元前一二七年)置朔方郡,治朔方(今内蒙古杭锦饰北),领有今内蒙古河套西北部及后套地区。此所指为朔方郡。“西河”,即西河郡,汉元朔四年(公元前一二五年)置,治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县境),领有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山西吕梁山和芦芽山以西,石楼县以北,以及陕西宜川县以北黄河沿岸地区。“河西”,泛指今甘肃、青海二省黄河以西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一带。“酒泉”,即酒泉郡,汉元狩二年(公元前一二一年)置,治禄福(今甘肃酒泉县),领有今甘肃疏勒河以东,高台县以西地区。〔2〕“辅渠”,汉元鼎六年(公元前一一一年)开凿,渠分六支,又称六辅渠,故道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郑国渠北,引自冶峪等河。一说在泾阳县西北,引为郑国渠南岸支渠。“灵轵”,汉武帝时凿,故道在今陕西周至县东灵轵原下,东北流入渭河;一说在今陕西兴平县境渭河北岸。“堵”,即“诸”字之误。“水”,一作“川”。〔3〕“汝南”,即汝南郡,汉高帝四年(公元前二○三年)置,治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领有今河南颍、淮二河之间及安徽颍河下游沿岸地区。“九江”,即九江郡,秦置,治寿春(今安徽寿县),汉元狩以后领有今安徽淮河以南、寿巢湖以北和瓦埠湖流域以东地区。〔4〕“巨定”,湖名,一作“巨定”,即今山东广饶县东北清水泊的前身。其湖西汉时属齐郡而东南与北海郡接境,与东海郡相距殊远,此“东海”当为“北海”之误;北海郡,汉景帝中二年(公元前一四八年)分齐郡置,治营陵(今山东昌乐县东南),领有今山东潍坊市及安丘、昌乐、寿光、昌邑等县。〔5〕“泰山”,即今山东中部泰山。“汶水”,即今山东大汶河,源出莱芜县北,西南流至东平县戴村坝。此下故道西经东平县南,至梁山县东南入济水,今已堙塞,改道入东平湖。
太史公曰:余南登庐山,〔1〕观禹疏九江,〔2〕遂至于会稽太湟,〔3〕上姑苏,〔4〕望五湖;东窥洛汭、大邳,迎河,行淮、泗、济、漯洛渠;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5〕北自龙门至于朔方。曰:甚哉,水之为利害也!余从负薪塞宣房,悲《瓠子》之诗而作《河渠书》。
【注释】〔1〕“庐山”,即江西北部庐山。〔2〕“九江”,水名,故道在今湖北广济、黄梅县一带,为长江分流或分别源自山溪。一说即注入今江西鄱阳湖的赣江及其八条支流,一说即注入今湖南洞庭湖的沅、湘诸水,皆不足据。〔3〕“会稽”,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二二二年)置会稽郡,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以境内今浙江绍兴市南会稽山为名,西汉时领有今江苏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大部和福建全省。“太湟”,一作“太湿”。“湟”,低洼积水之处。或以“太湟”为地名,惟今址待考。〔4〕“姑苏”,山名,或作“姑余”、“姑胥”,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5〕“岷山”,即今四川北部岷山。
译文 《尚书·夏书》说:禹障遏洪水历时凡十三年,经过自己家门口却不进去。陆地行走乘车,水上行走乘船,泥泞行走踩木橇,山地行走则坐轿。区分天下为九州,顺着山势疏浚河川,依据土地的肥瘠制定贡赋等级。开通九州的道路,障堵九州的湖泽,估量九州山地的物产。但黄河泛溢成灾,损害中原最厉害。于是禹专力从事治河。疏导黄河自积石山经过龙门口,南到华阴,由此折而东下,后经砥柱山以及孟津、雒汭,到大邳山。到了这里,禹以为黄河上游地势高亢,水流湍急凶猛,难于在平地上安流,多次发生泛滥,于是分开二渠,引黄河东流直接入海,其正流仍北上行经高地,穿过降水,到大陆泽,又北流分为众多岔道,然后汇成为逆河,流入大海。九州的河川既已疏通,九州的湖泽既分泄,中国因而安宁,禹的治水功效一直裨益于夏、商、周三代。
从此以后,(各地水利大兴:)荥阳附近引黄河水东南流,名为鸿沟,通达宋、郑、陈、蔡、曹、卫等地,与济、汝、淮、泗诸水相会。在楚地,西方则有渠道通达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有邗沟通达江、淮。在吴地,则有渠道连通三、五湖。在齐地,则有渠道连通淄水、济水。在蜀地,蜀郡守李冰穿凿离碓,以避免沫水暴溢为害;又开凿郫、检二江直达成都。这些渠道都可以通航,多余的水则用来灌溉农田,百姓享受了渠道所带来的利益。至于河川所经过的地方,被引来用于灌溉田亩的渠道,为数更以万亿计,然而这就无法数清了。西门豹引漳水灌溉邺县农田,魏国的河内地区因而得以富饶。韩国听说秦国喜好兴建工程,打算消耗其国财力人力不使向东侵犯,于是派遣水利专家郑国做间谍,劝说秦国下令凿渠引泾水自中山至瓠口,傍依北山东流注入洛水,长三百多里,计划灌溉农田。在施工当中,秦国发觉了郑国的意图,打算杀掉郑国。郑国说:“当初我来秦国确实被派做间谍,但此渠开凿成功也是对秦国有利的。”秦国以为此话有理,终于使郑国主持把渠开成。渠开成后,用所引含有淤泥的渠水,灌溉盐碱地四万多顷,每亩收成都合一钟。于是关中地区变成沃野,没有荒年,秦国因而富强终于并吞了诸国,所以命名此渠为郑国渠。汉朝建国三十九年,孝文帝时黄河在酸枣县决口,东岸的金堤崩溃,于是东郡发动大量士卒把决口堵塞了。
其后过了四十多年,当今皇上元光年间,黄河又在瓠子决口,东南流注巨野泽,与淮、泗二水相通。于是皇帝派汲黯、郑当时发动民众进行堵塞,刚堵好就被水冲毁了。这时武安侯田蚡任丞相,他的奉邑是鄃国。鄃国位于黄河以北,黄河决口南流则鄃国所在没有水灾,奉邑收入多。田蚡对皇帝说:“江、河的决口都是老天爷决定了的,不能轻易地用人力强行堵塞,堵塞了未必合于天意。”而一些以观察天象、采用术数推测命运的方士也认为田蚡说得对。于是皇帝很长时间不再从事堵塞。
当时郑当时任大司农,说:“已往关东地区运粮经由渭水西上,大约用六个月才能结束,水路有九百多里,粮船时常遇到难走的地方。如果开凿渠道自长安引渭水东流,傍依南山脚下,至黄河才三百多里,路直,容易运输,估计只需三个月就可结束,而渠道附近农田一万多顷,又可以得到灌溉:这样减少运输时间,节省士卒,而使关中地区更加肥沃,收成更好。”皇帝认为有理,派齐人水工徐伯进行勘察,沿线树立标记,发动士卒数万人开凿漕渠,用了三年时间,渠道被开通了。渠道通后,用来运粮,非常便利。此后运粮逐渐增加,沿渠人民多利用此渠灌溉农田。
此后河东郡太守番系说:“从山东用船运粮西入关中,每年有一百多万石,经过黄河砥柱山险,粮船沉没很多,耗费较大。如果开挖渠道引汾水灌溉皮氏、汾阴县的土地,引黄河灌溉汾阴、蒲坂县的土地,估计可以得到五千顷。这五千顷原是河边没有耕种的土地,平时人民在其中收割茭草和放牧,现在灌溉成田,估计可以收到粮食二百万石以上。粮食经由渭水西运,和关中相同,而砥柱以东可以不必再运粮西入关中。”皇帝以为有理,发动士卒数万人作渠田。几年以后,黄河主流变迁,渠口引水不利,田的收成还不够所费种粮。日子一久,河东郡渠田荒废,交给越人耕种,只收少量租税,入于少府。
此后有人上书皇帝打算开通褒斜道并谈及于此运粮事,交由御史大夫张汤处理。张汤过问这事,因而说:“自关中到蜀地要走故道,故道多斜坡,曲折而遥远。今开凿褒斜道,少斜坡,比故道近四百里;而褒水南与沔水相通,斜水北与渭水相通,都可以通行粮船。粮船自南阳逆沔水西上进入褒水,从褒水发源处北至斜水发源处,其间百余里则用车转运,复由斜水船运下渭水。这样,汉中的粮食可以运到,山东地区的粮食经由沔水运输不会遇到阻隔,比经过黄河砥柱方便。而且褒斜道附近一带盛产材木竹箭,可以和巴蜀地区比美。”皇帝以为有理,任命张汤的儿子卬为汉中郡太守,发动几万人修褒斜道,长五百多里。道路修成后,果然比故道近便。但褒、斜二水流急多石,粮船不可通行。
此后庄熊罴说:“临晋县人民希望穿凿洛水以灌溉重泉县以东一万多顷盐碱地。如果这些盐碱地得到水的灌溉,每亩粮食产量可收十石。”于是为了满足他们的要求,发动士卒一万多人挖渠,自徵县引洛水到商颜山脚下。由于两岸土质疏松容易崩塌,于是凿井,深的有四十余丈。连续挖很多井,井下相通流水。水往下流穿过商颜山,东到山岭十多里路。井渠的产生由此开始。穿渠时挖到龙骨,因而命名为龙首渠。开凿了十多年,渠水还通畅,但灌溉效益不大。
自从黄河在瓠子决口以后二十多年,因此多年收成不好,而梁、楚地区特别厉害。皇帝既已封禅巡祭山川,第二年,天旱,据说是干旱封禅,雨灾会少。皇帝于是派遣汲仁、郭昌发动士卒几万人堵塞瓠子决口。皇帝在万里沙祭祀过后,回来时亲自来到黄河决口处,把白马玉璧沉入河中(祭祀河伯),命令随从大臣及将军以下都背负薪柴填堵决口。当时东郡境内人民烧草,因此薪柴缺乏,于是把淇园的竹子砍来做堵塞决口所用的楗。
皇帝来到黄河决口,怜惜堵塞工程长久未见功效,于是作歌,其词说:“黄河在瓠子决口了,将要怎么办?水势汪洋浩大,闾里都成了河!都成了河,大地不得安宁,人们无休止地开凿吾山的土来堵塞决口。可是眼看吾山快要被夷成平地了,(决口仍然没有堵上,)流入巨野泽的水继续泛溢不止。水中鱼儿盛多,无奈冬日迫近,(人们衣食无着,必将受冻挨饿以致死亡!)黄河正道废弛,致使洪水横溢,蛟龙因而得意,尽情慢游远方。但愿神灵光大,使黄河回归旧道。我如不到泰山封禅,怎能知道关外有这样大的水灾?替我告诉河伯:为什么这样狠心?长久的泛滥使我们发愁?像啮桑这类城邑很多被水漂浮了,淮、泗二河的水都满了,黄河长久不回故道,水的网维也涣散了。”又说:“河水流急,激起滚滚波涛。急流使黄河回复北流故道带来了困难。人们用竹索来堵塞决口,又把美玉沉入河中来祭祀河伯。可是河伯应允了而薪柴却接济不上,(决口依然没有堵上。)薪柴接济不上,这全是卫地人的过错,因为他们平日把草木都烧光了,田野呈现一片凄凉,如何去御防洪水?只好把淇园的竹林砍掉做成楗插入石笋一起放入水中,宣房宫的决口才被堵住,这样众福都来了。”最后终于堵塞了瓠子黄河决口,在上面建筑一座宫,名叫宣房宫。把河水导向北行,分流入于二渠,恢复了禹时黄河故道,梁、楚地区因而重获安宁,没有水灾。
从此以后,掌权的人争相谈论水利的事。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等地都引黄河和川谷的水以灌溉田地;关中地区的辅渠、灵轵渠则引诸水;汝南、九江二郡引淮水,北海郡引巨定泽,泰山下引汶水:都开凿渠道以灌溉田地,各有一万多顷。其他小渠以及开山导水的为数繁多,不可尽言。但最著名的是宣房宫所在地的黄河堵口工程。
太史公说:我南游曾登庐山,看到禹疏导的九江,又到会稽太湟,上姑苏山,看到五湖;东游察看了洛汭、大邳、迎河,行经淮、泗、济、漯、洛诸水;西游看到蜀地的岷山和离碓;北游自龙门到了朔方郡。因而想到:水的利害太大了!我随从皇帝背负薪柴填塞宣房宫所在的黄河决口,感伤皇帝所作的《瓠子》诗而写成《河渠书》。
史记卷二十九 河渠书第七
史记新注
(汉)司马迁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