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醉仙崖

戏题醉仙崖1

谁家翠岭高(明刻本高空格)亭亭2,白崖隐起仙人形。仙人昔尝为酒星3,乘兴痛饮乾北溟。五湖一吸聊解酲,江妃丧魄鰲失灵4。上帝震怒呵出庭,酡然影落秋山青5。行人几见霜叶零,醉仙醉去不复醒6。何须荷锸随刘伶7,河沙劫填(明刻本填作坏。清抄本亦作坏)归冥冥8。

【注释】

1. 醉仙崖,盖在丹稜县北的赤崖山。 《嘉庆重修一统志》卷四一〇《眉州·丹稜县》: “赤崖山,在丹稜县北二十里。其山高峻,色赤有稜状,如飞旗拱翼县治。县以此名。”戏题者,以其无据也,不只是其事。据唐庚弟唐庾《序》,此诗作于十四岁时。即元丰七年。

2. 亭亭,即俊秀挺拔的样子。

3. 酒星,即酒旗星。《后汉书》卷七〇《孔融传》:“ (曹)操表制禁酒,融频书争之。”注引孔融《与操书》: “酒之为德久矣……故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人著旨酒之德。”皮日休《七爱诗·李翰林白》: “吾爱李太白,身是酒星魂。”

4. 北冥五湖被吸干后,一切水族即失魂落魄。

5. 酡然,即酒后脸红的样子,以象山之赤崖。

6. 醉仙,盖即酒仙。多指李白。杜甫《饮中八仙歌》: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肆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故后酒仙、醉仙即指李白。

7. 刘伶,生卒不详,晋沛国人。字伯伦。与阮籍等为“竹林七贤”。纵酒放诞。常乘鹿车,携酒一壶,使人荷锸相随。说:“死便埋我。”尝著《酒德论》自称:“惟酒是务,焉知其馀。”仕晋为建威将军。后世以刘伶为纵酒傲世,不守礼法,逃避世俗的代表。《晋书》有传、《世说新语》亦有记。李贺《将进酒》: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8. 河沙劫,即恒河沙数劫,佛语无量劫。即无限的时间流逝。末句意即任何存在在无限的时间面前,终将归于空无,不管是旷达,还是山崖,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于冥蒙之中。参见《金刚经·一体同观分》。

元祐元年——九年,少年及为太学诸生,及进士第初为官时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