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TDK(特写)

校园TDK(特写)

为了解青年们的心态,最近我在R大学采访了一些学生和青年教师,录了几盘磁带。现把内容整理出来,供读者参考。

A(中文系研究生):近来报考研究生的人又多了起来,为什么?人往高处走,有台阶就上。应届毕业生为缓分配找工作,读完研究生挑选余地更大。在职人员考研究生,或是为了更充实自己,或是为了“跳槽”,毕业后换个单位工作。当然,还有种种原因,恐怕难以尽列。

你问我为什么要读研究生?老实告诉你,是为图清闲!读书,就不必像“上班族”那样,“朝八晚五”,有事没事把办公椅坐穿!还有一点,是为了学外语。学校才有学外语的良好条件。专业课用不着费什么劲,扎扎实实把外语弄精了,就是个很大的收获!

学外语为什么?出国是一个目标,当然,哪有那么容易?要考 TOEFL、GRE,你看我这些书:《TOEFL600分对策》、《GRE应试技巧》,还得听录音,大面积的高强度集中轰炸,把我给弄得昏天黑地!我现在一心入“托”,有人笑话是“全日托”!不这样哪对得起那几十个美元呢!当然我指望托美国人的福,也真想有一天把全世界的外国人都招为我的学生,跟我学“之乎者也”,看他们托谁的福!

B(国际经济系助教):树挪死,人挪活。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与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国门一开,再关就关不住了。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离开他人而孤独地生存,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能脱离世界大家庭,自外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不搞开放和交往,还是闭关自守,只有走进死胡同。竞争,总是优胜劣败,生物界和人类社会都是这样。

无论是人还是国家,都应该学习最好的东西,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水涨船高,世界就是这样发展的。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展现了它们未来发展的景象。当然,不能亦步亦趋,拾人牙慧,而应该跳跃式地发展,把人家最好的东西拿过来。

我是学经济的,很渴望学习最先进的经济思想和方法,如果能亲自经历国际经济竞争的战场,那最好不过了!出国进修,我是望眼欲穿!可是公派出国轮不到我,据说要到35岁以后!到那时“人老珠黄”,黄花菜也凉了!我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即时掉下来也是残缺不全的。世上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都要靠自己!对了,我正在准备考TOEFL。

你看看我们现在的条件:房无半间,兜里没有几个钱!尽管精打细算,可总是入不敷出,书也不敢买。当教师的不买书,又没有一个安静的读书备课的环境,岂不要误人子弟?这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生存都艰难!要想改善,须等到猴年马月?人家说,“要发财,到国外”,尽管有些悲凉,可这是事实!当然,国外并非天堂,人家栽树并不是为了让你摘果子吃的。同样是中国人,为什么有人在国内不起眼,到国外却自成气候?

实话实说,出国深造于国于己都有利。别看现在在国外的好些留学生还没回来,可是如果有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谁不想回来报效祖国?

不管白猫黑猫,总是个猫!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不还是中国人?

C(新闻系本科生):我马上要毕业了,可工作还没个着落!跑了好些新闻单位,碰了一鼻子灰!可恼的编制、户口、住房等问题,总是一瓢冷水浇将过来!其实呀,坐着铁交椅的人不一定是能干事的人,可你搬得动吗?女生就更难了,除非是社长或总编的女儿或儿媳!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