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复旦兮

旦复旦兮

余生当如夏花放

2017年,接受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的邀请,加盟泛海国金。重新回学校开始朝九晚五的工作,每天忙到喝口水的时间似乎都没有,我以为自己承受不了这样的工作节奏,但一周下来,我的体力和精力都还是旺盛的,心也是快活的。

午夜,同事又建了工作群来确认相关事项,可见人是多么有弹性。事实证明,人可能会闲死,而不会忙死。新的环境、新的起点、新的希望,让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高地与跨越。

人生在世,谁都向往秋之静美,但没有夏花的绚烂,又何谈秋之沉淀。曾不顾家人、好友的反对,放弃原来的事业,跳出舒适区,选择到一个新的商学院工作,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创院,所以2018年是辛苦的一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

从无到有,创建团队、制定规章制度、确定工作流程、设置课程、拓展市场、招生、教学,亲力亲为与团队协同作战、甘苦与共;不逃避、推诿,逢山开山,遇水搭桥,达成了我们心中的短期目标。除教学之外,一年内完成大大小小几十场论坛和沙龙,从国内到国外,征途不断。

如学院年终对我的评语,我自从加入学院以来,带领高层教育项目部团队,凝心聚力、迎难而上,开拓了国内外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提升了课程品牌和知名度。

很荣幸从2019年元旦起出任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外联与发展部主任,负责全面拓展和维护学院与企业、机构、政府的合作关系,扩大学院外部资源并搭建有效沟通平台,为学院的学位和非学位项目开拓招生渠道,为学院发展对接资源。

新工作又将从无到有,但我的内心是笃定的,有美好的愿景,背靠复旦大学、由教授们治院,在复旦庞大的校友网络和热心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支持下,相信我能有序推进部门工作向前。

曾经在单位里做人、做事时给人的感觉是端着的。一月到新岗位时,我分享了如何与团队、领导合作,相处的唯一经验是做好自己。人的精力有限,当我们关注别人过多时,反而忽略了自身所长。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此生每个人的任务就是做真实的自己,实现个人存在的价值。

自我一切的能量源泉是洞见、接纳自己,同时为修炼内心的平和找到一条捷径。感恩魏尚进主席、钱军院长对我的赏识,工作上对我的充分信任与放手,让我得以做真实的自己,有一个广阔的空间让我自由发挥优势。“卓越、责任、创新”永远在工作中激励自己。

学院各部门的同事齐心协力、不断攻坚克难,完成了多项重大活动。2018年和EE的小伙伴们一起在加班加点、同吃同睡中完成各类招生、教学安排、公益讲坛活动,辛劳却快乐,这便是团队一起创院的魅力所在。

回望过去,惊讶自己都撑过来了。每日有条不紊地忙碌,没时间、没心力再为那些鸡毛蒜皮的事烦恼、伤心,夜晚因疲乏而睡得安稳与踏实,似乎这样的平淡是自己能够握住的幸福,这种自我境界的提升也是一种成长。

当然,除了工作,还有生活。2018年是我陪父母日子最多的一年,欣慰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尽孝,每日陪爸妈早餐,每季陪爸妈外出旅行。我还是一个内心没长大的女人,好在已无需再掩饰艰辛背后偶尔的孤单和落寞,常常在朋友圈表达身心的疲惫。

“元红心语”的坦荡、真诚让我不断“裸体”出镜,不过用同学的话来说,那只是城里人的一点点矫情。好在一年365天有300天是充实、繁忙的。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