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良好家庭教育

受到良好家庭教育

犹太民族非常重视知识,从孩子一岁半开始就对他们进行记忆训练。同时,在孩子刚会说话时就开始教他们读《旧约》,也就是犹太人的《圣经》,孩子到了5岁时就要记住全部《旧约》。这是犹太民族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地方,说明早期教育更有助于儿童记忆力的巩固。弗洛伊德则全盘接受了这种教育。

在10岁以前,弗洛伊德是在家里接受教育的。自从弗洛伊德离开母亲以后,负责对他进行教育的一直是他父亲。他父亲的文化水平很低;他的知识,一部分来自犹太教法典,一部分来自自己的生活经验。这就决定了他知识的有限性和狭隘性。

但弗洛伊德很有天赋,他对父亲教给他的每一种知识都能加以理解,他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在这种家庭教育中,弗洛伊德与父亲的关系比以往更深了。如果说,在此之前他们之间只有父子之情,那么,此后他们又增加了师生之情。

父母为了给喜爱学习的弗洛伊德创造条件,特意给他安排了一个小房间。这所小房间里的那个小阁室是比较狭长的,有一扇窗户开向大街,弗洛伊德就在这里住。小阁室里堆满了弗洛伊德买来和借来的书籍。里面还有一张床、书架、书桌和几把椅子。

弗洛伊德除了在这里看书和思考问题外,还经常与自己的同学讨论问题。弗洛伊德看书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经常是自己在小阁室里看书。当时,这间房子里还没有装上电灯。全家各个房间,一到晚上都点上蜡烛,唯独弗洛伊德的这个小阁室里装上了一盏油灯。这个油灯是弗洛伊德的父母为他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条件的明证,也体现了父母对他的期望和关怀。弗洛伊德经常点着这盏灯看书到深夜。

父母对弗洛伊德学习的特殊照顾,却给他妹妹带来了不愉快。那是在他妹妹8岁的时候,弗洛伊德热爱音乐的妈妈给女儿安娜买来一架钢琴,并让她学弹钢琴。这架钢琴虽然放在离小阁室较远的地方,但琴声仍然干扰了弗洛伊德的学习。这让弗洛伊德无法忍受,他对母亲提出抗议说:“妈妈,如果你明天再不把安娜的钢琴搬走的话,那么我就离家出走!”父母为了照顾弗洛伊德,到了第二天,果然将钢琴从家里搬走了。这样,弗洛伊德的妹妹就失去了学弹钢琴的机会。

弗洛伊德在成长的过程中,始终受到反犹太主义的威胁。这种环境使弗洛伊德很疑惑,排犹分子野蛮的行径和他平时所接受的、充满道德仁爱的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看到了现实生活和道德理想的差距,慢慢地形成了坚强的反抗性格。他看不惯这种歧视,内心里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有一次,弗洛伊德回忆了他少年时代对于排犹分子的仇恨。

他在《自传》里这样写道:大约是在我10岁或12岁的时候,我父亲开始带我去散步,并在闲谈中对我表示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在这样的场合,他对我讲了一件事情,借此表明现在的社会比他曾经经历过的那个时代好多了。他说:“当我年轻的时候,有一个星期六,我在你的出生地的大街上散步。我穿得很讲究,头上还戴一顶新的皮帽。一位基督徒走到我跟前,并打了我一顿,把我的帽子打在地上。他喊道:‘犹太鬼!滚出人行道!’”

我听完后,问道:“你当时怎么办?”

他静静地回答说:“我走到马路上,并捡起我的帽子。”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我没想到这位高大而健壮的、牵着小孩子的男人竟做出这样毫无骨气的行为。我把这种状况同很合我的口味的另一件事加以对照——那就是汉尼拔的父亲在祭坛前让他的儿子发誓要对罗马人复仇的动人场面。自那以后,汉尼拔……在我的幻想中占据了一个应有的位置。

由此可见,在弗洛伊德幼小的心灵中,早已有了发愤图强的决心。弗洛伊德一方面继承了父亲的善良和乐观性格;另一方面又滋长着他父亲所没有的斗争精神。这种斗争精神和善良德行相结合,使弗洛伊德具备了比较完备的人格,足以应对在艰辛而复杂的岁月里所遭遇的一切挑战。

从学会读书的时候起,弗洛伊德就对学习历史和文学很感兴趣。弗洛伊德能很自然地把历史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表达出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态度。他善于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中,抓住自己要学的重点,然后牢牢地记在心中。前面曾经提到他对迦太基名将汉尼拔的崇敬,就是最明显的例证。在他对汉尼拔的态度中,既体现出他对历史人物特质的深刻了解,也表现出他对当代反犹太主义的憎恶,也表达了他个人立志锻炼自己成为改造现实的英雄的坚强决心。

这种对历史的崇高精神的深刻了解,使弗洛伊德从小就能比他的同龄人更敏锐地揭示事物的症结所在。在他的家庭生活中,弗洛伊德的这种异乎寻常的眼光,使他的父母都不得不由衷地感到欣慰。

弗洛伊德的家庭经常召开“家庭会议”。依据犹太教的规定,父亲是当然的“会议主席”。这些“家庭会议”要讨论家中遇到的一切难题和重要事务。家中的每一个成员,包括年幼的、未成年的孩子都要参加,并可以发表意见或举手表决。在这些会上,弗洛伊德往往发表令人信服的意见,以致连他的父母也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来的主张,而采纳弗洛伊德的意见。

有一次,“家庭会议”研究给弗洛伊德的小弟弟取什么名字的问题。弗洛伊德主张给这位比他小10岁的弟弟取名亚历山大。他解释说,亚历山大大帝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他还向大家滔滔不绝地引述了与此有关的一大段关于亚历山大向马其顿进军的故事。最后,全家人都接受了他的意见,给小弟弟取名亚历山大。

尽管弗洛伊德有超人的智慧,但弗洛伊德的父亲始终要在他面前保持做父亲的尊严。据钢琴教师莫利兹·罗森塔尔说,有一次弗洛伊德与他的父亲在街上争论,雅各布竟说:“怎么?你跟你父亲对立?我的西格蒙德的小蹄子虽然比我的头脑更机智,但你休想同我对立!”

由于弗洛伊德的父亲的知识较多地来自犹太教法典和他的犹太教生活经验,所以,他给弗洛伊德的教育多半是与犹太教有关的历史、地理和其他知识。弗洛伊德从小打下的犹太教宗教教育基础,使他对犹太教的习俗、典礼、节日的内容、历史来源及演变过程非常熟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