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何谓“四家诗说”?

3 何谓“四家诗说”?

“四家诗说”是指汉代解说《诗经》的四个学派,即鲁诗、齐诗、韩诗以及毛诗。其中前三家为“今文经学”,毛诗属于“古文经学”。这里的“古文”或“今文”只是就所记载和传授典籍的字体而言,“今文”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古文”则指秦统一中国以前的大篆和籀文等古文字。

《毛诗正义》书影

秦始皇焚书坑儒,大量的典籍化为灰烬,有幸的是《诗经》通过口耳相传等方式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并在汉代广泛流传。鲁、齐、韩三家诗在西汉时期设有博士,成为官学,三家诗用当时通行的隶书记载并进行传授,在西汉显赫一时。《汉书·艺文志》说:“汉兴,鲁申公为《诗》训故,而齐辕固生、燕韩生皆为之传。”其中,鲁诗出自鲁人申培公,在汉文帝时被立为博士,传授者主要有刘向、孔安国等人;齐诗出自齐人辕固生,在汉景帝时被立为博士,传授者主要有夏侯始昌、匡衡等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也在汉文帝时被立为博士,传授者主要有淮南贲生、蔡义等人。可惜的是,鲁诗和齐诗流传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就亡佚了,韩诗到后来也不再流传,到了南朝的刘宋时期,《韩诗内传》四卷也已亡佚。现今存世的只有《韩诗外传》十卷,也有学者认为是四卷《内传》并在了《外传》当中,总共正好十卷。但是从中已经看不出韩诗的原初面貌,与相关史籍记载的资料多有出入。三家诗最大的缺点在于注解过于繁琐,解释一词一句往往就得洋洋数万言。

毛诗出自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在西汉时期不属于官学,也没有被立为博士,但是在民间得到了极为广泛的流传,最终压倒了“今文经学”的三家诗,并在东汉中叶被立为官学。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的传本,东汉郑玄为之作笺,世称《郑笺》,唐代孔颖达为之作疏,既解《毛传》,又解《郑笺》。毛诗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序言,一般称之为《毛诗序》,分为大序和小序。小序是指《诗经》当中每一首诗题下都有一段很简要的序言用来简述诗的主题、作者和写作背景等,大序则是指《关雎》的小序下面较长的一段文字,主要强调了诗的教化作用,并且简明扼要地论述了诗歌的性质、起源、社会作用、体裁以及表现手法等诸多问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