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堂之制,宜宏敞精丽,前后须层轩[2]广庭,廊庑俱可容一席;四壁用细砖[3]砌者佳,不则竟用粉壁[4]。梁用球门[5],高广相称。层阶俱以文石为之,小堂可不设窗槛[6]

[1]堂:古代房屋,前为堂,后为室,堂为正厅。《营造法原》:“吴中住宅平面之布置,自外而内,大抵先门第,而茶厅、大厅、楼厅。每进房屋均隔以天井。楼厅以后,或临界筑墙,或辟园囿。凡在正中纵线上之房屋,谓之正落。两旁之建筑物,称为边落,边落则建花厅书厅,其后建厨房和下房。”“厅堂较高而深,前必有轩。”架梁的“扁方料者曰厅,圆料者曰堂,俗称圆堂。”分“大厅、茶厅(轿厅)、花厅、对照厅、女厅”等。

[2]层轩:层楼。轩,原指有窗的长廊或小屋,多作为厅堂的附属建筑,用来赏景。

[3]细砖:清水砖。

[4]粉壁:指白色的墙壁。

[5]球门:一种建筑梁架结构。除厅堂的主梁外,还有一些次要的短梁。如连接金柱和檐柱的梁,形体较为短小,上部弯曲如半球,梁头通常都做成较为复杂的形式,这类短梁,江南也称“轩梁”。

[6]窗槛:地坪窗,又名槛窗,安装在槛框上的窗子。明清苏州园林厅堂,宽度多为三开间,廊柱间正间设长窗,两次间装地坪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