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略,自魏氏目已前,夏禹治四方而制之

卷一

【题解】

本卷分《地理略》《地》《山》《水》《山水总论》《五方人民》《物产》七目,《地理略》分小序、正文和赞语三部分,自成体系,较为完整。其余则分说一面,各自完融。

小序交代写作缘起。作者鉴于《山海经》《禹贡》《尔雅》《说文解字》以及其他地理志不能较为全面介绍各国的山川地理状貌以及指示吉凶休咎的情况,故在此略中修补前作遗说。

正文重点是对十四个地域的介绍,由于周是宗主国,吴为后起之国,故不计在内。序中说“正国十二”,实则十四。行文主要对“十四国”的地望做了详细介绍,秦、蜀汉、周、魏、赵、燕、齐、鲁、宋、楚、南越之国、吴、东越、卫等十四国的山川地理以南北东西的方位进行定点说明,突出地形险阻和各地特色。这种叙述模式不同于《禹贡》,但与《山海经》相类,按照方位叙事。记险不是目的,别有兴寄。

篇末赞语,卒章显志,旨在说明土地多寡随国君之德的优劣而变化,山川变化预示着社会人事的变迁。对国君恃险而荒淫恣意做出规谏,提出要以德治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孝道治民,以彰舜化,这都是有现实意义的。

正文既有宏观的地理学史的梳理意味,又有微观的具化解说。从《河图》“九州”写起,加深了“宅兹中国”(《何尊》)的地理印迹,使最早的中国有了时空坐标。再从《地》《山》《水》《山水总论》《五方人民》《物产》等六目细化阐释,强化了人民与地域间的互利互用关系。尽管行文叙述中夹杂着很多巫风色彩,但也加深了对中国地理风物的复杂性与神秘感的理解;尽管其中有些提法中含有谶纬神学的色彩,但是较能清晰反映天人感应观念在魏晋文化界的存在样态。

余视《山海经》及《禹贡》《尔雅》《说文》、地志,虽曰悉备,各有所不载者,作略说。出所不见,粗言远方,陈山川位象,吉凶有征。诸国境界,犬牙相入。春秋之后,并相侵伐。其土地不可具详,其山川地泽,略而言之,正国十二。博物之士,览而鉴焉

【注释】

① 《山海经》:古代地理著作,相传为夏禹所作,经过秦汉人增删而成,包括《山经》五卷、《海经》十三卷,共十八卷,是研究我国上古社会的重要文献,保存了我国上古时代的民族、宗教、神话、历史、地理、医药、生物、矿产等方面的丰富资料。《禹贡》:《尚书》中的一篇。《禹贡》假托大禹治水之后的政治区划,实际是一种地理区划,将全国分为九州,并分别记述各地区的山川、薮泽、土壤、物产、贡赋以及交通道路等方面内容,是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尔雅》:我国第一部词典,大约为秦汉人所编,“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分为《释地》《释丘》《释山》《释水》等十九篇。《说文》:即《说文解字》简称。东汉许慎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典,全书按部首编排,其中土、邑、阜、山、石等部多有与地理相关的资料。地志:地理志简称。自班固在《汉书》中创立《地理志》后,历代史书皆有此志。主要记载各朝代县以上行政区划的建制,兼及其沿革与境内山川、城邑、关隘、物产、户口、道路等内容。

② 陈山川位象:陈述山河的方位状貌。位象,在《周易》六十四卦中,每卦六爻,每爻各有其象,各有其位,爻象与爻位相结合可解释卦意吉凶。此处以山河类比卦之位象,指示吉凶悔吝。

③ 正国十二:主要叙述了十二国(秦、蜀汉、魏、赵、燕、齐、鲁、宋、楚、南越之国、东越、卫)的地理方位,因周是宗主国,不计在内。吴为后起之国,参阅《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有“篇言十二,实叙十三者,贱夷狄不数吴,又霸在后故也。不数而叙之者,阖闾霸盟上国故也”之说,类推此国也不计在内。

④ 览而鉴焉:读后就以之为鉴。览,看,阅。鉴,镜子,引申为明察。

【译文】

我看《山海经》和《禹贡》《尔雅》《说文解字》以及其他地理志,虽然说都很详备,但各自皆有不记载的内容,因此我做了这篇《地理略》。补充出没有记载的内容,粗略介绍远方的地理概况,陈述山河的方位状貌,标注出它们的吉凶征兆。各国的交界线,如同犬牙互相交错般复杂。加之春秋之后,各国之间互相侵略征伐。各国的领土情况不能具体详细地知道,那里的山脉、河流、土地、湖泽的情况,只能简略地说说,主要分十二国来叙述。博识多闻之士,读了此文就请明察这些情况。

地理略,自魏氏目已前,夏禹治四方而制之

1 《河图括地象》曰:“地南北三亿三万五千五百里。地部之位起形高大者有昆仑山,广万里,高万一千里,神物之所生,圣人仙人之所集也。出五色云气,五色流水,其白水东南流入中国,名曰河也。其山中应于天,最居中,八十城布绕之,中国东南隅,居其一分,是奸城也。”

【注释】

① “地理略”几句:此为本篇标题。魏氏,指三国时魏秘书郎郑默,他曾将宫内所藏经籍整理编目,定名《中经》。地理略是《中经》内目录分类之一,故称“魏氏目”。已,通“以”。夏禹,即大禹,传说古代部族首领,姓姒,夏后氏部族首领,奉舜命治水,因功大,成为舜的接班人。大禹治水将天下分为九州,事见《尚书•禹贡》。制,裁断,引申为划分。此题目意为:地理略,自三国魏时秘书郎郑默将宫内所藏经籍编目命名为《中经》以前,夏禹治理天下时就已划分天下为九州了。

② 《河图括地象》:汉代纬书的一种,是经学神化之作,与《河图》不同。《河图》出现很早,是儒家关于《周易》卦形来源的传说。《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相传伏羲时,有龙马出现在黄河里,背负图形,伏羲根据它画成八卦。大禹时,有神龟出现在洛水里,背负图书,大禹把这些图书编成九类,即《尚书•洪范》,称为“洛书”。《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孔安国传:“河图,八卦。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而《河图括地象》则是汉代河图,,系纬书中的一种。其篇名始见于《周礼》疏中,其题名之意,宋均以为“括地象者,穷地仪也”。《隋书•经籍志》有《河图》二十卷,未具列篇名。清河郡本《纬书》《太平御览》《文选》李善注、《北堂书钞》皆有征引。《河图括地象》附《括地图》一篇,《水经注》首见征引,黄奭认为《括地图》即《括地象》,故附于后,诸书所引皆同。从具体内容看,纬书中的河图可分为两大类:古河图和谶纬河图。古河图,指的是从先秦流传下来的各类传说河图;谶纬河图指的是纬书中汉代方士所编造的各类河图。纬书《尚书中候》注云:“河图,谓括地象。”纬书《尚书刑德放》有“禹长于地理,水泉九州,得《括地象图》,故尧以为司空”,故认为禹受河图而治水,显系神化大禹治水乃受天命之意。

③ 地南北三亿三万五千五百里:《楚辞章句补注•天问》引张衡《灵宪》曰:“八极之维,径二亿三万二千三百里。”《海外东经》郭璞注引《诗含神雾》及《开元占经》卷四引《河图括地象》并作“二亿三万一千五百里”,宜据正。

④ 地部之位起形高大者有昆仑山:范宁《博物志校证》(以下简称范校)将“地部”改为“地坻”,意为高坡地。王媛《〈博物志校证〉补正》(以下简称媛补)据《初学记》改为“地祇”,意为地神。昆仑是大地的中心,众神所在之地,媛补“地祇”较为合理。昆仑山,传说为西部神山,上居神仙。据《水经注》卷一“昆仑墟在西北”条注曰:“《昆仑说》曰: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松;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谓太帝之居。”从神话学视角看,昆仑神话系统是中国古代两个神话系统(另一为蓬莱)之一,多见于《山海经》《穆天子传》等书。若从地理学视角看,昆仑所在,自古地望无法确指,约有八说:一为昆仑即祁连山(《汉书•地理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二为玛沁雪山(《元史•地理志》,中华书局1976年版)、三为巴颜喀拉山(蒋廷锡《尚书地理今释》,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四为冈底斯山(饶宗颐《论释氏之昆仑说》,见《梵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五为喜马拉雅山(邹代钧《西征纪程中俄界记》,岳麓书社2010年版)、六为今昆仑山脉(《史记•大宛列传》,中华书局2013年版)、七为葱岭(魏源《海国图志》“释昆仑上”,文物出版社2017年版)、八是顾颉刚以为昆仑乃为西域一国名(《〈禹贡〉中的昆仑》(遗著),载《历史地理》创刊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⑤ 其白水东南流入中国:白水,出于昆仑山,饮之可长生。《楚辞•离骚》:“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làng)风而绁(xiè)马。”王逸注引《淮南子》言:“白水出昆仑之山,饮之不死。”考之《淮南子•地形训》,“白水”又称“丹水”“赤水”。中国,指中原地区。

⑥ 名曰河也:《楚辞补注》引《河图》云:“其白水入中国,名为河也。”此河为黄河,按洪兴祖说亦是“白水”。

⑦ 八十城布绕之:指广大的地域。《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战国齐人邹衍创“大九州”说,将整个天下分为九州,外有大海环绕;各州又分九州,每一州外有小海环绕,九九八十一州,中国处其一,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又分九州。中居其一,则外有八十城环绕。

⑧ 是奸城也:《格致丛书》本、士礼居刊本、纷欣阁本、指海本作“是好城也”,范校认为当作“好”。媛补据《诗经》郑玄《笺》改为“干城”,大抵为捍卫和捍卫者之义。媛补较为牵强。

【译文】

《河图括地象》说:“地南北距离为三亿三万五千五百里。在地神的位置上,有巍峨高大的昆仑山拔地而起,绵延万里,高一万一千里,是神异物类生长的地方,也是圣人仙人聚居的地方。山中出五色的云气,五色的流水,其中白水向东南流入中原地区,名叫黄河。昆仑山与天的正中相对应,居于地的最中央,有八十个城分布环绕着它,中国处于东南角,属于其中的一个州,这是一块好地方。”

2 中国之城,左滨海,右通流沙,方而言之,万五千里。东至蓬莱,西至陇右,右跨京北,前及衡岳。尧舜土万里,时七千里,亦无常,随德劣优也。

【注释】

① 右通流沙:右,指“西”。古人以西为右,以东为左,故有“陇右”“江左”之名。流沙,沙流动而行,此指我国西北的沙漠地区。高诱注《吕氏春秋•本味》云:“流沙,沙自流行,故曰流沙,在敦煌西八百里。”

② 蓬莱:传说东海中神仙居住的山。

③ 陇右:泛指陇山以西地区。约为今甘肃六盘山以西、黄河以东一带。

④ 右跨京北:此与上句“西至陇右”重。范校据士礼居刊本改“右”为“后”字,疑“后”“右”形近致讹。媛补认为“后跨京北”之“京北”所指不明。对此句学界有三种理解,第一种理解:据《四库全书》本《太平御览》卷三十六改作“后号蓟北”。蓟为蓟丘,在域内北部。蓟丘,亦作“蓟邱”。古地名,在北京德胜门外西北隅。《史记•乐毅列传》:“蓟丘之植,植于汶篁。”张守节《正义》:“幽州蓟地西北隅有蓟丘。”第二种理解:影宋本《太平御览》卷三十六引作“后跨荆北”。按文意,中国北境标志为河南灵宝的荆山,而实际上当时中国地域一直以河南为中心,似不应以此作为北境。据《辞源》,荆山有四,一在湖北,一在陕西,一在安徽,一在河南灵宝。在陕西富平西南的荆山,相传禹铸鼎于此。《尚书•禹贡》:“导岍及岐,至于荆山。”孔颖达疏:“《地理志》云:《禹贡》北条荆山,在冯翊怀德县南。”在河南灵宝的荆山,据《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第三种理解:唐久宠《博物志校释》疑“京北”之“京”乃“恒山”,《尚书•禹贡》所谓“太行、恒山,至于碣石”,汉避文帝讳,乃改“恒山”曰“常山”,“常”又讹为“京”,故今本并作“京”矣。“后跨恒北”与“前及衡岳”对文。

⑤ 衡岳:即南岳衡山,我国五大名山之一。

⑥ 时七千里:此句似为“汤时七千里”,强调德化,于意为胜。《太平御览》卷三十六引《博物志》:“中国之域,左滨海,右通流沙,方而言之,万五千里。面二千五百里。东至蓬莱山,西至陇右,后跨荆北,前及衡岳,若计共四隅,有三亿之余。降朝鲜、岷山,东治可西也,陇川以南及北海之国。此是尧舜土及万里,汤时七千里,此后亦无常,随德优劣也。”

【译文】

中国的地域,东面靠大海,西面连沙漠,取周边来说它,周长一万五千里。东面到蓬莱,西面到陇右,北面跨越荆山以北地区,南面到南岳衡山。尧舜时土地方圆一万里,到商汤时为七千里,这以后也没有定数,总是随着君主的德行优劣而变化了。

3 尧别九州,舜为十二

【注释】

① 尧别九州:据《禹贡》记载:传说尧时洪水泛滥,舜推荐禹治水。禹治水后分天下为九州,即兖、荆、豫、冀、徐、梁、扬、青、雍。

② 舜为十二:《尚书•舜典》记载:舜从冀州分出幽、并二州,从青州分出营州,变成十二州。

【译文】

尧分天下为九州,舜又分为十二州。

4 秦,前有蓝田之镇,后有胡苑之塞,左崤函,右陇蜀,西通流沙,险阻之国也。

【注释】

① 前有蓝田之镇:此地处秦岭北麓,川、原、岭、山兼备,地形高低悬殊,沟壑密布,溪流较多,十分险峻。蓝田,古属京畿之地,有峣(yáo)关要塞,今陕西蓝田东南,是关中平原通往南阳盆地的交通要隘。镇,险要的地方。

② 胡苑之塞:胡人牧养禽兽的苑囿,在此指胡人的地域。塞,边界上险要的地方。《史记•留侯世家》:“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张守节《正义》:“上郡、北地之北与胡接,可以牧养禽兽,又多致胡马,故谓胡苑之利也。”《汉官仪》引郎中侯应之言曰:“阴山东西千余里,单于之苑囿也。又胡人歌曰:失我燕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令我六畜不蕃息。”胡苑之利,当为此义。

③ 左崤(xiáo)函:崤山和函谷关。崤山,在今河南洛宁北。函谷关,战国秦在今河南灵宝东北置函谷关。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移关址于今新安东,于原函谷关地置弘农县。新函谷关废于曹魏时。

④ 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

【译文】

秦,南面有蓝田关这样的险要之地,北面有胡苑之利的边塞,东面是崤山、函谷关,西面是陇右和蜀地,向西通向沙漠地区,是一个地形险要的国家。

5 蜀汉之土与秦同域,南跨邛笮,北阻褒斜,西即隈碍,隔以剑阁,穷险极峻,独守之国也。

【注释】

① 蜀汉之土与秦同域:秦国惠王时灭巴蜀,取楚的汉中。秦朝时曾在此区域设置巴郡、蜀郡、汉中、陇西。《汉书•萧何曹参传》:“初,诸侯相与约,先入关破秦者王其地。沛公既先定秦,项羽后至,欲攻沛公,沛公谢之得解。羽遂屠烧咸阳,与范增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民皆居蜀。’乃曰:‘蜀汉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而三分关中地……”故有蜀汉与秦(统一六国之前)同属关中之地之意。

② 邛笮(qiónɡ zuó):汉时西南夷邛都、笮都两名的并称。约在今四川西昌、汉源一带。后泛指西南边远地区或少数民族。

③ 褒斜:即褒斜道,古代穿越秦岭的山间大道。褒斜道南起褒谷口,北至斜谷口,沿褒、斜二水行,贯穿褒、斜二谷,故名。也称斜谷路,为古代巴蜀通秦川之主干道路。

④ 隈(wēi)碍:应为地名,具体地望不详。

⑤ 剑阁:古代蜀北要地,因剑山峭壁间栈道而得名。今指四川剑门关。

【译文】

蜀汉的疆域与秦是同一区域,南面跨越邛都、笮都两个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北面凭褒斜之谷阻隔,西面靠近隈碍,再凭借剑阁与外界阻隔,极其险峻,是一个独自据守的国家。

6 周在中枢,西阻崤谷,东望荆山,南面少室,北有太岳。三河之分,雷风所起,四险之国也

【注释】

① 周在中枢:按媛补,此条载周畿内封域。《毛诗正义•王城谱》:“王城者,周东都王城畿内方六百里之地。其封域在《禹贡》豫州太华、外方之间。北得河阳,渐冀州之南。”孔颖达《正义》:“《禹贡》云:‘荆、河惟豫州。’注云:‘州界自荆山而至于河。’而王城在河南、洛北,是属豫州也。太华,即华山也。外方,即嵩高也。《地理志》:‘华山在京兆华阴县南,外方在颍川嵩高县,则东都之域,西距太华,东至于外方,故云之间。’”据此,则周平王迁都洛邑,王畿东起嵩山,西至华山,北到河阳,南至冀州之南。太岳山在黄河北岸,即“河阳”之地。本条“东望荆山,南面少室”句,当作“南望荆山,东面少室”,此为张华误记,抑或后人传抄致讹,则不得而知。荆山,《汉魏丛书》本作“荆川”。

② 南面少室:在南方面向少室山。少室,山名,在今河南登封北嵩山之西,分东少室、西少室,总名嵩山,因山中有石室而得名。

③ 北有太岳:北方有太岳山。太岳,即太岳山,在黄河北岸,即“河阳”之地,位于今河南西北部。《春秋》记载,在周襄王二十一年(前632),“天王狩于河阳”。

④ 三河之分:指河东、河内、河南。《史记•货殖列传》:“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

⑤ 雷风所起:《太平御览》卷一百五十八引“雷风”作“风雨”,《格致丛书》本作“风雷”。

⑥ 四险之国也:“国”字下《太平御览》卷一百五十八引有“武王克殷,定鼎郏鄏(jiá rǔ)以为东都”十二字,当据补。按,《左传•宣公三年》云:“成王定鼎于郏鄏。”杜预注云:“郏鄏,今河南也。武王迁之,成王定之。”定鼎,定都。鼎本是三脚炊器,又为祭器,后成为象征政权的重器,王都所在,即鼎之所在,故称定都为定鼎。郏鄏,古地名,即周王城所在地,在今河南洛阳西。武王灭商后,定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武王死后,成王在周公辅助下营建郏鄏(洛阳)作为东都。这里说武王定东都,也许是张华所记有误。

【译文】

周处在中心枢纽部位,在西边把崤山、函谷关作为险阻的屏障,向东望见荆山,在南方面向少室山,在北面有太岳山。它位于河东、河内、河南三个地方的分界处,风雨兴起之地,是个四周都是要塞的国家。

7 魏,前枕黄河,背漳水,瞻王屋,望梁山,有蓝田之宝,浮池之渊

【注释】

① 漳水:即漳河,在今河北、河南两地边境,有清漳河、浊漳河,源出山西东南部。

② 王屋:王屋山,今山西垣曲与河南济源等地之间,属于中条山分支,济水发源地。《列子》记载“愚公移山”的故事,即指此山。

③ 梁山:即吕梁山,今山西西部,处于黄河与汾河之间。

④ 蓝田:今陕西渭河平原,古时蓝田出产美玉,李商隐《锦瑟》有“蓝田日暖玉生烟”之句。

⑤ 浮池之渊:浮池,当是湖泊名,地望不详。

【译文】

魏,前面枕靠着黄河,后面背对着漳水,仰视王屋山,远望梁山,有产美玉的蓝田,有深不可测的浮池。

8 赵,东临九州,西瞻恒岳,有沃瀑之流,飞壶、井陉之险,至于颍阳、涿鹿之野

【注释】

① 九州:《战国策•赵策》中苏秦说赵王曰:“赵地……西有常山,南有河、漳,东有清河,北有燕国。”据此,赵东无“九州”。按,《史记•赵世家》:“王出九门,为野台,以望齐、中山之境。”“九州”或为“九门”之误。九门,战国赵邑,在今河北藁城。

② 恒岳:即恒山,在今河北曲阳西北与山西接壤处。

③ 有沃瀑之流:有倾泻而下的瀑布。沃,浇,灌,这里引申为倾泻。

④ 飞壶:《汉书•郦食其传》作“飞狐”,“狐”与“壶”通。飞狐,要隘名,在今河北涞源与蔚县界,是河北平原北方边郡间的交通咽喉。井陉(xínɡ):即井陉关,在今河北井陉山,是太行山区进入华北平原的要塞。

⑤ 颍阳:地名,故城在今河南许昌西南。涿鹿:指涿鹿山,在今河北涿鹿东南。有“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之说。

【译文】

赵向东面临九门,向西仰望恒山,有飞流直下的瀑布,险峻的飞狐峪、井陉关,一直延伸到颍阳、涿鹿的旷野。

9 燕,却背沙漠,进临易水,西至君都,东至于辽,长蛇带塞,险陆相乘也

【注释】

① 易水:河流名,在今河北北部。战国末年荆轲入秦刺秦王前,燕太子丹曾在易水边为之饯行。荆轲慷慨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遂成千古绝唱。

② 君都:《战国策•燕策》:“苏秦将为纵,北说燕文侯曰:‘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地方二千余里。’”据此,燕西无“君都”。《汉书•地理志》云燕地西有上谷郡,上谷郡(治所在今河北怀来东南)所属有“军都”。“君”“军”同部同音,二字古通用,此“君都”当即“军都”。

③ 辽:指辽河,战国燕时置辽东郡和辽西郡。

④ 蛇:指燕国在南北边境上修筑的长城。

⑤ 乘(chénɡ):一个连着一个,有叠加意。

【译文】

燕,北面背靠沙漠,向南面临易水,西边到达军都,东面至辽河,有长蛇般的带状边塞,险地一个紧接着一个。

10 齐,南有长城、巨防、阳关之险。北有河、济,足以为固。越海而东,通于九夷。西界岱岳、配林之险,坂固之国也。

【注释】

①巨防:古地名,本指战国时齐地防门,在今山东平阴附近。阳关:古邑名,春秋鲁地,后入齐,在今山东泰安南汶水东岸。

②河:指黄河。济:指济水,古与江、淮、河并称四渎(dú),源于今河南济源,其故道过黄河而南,东流至山东,与黄河并行入渤海。

③ 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尔雅•释地》“九夷”疏,一说依《后汉书•东夷列传》,夷有九种:畎(quǎn)夷、干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一说指玄菟、乐浪、高骊、满饰、凫更、索家、东屠、倭人、天鄙。

④ 岱岳:即泰山。配林:山名,在泰山西南,是诸侯祭祀之山。

【译文】

齐,南面有长城、巨防、阳关的险阻。北面有黄河、济水,足够用来作为坚固的边防。越过东海继续向东行,与九种外族相通。西面以泰山、配林的险固之地作为边界,这是个险要而稳固的国家。

11 鲁,前有淮水,后有岱岳,蒙、羽之向,洙、泗之流。大野广土,曲阜尼丘

【注释】

① 蒙、羽之向:面向蒙山、羽山。蒙,蒙山,即蒙阴山,在山东蒙阴南四十里,蜿蜒百余里,西南接费(bì)地。羽,羽山,在今山东郯城东北七十里。

② 洙、泗之流:穿流着洙水和泗水。古时二水自今山东泗水县北合流而下,至曲阜北部,又分为二水,洙水在北,泗水在南。春秋时属于鲁国地方。孔子在洙、泗之间聚徒讲学,后世以洙、泗代称鲁国的文化和孔子的教泽。

③ 曲阜尼丘:曲阜有尼丘山。

【译文】

鲁,前面有淮河,后面有泰山,它面对蒙山、羽山,穿流着洙水、泗水。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曲阜尼丘山。

12 宋,北有泗水,南迄睢、㳡,有孟诸之泽,砀山之塞也

【注释】

① 睢(suī):水名。在河南,今上游仅有一支流流入惠济河,余皆湮塞。㳡(guō):水名,即涡河。淮河支流,源出河南通许,东南流至安徽,至怀远入淮河。《水经注•淮水》:“(淮水)又东过当涂县北,㳡水从西北来注之。”《水经注•睢水》“又东过相县南”条下郦注“东南流入于泗,谓之睢口”。又,《水经注•泗水》:“又东南入于淮”条下郦注:“泗水又东经角城北,而东南流注于淮。”据此看,睢水流入泗水,泗水流入淮水,此处不宜再言睢水。疑“睢”乃“淮”之讹。

② 孟诸:古泽薮名。在今河南商丘东北、虞城西北。

③ 砀(dànɡ)山:山名,在今河南永城东北芒砀山。砀、芒两山相去八里。《汉书•高帝纪》记载,刘邦起兵前,曾“隐于芒、砀山泽间”,即此。

【译文】

宋,北面有泗水,南面直到睢水和㳡水,有孟诸沼泽、砀山要塞。

13 楚,后背方城,前及衡岳,左则彭蠡,右则九疑,有江、汉之流,实险阻之国也。

【注释】

① 方城:春秋时楚国的长城。为古九塞之一。《淮南子•地形训》:“何谓九塞?曰:太汾、渑阨、荆阮、方城、殽阪、井陉、令疵、句注、居庸。”

② 彭蠡(lǐ):古泽薮名,即今江西鄱阳湖。

③ 九疑:山名。疑,又作“嶷”,一名苍梧山,在今湖南宁远南,相传虞舜葬于此。

④ 江、汉之流:长江和汉水。汉水亦称汉江,是长江中游支流,源出陕西西南部,流经陕西、湖北,在武汉入长江。

【译文】

楚,后面背靠方城山,前面直到衡山,左面是彭蠡湖,右面是九嶷山,有长江、汉水穿流而过,实在是一个形势险要的国家。

14 南越之国,与楚为邻。五岭已前至于南海,负海之邦,交趾之土,谓之南裔

【注释】

① 五岭:亦作“五领”,是大庾岭、越城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的总称,位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之间,是长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已:通“以”。南海:即南中国海,我国三大边缘海之一,北接今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四个省区。

② 交趾:亦作“交阯”。原为古地区名,指今越南北部一带,秦始皇所置象郡的一部分,后属赵佗南越国,后归汉。汉武帝时为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广东、广西大部和越南的北部、中部。东汉末改为交州。越南于10世纪独立建国后,宋亦称其国为交趾。

③ 谓之南裔(yì):称它为南裔。裔,边远的地方。《左传•文公十八年》:“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táo wù)、饕餮(tāo tiè),投诸四裔。”杜预注:“裔,远也。”

【译文】

南越国,与楚国是邻国。它从五岭向前一直延伸到南海,背靠大海,跨越交趾地区,人们称它为“南裔”。

15 吴,左洞庭,右彭蠡,后滨长江,南至豫章,水戒险阻之国也。

【注释】

① 豫章:古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译文】

吴,东面是洞庭湖,西面是彭蠡湖,北面濒临长江,南面到豫章郡,是个以水为界、形势险要的国家。

16 东越通海,处南北尾闾之间。三江流入南海,通东治,嵩海深,险绝之国也。

【注释】

① 尾闾(lǘ):古代传说中泄海水之处。李善注《文选•嵇叔夜〈养生论〉》引司马彪曰:“尾闾,水之从海水出者也。一名沃燋,在东大海之中。尾者,在百川之下,故称尾。闾者,聚也。水聚族之处,故称闾也。”

② 三江:古代各地众多水道的总称,“三”是虚数。

③ 东治:媛补“治”疑当作“冶”。东冶,即今福建福州。《史记•东越列传》载:“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

④ 嵩海深:嵩,范校疑“嵩”乃“山高”二字的合文。《百子全书》本作“山高”。

【译文】

东越通向大海,处于南海与北海的交界处。东越的众多河流注入南海,其地延伸到东冶一带,山高海深,是个形势险要至极的国家。

17 卫,南跨于河,北得洪水,南过汉上,左通鲁泽,右指黎山

【注释】

① 北得洪水:范校引《格致丛书》本、纷欣阁本“洪”均作“淇”。又按《诗经•卫风•竹竿》:“泉源在左,淇水在右。”《水经•淇水》:“武王以殷之遗民,封纣子武庚于兹邑,分其地为三,曰邶、墉、卫,使管叔、蔡叔、霍叔辅之,为三监。叛周,讨平,以封康叔为卫。……地居河、淇之间。”此云“卫,南跨于河,北得洪水”,正与《竹竿》及《淇水》注暗合,故“洪”乃“淇”之形讹。范校可从。淇水,河川名,源于今河南,古为黄河支流,流经汤阴至淇注入卫河。

② 南过汉上:范校疑“汉”为“濮”字之误,卫地有濮水,无汉水。濮水流经卫国,在今河南北部,即是“桑间濮上”之濮。

③ 鲁泽:大野泽的别称。

④ 黎山:山名,一作“黎阳山”。在今河南浚县东南。

【译文】

卫,向南跨越黄河,北面得到淇水穿流而过,南面经过濮水之上,东面通到大野泽,西面直指黎山。

赞曰:地理广大,四海八方,遐远别域,略以难详。侯王设险,守固保疆,远遮川塞,近备城堭。司察奸非,禁御不良,勿恃危厄,恣其淫荒。无德则败,有德则昌,安屋犹惧,乃可不亡。进用忠直,社稷永康,教民以孝,舜化以彰

【注释】

① 赞曰:常置于篇末,是作者的总结评价语。类似于《左传》的“君子曰”,《史记》的“太史公曰”,《汉书》篇末的评论即用“赞曰”。

② 遐远别域:遥远的别国异域。遐,远。

③ 远遮川塞:远有山川要塞阻挡。遮,阻挡。

④ 近备城堭:近有护城河壕沟防备。城堭,城墙与护城河,泛指城池。城,城墙。堭,同“隍”。城壕。城外的护城河有水叫“池”,无水叫“隍”。

⑤ 禁御不良:抵御来犯之敌。不良,不好,此指外敌。

⑥ 勿恃危厄:不要依仗高而险隘之地。危厄,高而险隘。

⑦ 社稷永康:国家才可永葆安康。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这里以社稷指国家。

⑧ 教民以孝:以孝道化民。这与西晋的治国方略有关。李密《陈情表》:“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张华显然受此观念影响。西晋篡权,难以用“忠”,以孝治国,无非是偷换概念而已。

⑨ 舜化以彰:让虞舜的教化永远发扬。据《尚书》《史记》等有关典籍,虞舜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皆以德为先导。舜选贤任能,举用“八恺”“八元”等治理民事,放逐“四凶”(浑敦、穷奇、梼杌、饕餮),任命禹治水,完成了尧未完成的盛业。《左传•文公十八年》:“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 敳(tuí ái)、梼戭(táo yǎn)、大临、尨(ménɡ)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

【译文】

赞说:中国的地域广大无边,它与四海八方相连,遥远的别国异域,只能略说却难以详述。王侯设下险阻要塞,保卫国家边疆,远有山川要塞阻挡,近有护城河壕沟防备。督察国内的奸邪人事,抵御来犯的敌人,不依靠高险的地形,恣意地放荡佚乐。君主无德就必然失败,有德就昌盛,安居时要戒惧,才能不灭亡。进用忠诚善良的人,国家才可永葆安康,用孝道教育百姓,舜的教化才能永远彰显发扬。

18 天地初不足,故女娲氏练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帝,而怒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后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注焉。

【注释】

① 天地初不足:当初天塌地陷。《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② 女娲:阴帝,辅佐伏羲治天下者。三皇时,天不足西北,故补天。练:通“炼”。冶炼。阙:残缺,缺失。

③ 断鳌足以立四极:天废倾,以鳌足柱之。鳌,大龟。《楚辞•天问》:“鳌戴山抃,何以安之?”

④ 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帝:共工,《淮南子》高诱注:“官名,伯于伏羲、神农之间。其后子孙任智刑以强,故与颛顼(zhuānxū)、黄帝之孙争位。”共工在伏羲、神农之间曾为天下领袖。颛顼,古代五帝之一,号高阳氏。相传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居于帝丘。十岁佐少昊,十二岁而冠,二十岁登帝位。在位七十八年。《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⑤ 不周之山:传说中的山名,据说在昆仑山西北方。

⑥ 折天柱,绝地维:向宗鲁云:“柱折维绝,疑后人依《列子》互易。”似应为:“天维绝,地柱折。”维,以绳维系。

⑦ 故天后倾西北:《列子•汤问》:“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淮南子•天文训》:“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考二文,均无“后”字。倾,高。见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

⑧ 就:靠近。《荀子•劝学》:“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焉:代词,那里。

【译文】

当初天塌地陷,所以女娲氏炼五色石来补天缺,又斩断鳌足把它当作柱子立在四方。此后共工氏与颛顼争夺帝位,共工盛怒之下一头撞在不周山上,支天的地柱折断了,维系天地的绳索也断了。因此天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便移向那里;地在东南角凹陷下去,于是众多江河的水便倾泻到那里。

19 昆仑山北,地转下三千六百里,有八玄幽都,方二十万里。地下有四柱,四柱广十万里。地有三千六百轴,犬牙相举

【注释】

① 昆仑山北:《太平御览》卷三十六引作“昆仑之东北”。《初学记》卷五、《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卷四《南池》诗注及《事类赋》卷六并引作“昆仑东北”,无“之”字。据此“北”上宜补一“东”字。

② 八:八方,四方加四隅(角)。玄:黑色。幽都:北方极远之地。《尚书•尧典》:“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孔安国传:“北称幽都,南称明从可知也。都,谓所聚也。”蔡沉《书集传》:“朔方,北荒之地……日行至是,则沦于地中,万象幽暗,故曰幽都。”

③ 举:即“制”或“牵”,牵制。

【译文】

在昆仑山东北,地势趋下的三千六百里处,有个八方阴暗的日没处叫幽都,方圆二十万里。地下有四根大柱子,每根柱子直径为十万里。大地又有三千六百根轴,它们像犬牙一样交错,相互牵制。

20 泰山一曰天孙,言为天帝孙也。主召人魂魄。东方万物始成,知人生命之长短。

【注释】

① 东方万物始成:东方,按照《礼记•月令》所记,古代以五方与四时相配,东、南、中、西、北与春、夏、季夏、秋、冬一一相配,东方对应的是春季,春季乃万物生长的时节。

【译文】

泰山又一名为天孙,就是说它是天帝的孙子。它主管召唤人魂灵的事。东方是世间万物开始生长的方位,所以泰山主管人寿命的长短。

21 《考灵耀》曰:地有四游,冬至地上,北而西三万里,夏至地下,南而东三万里,春秋二分其中矣。地常动不止,譬如人在舟而坐,舟行而人不觉。七戎六蛮,九夷八狄,形总而言之,谓之四海。言皆近海,海之言晦昏无所睹也。

【注释】

① 《考灵耀》:《尚书纬》中的一卷。纬书是在董仲舒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经书相配合的辅助经义之书。《尚书纬》分为《尚书璇玑钤》《尚书考灵曜》《尚书刑德放》《尚书帝命验》《尚书运期授》等五卷。耀,又作“曜”。《尚书考灵曜》原文为:“地有四游,冬至地上,北而西三万里。夏至地下,南而东复三万里。春秋二分,则其中矣。地恒动不止,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而坐,舟行而人不觉也。七戎六蛮,九夷八狄,形类不同,总而言之谓之四海,言皆近海。海之言,昏晦无所睹也。”《太平御览》卷三十六“地部”条引《尚书考灵曜》曰:“地有四游,冬至地上北而西三万里;夏至地下南而东复三万里,春秋分则其中矣。地恒动不止,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而坐,舟行不觉也。”显然,此段文字是《尚书考灵曜》与《太平御览》卷三十六“地部”条引《尚书考灵曜》文字的综合版。

② 地有四游:四游,向四面游动。《礼记•月令》题下疏云:“地有升降,星辰有四游。又郑注《考灵耀》云:‘天旁行四表之中,冬南、夏北、春西、秋东,皆薄四表而止。地亦升降于天之中,冬至而下,夏至而上,二至上下,盖极地厚也。地与星辰俱有四游、升降。四游者,自立春,地与星辰西游。春分,西游之极。地虽西极,升降正中,从此渐渐而东,至春末复正。自立夏之后,北游。夏至,北游之极。地则升降极下,至夏季复正。立秋之后,东游,秋分,东游之极。地则升降正中,至秋季复正。立冬之后,南游。冬至,南游之极。地则升降极上,冬季复正。’此是地及星辰四游之义也。”

③ “冬至地上”几句:《文选》中张华《励志》诗“天回地游”句下注引:“《河图》曰:地有四游,冬至地上行,北而西三万里;夏至地下行,南而东三万里,春秋二分,是其中矣。地常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闭舟而行,不觉舟之运也。”

④ 七戎六蛮,九夷八狄:戎、蛮、夷、狄,分别为古代对西方、南方、东方、北方诸少数民族的泛称。《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郭璞注:“九夷在东,八狄在北,七戎在西,六蛮在南,次四荒者。”

⑤ 形总而言之:宜为“形类不同总而言之”。范校据《说郛》本、《汉魏丛书》本、《百子全书》本,“形”字下均有“类不同”三字,与《北堂书钞》卷一百五十八及《初学记》卷六引合。当据补。

【译文】

《考灵耀》说:大地向四面升降游动,冬至时大地向上运行,由北向西运行三万里,夏至时大地向下运行,由南向东运行三万里,春秋二季处在二者之间。地面是经常运动的,好比人在船中坐着,船行人却无感觉。西南东北诸民族的形貌、种类不同,总起来,称他们为四海。是说他们都靠近大海,海还包含有昏暗愚昧没有见识的意思。

22 地以名山为之辅佐,石为之骨,川为之脉,草木为之毛,土为之肉。三尺以上为粪,三尺以下为地

【注释】

① 三尺以上为粪:范校疑“粪”字是“气”字之误,“气”初以音近误作“冀”,后又因形近讹作“粪”。《太平经》卷四十五曰:“穿凿地大深,皆为疮疡,或得地骨,或得地血。何谓也?泉者,地之血;石者,地之骨也;良土,地之肉也。……凡动土入地,不过三尺,提其上,何止以三尺为法?然一尺者,阳所照,气属天;二尺者,物所生,气属中和;三尺者,属及地身,气为阴。过此而下者,伤地形,皆为凶。”

② 三尺以下为地:范校据《太平御览》卷三十六引“地”字下有“重(chónɡ)阴之性也”五字,宜补之。重阴之性也,意为“是阴气聚积的地心”。此句可理解为“三尺以下是阴气聚积的地心”。“性”训为“心”。“心”又与上文“骨”“脉”“毛”“肉”“气”相配。

【译文】

土地把名山作为它的辅佐,石头作为它的骨,河流作为它的脉,草木作为它的毛,土壤作为它的肉。地表三尺以上是地气,三尺以下是阴气聚积的地心。

23 五岳:华、岱、恒、衡、嵩

【注释】

① 华、岱、恒、衡、嵩:指五大名山,合称五岳。《尔雅•释山》:“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高为中岳。”《白虎通》引《尚书大传》云:“五岳,谓岱山、霍山、华山、恒山、嵩也。”这里“霍”不作“衡”。只有《诗经•大雅•崧高》毛传称“衡”为南岳。《风俗通》卷十“五岳”条下云:“南方衡山,一名霍山”“岱宗,泰山也”,皆一山而二名。华,即西岳,在今陕西华阴南。岱,即泰山,世称东岳,在今山东中部。恒,即北岳,在今河北曲阳西北。衡,即南岳,在今湖南衡阳。嵩,即中岳,在今河南登封北。传说五岳为群神所居,历代帝王常在此祭祀天地,举行封禅大典。

【译文】

五大名山:华山、泰山、恒山、衡山、嵩山。

24 按北太行山而北去,不知山所限极处。亦如东海不知所穷尽也

【注释】

① 太行山:在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间,从东北向西南延伸。北起拒马河谷,南至晋、豫边境黄河沿岸。西缓东陡,受河流切割,多横谷,为东西交通孔道,古有“太行八陉”之称,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等。

② 不知山所限极处:限极,犹极限意。《后汉书•李杜列传》:“而中常侍在日月之侧,声势振天下,子弟禄仕,曾无限极。”再如苏辙《上神宗皇帝书》:“近世以来,取人不由其官,士之来者无穷,而官有限极。”所字结构“所限极”做“处”的定语,“所限极处”译为“极限的地方”。

③ 穷尽:终止,尽头,亦指止境。谢灵运《临终》诗:“龚胜无余生,李业有终尽。”

【译文】

循着太行山向北去,不知山极限的地方。这也就如同东海一样,不知道它的尽头。

25 石者,金之根甲。石流精以生水,水生木,木含火

【注释】

① 金之根甲:金,五行之一。《尚书•洪范》提出水、火、木、金、土五行体系及其性能作用。根甲,“根”即根源,“甲”则有外壳义,指石包孕着金,根甲含有本根的意思。

② 水生木:此为五行相生说的内容。五行相生相胜说产生于战国初期,“相生”指相互间的联系,一种物质产生另一种物质,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据此看,“石者,金之根甲”,有“土生金”之义。“相胜”即五行相克,指相互排斥,如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由此推衍的“五德终始说”是与五行相生相胜理论紧密相连的。《汉书•艺文志》阴阳家记有“《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五十六篇”,虽已亡佚,但在《吕氏春秋•应同》中保留了“五德终始说”的样貌。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即以五行相胜为基点,能够为改朝换代、帝王革命找到理论上的根据,如:黄帝土德—禹木德—汤金德—文王火德—秦始皇水德。刘歆的“新五德终始说”,则以五行相生为基点,能够为帝王禅让制找到合理的内核。如:刘歆在《世经》中编排的五行相生的次序,则为,(太昊)庖牺木德—(共工氏闰水德)—炎帝神农火德—黄帝土德—少昊金德—颛顼水德—帝喾木德—唐尧火德—虞帝土德—禹金德—汤水德—周木德—(秦始皇闰水德)—汉火德。

③ 木含火:仍然属于五行相生说的内容。含,包而未露,与上文“生”意相近。

【译文】

石头,是金产生的本源。石头流出精华可用来形成水,水产生木,木中又包孕着火。

26 汉北广远,中国人鲜有至北海者。汉使骠骑将军霍去病北伐单于,至瀚海而还,有北海明矣。周日用曰:“余闻北海,言苏武牧羊之所去,年德甚迩,柢一池,号北海。苏武牧羊,常在于是耳。此地见有苏武湖,非北溟之海。”

【注释】

① 汉北广远:周心如校云:“‘汉’字应作‘漠’。”

② 中国:上古时代,我国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而把周围其他地区称为四方。后泛指中原地区。北海:一作“翰海”,与下文“瀚海”同。《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司马贞《索隐》引崔浩曰:“北海名,群鸟之所解羽,故云翰海。”《广志》云:“在沙漠北。”《史记•匈奴列传》“临翰海而还”,《集解》引如淳曰:“翰海,北海名。”《正义》按:“翰海自一大海名,群鸟解羽伏乳于此,因名也。”北海一说指今贝加尔湖。“有……者”结构,构成定语后置的标志。

③ 骠骑:古代将军的名号。霍去病(前140—前117):汉代名将,曾多次出击匈奴,战功卓著。单(chán)于:汉时匈奴人对其君主的称呼。泛指外族首领。

④ 周日用:汝南(今河南汝南)人,注《博物志》十卷。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谓:“周日用未知何时人?然《郡斋读书志》《文献通考》皆已载之,则必北宋以前人矣。”

⑤ 年德甚迩:据文意当指霍去病与苏武年龄、功德十分相近。苏武(前140—前60),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汉武帝时出使匈奴,遭扣押于北海,牧羊19年,归汉后,因其功绩,图像于麒麟阁。霍去病与苏武同年出生,皆有大功德,故有此比。

⑥ 柢(dǐ):通“氐”。大略,大概。

【译文】

沙漠以北地区路途辽远,中原很少有能到达北海的人。汉朝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向北攻打匈奴,一直打到北海才撤回,有北海之地是明确的。周日用说:“我听说北海,说是苏武牧羊所到处,霍去病与苏武年龄、功德十分相近,大概那里有一个池子,号称北海。苏武牧羊在这里常常居住吧。此地现在有苏武湖,不是北海的海。”

27 汉使张骞渡西海,至大秦。西海之滨,有小昆仑,高万仞,方八百里。东海广漫,未闻有渡者。

【注释】

① 汉使张骞(qiān)渡西海,至大秦:张骞出使西域,并未到大秦,只到了大夏。这里的张骞,可能是甘英。张骞(前164—前114),西汉汉中(今陕西汉中)人,官大行,封博望侯,曾两次奉汉武帝命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原与西域少数民族的联系,进一步发展了汉朝与中亚人民的友好关系,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西海,《后汉书•西域传》:“条支国,……临西海,海水曲环其南及东北,三面路绝,唯西北隅通陆路。”《史记•大宛列传》:“(安息)其西则条枝,北有奄蔡、黎轩。”《索隐》按:“三国并临西海。”《后汉书•西域传》:“班超遣掾甘英穷临西海而还。”一般认为此“西海”指今波斯湾。大秦,古国名。古代中国史书对罗马帝国的称呼。汉和帝永元九年(97),西域都护班超遣甘英出使大秦,至条支,临海而回。汉桓帝延熹九年(166)大秦皇帝安敦遣使来中国。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以大秦称东罗马帝国。《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国)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

② 小昆仑:山名,地望不详。

③ 广漫:水广大无边貌。

【译文】

汉朝的使者张骞渡过西海,到达大秦。西海的海滨有座山叫小昆仑,山高达万丈,方圆八百里。东海水广大无边,没听说过有渡过东海的人。

28 南海短狄,未及西南夷以穷断。今渡南海至交趾者,不绝也。

【注释】

① 短狄:未详,大概是少数民族名。

② 西南夷:汉时为巴蜀西南地区,也是汉时对分布在今甘肃南部、四川西部、南部和南、贵州一带的少数民族的泛称。汉武帝元光五年(前130)至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在其地置犍为、牂牁(zāng kē)、越嶲(xī)、沈黎、武都、汶山、益州和永昌等八郡。《史记•西南夷列传》:“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郎、滇受王印。”穷断:穷尽断绝。

【译文】

(过去)南海短狄人的分布,没到巴蜀西南地区就穷尽断绝了。如今渡过南海到交趾的短狄人,一直没有断绝。

29 《史记•封禅书》云:威、宣、燕昭遣人乘舟入海,有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神人所集。欲采仙药,盖言先有至之者。其鸟兽皆白,金银为宫阙,悉在渤海中,去人不远

【注释】

① 本条引《史记•封禅书》中的文字与原文有异,此录原文以供对照:“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

【译文】

《史记•封禅书》说:齐威王、宣王和燕昭王派人乘船入海,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那里是神仙聚居的地方。他们打算先去那里采集仙药,据说先前已有人到过三座神山。山上的鸟兽全是白色,而且以黄金白银建造宫殿,都在渤海中,离人间不远。

30 四渎河出昆仑墟,江出岷山,济出王屋,淮出桐柏。八流亦出名山:渭出鸟鼠,汉出嶓冢,洛出熊耳,泾出少室,汝出燕泉,泗出涪尾,沔出月台,沃出太山。水有五色,有浊有清。汝南有黄水,华山有黑水、泞水。渊或生明珠而岸不枯,山泽通气,以兴雷云,气触石,肤寸而合,不崇朝以雨

【注释】

① 四渎(dú):古人对四条浊流即江(长江)、河(黄河)、淮(淮河)、济(济水)的总称。渎,沟渠,泛指河川。按,《白虎通•巡狩》“五岳四渎”条释为:“谓之渎何?渎者,浊也。中国垢浊,发源东注海,其功著大,故称渎也。”《尔雅•释水》记载:“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河出昆仑虚,色白。”昆仑墟:即昆仑山。

② 江出岷山:岷山,在今四川松潘北,属北岭支脉,自巴颜喀喇山脉东北分出,北与西倾山止隔一洮(táo)河谷。其跗为羊膊岭,岷江出于此。《华阳国志》:“岷山一名沃焦山。其跗曰羊膊,江水所出。”岷江上源有二:北源出岷山羊膊岭东,南源出岷山羊膊岭南,至四川松潘境,合二为一。据《禹贡》记载,“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迤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指出大禹从岷山疏导,由此向东,疏导它的支流沱江,东到荆州境内的澧水,遂过九江,至于东陵境地,自九江东陵而东,向北斜行,东会彭蠡,此系中江,与汉彭蠡同入于海。

③ 淮出桐柏:桐柏,桐柏山,在今河南桐柏北一里,属北岭系,东南接湖北随地,西接湖北枣阳界。其主峰太白顶在河南桐柏西,系淮河的发源地。

④ 渭出鸟鼠:鸟鼠,即鸟鼠同穴山的省称。《尔雅•释鸟》:“鸟鼠同穴,其鸟为 (tú),其鼠为鼵(tū)。”《汉书•地理志》:“道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酆,又东至于泾,又东过漆、沮,入于河。”鸟鼠同穴山,在陇西首阳西南,渭水所出。《括地志》:“鸟鼠山,今名青雀山,在渭州渭源县西七十六里。”有关鸟鼠同穴的材料主要集中在《淮南子•地形训》《汉书•地理志》《续汉书•郡国志》《三辅黄图》《水经注》以及近代顾颉刚、刘起 《尚书校释译论》(第二册)。

⑤ 汉出嶓冢(bō zhǒnɡ):嶓冢,山名。有两座嶓冢山:一在陕西宁强北九十里,东汉水出于此,此处山即为嶓冢。《尚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意思是漾水发源于嶓冢山,东流成为汉水。另一在甘肃天水西南六十里,系雍州山,西汉水从这里发源。二山南北相距三四百里,但支脉隐然若接,连属成一,故而薛季宣《书古文训》卷三云:“陇东之山皆嶓冢也。”

⑥ 熊耳:山名,在今河南卢氏。双峰峦高举,其状同熊耳,以此得名。

⑦ 泾出少室:《艺文类聚》卷八引《博物志》作“颍出少室”。泾水是关中八川之一,有南北二源:北源出甘肃固原南牛营,南流折东,经隆德、平凉会于南源;南源出泾源西南大关山,两水交会流至泾川,经陕西长武、彬州、淳化、醴泉、高陵入渭。泾水之源与少室山相距甚远,故作“颍”为确。少室,山名,在河南登封北。

⑧ 燕泉:山名,在今河南境内。

⑨ 泗出涪(fú)尾:涪尾,山名,在今山东泗水东。《水经注•泗水》及《艺文类聚》卷八均作“陪尾”。《尚书•禹贡》:“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孔传:“四山相连,东南在豫州界。洛经熊耳,伊经外方,淮出桐柏,经陪尾。”所在之地有二说:一说在今湖北安陆北。《水经注•禹贡山》:“陪尾山在江夏安陆县东北。”另一说在今山东泗水东五十里,属阴山系,即泗水所出处之陪尾山。

⑩ 沔(miǎn)出月台:沔,《水经注•沔水》有“沔水出武都沮县东狼谷中”“沔水一名沮水”。沮水出于今陕西略阳,东南流至沔地西南,入汉水,名曰沮江。月台,范校据《淮南子•地形训》云:“淄出目饴。”“目饴”一作“月台”。《左传•襄公四年》作“狐骀”,范校疑“月台”当作“胡台”,月是胡之缺体。按,淄水出今山东莱芜东泰山,北流经临朐、益都,至临淄入渤海。旧时下流由临淄东至博兴入济,魏以后,始改流今道。加之《左传•襄公四年》作“狐骀”,杜预注曰:“狐骀,邾也,鲁国蕃县东南有目台亭。”据此推知,月台即是今山东境内之山。此句当理解为“淄出胡台”,似较为合理。

⑪ 沃出太山:沃,《艺文类聚》卷八作“沂”,《国语•吴语》“北属之沂”,韦昭注云:“沂,水名,出泰山。”疑“沃”当作“沂”。太山,即泰山。

⑫ 汝南:郡名。汉高帝四年(前203)设置,治所在平舆(今河南平舆北)。辖境相当今河南颍河、淮河之间。其后治所屡迁,辖境渐小。

⑬ 黑水:《尚书•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黑水在雍州西。黑水有三:一出甘肃张掖鸡山(清代张澍辑注《十三州志》“居延泽”条注云:“居延泽,古文以为流沙黑水,出县界鸡山。”)至于敦煌,俗名大通河,是雍州的黑水;二即金沙江,亦曰丽水,为长江上源,出青海可可穆立山和唐古拉山脉巴萨拉木山北麓,经西藏、云南,至四川始称长江,是梁州的黑水;三即云南的澜沧江。泞水:泥泞的水。

⑭ 渊或生明珠而岸不枯:《荀子•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不枯,不枯燥,有色彩。

⑮ 肤寸而合:形容云气密布。肤寸,古代长度单位,一指为寸,四指为肤。《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山川有能润于百里者……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泰山尔。”何休注:“侧手为肤,按指为寸。”侧手,谓伸直四指。按指,为一指的宽度。

⑯ 崇朝:从天亮到早饭时。有时喻时间短暂,指一个早晨,也指整天。崇,通“终”。

【译文】

四条大川中黄河出自昆仑山,长江出自岷山,济水出自王屋山,淮河出自桐柏山。八条水流也出自名山:渭水出自鸟鼠山,汉水出自嶓冢山,洛水出自熊耳山,颍水出自少室山,汝水出自燕泉山,泗水出自陪尾山,淄水出自胡台山,沂水出自泰山。水有五种色彩,有清浊之分。汝南有黄色的水,华山有黑色的水、泥泞的水。深渊如果生长明珠,那么山崖就会增添光彩,高山水泽气流相通,就会兴起雷云,云气接触到山石,云气密布,不到一早上就会降雨。

31 江河水赤,名曰泣血。道路涉骸,于河以处也

【注释】

① “江河水赤”几句:纷欣阁本周心如案“此条疑有脱误”。《后汉书•五行志》云:“(安帝永初)六年,河东池水变色,皆赤如血。”注引《博物记》曰:“江河水赤,占曰,泣血道路,涉苏于何以处。”名曰,即占曰,指占卜问吉凶。泣血,痛哭泪尽血出,形容极度悲伤。“道路涉骸,于河以处也”二句,四库全书本作“道路惊骇,山河为墟也”。若按此勉强解为:行路之人见到江河水赤,心生惊骇,山河成为废墟。若按《五行志》注引文,可解为:道路上塞满了野草,哪里用来安处?范校以“骸”乃“苏”误。苏,草也。“河”为“何”误。

【译文】

长江、黄河水显现为红色,占卜问吉凶说是泪尽血出染红的。道路上塞满了野草,在哪里用来安处?

山水总论

32 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赏封内名山者,通灵助化,位相亚也。故地动臣叛,名山崩,王道讫,川竭神去,国随已亡。海投九仞之鱼,流水涸,国之大诫也。泽浮舟,川水溢,臣盛君衰。百川沸腾,山冢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小人握命,君子陵迟,白黑不别,大乱之征也。

【注释】

① 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礼记•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视,比照。三公,周代三公有两说:一说司马、司徒、司空,一说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时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合称三公。东汉时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又称三司。为共同负责军政的最高长官。唐宋仍沿此称,只是已经无实际职务。明清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誉头衔。

② “百川沸腾”几句:语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冢(zhǒnɡ),山顶。卒,通“碎”。崩坏。

③ 小人握命,君子陵迟:握命,犹得志。陵迟,斜平,迤逦渐平。引申为衰颓。《荀子•宥坐》:“三尺之岸而虚车不能登也,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今夫世之陵迟亦久矣,而能使民勿逾乎?”《诗经•王风•大车》序:“礼义陵迟。”

【译文】

祭祀五岳比照三公宴享之数,祭祀四渎比照诸侯宴享之数。诸侯祭祀封地内的名山大川,沟通神灵帮助化育万民,诸侯祭祀规格比三公差一等。如果发生地震、臣子叛乱的事,名山崩塌,重仁义的王道就会终结,河水枯竭,护佑的神灵就会离去,国家随着就灭亡了。海中投入大鱼,流水干涸,是国家的大警戒。沼泽上浮起船只,河水涨溢,是臣盛君衰的征兆。江河沸腾,山峰倒塌乱石崩,高山变为深谷,深谷变为山陵,预示着小人得志,君子困厄,这叫黑白不辨,是大乱的征兆。

33 《援神契》曰:五岳之神圣,四渎之精仁,河者水之伯,上应天汉。太山,天帝孙也,主召人魂。东方万物始成,故主人生命之长短。

【注释】

① 《援神契》:指《孝经援神契》。孝经纬之一。此段引文与清人赵在翰辑稍有不同。原文如下:“五岳之精雄圣,四渎之精仁明。河者水之伯,上应天汉。泰山,天帝孙也,主召人魂。东方万物始成,故知人生命之长短。”

②五岳之神圣,四渎之精仁:《文选•蔡伯喈〈陈太丘碑文〉》注引《孝经援神契》作“五岳之精雄圣,四渎之精仁明”。

③ 天汉:银河。

【译文】

《援神契》上说:五岳的神灵圣聪,四渎的精灵仁慈,黄河是水的长官,对上呼应银河。泰山是天帝的孙子,它主管召唤人魂灵的事。东方是世间万物开始生长的方位,所以泰山主管人寿命的长短。

五方人民

34 东方少阳,日月所出,山谷清,其人佼好

【注释】

① 东方少阳:按照阴阳四时五行对应理论,可知五方属东,五行属木,四时主春,五帝为太皞(hào),五神为句芒,五虫为鳞,五音为角,五数为八,五味为酸,五臭为膻,五祀为户,五色为青,五谷为麦,五牲为羊。少阳为东方。少阳代表阳气发动义,春主生。

② 佼(jiǎo)好:美好。

【译文】

东方是阳气发动、日月初生的地方,东方的山谷清秀明朗,这里的人长得俊美。

35 西方少阴,日月所入,其土窈冥,其人高鼻、深目、多毛

【注释】

① 西方少阴:按照阴阳四时五行对应理论,五方属西,五行属金,四时主秋,五帝为少皞,五神为蓐收,五虫为毛,五音为商,五数为七,五味为辛,五臭为腥,五祀为门,五色为白,五谷为麻,五牲为犬。少阴为西方。少阴代表阴气发动义,秋主收。

② 窈冥:幽暗。

③ 多毛:应为“面多毛”。

【译文】

西方是阴气发动、日月下落的地方,这里土地幽暗,这里的人高鼻子,眼窝深陷,面上多毛。

36 南方太阳,土下水浅,其人大口多傲

【注释】

① 南方太阳:按照阴阳四时五行对应理论,五方属南,五行属火,四时主夏,五帝为炎帝,五神为祝融,五虫为羽,五音为徵,五数为九,五味为苦,五臭为焦,五祀为灶,五色为赤,五谷为菽,五牲为鸡。太阳为南方。太阳代表阳气旺盛,夏主长。

② 其人大口多傲:《淮南子•地形训》作“大口决眦”。决,开。眦(zì),眼眶。

【译文】

南方是阳气旺盛之地,土地低下水流清浅,这里的人口大眼大。

37 北方太阴,土平广深,其人广面缩颈。

【注释】

① 北方太阴:按照阴阳四时五行对应理论,五方属北,五行属水,四时主冬,五帝为颛顼,五神为玄冥,五虫为介,五音为羽,五数为六,五味为咸,五臭为朽,五祀为行,五色为黑,五谷为黍,五牲为彘。太阴为北方。太阴有阴气极盛义,冬主藏。

【译文】

北方是阴气极盛之地,土地平坦宽广深邃,这里的人面部宽,脖子短。

38 中央四析,风雨交,山谷峻,其人端正。

【译文】

中央是四方平分之地,风雨汇聚,山谷陡峭险峻,这里的人容貌庄严端正。

39 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

【注释】

① 南越:即南粤,今广东、广西一带。

② 北朔:北方。

【译文】

南越人筑巢而居,北方人挖洞穴而居,是为了躲避寒冷酷暑。

40 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食水产者,龟、蛤、螺、蚌以为珍味,不觉其腥臊也。食陆畜者,狸、兔、鼠、雀以为珍味,不觉其膻也

【注释】

① 水产:海洋、江河、湖泊里出产的动物或藻类等的统称,一般指各种鱼、虾、蟹、贝类、海带、石花菜等。

② 蛤(ɡé):蛤蜊(íl)。螺:指海螺、田螺、螺蛳之类。蚌:河蚌。

③ 腥臊:腥臭的气味。

④ 膻(shān):羊臊气,像羊肉的气味。这里泛指类似羊臊气的恶臭。

【译文】

东南方的人吃水产品,西北方的人吃陆上的禽兽。吃水产的,把乌龟、蛤蜊、海螺、河蚌当作珍奇的美味,不觉得它们是腥臭的。吃陆上禽兽的,把狐狸、兔子、老鼠、鸟雀当作珍奇的美味,不觉得它们是臊腥的。

41 有山者采,有水者渔。山气多男,泽气多女。平衍气仁,高凌气犯,丛林气躄,故择其所居。居在高中之平,下中之高,则产好人。

【注释】

① “山气多男”几句:可与《淮南子•地形训》中下列文字相参看:“土地各以其类生。是故山气多男,泽气多女,障气多喑,风气多聋,林气多癃(lónɡ),木气多伛(yǔ),岸下气多肿,石气多力,险阻气多瘿(yǐnɡ),暑气多夭,寒气多寿,谷气多痹,邱气多狂,衍气多仁,陵气多贪,……中土多圣人:皆象其气,皆应其类。”衍,低而平坦之地。凌,快阁本、《汉魏丛书》本并作“陵”。“高陵”与“平衍”相对。躄(bì),瘸腿。

【译文】

有山的人采伐,有水的人捕捞。吸纳吞吐山气的多生男,吸纳吞吐水泽气的多生女。吸纳吞吐平原气的人多仁慈,吸纳吞吐高原气的人多冒犯,吸纳吞吐丛林气的人多瘸腿,所以对居住地要有所选择。住在高原中的平地,或者平原中的高处,就能生产品貌身体俱佳的人。

42 居无近绝溪,群冢狐虫之所近,此则死气阴匿之处也。

【注释】

① 冢(zhǒnɡ):坟墓。

【译文】

住地不要挨近溪流断绝的地方,大量坟墓、狐狸、虫豸靠近处,这是死气隐藏的地方。

43 山居之民多瘿肿疾,由于饮泉之不流者。今荆南诸山郡东多此疾。瘇,由践土之无卤者,今江外诸山县偏多此病也。卢氏曰:“不然也。在山南人有之,北人及吴楚无此病,盖南出黑水,水土然也。如是不流泉井界,尤无此病也。”

【注释】

① 瘿(yǐnɡ)肿疾:头颈部肿大长瘤的一种疾病,即大脖子病。

② 荆南:荆山以南,古楚地,荆州一带,亦泛指南方。

③ 瘇(zhǒnɡ):足肿。

【译文】

居住在山区的人多有颈部长瘤的疾病,这是因为喝了不流动的泉水。现在荆南群山的州郡东多有这种病。脚肿,是因为踩踏没有盐卤的土地,现在江南各山区县偏偏多有这种病。卢氏说:“不是这样的。在江南山区人有这种病,江北和吴楚地区的人没有这种病,原因大概是黑水流经江南,水土就是这样了。像这样不流动的泉水井水,就不会有这种脚肿病。”

物产

44 地性含水、土、山、泉者,引地气也。山有沙者生金,有谷者生玉。名山生神芝,不死之草。上芝为车马,中芝为人形,下芝为六畜。土山多云,铁山多石。五土所宜,黄白宜种禾,黑坟宜麦黍,苍赤宜菽芋,下泉宜稻,得其宜,则利百倍。

【注释】

① 地气:地中之气。

② 不死之草:传说中能使死者复活的仙草。

③ 五土:指青、赤、白、黑、黄五色土。

④ 菽(shū):豆类。芋: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一年生栽培。地下有肉质的球茎,含淀粉很多,可供食用,亦可药用。俗称芋头。

【译文】

土地的形态包括水、土、山、泉,是因为它们各自牵引着地中之气。有沙石的山产金,有峡谷的山产玉。名山上生长灵芝草,是一种能使死者复活的仙草。上等的灵芝呈车马形,中等的灵芝呈人形,下等的灵芝呈六畜形。土质的山多云雾,产铁之山多石头。五种颜色的土壤有各自适宜种的庄稼,黄白色土壤适宜种粟,黑色高地适宜种麦子和高粱,青色、红色土壤适宜种豆类和芋头,低下多水的土壤适宜种稻,各自根据不同的土质种植适宜的庄稼,就能获取百倍的利润。

45 和气相感则生朱草,山出象车,泽出神马,陵出黑丹,阜出土怪,江南大贝,海出明珠,仁主寿昌,民延寿命,天下太平。

【注释】

① 和气:古人以为是天地间阴阳交合而成之气,万物由此而生。朱草:一种红色的草,古人认为是祥瑞之物。

② 山出象车:古人谓太平盛世山林中自然产生一种圆曲之木,可以制车,以为瑞应之物。

③ 泽出神马:《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有神马四匹出滇池河中,甘露降,白乌见……”神马,谓神异祥瑞之马。

④ 黑丹:黑色的丹砂。丹砂即朱砂,是可制颜料的一种矿石,本呈红色。今为黑色,是祥瑞之征。

⑤ 阜出土怪:《国语•鲁语下》:“木石之怪曰夔、蝄 ,水之怪曰龙、罔象,土之怪曰 (fén)羊。”土怪,土中的妖怪。

【译文】

祥瑞之气交互感应就会生出朱草,山林里会生出象车木,大泽里会跃生出神马,高原上会产出黑丹,丘陵上会生出土怪,江里会生出大贝,海里会生出明珠,仁德的君主就会长寿昌盛,百姓就会延年益寿,天下就会太平。

46 名山大川,孔穴相内,和气所出,则生石脂、玉膏,食之不死,神龙、灵龟行于穴中矣

【注释】

① 石脂:石类,性黏,可入药。玉膏:神话传说中谓玉的膏脂。

② 神龙:古以龙为神物,故称龙为神龙。灵龟:通过灼龟显示的兆象来判断吉凶,故称龟为神龟或灵龟。甲骨占卜大致分为五个程序:A.整治甲骨:取龟、攻龟、治龟、钻凿、备灼具,这一程序主要是对甲骨进行物理性操作,通过整治,使之符合占卜的规范要求。B.命龟:告龟以所卜之事。卜辞命龟曰“令龟”。C.灼龟见兆:即通过灼龟显示的兆象来判断吉凶。D.占龟:视龟甲出现的纵横兆纹、龟体兆象、龟色兆气等来断吉凶,君王、贞卜等皆可断占。E.书写记录:在甲骨占卜呈兆以后,占卜的主要过程宣告结束,接着把有关卜问事项(占卜时间、贞人名、所问事项、占卜结果等)的内容契刻在甲骨上。这些内容就是所说的“卜辞”。如果事情最后应验了,就要把验辞补录在甲骨上,卜辞的完整形式才全部呈现出来。最后再将甲骨贮存起来,以备查验。

【译文】

名山大川,洞穴是相通的,祥瑞之气出现的洞穴,就会生出石脂和玉膏,吃了这些就会长生不老,神龙、灵龟也就穿行在这些洞穴中了。

47 神宫在高石沼中,有神人,多麒麟,其芝神草,有英泉,饮之,服三百岁乃觉,不死。去瑯琊四万五千里。三珠树生赤水之上

【注释】

① 高石沼:疑似为神话中的地名。石与沼或山与水并置的环境,可以看作是被赋予了理想化的女性生殖崇拜的意味,具有通神的意义。

② 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古人以为仁兽、瑞兽,用它象征祥瑞。

③ “有英泉”几句:《太平御览》卷七十引《括地图》曰:“昆丘之上有赤泉,饮之,不老。神宫有美泉,饮之眠三百岁乃觉,不死。”

④ 瑯琊(lánɡ yá):即琅琊,山名。在今山东诸城东南海滨。

⑤ 赤水:神话传说中的水名,据说发源于昆仑山东南。

【译文】

神宫在高石沼之中,有神仙,多麒麟,那里的灵芝是神草,那里有美泉,饮用之后,睡三百年才会醒过来,可使人长生不死。神宫离琅琊山有四万五千里。在赤水上生长着三珠树。

48 员丘山上有不死树,食之乃寿。有赤泉,饮之不老。多大蛇,为人害,不得居也。

【注释】

① 员丘山:山名,相传神仙居住之地。

【译文】

员丘山上有不死树,吃了它的果实就可以长寿。山上有赤泉,喝了这泉水就可不衰老。山上多大蛇,成为人的祸害,不能居住。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