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武夷汉城

访武夷汉城

二〇〇二年一月二十六日

丹山王城下,闽越无诸天。

碧水臣廓外,莲荷流宫前。

犁套五齿耙,车辕镶金边。

木垫陶壁井,新樽品甘泉。

火行回龙管,水滴消音沿。

佐汉击项羽,封王又赐筵。

一鼓併东瓯,横刀南越前。

长乐未央宫,久梦黄龙辇。

馀善称武帝,大逆不听劝。

自遭杀身祸,国灭众徙迁。

机弓铁箭镞,楼殿化云烟。

称雄历数代,湮没两千年。

武夷城村汉城,世称“闽越王城”。

《史记·东越列传》载:闽越王无诸,勾践后,从诸侯灭秦,时项羽主事,不王无诸,无诸乃佐汉,受封闽中故地。后数世,围东瓯、击南越,至馀善,刻玺称帝,使谕,弗听。汉兵至,众强,计杀馀善。天子曰:“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复”,令“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太史公曰:越“历数代常为君王”,“盖禹之余烈也”,“然馀善至大逆,灭国迁众。”

发掘测定,汉城毁于二千余年前,然,城郭、殿基、路阶等均保存完好。建设规模宏大,颇具特色。鼎盛时期,城内外军民五万余众,部分出土文物已佐证“馀善刻‘武帝’玺自主”(《史记》),并证明:时,宫殿已按皇宫修建;城,馀善已将其作为“皇城”。更引人注意者,乃当时之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水平,如:铁套犁铧五齿耙、机弓刀斧铁门臼,加工精细,铁器应用广泛;建筑上、居室下铺大口径陶制回龙管取暖技术,屋檐滴水道竖瓦消音技术、木垫陶套水井防塌过滤技术,等等,均具独创性。至于陶制器皿精品众多,各种用具造型之优美、图案之精秀,似为该时代之杰出代表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