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奇女
武媚娘作为唐太宗的贴身侍女也在随从之中,她想引起唐太宗的注意,得到赏识。于是,她便挺身而出走到了唐太宗的面前,深施一礼说道:“皇上,我能够制服它。但是,需要皇上能够给我准备几样东西。”
唐太宗上下打量了武媚娘一番,急忙问道:“你需要准备什么东西呢?”
武媚娘十分胸有成竹地说道:“铁鞭、铁锤和匕首。”
武氏普通家世
那是在唐王朝的武德七年,就是公元624年,在并州的文水,就是后来的山西文水,有一个武氏家族出生了一个女子。传说,这个女子在出生时与其他婴儿的啼哭声不同,她是笑着来到人世间的。因为这个女孩子排行老二,父母就给她取了一个小名叫“二囡”。
随着二囡的不断长大,她千娇百媚的柔弱外表下,却隐藏着异于常人的刚毅性格,表现出非同一般的男子性格特点。但是,她的父母一点都没有觉得奇怪。
武氏家族祖祖辈辈都不是小户人家,当然也不是十分显赫的门庭。二囡的父亲叫武士彟,武士彟先祖曾居住在安徽宿县。
六代祖名洽,是魏国的平北将军、五兵尚书,曾封为晋阳公,因此迁徙到了文水。五代祖名神龟,曾当过国子祭酒。高祖名克己,官至本州大中正、越王长史。曾祖名居常,曾任北齐镇远将军。祖父名俭,曾任后周永昌王咨议参军。武士彟父亲名华,曾任隋东郡丞,是管理工程和水利之类的官员,不是什么显耀的职位。
到了武士彟这一代,就只能以经商为主,主要经营木材,他也就是一个庶族子弟。因此,二囡出生在一个并不显赫,但也绝不是贫穷的家庭中。
二囡因为祖辈都是当官的,所以在当地也有些名望。她的父亲武士彟排行老四,有三个哥哥,三个哥哥都是踏实本分的农民。可是,这个四弟却有着一些野心与抱负。武士彟想换一种方式生活,于是他决定经商。当时正是隋炀帝大兴土木的时期,武士彟看到有利可图,便做了木材商人。
这时,正是隋炀帝统治时期。隋炀帝好大喜功,喜欢大搞基本建设,到处修建离宫别馆。特别是他修建东都洛阳,对建筑木材的需求量特别大。武士彟是个精明的人,他看准了这个商机,便开始做起了长途贩运木材的生意,并借此发了家,可以说是一夜暴富。
在那时,富有家庭并不一定就拥有尊贵的地位。人们根据所从事的行业被分成四个等级,分别是士、农、工和商,而商人是最低下的阶层。因为,人们都认为商人是靠着投机取巧过生活的,是没有道义和责任感的,所以商人在那个时候是绝对受到歧视的。
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人出门都不能骑马,不可坐车,穿鞋时两只也不能穿一样颜色的。这就是为了告诉大家,此人是商人,是狡诈卑贱的下等人。
在漫长的古代社会里,商人虽然可以过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却无法摆脱社会的歧视。即使因为巧合得以进入政界,那也会受到排挤,根本就没有施展才能的空间。就算得到了军功,可以晋级显位,仍会受到他人的轻视。
武氏一族生长在以晋商闻名的晋中地区,这里山清水秀,养育出了具有商业头脑的武士彟。他酷爱学习,虽然没有上过几年私塾,却读了不少的书,尤其对兵书极为喜爱。
武士彟由于喜欢读书和擅做生意的原因,他逐渐养成了沉稳、刚毅和善谋的性格。因为家里比较富裕、出手也比较大方,所以武士彟的人缘极好。
武士彟也是个有理想的人,他不愿意一辈子都遭到别人的鄙视,因此,他不满足于只当一个富翁,他还想要改变自己的身份,提高自己的地位。
经过考虑,武士彟决定走从军的道路。从军大概是清贫子弟在科举制实行以前最主要的起家途径了。首先,从军不需要家世背景,只要勇敢和身强体壮就可以了。另外,从军的周期短,如果能够打一场胜仗的话,那就可以得到提拔了。
武士彟有钱,所以他不用从一名普通的士兵做起。在从军的开始,他就当了一个小小的武官,也就是隋朝府兵制体系下所有常任军官中最低级的官员了。
武士彟当官的地方,就是他的家乡文水。也就是在任职时,他结识了影响自己一生的人,那就是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公元615年,李渊奉隋炀帝之命讨伐反叛,在路过文水时,武士彟一看有大官经过,于是便好酒好肉地进行款待,宾主尽欢,双方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李渊高大威猛、仪表堂堂,而武士彟则是温文尔雅、沉静从容。两个不平凡的人相见后,必然要衍生出不平凡的事情来。李渊知道武士彟的身份后,又对他的背景有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
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李渊能一眼看出哪些人是对自己有用的。武士彟家大业大,必要时能够为自己提供足够的后方供给。同时,武士彟拥有的人脉关系也能够帮助自己打通各种环节,使自己的目的更容易实现。
武士彟也不是个等闲之辈,他拥有商人的敏锐嗅觉,对机遇的把握非常敏捷。当他见到李渊后,便知道这就是他未来要结交的人,这个人很有可能会给他带来无尽的好处与机会。
随着进一步接触和了解,武士彟知道李渊是世家豪门,与隋朝宗室有着密切的联系。隋炀帝继位后,曾封李渊为卫尉少卿。隋炀帝征讨辽东时,曾命令李渊运送粮草,对他也是十分的信任。
在礼部尚书杨玄感谋反时,李渊向隋炀帝举报了此事,在隋炀帝平乱后,就给立了大功的李渊起兵的成本,这就是弘仕郡和关右谷军队的指挥权,这个时候的李渊可以说是大权在握了。于是,基于一些对自己有利方面考虑,两人都有结交下去的意愿。
隋炀帝是个具有妒忌心的人,有时,他看谁不顺眼就要处罚他一下,搞得大臣和地方官员们没有不害怕的。后来,隋炀帝的疑心越来越重,大臣们小心提防、人人自危,连见都不敢见他。
有一天,隋炀帝叫人去召李渊前来见他。李渊怕生出事端,于是便把生病当成了说辞。可是,谁知隋炀帝居然跟李渊较上了劲儿。他问李渊的外甥王氏,怎么还不见李渊来见呢?
王氏告诉隋炀帝说道:“舅舅生病了,他骑不了马了。”
隋炀帝听到王氏这么一说,顿时有些生气地说道:“该不会是死了吧?”
身为一个君王,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也着实令人感到气愤。随后,王氏便把这句话传给了李渊,李渊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来见隋炀帝。李渊知道隋炀帝是因为自己没有来见他心里有气,于是便想着平息怨气的办法。他知道隋炀帝最爱玩乐,便找来良马鹰犬进献给他,果然赢得了隋炀帝的赞扬。
大业十三年,由于隋炀帝荒淫无道,加之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频发生,各地不断地出现了农民起义。天下大乱,群雄蜂起的局面随即发生,都想推翻隋炀帝的统治。
在当时,隋炀帝正在江都(今扬州)巡游,他是故都难回。于是,他便任命李渊为太原留守,防守整个北方地区。李渊到了太原后,想起了当年武士彟对他的热情款待。于是,他想趁此机会提拔一下武士彟。在李渊提拔下,武士彟当上了行军司铠参军,掌管武器兵仗等。
在此时,农民起义的战火并未因为隋朝的镇压而熄灭。各地军阀纷纷起兵,自立门户,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武士彟看到眼前的局面,料定隋朝的统治不会长久了。于是,他认真研究了兵书,并写成了《兵书典要》,希望能够以此来说服李渊起兵反隋。
其实,李渊也正在为是否起兵而犹豫。如果起兵不成,就要落个乱臣贼子的恶名,所以起兵也要在时机成熟之时。可以说李渊是个识时务的人,他对当时的局势持观望态度不是没有道理的。群雄并起并非就是绝好的机会,好机会是在鹬蚌相争、两败俱伤,而自己却毫发无伤之时。李渊非常明白这一点,此时,他正在为自己的大计蓄积着力量。
随后,李渊交给武士彟一个重要的使命,那就是让他积蓄粮草,以备将来的不时之需。武士彟接到命令后,便回去准备粮草。当李渊经过了一次有惊无险的牢狱之灾后,他下定了起兵的决心。
也许人只有在经历生死的时候才会有重大感悟,当想明白了后,李渊便不愿再在不冒险的等待中耗费时间了。于是,在隋大业十三年,也就是公元617年,李氏父子以三万兵众从太原起兵,利用群雄牵制隋军主力的机会,借人心厌隋之势头,乘虚而入长安。第二年五月建立了唐朝,李渊成了唐朝第一代皇帝,并改年号为武德。
由于李渊太原起兵后,武士彟一直都追随着他,并且全心全意地为李渊效命。于是,在李渊称帝后,他下诏敕封包括武士彟在内的十四名开国元勋。武士彟被封为光禄大夫,加封太原郡公,还封他为长安城的城防将军。
正是由于武士彟的际遇,不仅使他出人头地了,也使他与大唐帝国的帝王将相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时,也奠定了武氏家族名满天下的好兆头。
武家女儿成长
当武家一跃成了新朝的显贵后,同时,还成了并州文水老家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的话题。武士彟是个能干事业的人,他勤于王事,公而忘私。就在原配妻子相里氏病危时,他正在跟随李渊在并州视察,虽然离家也只是半天的路程,但是他也仍然没有回家看望,他忠诚地守护着皇上。后来,这件事情被皇上得知后,感慨不已。于是,他特地诏表武士彟,提拔他为三品工部尚书,封为应国公。
不仅如此,唐高祖还在操心武士彟的婚事。于是,他打算为武士彟娶一位有贵族血统的老婆,以此来提高武家的社会地位。唐高祖翻阅了《氏族志》,并向周围的皇亲国戚询问商议,后来,经过了再三的斟酌之后,选中了前隋朝皇族的宗室即曾经担任过宰相的杨达的女儿。
在隋朝灭亡后,杨达就已经过世了,杨姓的社会地位也大不如从前,但毕竟还是位列《氏族志》前几名,乃天下名门、血统高贵,也正是寒门新贵期待的择偶对象。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此时的杨氏已经年过四十了,不再是个二十岁左右的黄花闺女了。唐高祖想到这里便召见了武士彟,将杨氏的情况给他介绍了一番。武士彟听到皇帝为了自己的事情,竟然是如此的费心,十分感动。于是,他连忙跪地磕头谢恩。
那是在武德三年,也就是公元620年,由唐高祖亲自做媒,李世民的同母妹妹桂阳公主主婚,四十四岁的武士彟和杨氏结了婚,结婚费用也全部是由国库来支付的。
通过这场婚姻,武家血统和社会地位焕然一新,身上的穷酸味和商人的铜臭味也淡化了许多。从此,武家完成了从富有到高贵的重大人生飞跃。婚后的杨氏是十分幸福的,两人的性情和脾气都较为契合,因此也使得两个人的感情特别好。
公元620年,唐高祖李渊封武士彟为工部尚书,并赏赐他八百户。不久,李渊又封武士彟为应国公。武士彟双喜临门,杨氏又为他添了一女。又过了两年,杨氏再有身孕,杨氏希望自己能够生个男孩,将来也有个依靠。武士彟也希望有个男孩,可以继承自己的爵位。夫妻两个人都诚心诚意地为添个男丁而祈祷。
可是,谁知当杨氏经历了剧烈疼痛之后,却听到了一阵连自己都感到诧异的咯咯的笑声。她细寻声源,竟然是自己所生下的女婴发出的。武士彟也感到大为惊奇,他觉得这个女儿必然会是与众不同的,不管是福是祸总归是投在了我武家门下,这是上天给的缘分,不能不遵从。
丫鬟们忙着给武士彟道喜,说夫人生了个喜气的漂亮女儿。当武士彟接过这个笑着的女孩,心里不禁感叹:这个孩子可真是不一般哪!她真是个美人坯子呀!
这时,武士彟看出杨夫人的失望之情,便宽慰她说,这是上天给我们的厚礼。你看她多漂亮啊!将来一定会是个大富大贵之人,这个女儿我很喜欢。杨夫人也是个知书达理之人,听到老爷这样说也颇感欣慰了一些。后来,夫妻二人又给她了个小名叫“二囡”。
在二囡出生几个月后,武士彟就被调到了扬州做官。由于孩子还小行动起来不方便,于是他便没带家眷去赴任,而是将杨氏母女留在了长安,住在平康坊府邸。四年后,武士彟才将母女接到了自己的身边。
就在武士彟刚刚上任扬州时,长安城内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个事件就是“玄武门之变”。太原起兵本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在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
但是,李渊建立了唐朝后,便立了李建成为太子。天下平定之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共同来排挤李世民。此外,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从而也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武德九年,也就是公元626年,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为帝,称为唐太宗,第二年改元贞观。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李世民即位后当然希望自己的政权能够巩固。因此,他特别重视前朝元老的态度。为了探明前朝旧臣的态度,李世民将李渊派到外地的旧臣全部进行召回,武士彟也在召回之列。
武士彟的大智若愚得到了李世民的信任,李世民将他派往四川广元做都督,还兼职处理广元的军政要务。这可是个既有权又有名的高等职位,这也使得武士彟对李氏王朝更加感恩图报了。
随着二囡逐渐长大,武士彟便教她学习各种技艺,令他感到十分欣慰的是二囡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是,她却与其他女孩子有些不同,她不仅精通于琴棋书画,还十分喜欢骑射和追问天下大事。武士彟觉得这个女儿很有从政的天赋,可惜她却是个女儿身,是不可能涉足政坛的。
武士彟原本就是一个武官,因此,他也不反对女儿骑马驾车,这也就使得二囡从小便养成了好胜和任性的个性。由于父母的悉心培养,她的才艺进步神速,诗词歌赋、书法马术没有一样是不出色的。
二囡天资聪颖,好奇心重,什么事都喜欢刨根问底。因此,她总是缠着父亲给她讲跟随唐公南征北战的事,尤其是对朝中和宫中的事情颇感兴趣。当父亲说累了时,二囡就会端来水给父亲喝,等父亲休息好了再接着让父亲给她讲。后来,从武士彟的讲述中,她知道了李世民,并且对李世民的胆识和才华深感敬佩。
二囡曾经对父亲说过,做人当做这样的人。父亲一方面为女儿有这样的见地而感到高兴,一方面又为她小小年纪就有如此的雄心感到担忧。事实上,不管是她后来在辅佐唐高宗期间,还是在自己在位之时,她都以唐太宗为楷模来要求自己。
那是在贞观五年,唐朝内部对官吏制度进行了改革,除了四个督府外,其他都督都被裁减。武士彟被调到了荆州出任都督,二囡也同父亲一起去了荆州。她在荆州那个物产富饶、人才荟萃的地方又度过了四年的美好时光。可是,就在二囡一天比一天大的时候,一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李渊死了,李渊的死对武士彟的打击很大,因为在他们之间已经产生了一种深厚的情谊。武士彟很伤心,导致哮喘病发作,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吐血而死,扔下了年仅十一岁的武则天与母亲相依为命。
在武士彟下葬之后,杨氏母女的命运陡然直转。没有了武士彟的庇护,杨氏只好带着孩子们回到了并州文水老家生活。但是,在这时,身为武家后人的武元爽和武元庆等人又开始合力排挤杨氏母女。
没有办法,杨氏只好带着孩子们来到了长安,投奔自己的娘家人。宫中的杨妃知道姑姑在外面受苦受难,心里也十分不好受,于是便伸出了援手。紧接着,杨氏带着女儿们,由堂兄和侄女安排在长安住了下来。一直到二囡被选入宫中为止,她们一家都是在接济之下生活着。
自古以来美丽就是女人改变命运的重要资本,当杨氏看着女儿美丽漂亮的脸庞时,也不禁开始动起了重振家业的念头。自从她有了这个念头之后,整个杨氏家族就开始行动起来了。
当时,在杨氏一族中有几个姑娘都已经当上了唐太宗的妃嫔,鉴于拥有这样的优势,这些人便开始在宫里宣传起二囡的美貌来。这样一来二去,当然就传到了唐太宗的耳朵里。于是,唐太宗就决定征召二囡进宫当才人。那可真是:武家有女初长成,一朝选在君王侧。
由于家庭的变故,让年纪尚小的二囡初次体会到了世间的现实和世态的炎凉。她不想屈服于自己的命运之下,但是,此时的她也没有能力去改变这样的命运,她为此也在苦恼着。
初入宫廷日子
二囡想通过进宫的机会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可是谁又能保证宫廷之中就一定是美好的呢?
在杨家人的筹划下,二囡迈进宫廷的步伐也就不远了。其实,杨氏是不太愿意送二囡进皇宫的,如果能够得到皇帝的垂青还好,若是得不到,那一辈子就会被埋没在宫廷之中,寂寞地老去,这对一个女子来说是最最不幸的事情了。况且以女儿刚烈的性格,又怎么能够适应后宫的生活呢?
可是,转念一想,对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来说,刚进宫就被封为了五品才人,这确实是件很荣耀的事情呢。因此,是否进宫的这件事情,在杨氏的内心中也是十分矛盾的。
在送二囡入宫的时候,母亲抚摸着她的头,默默地流下了泪水。二囡看到母亲这个样子,对她说道:“我这是要去见天子啊!您怎么知道这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其实,此时的二囡已经有自己的想法,她觉得家里的生活前景已经十分暗淡了,如果进了宫,也许还会有新的机会出现。因此,她愿意为此去冒险试一下。于是,二囡在贞观十一年,带着改变命运的梦想,正式进入了宏伟壮丽的大唐宫殿。
在皇宫中,也是有着高低贵贱之分的。皇帝的嫡妻,也被称为皇后,是后宫中众妃之主。在皇后之下,也就是那些妃嫔们,她们也是分等级的,并且在每个等级中还有着固定的名额。
第一等级叫妃,有四个人,为一品;妃之下是二品的嫔,共有九个人;嫔之下,就是三品的婕妤,共有九个人;婕妤之下便是四品的美人,也是九个人;再往下就是五品的才人,共有九个人。
唐朝后宫在吸纳新人入宫时,都要对她们进行培训。在皇宫中有两个培训新人的地方:一个是宫教馆,主要是培训宫女算术、书法、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技能;而另一个则是文学馆,主要是培训宫女诗词歌赋的造诣。当然,还会有人来专门教授她们礼仪课程。
二囡年纪轻轻,却是个争强好胜的人,学习时样样都不会落人之后。进入皇宫后,她一边被宫中的富丽堂皇吸引着,一边又为能够学习到新的东西而感到欣慰。她曾经模仿《诗经》写了一些祭祀和宴饮的宫廷诗词,后来,乐师们配上了乐曲将这些传唱了出去,结果大受欢迎,宫中人都传说她十分有才华。久而久之,这些话就传到了唐太宗的耳朵里。唐太宗是个爱才之人,于是,便接见了她。
唐太宗看到眼前的女孩子竟是如此的妩媚动人,于是,便封了个武才人给她,并赐给她一个名字叫武媚娘。唐太宗喜欢武媚娘一段时间后,由于忙着军国大事就把她给忘记了。武媚娘怎么能够容忍皇帝把自己给忘记了呢?她要寻找机会,在皇帝面前好好地表现自己。
其实,唐太宗极为欣赏武媚娘的才华,便将她留在身边做了近身侍女,主要是给唐太宗端茶倒水、伺候笔墨。也因为如此,武媚娘同唐太宗接触的机会多了起来。
不可否认,武媚娘是个争强好胜、表现欲极强的人。怎样能够得到她所崇敬之人的赏识,这也是她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她希望能够引起唐太宗的注意,并非完全出于想得到晋升的机会。她爱表现的性格决定了她不甘心被众多妃嫔所埋没,她决心赢得他人的尊重。只是她没有想到她的表现欲没有给她带来她想象中的声誉,反而失去了得到唐太宗宠爱的机会。
这个事件就是狮子骢事件。狮子骢是一匹马的名字,由于鬃毛长得像狮子,所以被叫作狮子骢。这匹马长得高大威猛,神骏异常,但是,性子却是十分的暴烈,因此没有人能够驯服得了它。狮子骢是极为骄傲的,它总是会摆出一副傲视群雄的样子。
唐朝之所以在历史上享有如此高的声誉,不光是因为它封建经济的辉煌,也因为它全面开放的政策。唐朝的统治者有北方胡人的血统,也因为受此前北方民族的影响,对妇女的束缚比较少。妇女不缠足,并且还经常参加户外活动,比如像狩猎、踏青和马球等。特别是宫廷妇女,常常需要陪伴皇帝一起去狩猎,因此她们对马并不陌生。
唐太宗是个极其爱马的人,越是特别的马他就越是有兴趣,他希望看到有人能够驯服这匹烈马。有一天,唐太宗想看看那匹狮子骢被驯服得怎么样了。于是,他便带着嫔妃们来到了跑马场。
唐太宗围着狮子骢转了一圈,不由得一声叹息:这可真是一匹好马呀,可惜就是没有人能够驯服得了它。妃嫔们都是默不作声,一片寂静。
武媚娘作为唐太宗的贴身侍女也在随从之中,她想引起唐太宗的注意,得到赏识。于是,她便挺身而出走到唐太宗的面前,深施一礼说道:“皇上,我能够制服它。但是,需要皇上能够给我准备几样东西。”
唐太宗上下打量了武媚娘一番,急忙问道:“你需要准备什么东西呢?”
武媚娘十分胸有成竹地说道:“铁鞭、铁檛和匕首。”
唐太宗听武媚娘说完后当即就是一愣,心想:这些可都是利器啊!
她要这些要干什么呢?于是,他有些不解地问道:“这些都不是驯马用的东西,你拿它来要做什么呢?”
武媚娘兴高采烈地说道:“皇上您不知道,这匹马的性子是如此的刚烈,所以要用特殊的手段才能够制服它。我先用铁鞭抽它,它要是不服我就用铁檛打它的头,再不行的话我就用匕首捅了它。”
唐太宗听到武媚娘这么一说,心里顿时凉了半截,他倒吸了一口冷气,心想:这个娇弱如花的小姑娘,心肠怎么会是如此的狠呢?一下子他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可是,唐太宗毕竟是身经百战的圣君,他既没有责怪武媚娘的残忍,也没有盛赞她的勇敢,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以后再说吧!”狮子骢事件也就此结束了。但是,它留给唐太宗和武媚娘的记忆却没有因此而消失。从此,唐太宗便很少再去接近武媚娘了,武媚娘对此也感觉有些困惑。
从狮子骢事件可以看出,此时的武媚娘还不具备宫廷争斗的经验。如果她真的有很重的心机,那么就应该能够观察得出唐太宗推行的是宽厚的仁政,很少会采用暴力的手段去对待下臣。她要迎合唐太宗的想法,就不应该采用这么极端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因而也暴露出了她不成熟的一面,也由此一直不被唐太宗所喜爱。
宫中深不得宠
武媚娘对朝中之事是格外热衷的,后来,经过唐太宗一段时期的观察,他发觉武媚娘是个争强好胜的女子,如果她是个男人的话,或许他们会是很好的一对君臣。但是,现在作为自己的女人,唐太宗还是摇了摇头。他觉得,这样的女子一旦得了势,必定会搅乱宫廷的。
武媚娘本身就是一个极有眼光和谋略的人,她说出的话自然就会与唐太宗接触过的其他女子有所不同。有时,娇小、妩媚的武媚娘竟然能够站在一个统治者的高度,分析出事情的态势和利弊。这作为一个女子来说,是多么的不简单啊!
自从狮子骢事件后,唐太宗便很少再去亲近武媚娘了。因为,唐太宗实在是不喜欢她的性格。她在唐太宗的眼里太过强悍了,同时,也太过于智慧了。武媚娘在十四岁时就进了宫,到了二十二岁还是个才人。由此可见,唐太宗是多么的不喜欢她。
其实,在唐太宗一生中,最敬重的女人就是长孙皇后,他对长孙皇后的爱是刻骨铭心的。长孙皇后从小就知书达理,在十三岁时就嫁给了李世民,并且与他同甘苦度过他们最为青涩的年龄,一路陪伴李世民由秦王做到了皇上。
长孙皇后是李世民的贤内助,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前,长孙皇后为李世民在唐宫中建立起了偌大一张关系网。这也是后来玄武门之变爆发后,没有引发大规模骚动的原因之一。
此外,长孙皇后还能够帮李世民在宫中安插耳目,因此知道了一些他人无法获悉的情报。当玄武门之变爆发时,这位大智大勇的皇后便亲自在自己的家中安排护院,从而免去了李世民的后顾之忧。
士兵们在平日里受到了两位主子的爱护,深感报效的时刻已经到来,并且在长孙皇后的激励下,将士们个个都是斗志昂扬。有了长孙皇后,李世民的后院就相当于安了一道保险阀,可以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地去打仗。可是,这位贤德的皇后在三十六岁时就撒手人寰了。就在长孙皇后病入膏肓时,她对唐太宗说不要重用外戚,因为自古由于外戚干政,都没有什么好结果。
此外,长孙皇后还对唐太宗说道:“我死之后,千万不要厚葬。我活着时,作为一个女人,无益于天下;死了,怎么能够让国家浪费资财在我的葬礼上呢!”长孙皇后是一个多么简朴又识大体的皇后典范呀!
其实,长孙皇后并不是真的对政治漠不关心,她对政治深谙其道,所作所为也是极其到位,并且还十分有分寸。所以当她闭上眼睛时,唐太宗简直是悲痛欲绝,说道:“我在内宫失去了一位好帮手啊!”此后,唐太宗再也没有立过皇后。由此可见,长孙皇后在唐太宗心中的位置是无人能及的。
长孙皇后死后,唐太宗还特地在宫内建造了一座塔,登塔瞭望,便可以看到皇后所葬之地昭陵。唐太宗想用这种方式,来寄托他对长孙皇后的哀思。
徐惠也是个较为贤惠的女人,她是个才女,身上也有着大家闺秀的书卷气。当她看到唐太宗因为大唐的国势蒸蒸日上而有些飘飘然时,便对太宗说道:“皇上您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啊!得志、失志都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要像当初一样用谨慎、减少过错来增加自己的功德,要不断地吸收经验教训来避免一些闪失的出现。”这样的话一说出来,唐太宗立即注意起她来,因为他觉得徐惠太像长孙皇后了。
此时,唐太宗也需要一个可以在他背后给他一些意见的女人。于是,他渐渐对徐惠产生了喜爱,并且对她的喜爱远远超过了武媚娘。
不久之后,徐惠就被封为了婕妤,连升了两级。此后,唐太宗经常会与婕妤讨论一些国家大事。其实,如果换作武媚娘,同样也会与唐太宗讨论国家大事。可是,唐太宗实行的是德政,与武媚娘的凶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武媚娘再也没有机会与唐太宗共论国事了。
后来,徐婕妤又荣升为充容,这也就进入了嫔的行列。武媚娘有些羡慕,但是也没有办法,唐太宗不喜欢她。所以,武媚娘只好继续当才人。每当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武媚娘也会想起当初进宫时,母亲哭着送她的情形。现在想想母亲所说的话是对的,大半个青春都过去了,自己却没有任何起色,到现在还是个才人。杨氏家族指望着她能够复兴家业,谁知自己却是这样的不争气,这么些年连个婕妤都没有当上。
想当初,徐惠和自己同为才人,自己的才华又不比她差,凭什么会是如此的落寞呢?此时,在武媚娘的心中充满了不甘和愤恨。她责怪命运的不公平,责怪皇室的深宅大院,同时也在责怪唐太宗的有眼无珠。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对一个女人来说是何等的宝贵啊?难道自己要一直这样荒废青春吗?武媚娘为自己的命运暗自慨叹着。
然而,事情并没有因为武媚娘的落寞而停止,更不幸的命运还在等着她呢!到了贞观末年,宫内外开始流传起“女主武王”的说法。武媚娘听到这个传闻后,简直是被吓坏了。从此,她便提心吊胆地在宫中生活着,真怕哪一天唐太宗会因为此事而迁怒于她。
当唐太宗知道了这件事情时,就秘密地找来了袁天罡的徒弟李淳风来问话。李淳风来到唐太宗的面前煞有介事地说:“臣夜观天象,发现太白经天,这说明有女子要执掌大唐的朝政啊!”
紧接着,李淳风又神秘地说道:“我仔细地推算了一下,结果发现这个女子已经在皇帝您的宫中了。用不了三十年,她就会接替您的位置,执掌大唐江山,而且还会诛杀您的子孙。但是,到最后她还是会把江山还给李氏的。”
唐太宗一听十分震撼,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怎么可以落到旁人手里,而且还是个女人。于是,他便将与“武”字沾边的人都召集来,让李淳风进行辨认。可是,李淳风却对唐太宗说:“此是天机,不可泄露。况且王者是不可杀的。”唐太宗听后又垂头丧气地将包括武媚娘在内的一群人给解散了,武媚娘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正在这时,事也凑巧,玄武门前一名叫李君羡的守将撞在了枪口上。玄武门是长安城的正北门,这个门相当的重要。李君羡的官职是左武卫将军,爵位是武连郡公,又是洺州武安人,与“武”结下了不解之缘。但是,也就是这个与“武”字的缘害了他。
有一天,唐太宗在宫内大摆筵席款待守城的武将,李君羡也在被邀请的行列。这时,唐太宗忽然想出了一个取乐的点子,就是要武将们自报小名,结果本来压抑的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将士们七嘴八舌地便说开了。
当唐太宗问道李君羡时,李君羡脱口而出:“我叫五娘子。”大家听后哄堂大笑。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个名都想得出来,男人叫女人的名,真是太好笑了。此时,谁也没有注意到唐太宗脸上的笑容骤然凝结了,眼里渐渐露出了凶光,使他不由得联想到了“女主武王”的传闻。本来以为会是个名副其实的女子,所以把侦查重点都落在了女人的身上。原来,是你小子啊!没过多久,李君羡就被唐太宗杀了。李君羡一死,唐太宗和武媚娘都松了一口气。
其实,武媚娘在唐太宗时期的生活是不如意的,她在宫中经历了惊涛骇浪。宫廷争斗以及朝中的变故,是她不能够忽视的。这个时候的她或许已经萌生了改变命运的想法,因为她已经厌倦了这种万事不由己的生活。武媚娘希望生活能够有些转机,而这个转机在不久后便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