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译文】

一春来花落草长,一件件都不在我心上。太阳升上了花顶,黄莺在柳树间穿忙,我还在被窝里卧躺。香肌消褪了光泽,柔发随意地披放,整天打不起精神去梳妆。无法可想,恨薄情郎一去之后,没半点音讯来往。早知这样,后悔当初没把他马鞍锁上。对着书窗,只给他笔墨纸张,看管着吟写文章。叫他整天跟随,不许躲藏,我手拈针线陪在他身旁。就我们俩。免得辜负青春好时光。

【注释】

⑴是事:事事。可可:平常。

⑵柳带:柳枝。

⑶暖酥:指皮肤。

⑷腻云亸(duŏ):指头发散乱。腻云,闪亮的头发。亸,下垂的样子。

⑸厌厌:同恹恹,形容病态。

⑹无那:无聊。

⑺恁么:如此。

⑻雕鞍:雕饰的马鞍。

⑼鸡窗:指书房。蛮笺:唐代四川所制彩色花笺。象管:象牙笔管,借指笔。

⑽吟课:攻读诗书。

⑾镇:常,长。

⑿抛躲:回避。

【品赏】

这首词写闺怨。词以女子的口吻,抒写她独处深闺的寂寞无聊和对情郎的思念之情。上片写女子的情态。她从春天以来就百无聊赖,提不起精神,“日上花梢”还不起床,连梳妆打扮之类日常事也不想打理。春天本是令人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在她眼里,鲜艳的绿叶红花都使她感到凄惨烦愁。上片的末两句揭出了造成她这种状态的原因,原来是恼恨情郎一走,渺无音讯。形单影只已经令她陡生寂寞无聊之感,何况连情人的安慰都没有。下片紧承上片而来,抒写女子的心理活动。她想如果早知道如今的情况,当初就该把情郎留下,让他在家把吟咏诗词当作功课,与自己整日相伴,不虚度青春年少的光阴。这就是她对爱情的全部想像。对于词中女主人公来说,她的理想不是让丈夫去博取功名,也不是让丈夫去发财致富,而只是要两人终日相伴,恩恩爱爱。这是一个平民女子的理想,很平凡,很现实,但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符合爱情单纯的本质,没有一丝功利的成分。这种想法,就与传统礼教对女子谨守妇道、相夫教子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柳永来自市井,了解平民女子的理想。全词用语也相当口语化,雅言俚语相杂,浅显活泼,贴切地表达出女子的心理活动,传神地体现出其性格特征。正因如此,柳永词被士大夫目为俗,也影响了他的仕途。据宋人张舜民《画墁录》载,柳永因仕途不顺,找宰相晏殊抱怨,晏殊也以写情词著称,他告诉柳永:“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柳永听了即告退。晏殊引的就是这首词中的句子。语虽简但意蕴丰富,表达了晏殊和柳永及其词作的巨大区别,这就是士大夫与市井词人、雅与俗的区别。柳永虽然因此仕途不顺,但他却成了市井最欢迎的大词人。幸与不幸,就在于评价的角度不同而已。

(高克勤)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