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苦乐大专,为了梦想

3.苦乐大专,为了梦想

从高中开始,每个寒暑假,陈天星都要去建筑工地拉板车、挖地基、守工棚或者捡垃圾来卖,希望能够为体弱多病的父母减轻一点负担。但是,当接到泸州化工学校企业管理财会专业的入学通知书时,他依然对昂贵的学费无能为力,又是三舅石美荣的支持,让他顺利走进了可以继续深造的校园。他在心底对自己说:一定要自己挣钱,度过大专的两年。他规定自己不买新衣服,一周只能吃一次肉,又卖明信片和画历,但因为利润太薄,他依然过着比同龄人艰难的生活。

那时,他已经开始正式研读李小龙截拳道功夫的有关理论,还常常写一些习武的心得。在第一次新生文艺晚会上,陈天星表演了一段精彩的截拳道功夫,场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晚会结束,居然有三四个女孩子找到他想要拜师学艺。

那个时候,学校流行写日记、周记,陈天星就把家里的贫困、自己的痛苦挣扎写进了日记里。不承想,周记在弟子中“曝光”了。于是,同学们不仅慷慨解囊帮助陈天星渡过生活上的难关,建议他在学校开设截拳道武术业余培训班,既解决了经济问题,又能以教养学,实现自己弘扬中华武术的理想。在当时的学生会体育部部长、同班同学张燕的大力支持下,陈天星的“小武馆”终于开班了。第一批徒弟全是女孩,共7个。后来,武术培训班规模逐步扩大,弟子最多的时候,人数达到了200人。

为了教徒弟,他每天晚上都要备课,不断从各门各派武术书中深挖精髓。那时候,陈天星常常带着徒弟们在学校老食堂后面的空地上习武,成了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天星也因此成了学校的名人。这“武馆”就是今天的天星影视艺术学院(四川泸州天星影视艺术专修学院)的雏形。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学校就让陈天星停止了“小武馆”的招生。那段时间,陈天星心里很是郁闷。但是,有梦想的人总是会有贵人相助,天星的班主任曹延芳老师看出了学生心里的渴求,便向学校推荐,让陈天星看守学校舞厅,从周一到周五,陈天星均能利用舞厅这个场地带着徒弟们勤练武功;到周六、周日舞厅开放,别人跳舞休闲时,天星就独自一人背着沙袋去足球场练功。同学当中也有对他不理解的,嘲笑他是神经病,天星认为这是他在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用不着在乎别人怎么看,只专注于自己的李小龙梦,专注于他心中的武术。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