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女儿行 时年十八

洛阳女儿行 时年十八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馀。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薰香坐。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1. 作于开元六年(718)。十八:赵注本题下注云:“时年十六,一作十八。”这首诗写尽洛阳女儿的娇贵和她丈夫的豪奢。末二句荡开一笔,“况君子不遇也,与《西施咏》同一寄托”(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五)。全诗多用对句,语言华美流畅。
  2. “洛阳”二句:梁武帝《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又《东飞伯劳歌》:“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可,大约。
  3. 良人:丈夫。玉勒:饰以美玉的带嚼子笼头。骢:青白色马。
  4. “侍女”句:语本辛延年《羽林郎》:“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把肉切细叫“脍”。
  5. “罗帷”二句:互文见义,谓“洛阳女儿”出门与返回,乘坐华贵的七香车,用宝扇作仪仗,上下车子,有罗帷围护。七香车,用多种香料涂饰的华贵车子。宝扇,古时贵人出行用为仪仗,以雉羽制成。九华帐,华丽的帐子。古时器物凡有华采者,每以九华为名。
  6. 剧:甚于。季伦:晋石崇之字。“石崇为荆州刺史,劫夺杀人,以致巨富”(《世说新语·汰侈》注引王隐《晋书》),与贵戚王恺、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王恺与石崇斗富,晋武帝助王恺,曾赐给他一株世上罕见高二尺多的珊瑚树。恺拿它夸示于崇,崇即时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王恺正待发作,石崇说:“不足多恨,今还卿。”于是令人搬来六七株高三四尺的珊瑚树。王恺见了,惘然自失。事见《世说新语·汰侈》、《晋书·石苞传》。
  7. 碧玉:梁元帝《采莲曲》:“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此借指“洛阳女儿”。
  8. “春窗”二句:谓通宵欢娱,到天亮才灭灯;灯灭以后,灯花片片飞到窗上。九微,灯名。《博物志》卷八载,汉武帝在九华殿设九微灯以待西王母降临。花琐,雕花窗格。
  9. “戏罢”二句:写“洛阳女儿”闺中生活之空虚。理,温习,练习。
  10. 繁华:富贵之象。
  11. 赵李:阮籍《咏怀》其五:“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七以为指汉成帝二女宠赵飞燕、李平的亲属。大体近之。此处指贵戚。
  12. “谁怜”二句:感叹贫女虽美,却无人爱怜。越女,指西施。参见下首《西施咏》注释。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