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双重的经历,这种似乎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的趋向,从我天性的任何层面来看,都是重叠在一起的。我是一个游离在多种性格之间的人,在一副面孔之外还有另外一副,哦,兴许还有第三副……从我的家庭背景来讲,这个眼光可不能仅仅放在某个地方,抑或是某个国家的范围之内这么简单,对于我而言,被称之为一个“优秀的欧洲人”再恰当不过了。另外,我似乎比现代的德国人或者是德国国民要更加像德国人,更加“根正苗红”——我,这最后的反政治的德国人。但是,我的祖先却是波兰贵族;我的血脉里也因此包含着多样的民族性,谁知道呢?而且还具有自由否决的权利。想起我在旅行的时候总是会被人当作波兰人,就连波兰人也会把我认作波兰人这件事时,慢慢地,我似乎真的成了似是而非的德国人了。但是我的母亲弗兰切斯卡·奥勒(Franziska Oehler)不管怎样都是地地道道的德国人,祖母艾德穆特·克劳斯(Erdmuthe kruase)也是这样。而且我的祖母幼年一直在魏玛城度过,并且与歌德那些人有过交往。她的兄弟是宗教学教授克劳雪,在赫德死后,继任为魏玛之学务总长。他的母亲,也就是我的曾祖母,早在歌德幼年的日记中就被写作“姆姆”。她再嫁的就是爱伦堡(Eilenburg)城的宗教会长——我的祖父尼采氏。在拿破仑及其部属入侵爱伦堡的1813年,在那年的10月10日我的父亲便降临人间。虽然曾祖母是撒克逊人,但她依然是拿破仑疯狂而热烈的信徒,所以我是和她有相同的气质。我的父亲,生于1813年,逝于1849年。在他担任吕岑城(Lützen)附近宗教协会的长老之前,他曾多年在亚吞布格宫教授四位公主。这四位女学生便是后来的汉诺末耳皇后、康斯坦丁公爵夫人、阿登伯格侯爵夫人和撒克逊亚吞布格公主梯莱雪。他对普鲁士皇帝弗里德里希第四世忠诚无比,长老一职也是皇帝陛下恩赐的,但是1848年的动乱也让他心生悲哀。我就是在那年10月15日出生的,这也正好是皇帝的生日,因此我也特别轻松地得到了荷亨佐伦皇室的名号——弗里德里希这个名字,这是多么幸运啊!和皇帝生在同一天的好处就是:在我小的时候,我的生日总是休假日。我认为有这样一位父亲是一种莫大的幸福,这也是生命中我能拥有其他幸福的原因。当然,这种生命和生命注定伟大是毫无瓜葛的,而且我并没有刻意准备,生命就是会静静地等待我们不自觉地进入到一个高尚美丽的世界中去;在那个世界里,我会感受到安宁,我的情感才会自由起来,奔驰开来,我几乎用我的生命去交换了这种美丽的幸福,这也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的确也不亏——如果你们愿意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能有所悟,那也就应该像我这般——置身于生命的彼岸……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