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乘旦

潘兴明教授的这本新书讲述英帝国的历史。英帝国有一部漫长的历史,是世界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内容。许多人都对英帝国史感兴趣,作了不少研究工作。潘教授研究的是英帝国史中最后的一幕,即它终结的历史。在这幕历史中,丘吉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潘教授把丘吉尔和英帝国的终结联系起来研究,写成了现在这本书:《丘吉尔与英帝国的非殖民化》。在关于英帝国史的研究中,这是一个新的研究角度。

英帝国是近代世界的产物。早在亨利八世时期(1509—1547年在位),英国就宣称它是一个“帝国”,1533年的《上诉法》中说“英格兰王国就是一个帝国”——当然在那个时候,“帝国”只意味着主权国家,英国“是帝国”的意思是:英格兰是一个主权国家,它享有和任何“帝国”平等的权利。但英国的海外扩张确实是从都铎王朝开始的,1497年,意大利商人约翰·卡波特(John Cabot)在亨利七世(1485—1509年在位)支持下代表英国踏上了远去美洲的航程,到达今天的纽芬兰和新英格兰海岸,这是英国的触角第一次伸向远洋,虽然没有取得具体的成果,但英帝国就是以这次远航为前奏曲的。这以后,又过了半个多世纪,到伊丽莎白女王(1558—1603年在位)时期,英国人开始大规模的海外探险,去抢劫西班牙控制的南美殖民地,并开创著名的“三角贸易”——贩卖黑奴的罪恶活动。1577—1580年,弗兰西斯·德雷克(Frances Drake)成功完成了环地球一周的旅行,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环球航行,但航行的目的并不是科学考察,而是抢劫西属美洲的金银财富。

到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1603—1625年在位)时期,英国终于建立起最早的殖民地:1607年,一批殖民者在弗吉尼亚的詹姆士顿站住了脚,生存下来了,尽管生活艰苦难言,一百多殖民者只过了一个冬天就死去一多半,剩下的一半也几乎全都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但詹姆士顿成了英国的第一块海外殖民地,在它的根基上后来成长出庞大的帝国。1620年,另一块永久性殖民地在北美洲马萨诸塞建立起来,那里是著名的“五月花号”登陆的地点,普利茅斯的新教徒后来成了美利坚合众国的精神之父。这以后,尽管英国政局变动频仍,从斯图亚特统治到英国革命,从革命到复辟再到光荣革命,确立以议会为核心的新的国家形式,但英国的殖民政策却是不变的,各类政府都致力于建立帝国,鼓励英国人向海外殖民。于是到18世纪,英国在北美大陆东海岸长长的一片土地上建立起从北到南一字排开的13个殖民地,这些就是英帝国早期的基石。除了这些殖民地,英国还在北美圣劳伦斯湾地区、南美加勒比海一些小岛,以及西非、印度沿海的小片土地上,逐渐建立起殖民统治,总之,一个帝国已经形成了,这就是早期的英帝国。

为建立和巩固这个帝国,英国和欧洲许多国家进行了拼死的争夺。它首先战胜西班牙,西班牙是当时的世界霸主,在南美有一个庞大的帝国。1588年英国打败无敌舰队,这是一个标志,标志着西班牙的霸权丧失。后来英国又和荷兰交手,通过三次战争(在1652—1674年之间)打败了荷兰这个敌手,而荷兰是17世纪的海上强国。接下来,它和法国进行了殊死的斗争,因为法国和英国最势均力敌,而法国也在觊觎着世界的霸权。从1689年开始,英法争夺一直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到拿破仑战争结束才算告一段落。18世纪可以说是英国和法国争夺世界霸权、争夺世界殖民地的世纪,英国在经久的战争中逐渐取得优势,而七年战争(1756—1763)是决胜的关键。战争中,两国在全世界海洋、北美大陆、印度次大陆和其他一些地方逐鹿,终于以英国的胜利而告结束。英国得到了北美大陆几乎全部、印度次大陆差不多全部,以及世界大片海洋的控制权;英国成了世界的新霸主,它的帝国幅员广大。然而,仅仅十几年之后,在1776年,莱克星顿的枪声几乎把这个巨大的帝国击垮了: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瓦解英帝国,一个经营了两百多年、以北美大陆为基础的帝国,瞬间失去了北美洲这块基石!

可是英国很快又建立起“第二帝国”,它的基石是印度,这颗“帝国皇冠上的宝石”。第二帝国比第一帝国更大、更富裕,它包括印度次大陆、北美洲北半部(加拿大)、澳洲大陆和岛屿、南非、西非,以及从好望角到中国香港的海路通道上的重要据点,例如亚丁、马六甲等等。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帝国”,而英国也在帝国的基础上成就了时代的辉煌。第二帝国构建时,也是英国史上另外两件大事同时进行之时,一件是工业革命——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另一件是拿破仑战争——英国和法国的生死大搏斗。这两件事都帮助英国建立了第二帝国:工业革命给英国以工业的力量,让它有能力驰骋世界;拿破仑战争则摧毁了法国,英国争霸的最后一个强敌终于退出了角逐。19世纪,英国稳坐世界霸主之席,到这个时候,全世界就好像到处都是英国的后花园。

然而恰恰在这个时候,英国却故作姿态,似乎它并不要殖民地,土地对它来说无所谓,它要的只是通商,只要“自由贸易”。于是,“自由帝国”就出现了,据说它不追求在殖民地的统治,甚至于不追求殖民地;英国只需要一个“无形帝国”,在这个“帝国”中英国领导着匍匐于脚下的世界众国。这是英国如日中天的时代,那时,英国是世界的工厂,是“日不落帝国”,它主宰着海洋,控制了商道,其他国家都要以它的马首是瞻。其实在那个时代,由于英国的工业力量太强大了,它的确不必直接统治殖民地,统治对它来说太花钱,还是让殖民地自己去统治吧,英国只要求它们臣服!19世纪的“自由帝国”就是这样的,它表现着英国在19世纪的绝对控制权。

但是好景不长,局面很快就变化了。英国的霸权建立在它独霸工业能力的基础上,一旦这种独占消失,它的霸权也就消失了。19世纪70年代起,英国的工业能力跌落,其他国家则追赶上来,英国的霸主地位也就动摇了。后起的国家开始抢占殖民地,它们划地为王,疯狂抢夺“无主”的土地,建立起大大小小的殖民帝国,包括法帝国、德帝国、俄罗斯帝国、比利时帝国、意大利帝国等等,甚至连刚刚摆脱西方列强欺辱的日本也虎视眈眈,一心要建立它的东方帝国。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忍不住了——“无形帝国”等于没有帝国,于是它也就投入到列强瓜分世界的洪流中来,凭借它的优势和长期殖民的经验,在瓜分中拿到了最大的份额,所谓“狮子的那一份”。19—20世纪交接之时,英帝国扩张到它的巅峰状态:其面积达到3 300多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人口接近4亿人,超过世界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英帝国似乎是要永远“日不落”的,英国米字旗也会永远在帝国上空飘扬。然而这毕竟只是假象,帝国衰落的迹象已经出现了,1899—1902年,英国与南部非洲布尔人(荷兰殖民者的后裔)开战,企图征服布尔人的国家。战争的结果是:布尔人承认英国的宗主权,但英国给布尔人支付战争赔款,并承认布尔人自治。为了这样一个“胜利”,英国曾派出25万正规军,进行艰苦的战争,而这支军队的人数居然比布尔人的人口总数还要多。英布战争表明:英帝国的能力是有限的,它无法制服殖民地的反抗。

这以后,帝国的瓦解就开始了。还在19世纪,帝国中的“移民殖民地”,即白人为主的殖民地,就已经获得自治权,成为帝国内部的“自治领”,到20世纪初它们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纽芬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自治领尽管站在英国一边参战了,但战后它们的离心倾向却越来越重,终于在1931年英国同意和它们组成“英联邦”,给自治领以独立国家的平等地位。另一方面,爱尔兰经过持续不懈的斗争,在1921年成为自治领,1937年成为主权国家。印度的独立运动从19世纪末就开始了,到20世纪发展成经久不息的群众抗争。20—30年代,英国对中东的控制也被削弱了,埃及、伊拉克等地成为“独立”国家,虽说英国在事实上仍对它们实行“保护”权。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英帝国的转折点,战争期间,帝国的理念再也维持不下去了,因为:如果说纳粹的奴役是不可接受的,那么帝国的统治为何可以持续?“民族自治”成为全世界共同的标准,联合国宣布了世界范围内的非殖民化进程。在这种形势下,各个帝国都纷纷瓦解,英帝国也走到了它的尽头,人们说:英国打赢了一场战争,却输掉了一个帝国!

就是在英帝国这最后的一幕中,丘吉尔走上了历史舞台。丘吉尔是马尔博罗(Marlborough)公爵的后代,18世纪初,当英国刚开始和法国进行争夺世界的搏斗时,马尔博罗立下了头功:他打败路易十四,挡住了法国称霸世界的势头。丘吉尔家族后来不乏重要的政治家,他们都以维护和扩展英帝国为己任,为帝国的成长殚精竭虑。丘吉尔年轻时在印度从军,并且在南非打仗;他从政后曾任海军大臣、陆军大臣、空军大臣、殖民大臣等职,始终为英国的殖民事业尽心尽力。他后来一再呼吁警惕希特勒的野心,其出发点之一,就是要防范德国的殖民扩张、保护英帝国利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当英国面临纳粹的进攻、眼见就要支持不住时,丘吉尔挺身而出,力挽狂澜,领导英国痛击纳粹,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辉煌胜利。然而恰恰是他,打赢了战争、输掉了帝国——一个为保全帝国而打一场战争、打赢了一场战争的人,却不得不面对帝国的终结;他在这种悲剧一般的命运面前,会如何处置呢?这就是潘教授在这本新书中所要追寻的一段历史。在这本书中,我们的确看到了一个矛盾的人物:他顺应了历史,却又希望抗拒历史的宿命。

潘教授这本书积十多年的功力而写成,是一部用心之作。早在读博期间,他就关心这个课题并开始进行认真的探讨。那以后他始终不弃,不断发掘和提升,终于形成现在这本研究专著。如他所说,从丘吉尔的角度研究英帝国终结或者从英帝国终结的角度研究丘吉尔,在国外不多,在国内则没有,所以这是一本开发新课题的作品。写作中运用了大量档案材料,读者们可从注释中看出所用史料之丰富,这在史学研究作品中,是难能可贵的。作者对很多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所依据的也是史实,是第一手资料。所以这是一部有分量的研究作品,体现着作者的学术造诣。潘兴明教授对英国史已经有二十多年的研究,著述很多,对他的这本新书,我是衷心推荐的。希望它也得到读者的欢迎。

2015年12月,于北京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