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少年初成长

第一章 少年初成长

1918年7月18日,一个黑皮肤的小男孩出生了。谁也没有想到,几十年之后,这个小男孩会成为享誉世界的人物。因为淘气,小男孩的父亲为他取名“豪利沙沙”,译成中文就是“调皮”“捣蛋”的意思。

1.异样的童年

一代伟人的诞生

每当看到“非洲”这个字眼,人们的脑海中便会浮现出贫穷、饥饿、落后等画面。事实上,这并不代表它的全貌。

青山环绕的一片狭长谷底中有一个黑人的村子,叫库努村。这个村子只有几百人,住在用泥和茅草建造的小房子里。这些房子的造型远远看上去像倒置的燕子窝,出口是一扇矮矮的门。

这个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河流缓缓流过,它就是著名的姆巴谢河。这个小村子继承了非洲大部分部落的特点——原始、安静。

由于世界局势的影响,非洲的原始社会结构被打破。行走在村子里,不时能够看到赤足的男孩在玩耍;能够看到穿着西化的衣服、信奉基督教的人穿过。当时的非洲受白人的统治,土地全部归白人政府所有,除了很少几个规模庞大的部落外,非洲人没有土地,每年只能以缴纳地租的方式租种殖民政府的土地。

当地人以玉米、高粱和豆角作为主要食物,一些富有的人能够偶尔“加餐”,吃一些咖啡和糖,但对于库努村的大部分人来说,这种“加餐”属于奢侈行为,根本消费不起。

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库努村都看不到男人,这是因为男人需要外出谋生,去遥远的农场或者矿山干活。这些男人一年大约回来两次,主要是耕地,而播种和收割是属于女人的事情。

贫穷的生活使非洲的土著居民失去了受教育的权利,除了部落酋长的家人之外,绝大部分是文盲。

就是在这样一个原始、落后的地方,出现了一个日后为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名字——曼德拉。

1918年,世界上发生了三件大事: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2.南非暴发了严重流感,数百万人在流感中死亡;

3.黑皮肤的曼德拉出生。

1918年7月18日,曼德拉出生了。尽管整个欧洲都在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尽管南非暴发流感导致人心惶惶,但库努村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却非常安静,只是偶尔传来几声婴儿的啼哭声。

曼德拉出生的家庭属于非洲部落中的高贵家族——泰姆布家族,他的父亲叫格达拉·亨利·曼德拉,是泰姆布家族的酋长,曾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入南非军队与德国人作战。作为酋长,亨利·曼德拉还是当地行政委员会的成员之一。这个委员会比较特殊,在当时种族歧视严重的情况下,他作为黑人成为其中一员是非常不容易的。当时的委员会主要是由有色人种和白人共同组成的,主要职责是协助比勒陀利亚政府处理地方上的事务,如征收牲畜接种疫苗税和公共牧场税。

作为酋长,亨利·曼德拉有3个妻室,继承酋长位置的人通常来自大妻室,另外还有右妻室和左妻室,曼德拉是右妻室所生。他的母亲叫诺赛卡尼,是一个聪明、贤惠的女人。

非洲文化的显著特征就是家庭结构庞大,姑、叔、姨、舅的子女都被视为兄弟姐妹,没有亲疏远近之分,曼德拉的大家族也不例外。

在曼德拉的记忆中,库努村的生活虽然很清贫,但充满乐趣。作为酋长的家人,他们和库努村其他人一样,吃的一切都是自己生产的。女人们负责种植和收割玉米,收割之后,年纪稍大的孩子们负责用石头将米粒碾碎。一部分做面包,剩下来的晾干后存起来,作为储粮。家族中还饲养很多牛和羊,能够以牛奶和羊奶充饥。

生长在这种环境中,曼德拉从家族中学到了属于他们种族的文化和传统,了解了包括民族语言、习俗、友谊和做人等观念或“乌本图”(在非洲社会里指交情或伙伴之间的感情)。

小时候的曼德拉非常调皮,亨利·曼德拉给他取名为“豪利沙沙”,译成中文就是“调皮”“捣蛋”的意思。他所在的部落名字叫“马迪巴”,译成中文就是“和事佬”,后来这成了人们对曼德拉的尊称或爱称。

物质的贫乏在小时候的曼德拉看来并不重要,能够参与各种游戏就足够开心——追求快乐是孩子们的天性。

作为男孩子,曼德拉和他的伙伴们自创了很多游戏,游戏的规则也是他们自己制定的,尽管每一次都玩得灰头土脸,但并不介意。

部族之间的斗争

在库努村这个部落内部也发生过流血冲突。部族与部落之间发生的唯一对抗发生在科萨人与少数姆凡古人之间。在1820年到1840年期间,祖鲁人的部落逐渐强大,他们开始发动战争,用武力征服和统一所有部落,导致了很多流血冲突。

其他部落为了免于流血,纷纷迁移。姆凡古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躲避祖鲁部落而逃到东开普来的。

姆凡古人来到新的环境,既没有自己的土地,语言也不通,甚至与当地人无法正常沟通,只能以从事一些当地人不愿意做的工作而生存。他们在白人的农场里或者商店里工作,这让当地的科萨人瞧不起他们。

然而,姆凡古人更接近现代工业文明,而且由于他们与欧洲人打交道,因此比其他非洲部落接受了更多教育,也更现代化。

在曼德拉儿时,姆凡古人已经在科萨族人的部落中站稳了脚跟,姆凡古人与科萨族人相互融合,尽管歧视现象依然存在。

由于接受西方的教育,他们中很多人当上了牧师、警察、教师和翻译,甚至还有人当了当地官员。这些人也是最先信奉基督的非洲人,房子建得很科学,用科学方法种植庄稼,于是姆凡古人逐渐变得富裕了。

姆凡古人这个部族“后来居上”,让原先的科萨族人很不爽,矛盾逐渐尖锐,直至发生冲突。断断续续的冲突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规模都比较小。这种冲突主要是出于嫉妒心理,而非部落仇恨。

很快,在姆凡古人与科萨人达成谅解之后,冲突逐渐消失。可惜的是,这种调解并没有终止少数姆凡古人与科萨人之间的冲突,后来南非的白人政府为了转移矛盾,挑起了两部族人之间的矛盾,最后导致了严重暴力冲突,发生大规模的械斗。这是后话。

2.不安分的学生

曼德拉的入学

在当时,亨利·曼德拉算是比较开明的,他对姆凡古人没有偏见,也没有嫉妒之心,甚至还与几个姆凡古人交上了朋友,比较要好的要数乔治和姆贝凯拉。

这两人是虔诚的基督徒,都接受过很好的教育,乔治是一名退休教师,而姆贝凯拉则是一名警察。两人极力劝说亨利·曼德拉加入基督教,可亨利·曼德拉信仰的是本部落的神,经常会主持一些仪式,如种植仪式、收割仪式、葬礼等关于生老病死的仪式。

乔治和姆贝凯拉的劝说没有打动亨利·曼德拉,却使曼德拉的母亲成为一名基督徒。当然,乔治和姆贝凯拉对曼德拉的人生影响远远不止这些,其中最重要的是他们提出一个改变曼德拉一生的建议——上学。

当时的曼德拉非常调皮,和兄弟姐妹们玩游戏,他总是能够成为最后的赢家,他成为孩子们中唯一具有一呼百应能力的人。

偶然的一天,乔治注意到调皮的曼德拉,觉得他很聪明,很有潜力,便向曼德拉的母亲诺赛卡尼提议:“你的儿子特别聪明,他应该上学,学习更多的知识!”

在曼德拉的家族中,这算得上是前无古人的“壮举”,因为他们家还从来没有人上过学。诺赛卡尼无法做主,她将乔治的话转述给亨利·曼德拉听。尽管亨利·曼德拉没有上过学,但他对乔治充满了敬意,尤其觉得乔治满腹经纶、出口成章、很有身份,因此立即决定让曼德拉上学。

年仅7岁的曼德拉觉得上学充满神秘感,在进入学校之前,他的父亲拿出一条自己的裤子,从膝盖处剪断,让曼德拉穿上它。

试想一下,一个7岁的孩子穿上大人的衣服是多么滑稽的一件事情。可曼德拉却感觉到很不一样,之前他和其他男孩子一样,整天只披着一条毯子,从肩膀上缠下来,系在腰间。如今,突然遮住了私密处,他很不适应。

学校只有一间房,类似西方教堂的建筑,位于山的另一侧。开学第一天,负责为曼德拉提供帮助的是姆丁根,她为每个入学的人都起了个英文名字,并告诉他们,以后在学校只能用这个名字。

当轮到曼德拉时,姆丁根为他取了个名字叫纳尔逊。当第一次被叫到纳尔逊时,曼德拉居然有点暗暗伤神,他觉得“豪利沙沙”这个名字离他远去了。

在学校中,曼德拉接受的教育是英国式的,在当时的社会体系中,英国的文化、思想和制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高贵的,学校的教育中,从来没有非洲文化这个概念,甚至学生们的一些非洲习俗都被要求改掉。当然,这一切让曼德拉很不爽。

通过在学校的学习,纳尔逊(曼德拉)认识了另一个世界。他惊奇地发现历史中有太多不正常的现象,比如只承认有白人英雄,而黑人被描述成清一色的野蛮人和盗贼。更有甚者,当提及科萨人与英国之间的战争时,将科萨人形容为“未开化的野蛮人”。

曼德拉从小就喜欢听故事,当然,这些故事多半是歌颂本部落的英雄。曼德拉心中的一些受人尊重的英雄,在教科书中成为十恶不赦的魔鬼,这让他很不开心。

在家里,从父亲的口中,他知道了更多发生在近代的历史,他的心中开始产生强烈的反抗意识。他知道几年前发生的两次惨案——布尔霍克惨案和邦德尔斯瓦特惨案。在这两个地方,先后有近300条鲜活的生命丧失,这两个地方成为他心中反抗意识的发源地。

父亲的突然离去

当时的南非属于列强的殖民地,为了便于管理,殖民者把黑人以部落为单位赶到黑人保留地。这些所谓的黑人保留地是明显的种族隔离制度的产物。黑人保留地的特点是地少人多,以农牧业为主,没有城市、矿产。为了更好地生存,男人们通常外出打工。

南非的矿产资源很丰富,但种族隔离制度让南非形成了贫富差距极大的局面,一面是拥有一切资源的白人城市,另一面则是贫穷落后、资源匮乏的黑人部落。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南非呈现的社会大环境是民族压迫与种族隔离。从表面上看,这很像殖民者宣传的种族“独立”“自治”,而反对“独立”“自治”则成为日后黑人解放运动的目标。

殖民统治与当地的“独立”“自由”有着很深的矛盾。

黑人保留地上的酋长是一个受人尊重、德高望重的角色,但是在殖民统治下,这一角色被政府贬低,甚至为很多白人瞧不起。

在本部落内部拥有至高无上的荣耀,与殖民统治下身份卑微的落差,让很多酋长心生不满,曼德拉的父亲就是其中一个。

有一天,亨利·曼德拉管辖下的一个百姓因丢失了一头牛而到当地政府告了他。政府的行政长官要求亨利·曼德拉立即去见他。作为酋长,当收到这封召见信的时候,亨利·曼德拉很不满,他作了如下回复:“我不去,我还准备工作。”在当时,这种违抗政府的行为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

当行政长官收到亨利·曼德拉的回复时,立即指控亨利·曼德拉犯上作乱。尽管酋长在本部落有很大的权力,但殖民者的指控权力更大。很快,亨利·曼德拉被政府处理了,既夺走了他的财富,也夺走了他的官职。

亨利·曼德拉被剥夺了绝大多数牲畜和土地,也失去了它们带来的收入。从此,曼德拉的家族开始陷入困境。

更加不幸的事情很快就到来了,曼德拉的父亲染上严重的肺病,不久就离开了他们。家族的靠山不在了,生活更加窘迫。

1930年,亨利·曼德拉病入膏肓,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就派人把自己的好友——班图人部落的酋长大卫·达林戴波请来,并将儿子托付给他。

亨利·曼德拉对大卫·达林戴波说:“豪利沙沙是我唯一的儿子,我将他送给你做仆人。我可以用他对姐姐和朋友们说的话对你说,他的目标是拯救我们的国家,我希望你能够按照这个目标把他培养成人,让他接受教育,他会以你为榜样的。”

大卫·达林戴波对这些请求作了保证。由此,12岁的曼德拉开始在大卫·达林戴波酋长的监护下生活。亨利·曼德拉死后,曼德拉就搬进了酋长的住地姆克凯兹韦尼。

大卫·达林戴波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将曼德拉送往学校继续接受教育。在那里,曼德拉学到更多的知识——很多从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他对南非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后来的回忆录中,曼德拉详细地记录了这一切:

我们的人民在自己的国王及其大臣们的民主统治下过着和平的生活,自由地、自信地在国内各处行动,毫无障碍。那时,这个国家是我们的……我们拥有土地、森林和河流;我们开采地下的矿藏和这个美丽国土上的一切资源。我们设立并执掌自己的政府,我们管理自己的军队,我们组织自己的贸易和商业。

3.故事的熏陶

历史与现实

从历史课本中学到的知识,与从部落老人口中得到的信息的差距,让小小年纪的曼德拉一度陷入彷徨。两种完全冲突的观点,到底谁在说谎?

从学校的教科书中,曼德拉发现,学校的教科书否认南非黑人是南非原始居民。而支持这种观点的理由有两点:

1.17世纪中期之前,南非这片土地无人居住。

2.17世纪中期,白人与黑人同时到达南非,在共同开发南非的过程中,白人起着“关键”的作用。

对于这样一部被歪曲了的南非历史,南非的民族主义斗士毕克曾这样描述:

阅读这个国家的黑人历史是令人失望的。这几乎是一部长期连续失败的历史。科萨人是为了偷财富才进行战争的贼。布尔人从不向科萨人挑衅,只是为了给贼一个教训才进行讨伐……所有伟大国家的创造者们(如恰卡)是残忍的暴君,他们经常毫无道理地进攻小部落,为的是虐待他们。在历史上不仅没有客观解释,而且常常对历史事实采取骇人听闻的歪曲,那些无知的学生更是令人作呕。如果我们黑人在思想意识方面要互相帮助,我们就得重新编写我们的历史以及我们历史所产生的英雄们,他们是反对白人侵略者的核心……如果我们盼望我们的征服者写一部没有偏见的关于我们的历史,那将是天真的。我们必须批驳起源于1652年(即范·里贝克登上开普的一年)的所有虚构宣传。

在这里,插入一点史料方面的知识。根据一些史书和口头传说的资料以及南非的文物古迹等,可以发现,在1652年最早的殖民者荷兰人开始入侵南非这块土地时,南非黑人的祖先已迁入南非并已定居至少1400年;当荷兰殖民者全球扩张时,在18世纪70年代扩张到南非的德兰士瓦省、奥兰治自由邦、纳塔尔省和开普省的加姆图斯河以东时,发现几乎全部地区都居住着班图人和科伊桑人。粗略估计,这些地区居住着数以百万计的、具有社会政治组织的班图黑人和人数较少的科伊桑人,因而这些土地都属于南非的原始居民。

当然,此时的曼德拉还只是个孩子,他对这一切的认识远远没有达到毕克的境界。但他善于思考,他对在课本上看到的知识与自己从传说中所了解的故事,感到很困惑:“历史书上怎么没有我的祖先的名字?他们是偷牛贼吗?恰卡、丁干到底是什么人?”

其中,他最感兴趣的两个问题是:“为什么没有自己人民和酋长的历史?我的祖先对外来的入侵者没有反抗吗?”

每当他眨着大眼睛提出这些问题时,村里的长者都非常高兴,他们认为曼德拉与其他孩子不一样,他们便很认真地将自己从先辈那里得知的故事一五一十地告诉曼德拉,这些多半是科萨人英雄的历史。

从这些故事中,曼德拉总结出这是一部惊心动魄的历史,有开拓者的勇敢,有酋长们的果断,有当政者的机智,有篡位者的狡猾。这时候的曼德拉总是聚精会神,担心漏掉任何一个片段。

科萨人的历史

根据当地的历史资料及一些文物古迹,科萨人有非常久远的历史。流散在各地的科萨人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名叫科萨的领袖的子孙。科萨是生活在数百年前的一位勇敢的酋长,他是姆恩戈尼的儿子。

在几百年前,科萨人著名的首领根据时代来分,依次为姆恩戈尼、科萨、马兰刚、恩库西阿杜、茨哈威、西科摩、杜古和恩贡德。恩贡德有4个儿子,齐夫是长子。齐夫即位后,国泰民安,王国强盛。他的3个弟弟分别是格瓦利、赫雷克和姆旦格。

几兄弟之中,姆旦格能力最强。齐夫临死时,将国事托付给姆旦格,要他担任酋长保家卫国。齐夫当时已和帕罗的母亲结婚,尽管她已怀孕,但人们都没注意到。根据科萨人的习俗,如果一个男人死了而他的妻子尚未怀孕,村里的人应将他的妻子送回她父母家,因为她还年轻,不必穿上兽皮为死去的丈夫哭丧。这样,齐夫的妻子被送回娘家。

齐夫的妻子回家后,发现自己怀孕了,就把怀孕一事报告了姆旦格。姆旦格此时正为格瓦利和赫雷克的事情心生不满。他们两人比姆旦格年长,但嫉妒他的能力,事事都针对他。

姆旦格为人处世格外小心,当孩子出生后,姆旦格告诉族人,被送回娘家的齐夫的妻子生了一个女孩。女孩在部落中的地位非常低,格瓦利和赫雷克信以为真,没当一回事。

事实上,齐夫妻子生下的是一个男孩。他之所以隐瞒这一点,是因为担心忌恨的人可能会向孩子下毒手。然而,在当地有个习俗:每个人到16岁时,要举行成人礼。

在举行成人礼时,格瓦利发现这个“女孩子”根本不像女孩,“她”有着强壮的体魄,魁梧的身材,从外貌和体型上看,都是男孩子。

趁大伙不注意,他抽出腰间的短剑,将“她”的裤子挑掉,看了之后他吓了一跳,竟然是个男孩!根据部族的规矩,这个男扮女装的人是酋长王位的合法继承人。

这时,格瓦利气急败坏,他不甘心失去酋长之位,决定发动战争杀掉对手。这样,科萨人内部的第一次战争就打起来了。

战争的结果是格瓦利失败被杀,帕罗成为新的酋长。后来,他与姆旦格发生了矛盾,双方之间的冲突引起了特兰斯凯境内科萨人的迁移。这样,科萨人内部真正发生了分裂。

此后,由于多妻制的存在,又产生了许多新的首领,各自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在这些新王国中,有一个王位继承者叫恩盖卡。当他的父亲去世时,他还是个孩子,王国托付给摄政王主政。摄政王的权力很大,对年幼的王子影响很大。

当恩盖卡长大成人后,摄政王贪婪权力,拒绝交权,这就导致了双方支持者之间的几次部落战争。这些战争迫使科萨族再次向西斯凯地方迁移。1778年之后,科萨人在大鱼河流域同欧洲人发生冲突。随后即是南非历史上著名的“卡佛尔战争”。这些战争的结果,不仅使开普东部边界有所变动,并加速了科萨人从那里撤退;同时也使欧洲人的胃口愈来愈大,一步步蚕食南非黑人居住了几百年的土地。

从老人们代代相传的这些历史故事中,曼德拉逐渐认识到,白人不仅是自己民族的统治者,也是南非这块土地的入侵者。

曼德拉很不服气:“难道我们真的要一直任人鱼肉吗?难道我们不能反抗吗?”

黑人中的英雄

接下来的两个黑人的故事,再一次激励了曼德拉。这两个英雄是恰卡和丁干,老人们又讲起广为流传的黑人领袖恰卡和丁干的故事。

恰卡有着“非洲拿破仑”的称号。他生于1783年,此时正是白人逐步从开普向东扩张的时候。恰卡的父亲名叫森桑加科纳,为姆塞思瓦部落联盟中祖鲁部落的酋长,祖鲁人也是南非班图人的一支。当恰卡22岁时,加入了姆塞思瓦部落酋长丁吉斯瓦约的军队。

由于他作战勇敢,在他的父亲去世后,他成为新的领袖。经过几年的征战,恰卡扫平了周围地区,征服了所有的小部落,完成了统一祖鲁族的大业。这样,一个统一的、多部落的、独裁的和组织严密的军事国家在非洲的东南角诞生了。

恰卡是军事方面难得的奇才,除了出色的军事指挥和领导能力,在技战术方面才能突出,而且还改革了武器装备和战术,这使他的军队提高了战斗力。他的部队曾一度达到3万人。

在数十年的东征西战的过程中,恰卡的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祖鲁王国,100多个部落并入祖鲁王国,地域面积非常大,达200万平方公里,包括南非南部沿海地区和夸祖鲁、纳塔尔地区,人口约25万。

当然,征服者所造成的后果也非常可怕。恰卡的大军所到之处,白骨累累、哀鸿遍野。据估计约有200万人丧生,其中大部分死者属于被征服部族。

另一个黑人英雄则是丁干,他是恰卡的兄弟,他于1828年发动宫廷政变夺得王位,担任祖鲁部落首领。

此时的非洲,殖民统治加剧,布尔人实行的是奴隶制度,为了维持自己的奴隶制度,保证自己的利益,实行大迁徙。

布尔人迁徙的目的地便是祖鲁王国的领地。1837年10月,布尔人首领雷提夫带领一支军队朝祖鲁王国进发,决定占领祖鲁王国的土地,建立自己的家园。

当时的祖鲁王国刚刚经历过内战,战斗力大大削弱。经过慎重考虑,丁干采取缓兵之计,以便争取时间恢复战斗力,组织有效抵抗。他向雷提夫提出,如布尔人能替他追回被偷走的牛群,他将考虑向布尔人提供居留地。

雷提夫远道而来,不敢轻易发动进攻,便借坡下驴,答应这个条件。

1838年2月,雷提夫追回了部分牲口,随后即“带领70名壮士再次去见丁干”,胁迫丁干在割让乌姆齐姆武布河以南地区的文件上签字。

但此时,布尔军队已越过德拉肯斯山,侵占了图盖拉河和布须曼河之间的地区。

这时丁干决定先发制人,他借口检阅军队,把他的武士全部集合起来,趁机发动攻势。这样,雷提夫及其随从全部被抓获处死。随后,祖鲁军队将布尔人在纳塔尔建立的据点摧毁。

不久之后,另一批布尔人在首领比勒陀利乌斯的率领下赶来救援,经过激烈的战斗,双方都伤亡惨重。

在这次战斗中,祖鲁军约3000人战死,恩康姆河被鲜血染红,以后被称为“血河”,此役则被称为“血河之役”。此后,丁干向北撤退。1840年1月,他的兄弟姆潘达勾结布尔人,袭击丁干的部队。后来,丁干被抓住,被凌迟处死。

如今,南非黑人为纪念丁干这位反殖民主义的英雄,仍将12月26日称为“丁干日”。

喜欢思考的少年

恰卡与丁干是南非的英雄,至于科萨族人有没有自己的英雄,这是曼德拉急切想搞清楚的事情。

部落的老人告诉曼德拉,科萨人曾经反抗殖民入侵,发生过9次战斗,其中马卡纳和农夸希是科萨当之无愧的英雄。

殖民者为了消灭敌人,对科萨人采取离间政策,引起了科萨人的内部分裂。科萨人酋长恩德兰比为了团结一致抗击英国侵略者就与马卡纳联合。马卡纳是著名的“先知”,他宣称自己是上帝派来驱逐欧洲人的。他不仅会催眠术,同时左手拿标枪,因而也被称为“左撇子”。

1818年,马卡纳和恩德兰比组成联合部队,在东伦敦附近打败了英国人扶植的盖卡。盖卡向英国人求援,导致卡佛尔战争爆发。

英国殖民者借助先进的武器打败了科萨人,抢走了很多的财物。英国殖民军撤退后,恩德兰比与马卡纳重新集合部队,渡过大鱼河,于1819年向格雷厄姆斯敦进攻。

由于英国殖民军攻势强劲,这次进攻失败了,英军乘势侵占了大鱼河和凯河之间的地区,大肆屠杀科萨人。为了结束这场大屠杀,马卡纳亲赴英军营地前去谈判。英国殖民者提出的条件是:流放马卡纳。为了使科萨人免于被屠杀,他答应了殖民者的要求,被流放到罗本岛。

尽管被流放到罗本岛,但马卡纳依旧坚持抵抗。1820年,他领导囚犯暴动,不幸淹死于海中。

马卡纳虽然死了,但他对科萨人的影响力还在。同时,科萨人的古老宗教也为“先知”的产生和“预言”的传播创造了条件。1856年,一个名叫农夸希的科萨少女产生了一系列幻觉,说科萨人的祖先们向农夸希显灵了,他们会发动强大的力量赶走白人。到那时,粮仓丰盈、牛羊无数,所有科萨人都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农夸希强调,要发动强大的力量,必须在3个月内将所有的牲畜和粮食全部毁掉。

在当时这也是一个办法,让殖民者兴奋而来,空手而回,进而认为这是一块贫瘠之地,以后不会再来。

这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数,结果可想而知:2.5万人饿死,10万人向东迁徙,离开了祖辈生长的地方,4万人迁到开普,成为殖民者种植园的农场工人。这一场灾难给科萨人的抵抗运动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作用。

从老人嘴里,曼德拉还听到很多在教会学校历史课中没有讲过的近年来的事件,特别是白人政权在布尔霍克的屠杀和对邦德尔斯瓦特族的轰炸,在他幼年的脑海里留下了痛苦的印记。

对于这些口述历史,曼德拉不能忘怀,在一次访谈中,他说:

长老们常讲述我们的祖先为保卫祖国而进行的战斗,还讲述那些英雄岁月里将军们和士兵们的英勇行为。祖鲁人中的丁干和班巴塔,科萨人中的欣查、马卡纳、恩德兰比,以及北方的塞库库尼等人,这些名字为人们提起,作为整个非洲民族的骄傲和光荣。从自己家族的遭遇、村庄变迁和民族兴衰的历史中,我想了很多很多,也懂了很多很多。我暗自下定决心,要改变现在的世界,将黑人从白人种族主义残酷统治下解放出来。

曼德拉的父亲死后,曼德拉就到姆克凯兹韦尼读书。丧父之痛以及与母亲和姐姐的离别之苦在曼德拉的心灵上留下了阴影。然而,他勇敢地抬起头,面对新的生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