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一次担任主编
我的第一本书,准确地说,我担任主编的第一本书《新闻写作》,诞生于1975年夏天。其实在此之前,1973年9月我刚调回复旦新闻系的时候,因为暂时没有安排教学任务,领导曾让我编过一本关于调查研究的综合资料,不过那主要是供内部参考的一种油印本,不能算为正式出版物,因而称不上是我的第一本书。我之所以会成为《新闻写作》这本书的主编,乃因为我是75届毕业生的班主任。按惯例,毕业班同学在离开校门的最后半年里,都会被安排校外毕业实习任务。75届同样如此。我和采访写作教研室的另一位老师,负责组织班上七八位“尖子”学生,留在学校编写一本介绍报纸常用文体基本写作知识的书,作为该毕业班赠给母校的纪念礼物。由于我有过六七年新闻工作的经历,系领导要我担任这本书的主编。
当时还处在“文革”后期。在“文科要以社会为工厂”,特别是在“结合战斗任务组织教学”的特殊背景下,我们通过到新闻单位作简单调查,很快确定了报纸的常用文体不外乎是:消息、通讯、小故事、调查报告、工作总结(亦称经验总结)、小评论、大批判文章与情况反映(亦称“内参”)。经过阅读有关资料,反复讨论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我们逐步明确了每种文体的编写框架:以简明扼要地介绍基本的写作知识作为主体,附带有范文精选和作品评析。全书要体现“简明、通俗、实用”的风格特色。至于基本写作知识,应涵盖该种文体的特点、种类、地位、作用、写作要领以及必须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选文和评析都力求简而约、少而精。很显然,这是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多快好省的编写方案。
编写方案很快得到系领导的首肯。根据编写任务,我们首先将这些“尖子”学生分为四组,每组承包两种文体,还指定其中一人负责,并明确了编写的时间节点:三个月内拿出初稿,毕业离校前正式定稿。任务明确后,各小组都制定了行动计划,一般都先走出去搞社会调研,虚心向新闻单位的采编人员求教,向基层负责政宣工作的干部求教,向广大报刊通讯员和写作爱好者求教,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心中基本有谱以后,各组再作内部分工:或一人以执笔为主,一人以组稿为主;或每人各负责一种文体,最后相互统稿。其间,我们根据工作进展情况,不定期召开全体人员会议,每次都先由各组汇报编写进度,交流现有成果,相互取长补短。对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通过相互讨论,集思广益,取得共识;对宏观层面反映出来的问题,则由我负责向系领导反映,尽可能及时予以解决。由于这些学生多半来自“工农兵”第一线,综合素质比较好,不少都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和活动能力,个别同学特别成熟,年龄与我相差无几,因而工作很快打开了局面,比我预料的不知要好多少。说实在的,在具体指导这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尽管从确定指导思想、编写提纲、布局谋篇、文字表达到合成定稿,我投入了大量时间,付出了不少心血和汗水,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同学们的编写热情和治学态度同样令我十分感佩,留下了美好而又难忘的印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编写小组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经过150多个日日夜夜,这本约40万字的教学成果终于如期完成,受到了系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认为这是历届毕业生中留给母校最珍贵的礼品之一。
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为了赶上9月初开学后能用上这本书,经系领导同意,我和同在采访与写作教研室的楼灿文老师,冒着高温酷暑,一路劳顿来到皖南屯溪印刷厂,向下放在那里当厂长的大学同窗学友何慧娴求援。这位同学厂长十分帮忙,马上调集骨干力量加班加点赶印,我和楼老师则在现场校正,使原定完成出厂的时间大大提前,一天也没有耽误开学后的使用。
这本书的后发效应特别让人振奋,它赢来了一举三得的回报:第一,全国30余家省级报纸的内部业务刊物,陆续连载了这本书的主要章节,《解放日报》还以《报纸常用文体的写作》为书名出了单行本,广为印发;第二,上海市教育局将此书简编为《新闻写作函授教材》,在本市和兄弟省市的新闻写作函授学员中普遍使用。我还以此书中的《小评论的写作》为教材,在上海电视台搞过一次教学实况直播;这本书作为复旦大学新闻系乃至全国不少新闻院校的教材,被沿用多年。
当然,今天来看,这本书从指导思想、编写原则到录入范文,都不免打上那个特定年代的烙印,我们应该以历史的眼光去对待它。但这毕竟是我第一次当了一回主编,感觉特别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