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梦魂常向故乡驰
——鲁迅在绍兴(1881—1898)
“汝南周”的后人
稽山千岩竞秀,鉴湖明澈如镜。我们祖国的如画江山,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世世代代哺育了多少仁人志士!
但是,中华民族的近代是一个蒙尘的时代。一八四〇年,西方列强用炮舰敲开了古老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从此,我们这个西方冒险家眼中的“东方黄金世界”,便迅速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十一年后,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终于爆发。束长发、裹头巾的起义军血洒郊原,艰苦鏖战,驰驱十七省。然而,由于中国社会新生的阶级——工业无产阶级还在孕育之中,这场持续了十四年的农民起义终因缺乏正确领导而不可避免地陷于失败。
神州大地,风雨如磐;镜水稽山,黯然失色。就是在这样一个国运艰难、危机四伏的年代,鲁迅在被称为“报仇雪耻之国,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山清水秀之乡”的浙江绍兴呱呱坠地了。他诞生在一八八一年九月二十五日。这时,上距鸦片战争爆发四十一年、太平天国失败十七年。鲁迅诞生之后,按照绍兴的习俗,家人依次给他品尝了五种东西:醋、盐、黄连、钩藤、糖,象征他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先要备尝酸辛,经历磨难,最后才能体味到人生的甘甜。事实也恰恰如此,这个被长辈爱称为“胡羊尾巴”的聪慧灵巧的孩子,自从来到人间,就跟我们的国家、民族一起,过早地承担着时代的忧患。
鲁迅本姓周,小名阿张,本名樟寿,初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改名树人。比较可靠的说法是,绍兴周氏房族的一世祖周逸斋自十六世纪明正德年间(1506—1521)迁居绍兴城内竹园桥。所谓“逸斋”,其实就是名字失传的意思。但自二世祖开始就有姓有名了。从四百年前直到鲁迅诞生,已经传到十四代。旧时代的望族都有尚古追远的倾向。周作人后来调侃说,绍兴周氏如果一定要把始祖往上推溯,似乎也可以硬说是周公之后,大家弄惯了也不以为笑。而实际上,周本是个国名,在今陕西岐山县,皇室姓姬。
在绍兴周氏家族心目中,他们的“远祖”并不是周公,而是北宋时代的理学家周敦颐。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因《爱莲说》而闻名于世。宋代曾被封为“汝南(在河南中部)伯”,故有“汝南周”之称。鲁迅祖父周介孚在清同治乙卯科《浙江乡试朱卷》亲笔填写的履历中说:“始祖元公,宋封汝南伯,元封道国公,学者称濂溪先生,从祀文庙。”
还有一个例证,就是鲁迅父亲中秀才之后,鲁迅的外祖父给他祖父周介孚写了一封贺信,其中有两句是:“雅居中翰之班,爱莲名噪;秀看后英之茁,采藻声传。”大意是:昔日介孚公中进士钦点翰林,连远祖周敦颐也因之沾光,名噪一时;今看周伯宜茁壮成材,中了秀才,文脉代代相传,令人欣喜。贺信当然说的是一些吉祥话,但也说明绍兴周家确以周敦颐之后为荣。
绍兴周氏以周敦颐为“远祖”另有一个旁证。周建人回忆,周家的夜航船上也高举着“汝南周”的灯笼。绍兴水乡,城门有旱门也有很多水门,如东郭门、昌安门、都泗门、值利门……鲁迅家人乘船夜归经过水门,为避免管城门的盘查,船老大就高举一个大灯笼,上书“汝南周”三个大字。管城门的见到这个灯笼便喊:“好,好!请开船吧!”当然,追宗认祖,更值得重视的是先人美德对后人的实际影响。
一九〇〇年秋天,鲁迅写了一首七律《莲蓬人》:“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鹭影不来秋瑟瑟,芦花伴宿露瀼瀼。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这首诗起联两句,用极其概括的笔触,直接点出了莲蓬的生活环境:莲蓬处在仙人的国度里,以菱叶为裳,以荇菜为带,风定之后,碧玉般的躯体散发出淡淡清香。这是何等高洁!颔联二句,以工整的对仗,情味至浓地渲染出秋天的氛围:在萧瑟的秋天,鹭鸶已经渺无踪迹,只有那白头芦花,还在浓霜的侵凌下与莲蓬结伴。颈联两句,描绘出莲蓬淡雅纯净的风姿,述其形,摄其神。末联由写景转入议论,希望莲蓬跟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亭亭净植,傲然不群,在污浊的尘世保持高尚的节操。可见,周敦颐的《爱莲说》,已经成为了跟鲁迅一脉相承的精神纽带。
- 见《鲁迅的故家·四百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