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布谷

又闻布谷

李瑛

北京,春雨初停,窗外忽传来少有的布谷鸟的叫声,猛然想起1942年我在河北老家小村初学写作时发表的第一首诗《播谷鸟的故事》,到今年整整七十年了。

绿油油的五月,细雨初停

传来声声布谷的啼鸣

多么熟悉的乡野的歌声

今天竟啼在喧嚣的大城

是七十年前催我播种的那只么

那是兵荒马乱的年代

直唤得咯血,也无人出耕

断垣残壁间疯长着野草丛丛

世界这么大,时间又这么久

你怎么会来到这里找到了我

为寻找,你一定奔波得很苦

可好?你的翅膀、趾爪、眼睛

七十年过得可真不容易

如今,我已年老,你却依然年轻

感谢你使我又遇到当年的自己

风停雨霁,可是一场真实的梦

(选自2013年4月《光明日报》)

导读

这首诗和诗人七十年前的诗歌《播谷鸟的故事》有一个对照,这里面时间的洪流是凝固的波浪,让人惊心。一声布谷鸟,让一个老人的思绪回到了七十年前,今夕何夕的生命感油然而生。“世界这么大,时间又这么久”,这是一种强烈的空无感,一种漫长的煎熬,而布谷鸟作为一个精灵又出现了,它找到了诗人。这寻找的过程让“我”联想到太多苦痛,然而到头来依然是一场空,犹如布谷鸟唤不来播种的人,无论是七十年前的断垣残壁,还是现在喧嚣的大城,都没有谷粒生长的土地,也没有等待“我”回归的家园。(李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