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岩

吕岩

【吕岩】一名岩客,字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其里籍、生卒年均不详。

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在所有的农活中,放牛是比较轻松愉快的活儿,因为牛是一种温驯的家畜,不干活时,只会低头吃草。所以放牛的活儿,一般由十岁以下的男童担当,称为放牛娃或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两句是对仗,一句写牧场的开阔,原野上水草丰茂。也意味着牧童活动空间的开阔,牛吃草时只需看着。几个放牛娃在一起,可以玩得非常开心。一句写吹笛——“笛弄晚风三四声”。因为悠闲,而笛子可以自制,所以牧童大都习此。黄昏回家的路上,在牛背上吹上一曲,在旁人眼中,格外富于诗意。句中的“六七”“三四”都不是确切的数目,而带有写意的性质,分别表现原野的开阔,衬托乡村的宁静。

“归来饱饭黄昏后”在时间上紧承上文的收工,写牧童的生活要求简单,吃饱了就感到幸福。末句“不脱蓑衣卧月明”,极富画面感,也极富诗意。“不脱蓑衣”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好的习惯,入诗却能表现牧童的爱好自由、率性而为、无拘无束。“卧”的宾语本应是床具,作者写作“卧月明”,就把月光一并纳入句中,以见夜色之美。此诗具有牧歌的情调,表现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