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且说父亲和儿子(下)

第二讲 且说父亲和儿子(下)

我们在上一讲,主要通过《五猖会》和《父亲的病》这两个文本的阅读,从感性上感悟父亲与儿子之间的生命的缠绕;这一堂课,我们要从理性的层面,来讨论父亲与儿子的关系。我们的阅读文本是鲁迅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对其基本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因此,我们不准备逐字逐句地来阅读,而是从中抽出三个问题来作讨论。

首先,我们要注意文章的题目:“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来讨论?鲁迅交代得很清楚:“我作这一篇文的本意,其实是想研究怎样改革家庭。”这是一个典型的“五四”命题。因为“五四”那一代人认为,要改革中国社会,就需要从“改革家庭”入手。那么,在他们看来,中国的家庭关系出了什么问题需要改革呢?鲁迅说:“中国亲权重,父权更重,所以尤想对于从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父子问题,发表一点意见。”大家注意:鲁迅在讨论父子关系时,一开始就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权力”的问题。(板书:权力)什么叫“父权”?下面鲁迅有一个说明:就是认为“父对于子,有绝对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而在“五四”时期维护这样的父权观的,是大有人在的,就是鲁迅所说的“圣人之徒”。具体来说,就是著名的古文学家林琴南,他当时写了一封信给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指责蔡校长支持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这些“新派教授”,并且给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加上两个罪名,说他们“动摇了两样东西”,一是“覆孔孟”,二是“铲伦常”。所谓“伦常”,就是指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的伦理,如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君臣关系,等等。传统儒家有“三纲”之说,就是“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为臣纲”。(板书:三纲)什么叫“纲”?字典上说,就是把渔网提起来的那根绳子,所以有“提纲挈领”、“纲举目张”这些成语。所谓“三纲”就是强调,在父子、夫妻、君臣关系中,占据“拎起来”的主导地位的应该是父亲、丈夫和君主,他们对儿子、妻子、臣民享有绝对的权力,儿、妻、臣要绝对地无条件地服从父、夫、君,由此建立起一个从家庭到国家的绝对的统治与服从的伦理秩序。这样的统治秩序是以家庭为基础的,也就是说,“三纲”是以“父为子纲”为基础的,(板书:父为子纲)“夫权”和“君权”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看作是“父权”的扩大。而且这三纲伦理以及背后的三大权力,都是神圣不可动摇,不可侵犯的。而五四新文化运动,恰恰要对此提出怀疑:“从来如此,便对吗?”鲁迅说,他要“对于从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父子问题,发表一点意见”,就是这样的自觉的挑战;而选择父子问题来谈,就是因为“父权”是基础,因此,他的批判矛头是指向整个“三纲”伦理秩序的,目的是要推动家庭关系的改革,进而推动社会的改革。这样的怀疑和批判,自然要打破既定秩序,触犯既得利益,如鲁迅所说,因此,就必然要遭到“‘铲伦常’‘禽兽行’之类的恶名”。在我看来,这样的问题今天也依然存在:在有些人眼里,儒家所提出的“三纲”伦理,及其背后的三大权力,连同儒家本身,依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你要对儒家学说提出怀疑、批判,你要对父权、夫权,特别是君权提出挑战,那都是大逆不道的。我们在前一讲里提到鲁迅的问题,也是我们的问题;今天我们的讨论,也依然如此:我们也要把自己摆进去,和鲁迅一起探讨。

现在,我们就懂得鲁迅文章的题目《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深意了。按照前面说的“父为子纲”的伦理秩序,父亲永远是对的,父亲的绝对权威是永远都要维护的,家庭关系中出现了问题,责任永远是在儿女身上,因此,所应该讨论的问题永远是“我们怎样做儿女”。现在,鲁迅要翻过来讨论“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这本身就是一场深刻的伦理变革。这就是说,在父权占支配地位的传统社会里,只需要讨论子女如何适应、服从父母的不容置疑的一切要求和命令。只有在“五四”思想启蒙运动中,发现和确立了儿童(子女)的独立价值以后,才会有“我们怎样做父亲”的反省。而由强调“怎样做子女”到强调“怎样做父亲”本身,就意味着一个观念的转变:由“长者本位”转向“幼者本位”。(板书:长者本位,幼者本位)——这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一个问题,主要是弄清楚,鲁迅提出问题的思想文化背景和他的针对性,属于我第一堂课所说的“导游”的“背景材料介绍”。

现在,我们来讨论第二个问题,也就是具体地“看风景”。鲁迅既然以“三纲”伦理里的绝对“父权”为质疑对象,就必须追问:这样的绝对“父权”的依据在哪里,支撑它的观念是什么?鲁迅发现,父权的理由说起来也很简单:我作为父亲,把儿子生育出来,养育成人,我就有恩于你;(板书:有恩)因为有恩于你,你就必须报答,你属于我,你就必须服从。正是这个“有恩论”成为维护绝对父权的伦理观的一个基础,一个核心命题。因此,要动摇这样的伦理观,就必须回答这个问题:父亲对儿子究竟有没有恩?而鲁迅的回答也是毫不犹豫,十分明确的,就是文章第十段开头所说的:“父子之间没有什么恩”。(板书:没有恩)同学们把这句话用着重号标出来:这是这篇文章的一个核心论点,下面我们要讨论的许多问题都是由此引申出来的。

但正如鲁迅所说,这一论断“实是招致‘圣人之徒’面红耳赤的一大原因”。恐怕同学们也很难接受,你们至今所受到的教育也还是这样的“有恩论”。但请大家不要急于反驳,而要先回到课文中去,弄清楚鲁迅的理由是什么,他是怎样论证自己的观点的;然后,再来想想,他的观点和论证有没有道理;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其实也是阅读文章、讨论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态度:首先要尊重作者,尊重讨论对手,要学会正确地把握和理解别人的观点,倾听别人的意见,切忌一听见和自己不同的意见,连对方的观点、理由都没搞清楚,就急忙“反击”;然后,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既不盲从,也不盲目反对;最后,还要学会准确而充分地阐明自己的观点。

我们先进行第一步:看看课文中是怎么论证的。哪位同学先发言?

【学生一】 鲁迅自己说得很清楚,就是第五自然段里那段话:“我现在心以为然的道理,极其简单。便是依据生物学界的现象,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这生命;三要发展这生命(就是进化)。生物都这样做,父亲也就是这样做。”

【钱】 很好。这正是鲁迅整篇文章论证的理论依据,这就是鲁迅后文所说的“生物学真理”。这也是一个“纲”:把它抓住,全篇文章就拎起来了。你怎么理解这段话?

【学生一】 我感兴趣的是最后一句话:“生物都这样做,父亲也就是这样做。”但我还是不大明白:鲁迅为什么要这样强调“生物”和“父亲”的一致呢?

【钱】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同学们可以就此发表意见。

【学生二】 鲁迅说他要“对于从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父子问题,发表一点意见”,也就是说,“父亲”身上是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光圈的。现在,鲁迅强调父亲不过是和生物一样去做,是不是就是要打破这样的神圣性?

【钱】 说得太好了。这是我备课时原来没有想到的,也算是这位同学自己的一个发现吧。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三】 我注意到文章后面其实是有呼应的。在第十一段里,谈到“并不用‘恩’,却给生物一种天性,我们称他为‘爱’。动物界中除了生子数目太多——爱不周到的如鱼类之外,总是挚爱他的幼子”。鲁迅说:“生物都这样做,父亲也就是这样做”,都是出于这样的“天性”的“爱”,而不是“恩”。

【钱】 这位同学能注意到鲁迅自己的论述,这很好。而鲁迅的这段论述确实非常重要:他提出了一个和“恩”的观念相对的“天性的爱”的观念,(板书:天性的爱)就是说,父亲对子女的养育,是出于“天性的爱”,而不是要对子女施“恩”,这一点,人和动物是一样的,老鹰照料它的幼雏,就是出于本能,它会一边照料一边说“我有恩于你,你必须报答我”吗?(众生笑)我还要请同学们注意下一段的一句话:“一个村妇哺乳婴儿的时候,决不想到自己正在施恩。”这也是一个有力的论据:村妇没有文化,但她也就更接近于人的自然本性,更容易表现出天性的爱,而不受“恩”这类后天加上的观念的影响。

以上我们讨论了第五自然段那段话(我们说过这是全文的论证基础)最后一句的意思,前面有关“保存生命”、“延续生命”、“发展生命”的论述,又应该怎样理解呢?鲁迅在下文有进一步的展开。请大家看看鲁迅是怎么说的?

【学生四】 就在第六段:“食欲是保存自己,保存现在生命的事;性欲是保存后裔,保存永久生命的事。饮食并非罪恶,并非不净;性交也就并非罪恶,并非不净。饮食的结果,养活了自己,对于自己没有恩;性交的结果,生出子女,对于子女当然也算不了恩。”但我不明白,鲁迅为什么要把食欲和性欲放在一起讨论?

【钱】 这其实正是对前文所说的生物(包括人)的本能的一个展开。食与性,就是生物(包括人)的两大本能,都是出于“保存生命”和“延续生命”的需要。鲁迅要强调的是,“性交”而“生出子女”,“饮食”而“养活自己”,是同一性质的事,没有什么神秘,也没有什么特别,更不是神圣的事,自然无恩可言:大概不会有人认为让肚皮吃饱了,是有恩于自己的吧。(众生笑)

【学生五】 我觉得紧接着下面一句话也很重要:“前前后后,都向生命的长途走去,仅有先后的不同,分不出谁受谁的恩典。”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你是父亲,我是儿子,但我们在生命的长途中都是平等的,只是出生在这个世界上,有先后不同而已,是谈不上谁对谁有恩的。

【钱】 说得很好,我再来发挥一下。请大家注意文章第二段的这句话:“祖父子孙,本来各各都只是生命的桥梁的一级,决不是固定不易的。现在的子,便是将来的父,也便是将来的祖。”这就是说,每一个人,既是“人之子”,接受上一代(祖父母,父母)的养育;同时,又是(或将要是)“人之父”,要担负起生养再下一代的责任。其实都在尽义务,尽“延续和发展生命”的义务。(板书:义务)比如诸位,现在是“人之子”,父母对你们尽生养的义务;但如鲁迅所说,你们又是“候补之父”,也就是说,你们迟早要成为“人之父”,(众生笑)又要为你们的儿女尽生养的义务。这样,每个人都从“父子间没有什么恩”的观念出发,一代一代地为下一代做牺牲,尽义务,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使“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这样,人类就能够得到健全的发展,社会就会不断进步。如果相反,按“父母有恩于子女”的观念去做,每一代都对下一代享有绝对的支配权,压抑儿女的发展,要求他们无条件地为自己做牺牲,那就只能导致人类的萎缩和社会的停顿。

讨论到这里,我们可以作一个小结。鲁迅说“父子间没有什么恩”,理由主要是两条,有两个关键词:一是生养子女是出于“天性的爱”,一是生养子女是为人类生命的健全发展“尽义务”,都不是施恩,也谈不上有恩。

在弄懂了鲁迅的本意和论证依据、方法以后,我们就可以来进行评论了。同学们不妨谈谈你们对鲁迅的“无恩论”的看法。

【学生六】 鲁迅讲得虽然也很有道理,但我还是觉得说“父子之间没有恩”,至少是在感情上很难接受。我理解,父母对子女的“恩”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这样的“恩爱”,是不能否定的。普通人对你的爱,你都要报恩,所谓“点滴之恩,涌泉相报”,何况父母的生养之恩。

【学生七】 我觉得这里可能有两个概念,需要区分。刚才那位同学说的是“恩爱”,而我注意到鲁迅说的是“施恩”,这个“恩”就有“恩赐”的意思,它使我想起君王对臣民的“施恩”,那是居高临下“恩赐”,是要你“感恩戴德”,服从于他,是没有爱的。

【钱】 我同意这位同学的辨析。我们还是要回到一开始就提出的“父权”问题上去,所谓“有恩”,背后是一个权力和权利问题。请同学们注意:鲁迅在第十段作出“父子之间没有什么恩”这一判断以后,紧接着有一个分析:“他们的误点,便在长者本位与利己思想,权力思想很重,义务思想和责任心却很轻。以为父子关系,只须‘父兮生我’一件事,幼者的全部,便应为长者所有。尤其堕落的,是因此责望报偿,以为幼者的全部,理该做长者的牺牲。”可见在鲁迅看来,“有恩论”的要害在于,借有恩而把儿女看作是自己的所有物,于是就拥有了绝对的支配权,要求儿女无条件地服从自己,为自己牺牲,这样的权力、权利意识(板书:权力,权利)和鲁迅所要强调的义务意识是完全对立的。

我这里还要补充一点:鲁迅之所以如此强烈地反对父权,是和我们上一堂课所讲的他的痛苦的童年记忆紧密相连的。他的父亲那样独断地要求他背书,而全然不考虑儿子的意愿和要求,儿子除了服从绝无其他选择,就是因为父亲拥有了绝对的支配权。而卡夫卡把这样的父权看作是一个暴君现象,更是从父权的背后看到了专制,而在鲁迅和卡夫卡看来,这样的家庭专制主义正是国家专制主义的基础。一切对人的人身控制和精神统治都是鲁迅、卡夫卡这样的独立的知识分子绝对不能接受,必然坚决反对的。

【学生八】 但我对鲁迅的论证方法还是有一点疑问,我觉得他的“生物学真理”恐怕有问题,人和动物毕竟有区别,人的伦理学和进化论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钱】 你的这个意见很有挑战性。这涉及到鲁迅及“五四”那一代人对人的理解。简单地说,是有两个方面的,用当时的说法,就是“人性是兽性和神性的统一”。(板书:人性:兽性和神性的统一)一方面,是“兽性”,强调人的生物性、动物性,强调人和动物一样的本能、本性,例如鲁迅在本文中所说的食欲、性欲的合理性,由此引出的是对“天性的爱”的肯定;另一方面,又强调人和动物、生物的不同,主要是人有精神的追求,也就是“神性”。像性交就不完全是生物性的,它还有爱情为基础的精神的升华,所以鲁迅说夫妻是“新生命的创造者”,父母对子女的爱,包括了我们在下面还要详加讨论的“理解”、“指导”、“解放”,这都超越了生物性的本能。因此,鲁迅的立论,实际上是建立在人的生物性和精神性的统一的基础上的。当然,鲁迅对人、人性、人与人关系的认识,也是有发展的。比如到30年代,鲁迅受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的影响,强调人与人之间还存在着“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这就更是超越了人的生物性认识了。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们在课下再作深入讨论吧。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强调“父子之间没有什么恩”,会不会导致对父母、子女之间的爱的否定呢?这就是我们所要讨论的第三个问题:鲁迅在否认了“有恩论”之后,又提出了自己的正面观点,这就是我们已经提到的,对“天性的爱”的提倡。

鲁迅在第十一段,对“天性的爱”有一个明确的概括,说这是“离绝了交换关系利害关系的爱”。(板书:离绝交换关系利害关系)这是本文又一个核心观点,请同学们用着重号标示出来。这里有两层意思:一个是“离绝利害关系”,这就是我们在前面的讨论中说的,要摆脱传统父子关系中的权力关系;一个是“离绝交换关系”,这就是要摆脱现代商业社会里的利益关系,把生儿育女看作是投资,企图得到报偿,如鲁迅所说,这样的“买卖行为”就“丝毫没有价值了”。问题是这样地建立在利害关系和交换关系基础上的所谓“爱”,在中国社会是根深蒂固的,而且一直延续到当下;但在鲁迅看来,这是对父母、子女间的真正的爱的一种扭曲,他提出“天性的爱”的命题,就是要从这样的扭曲中解脱出来,恢复人的本性的爱。这样的爱,是建立在天然的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是无须说出理由的,因而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是一种人之为人的本能和天职。

这同时也就是做人的一个底线。就是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无条件地爱你的父母和你的子女,都要尽侍奉父母、养育子女的人的义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任何理由(不管它看起来多么“充足”、“正当”,多么“神圣”),伤害自己的父母和子女。

否则,就如我们在前一讲所引述的卡夫卡在《给朋友的信》中所说,“我们就不是人”。——按照鲁迅的说法,恐怕连禽兽都不如。

【学生九】 我有一个疑问,如果父子之间发生了冲突,比如说,我违背了父亲的意愿,作出了另外的选择,父亲肯定会伤心,这是不是一种伤害呢?

【钱】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这里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前面讨论一再强调的,父子之间不存在权力关系,父和子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儿子当然应该尊重父亲的意见,但也应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这样,父子之间是难免发生冲突的,像鲁迅《五猖会》所描写的那样,即使没有发生正面的对抗,在心灵上的创伤也是不必回避的。但是,现在我们又要强调另一方面,就是我们在上一讲中所讨论的,父子之间因为血缘关系而存在着生命的纠缠,即使发生冲突,也绝不能分离,爱依然存在,并决定一切。过去我们有一种说法,叫“大义灭亲”,(板书:大义灭亲?)这也是应该质疑的。因为它把所谓“大义”置于父母、子女爱之上,否认了鲁迅所强调的“天性的爱”的绝对性;更重要的是,它主张因“大义”而“灭”亲,会导致父母、子女之间的残杀,这样的悲剧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但我认为是应该吸取的教训:子女可以选择和父母完全不同的道路,但绝不能以父母为敌,划清界限,以致暴力的伤害,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当然,如这位同学所说,这样的不同选择,或对父母意志的违背,是会造成某种感情的伤害,但也应该把这样的伤害减到最低限度,而且也要做事后的弥补和恢复。一定要记住这一点:父母、子女之间的“天性的爱”,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是至高无上的。

最后,还要说一点:在鲁迅看来,这样的“天性的爱”不仅应存在于父母、子女之间,还要把它扩大,这就是他所说的,“觉醒的人,此后应将这天性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这是鲁迅那一代人的一个选择:他们作为首先“觉醒的人”,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巨大黑暗,又无能为力,只能从自己做起,率先解放了自己的子女,然后把对子女的无私的爱,扩展到年轻一代,用自己的爱和牺牲,换来越来越多的“后起的新人”的觉醒。鲁迅给自己这样的首先“觉醒的人”,规定了三个任务:一是“理解”。(板书:理解)他说,人们总是把孩子(自己的子女和所有的青少年)看作是“成人的准备”,或者是“缩小的成人”,就是不承认青少年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阶段,有“与成年人截然不同”的“世界”,这都是可悲的误解。他提出要“理解”,就是要承认并尊重孩子的独立价值和独立人格,而且还要“以孩子为本位”,而不能以成年人的思想、逻辑强加于孩子。其二,便是“指导”,(板书:指导)父母、成年人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当然应该对儿女、青少年尽指导之责。但鲁迅强调,“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这也是抓住了要害的:因为有太多的父母和成年人,只是习惯于对子女、年轻人下“命令”,而完全不懂得“协商”,这一点同学们大概是深有体会的吧。(众生笑)第三,便是“解放”,(板书:解放)也就是一切“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写到这里,鲁迅就对他的文章题目提出的问题:“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作出了全面的回答,就是一“理解”,二“指导”,三“解放”,最终使子女成为“独立的人”。我想,同学们读到这里,也会有一种深深的感动:因为这样真正理解我们,尊重我们,爱护我们并引导我们成人的年长者实在太难得了。

我们也因此对鲁迅有了更深切的理解。鲁迅是谁?他在文章结尾,有一个“自画像”。同学们请看文章倒数第二段,并用着重号标示出来——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指年轻一代,大概也应该包括在座的诸位)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板书:肩住黑暗的闸门,幸福,合理)

这是文章的第三个核心论点。鲁迅是把自己看作是由黑暗的中国、社会到光明的中国、社会过渡的桥梁的。这里讲的“因袭的重担”,是指历史沿袭下来的旧思想的精神重担,也可以说是“历史的包袱”吧,鲁迅认为这样的沉重的历史包袱是应该由自己背起来的,不应该去影响年轻一代。如果说,黑暗中国是一个“铁屋子”,那么,自己的历史使命就是先打开那“黑暗的闸门”,用自己的肩膀扛住(“肩住”),铁屋子里的年轻人就可以从打开的缝隙里逃出,获得新生。而他自己,则将最后和黑暗同归于尽。

这样的为年轻一代,为国家、民族和人类的光明的未来自我牺牲的精神,是十分感人的,(板书:牺牲精神)这也是我们所说的“鲁迅精神”的一个核心。

鲁迅也因此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永恒的形象:一位自己“肩住了黑暗的闸门”的伟大的“人之父”。

我这里正好带来了三幅画,都是著名画家裘沙、王伟君夫妇根据鲁迅的思想创作的:这幅是“肩住黑暗的闸门”,(演示)这幅是“救救孩子”,(演示)这幅是“生命的路”。(演示)鲁迅就是那个打开“荆棘路”的人,他走在前面,我们跟着他,继续往前走。

img3

肩住黑暗的闸门(裘沙、王伟君)

img4

生命的路(裘沙、王伟君)

img5

救救孩子(裘沙、王伟君)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这篇文章就读到这里。我们要抓住三个基本论点,也就是三句话:“父子之间没有什么恩”,“离绝了交换关系利害关系的爱”,“肩住黑暗的闸门”——这也可以说是三个鲁迅世界的“风景点”,非常简单明了醒目,但又有着丰富的内涵,值得我们仔细琢磨,不断琢磨,我们今天只是有了一个初步认识。而且鲁迅的文章,常有随意的生发,本文就从这三个中心点出发,有许多的发挥,延伸出了许多极有意思的话题,我们第一次阅读,就只能抓住这三个中心点,而把那些展开的部分留给以后的阅读——鲁迅的作品需要不断读,而且常读常新。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研究鲁迅是怎样论证他的这三个基本论点的,这三个论点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鲁迅是怎样逐步推演的。或许我们还可以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学会如何去读鲁迅的和其他作者的类似的论说文。

还有一点时间,我们再来读一篇鲁迅的文章《“与幼者”》。首先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位你们的学长,南师附中去年考取复旦大学的沈双同学写的读书笔记。他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怎么样对待鲁迅才能合乎他本人的意愿?”他发现,崇敬鲁迅他不喜欢,鲁迅又不愿意我们怀念和感激他,看来合鲁迅的意是极难极难的。那么到底要怎么样做,才能符合鲁迅的意愿,或者鲁迅对我们的期待是什么呢?沈双同学就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去读这篇《“与幼者”》,终于找到了答案。我们今天也一起来读,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题目是《“与幼者”》,也就是写给年幼者看的,当然也包括在座的诸位。那么,鲁迅要对我们说什么呢?

做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后两日,在有岛武郎《著作集》里看到《与幼者》这一篇小说,觉得很有许多好的话。

这里告诉了我们两点,首先,这篇《“与幼者”》是紧接着我们刚读过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写的,甚至可以看作是一个续篇。其次,这篇文章的写法也很特别:主要引述著名的日本作家有岛武郎的文章,借他的话来说自己想说的话。有岛武郎是一位人道主义的思想家,自然对下一代特别关注,也因此引起鲁迅的强烈共鸣。我们完全可以看作这是鲁迅自己面对他的后代,也包括我们,在说话,沉沉的,缓缓的,我们甚至仿佛听到他那带着绍兴口音的苍老的声音——

时间不住的移过去。你们的父亲的我,到那时候,怎样映在你们眼里,那是不能想象的了。大约像我在现在,嗤笑可怜那过去的时代一般,你们也要嗤笑可怜我的古老的心思,也未可知的。(我们完全可以感觉到他话语背后“凄怆的气息”。)为你们计,但愿这样子。(你们对我的“嗤笑”和“可怜”,正是证明了你们的进步。)你们若不是毫不客气的拿我做一个踏脚,超越了我,向着高的远的地方进去,那便是错的。

“超越了我”:(板书:超越)这是鲁迅也是觉醒的父母,对儿女的第一个期待。

你们和我,像尝过血的兽一样,尝过爱了。(他把老一代和青年一代比喻成老兽和幼兽,一起尝过血和爱了。)去罢,为要将我的周围从寂寞中救出,竭力做事罢。我爱过你们,而且永远爱着。(我想这句话,可能也引起了鲁迅的强烈的共鸣。)这并不是说,要从你们受父亲的报酬,(我爱你们是完全无私的,并不要求你们对我做出任何的报酬。)我对于“教我学会了爱你们的你们”的要求,只是受取我的感谢罢了……(我不但不要求你给我报酬,而且我要感谢你们,也就是你们教会我学会了爱你们。)像吃尽了亲的死尸,贮着力量的小狮子一样,刚强勇猛,舍了我,踏到人生上去就是了。(他把青年一代,比喻成小狮子。“舍了我”,包括鲁迅遗嘱中所说的“忘掉我”,也还有自我“牺牲”的意思。)

这是鲁迅和觉醒的父母的第二个期待:“舍了我”。(板书:舍了我)

我的一生就令怎样失败,怎样胜不了诱惑;但无论如何,使你们从我的足迹上寻不出不纯的东西的事,是要做的,是一定做的。(父母一代在回忆自己的一生时,总会有许多遗憾:做不了许多,战胜不了诱惑,等等,但是自信没有做任何不纯的事,这是父亲唯一可以告慰的。)你们该从我的倒毙的所在,跨出新的脚步去。但那里走,怎么走的事,你们也可以从我的足迹上探索出来。(我作为父亲一辈,对你们青年一代有一个作用,就是我有我的人生经验,你们可以从我的足迹中探索往哪里走,怎么走。这对你们是一个可贵的参考。)

这自然也是一个期待:“从我的足迹上”开始新的探索,“跨出新的脚步”。(板书:跨出新的脚步)

幼者呵!将又不幸又幸福的你们的父母的祝福,浸在胸中,上人生的旅路罢。

对自己的一生作出了概括:既“不幸”,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全实现自己的理想;“又幸福”,因为诚实而无愧地度过了一生。我们不难看出鲁迅这样的父辈对自己生命的眷恋,这是非常感人的。这样的父母的“祝福”是应该格外珍惜的。

请注意,这父母的祝福有两条——

“前途很远,也很暗。”——这是真正的父母的祝福:不向孩子许诺光明的前途,而是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前途很远也很暗。

“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这也是真正的父母的嘱咐:尽管前面很远很暗,尽管有很多困难,但是不要怕,不怕的人就能走过去。

“走罢!勇猛着!幼者呵!”——这是最后的呼喊。按常规的说法,应该是:“幼者呵,勇猛地走罢!”现在化作三个短句,显得感情浓烈,更突出了“走”。(板书:走)这正是父母的(也是鲁迅的)祝福与嘱咐的重心: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往前“走”,决不后退,也决不停止;如鲁迅《故乡》里所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舍了我,超越我,走自己的路。——这就是鲁迅对我们的期待,也是所有的觉醒了的父母对我们的期待。

或许还可以加上《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里的两个期待:“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我们通过阅读,终于穿越时空,听到了作为“人之父”的鲁迅的祝福和嘱咐。那么,作为“人之子”的我们,应该作出怎样的回应?不知道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我是有很多的感慨的。我们今天幸福地度日了吗?合理地做人了吗?鲁迅那一代作出了那么多的牺牲,直到今天,我们要达到这个目标,也还是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也只能如鲁迅期待的那样,勇猛地走下去。如果有同学愿意,可以写一篇《我们现在怎样做儿女》,或者《与长者》,这大概是有很多话可以说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