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仁宗延祐元年 甲寅(1314) 五岁

元仁宗延祐元年 甲寅(1314) 五岁

正月二十二日,诏改皇庆三年为延祐元年。

能诗。

刘基《诚意伯文集》卷五《宋景濂学士文集序》:“太史公宋濂先生,金华潜溪人也,其字为景濂。五岁能诗。”

祖父教以树善之言,宋濂颇能记之。

《黄溥刻辑补•先大父府君神道碑》(P1993):“濂之生也,与府君同月日,府君特怜爱之。四五岁时,府君坐置膝上,以手循其发而祝曰:‘吾祖实宽厚长者,生平好施与,不求人知。吾父孝弟如古人,应物务以柔胜,亦以恤贫之故,致家之索。及吾,唯先训是式,每衡于心而勿敢忘。吾之利者,列于前纷纷也,今耄矣,恐旦暮死,不能有以诏汝。汝固幼,幸听吾言。即听吾言,期树善于无穷。’言讫潸然而泣。濂时虽无所识知,颇能记府君之言。”

是年,揭傒斯授翰林国史院编修。

是年,朱右、陈基、贝琼、陶宗仪生。

朱右(1314—1376),字伯贤,一作序贤,号邹阳子,临海(今属浙江)人,徙居上虞。洪武三年(1370),以考礼徵。与修《元史》、《日历》、《洪武正韵》,授翰林编修,改晋府长史。九年(1376),以疾终。著有《白云稿》十卷等。

陈基(1314—1370),字敬初,号夷白,临海(今属浙江)人。少与其兄褧,受业于黄溍,从溍游京师,授经筵简讨。奉母入吴,教授诸生。南州用兵,朝廷开行枢密府,起为都事,转江浙行省郎中,以本职参张士信军事,自杭来吴,参太尉府军事。太尉称王,基独谏止,太尉欲杀之不果。已而,超授内史,迁学士院学士。吴平,召入,预修《元史》,赐金而还。洪武三年(1370)十月,卒于常熟河阳里之寓舍。著有《夷白集》。《明史》卷二八五有传。

贝琼(1314—1378),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崇德(今浙江桐乡)人。元末领乡荐,客游江浙间,张士诚徵不就,隐居殳山。性坦率,不事边幅,笃志好学,博览经史。洪武三年(1370)徵修《元史》,史成,赐金帛归。以荐除国子助教,改中都助教,与张美和、聂铉齐名,称“成均三助”。著有《贝清江集》四十卷。《曝书亭集》卷六二、《明史》卷一三七有传。

陶宗仪(1314一?),字九成,号南村,台州路桥人。元季寓居华亭,著书授徒,不应辟举。明初,出为学官。永乐元年(1403)犹存。著有《南村诗集》、《南村辍耕录》、《沧浪棹歌》、《书史会要》,编有《说郛》、《草莽私乘》、《古刻丛钞》、《游志续编》等书。

按:陶宗仪生年有公元1314年和1416年之说,此从前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