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篇 智证大师为门徒初建三井寺

第二十八篇
智证大师为门徒初建三井寺

古时,智证大师在比睿山为僧,他以天台教主的身份住在千光院。当时,上自天皇,下至全国人民,对智证大师都十分信奉。后来,大师有心为自己的门徒另树一帜,准备寻找一地,使门徒传播自己的佛法,因此就到四处寻访。走到近江国忘贺郡,发现了早年大伴皇太子所建的一座寺院。

大师来到这座寺前,观看寺院的轮廓,觉得非常可贵。寺院的周围,东临近江的江水,西有深山,北有森林,南有峡谷,大殿是两层建筑,上面盖着瓦,前有廊,后有厦。大殿里供着一尊丈六高的弥勒佛像。寺院的一边有僧房,前面有石块砌成的水井。一个自称是住在此庙的僧人走出来告诉大师说:“它虽然是一口井,但是名叫三井。”大师问其原因,僧人回答说:“从前有三代天皇诞生时所用的水,都是从这口井里汲取的,因此管它叫三井。”

大师听罢,去到僧房观看,但见一所荒废已久的房屋,里面住有一个年迈的老僧。再仔细一看,吃剩的鱼骨、鱼鳞,狼藉满地,腥臭不堪。大师看罢,向旁边房里的僧人打听说:“这老僧是个什么样的人?”僧人回答说:“这老僧一年到头,专门打捞这条江里的鲫鱼吃,除此以外没有事情可做。”大师虽然听他这样说,但总觉得老僧的仪表越看越高贵,心想其中心定有因,于是他将老僧唤出,二人攀谈起来。

老僧对大师说:“我住在这里,已经一百六十年,这座庙盖成后已有××年了,在弥勒出世之前,这座庙必须有人保护,但是过去一直没有能看守它的人,今天幸而大师前来,我可以将此庙永久让于大师。除大师而外,就再无人能保护它了,我年老力衰,正愁无人接替,现在将它交付于你,我实在高兴极了!”说罢,感动地哭着回房去了。

正在这时,出现一个贵人,坐着带蓬牛车,这人看见大师后,欣喜地说:“我曾发誓护守此庙的佛法,但是今天此庙已经传于圣僧,广播佛法,从今往后一切都仰仗大师了。”说罢叮咛再三而去。此人虽然无人相识,然而在一起××××,大师问道:“此人是谁?”有人回答说:“这是三尾明神。”大师心想,难怪看着不像凡人。这时他想要再仔细看看老僧的模样,于是便返回那间僧房,原来满屋的腥臭,已经变成芬芳馥香。大师心想,果然不出我之所料,其中真有缘故,及至进屋内一看,原先看着像吃剩的鲫鱼鳞骨,却是在锅里煮完吃剩下的鲜莲花茎。大师惊奇地走到邻室去打听这件事,有一僧人告诉他说:“这位老僧,人称教代和尚,有人梦里见他就是弥勒。”大师听罢,越发感到可敬,就殷勤叮咛一番,然后离去。

后来大师率领许多弟子,携带经论正教,来到此寺传播佛法,于是,佛法便昌盛起来。如今人称三井寺的智证大师就是此人。那顶从大唐取来的大日如来的宝冠,至今仍保存在这座庙里。

读书导航